勇者,有之人,無懼嘅,唔怕凶險嘅人,遇難事唔會避嘅人。至早見於孔丘,「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不懼就係勇者定義。以此勇三者,視為品德而受人推崇。

勇者連都唔怕,時常用於戰場,故此如何用勇者,亦為古時治術之一。

後世各家之言,亦對勇者除咗不懼之外,要具備乜嘢品德,亦各有各說。當中有啲將勇者與相關,義勇成日一齊講。

亦有啲只純粹不懼而論,勇者亦會做壞事,容易動怒,中意鬥爭

論語 編輯

論語春秋時孔丘同弟子對話。有好幾處講勇者。子罕一篇寫,「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同樣一句,亦見於憲問,「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都講勇者不懼。另外憲問又寫,「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陽貨一篇又講「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由此可知,孔丘儒家,亦推崇勇者,定義為不懼。然而仁者亦為勇者,而勇者就未必係仁者。勇而無禮亦唔稱得上勇。

荀子 編輯

荀子時已到咗戰國,戰亂頻繁,互有吞併之後,國數少咗,國嘅規模亦變大。佢亦談論勇者,並且分咗類,見於兩篇,一見於榮辱,二見於性惡

榮辱咁寫。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荀子喺將唔同類嘅型嘅人,各有原因而勇。有啲好低層次,只為有胃口而勇,狗彘之勇者。再有啲為財而勇,賈盜之勇者。有啲根本唔愛命,小人之勇者。而為義而勇,就係士君子之勇者。

性惡咁寫。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

荀子將勇者分上中下三等。秉乘先王之道而唔隨波逐流,無所畏就為上勇者。有品德唔貪財嗰種,為之中勇者。貪財唔重視條命,就係下勇者。

睇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