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心戰Network-centric warfare(NCW)),而家好多人叫做網絡中心行動(network-centric operations (NCO)),係種合衆國防部所創嘅新軍事指導原則,以求化資訊優勢為打仗優勢。其做法係用好穏陣(robust)嘅網絡聯起啲地面上分隔開但資訊充足(well-informed)嘅部隊,咁就可以發展新嘅組織同打法。[1] 呢種網絡容許大家分享更多資訊,合作,同形勢警覺(shared situational awareness),以致理論上可以令各部一致,指揮更快,行動更有效。 呢套理論假設(tenets):

  • 好穏陣咁網絡咗嘅部隊更能分享資訊;
  • 資訊分享會提升資訊質素同形勢警覺分享(shared situational awareness);
  • 形勢警覺分享容許合作同自發配合(collaboration and self-synchronization),同埋增強持久力同指揮速度;
  • 呢啲嘢大增行動效率。.

「網絡使能能力」en:Network Enabled Capability (NEC)聯合王國同一啲地方用嘅類似原則。

背景同歴史 編輯

1996年,海軍上將 威廉.奧雲 [1] 喺佢響美國空軍嘅國家安全研究所[2] 篇文《出緊現嘅 系統嘅系統》[3] 引入「系統嘅系統 」一概念。威廉奧雲 描述 一組 有助形勢警覺[4]、目標評估[5]同埋分散武器分配(en:distributed weapon assignment) 嘅情報探測器、指揮系統、精準制導武器 嘅系統 點樣略帶偶然咁發展咗出來。[6]

同年,亞美利根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表 聯合展望2010 (或叫2010聯戰願景)[7] ,引入軍事概念 全譜優勢(或曰全方位主宰) [8]全譜主宰描述 合衆國嘅軍事能力--無論和平行動定係郁手打,都可以資訊優勢主宰戰場。

1998年,網絡中心戰一概念 喺合衆美國海軍研究所會議錄文集(en: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阿瑟. 塞布羅夫斯基海軍中將(Vice Admiral Arthur Cebrowski) 同 約翰. 嘉契卡 (John Gartska) 寫嘅一篇文 正式出現。 其後嘉契卡同助理國防部長(網絡與資訊整合)辦公室研究主任大衞. 阿爾拔斯(David S. Alberts, Director of Research, OASD-NII )同麥特公司嘅費德列.斯坦 (Fred Stein, Mitre Corporation)寫咗本書“Network Centric Warfare” 深入討論呢啲概念。呢本書由華盛頓國防部指揮與控制研究計劃 (CCRP)出版,借鑑 商業機構 利用資訊溝通科技以 改善 形勢分析、準確管理庫存與生產(inventory and production) 同埋客户關係 之道,發展一套 新嘅 戰事理論。

跟往喺2001 年,Alberts、Gartska、「證據為本研究」(Evidence Based Research)嘅 李察 希斯 同蘭德公司 (RAND)嘅大衞 識路尼(David S. Signori)合寫咗份理解資訊時代作戰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Age Warfare, UIAW)。UIAW 由 NCW 提出嘅改變開始,試推其後果,以揾一套可行嘅打仗理論。 由一系列環境感應嘅預設開始, UIAW 構想(posits)一共分三領域(domains)嘅結構。 「物理領域」(“physical domain” )就係啲嘢發生同埋感應嗰度;嗰度出的資料就會傳去資訊領域(“information domain”)。的資料處理過嘅跟住會入去「認知領域 」(cognitive domain)”評估同用來決策。 呢種過程抄攷合衆國空軍上校(colonel)約翰. 包以德提出嘅「觀察、定向、決定、行動」( “observe, orient, decide, act” ,OODA) 圈圈。

2003年,CCRP出版“《放權週邊》(Power to the Edge)”,繼續發展網絡中心戰理論。以其響軍事行動嘅涵義計,《放權週邊》係咁多論著入面最大膽、最革命者。佢話現代軍事環境複雜到 無一個人、無單一組織、甚至無單一兵種(military service)可以完全明白。現代資訊分享技術快到足以畀啲「週邊單位」 (“edge entities”, 即係啲行動人員) 隨手就響啲大圍嘅資訊庫度「手猛(媽亨切)」 嘢用,而唔使集中啲專人來估佢地將要乜、預先「o拱(雅拱切)」畀佢地。 咁樣啲軍階架構就會扁好多。而家未知呢道前瞻行唔行得通;阿拔同希斯就話全球資訊網格 係其第一步。

網絡中心行動係合衆國防秘書Donald Rumsfeld推行嘅國防部轉型嘅基石;渠亦係 合衆國防部秘書辦公室軍力轉型辦公室五支目標之一

欲知乜叫「防務轉型(defence transformation)」或者就咁「轉型」,請參閱軍事變革(en: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一文。

相關技術同計劃 編輯

合衆國防部指令全球資訊網格(en:GIG)將成為支援網絡中心行動嘅基本技術架構。據此行政指示,所有先進嘅武器平臺感應器系統 同埋 指揮控制中心都終要以全球資訊網格連埋。系統嘅系統一語就常用來描述呢種大規模整合工程。

網路中心機構服務專案[9] 一文介紹全球資訊網格實行方面。

合衆國唔少重要軍事計劃 都開始試支援網絡中心戰技術;其包括 合衆國海軍嘅合同聯合迎戰能力 (CEC) 同埋 合衆國陸軍嘅 未來戰鬥系統 (FCS)計劃。

網絡中心相容問題專案(?)(NESI)[10]為每一階段(phase) 嘅網絡中心問題,提供 符合 合衆國防部NCW目標嘅 可執行指導(actionable guidance)。呢啲指導 都來自各 指令(directives), 政策 同埋 命令( mandates) 中嘅高層次抽象嘅概念,如 網絡中心行動同埋戰事嘅參攷模型 (NCOW RM) 同埋 ASD(NII) 網絡中心一覽 [11]

理論基礎 編輯

係其最高層次,合衆國武裝嘅網絡中心行動原則 響 團隊作戰概念度偷師--即係整合協同[12] 幾種部隊(由陸軍到空軍到海岸巡邏)嘅全部能力。 呢樣喺聯合作戰原則嘅一部份。

網絡中心行動(NCW)理論嘅假設(tenets)(Alberts, 2002, pp. 7-8)有:

  • 假設1:好穏陣咁網絡咗嘅部隊更能分享資訊;
  • 假設2:資訊分享會提升資訊質素同形勢警覺分享(shared situational awareness);
  • 假設3:形勢警覺分享容許合作同自發配合(collaboration and self-synchronization),同埋增強持久力同指揮速度;
  • 假設4:呢啲嘢大增行動效率。.

結構同設計嘅困難 編輯

  • 點樣協調戰區上頻寬 嘅利用 ?每件流動器材同每個人員都可以發出無線電波(或者做中繼)。
  • 點樣有效咁響唔用保密層次嘅網絡之間轉移資訊?雖可用多級安全系統 [13] 解決部分問題,但每一項資訊畀唔畀傳輸仍需人手決定。
  • 全球定位系統無乜效之地行軍(manoeuvring),唔易維持準確嘅位置警覺性( locational awareness)。 例如建築物同埋洞穴;又或者市區同市區峽谷(built-up areas and urban canyons),--呢啲都係好多現代軍事行動嘅環境。點樣可較咁融會 (fusion )來自多枚 感應器嘅位置資料?仍有待研究。
  • 點樣保住啲 NCW/NCO 通訊密?呢樣嘢難於: 一般密碼學度, 鎖匙管理 已經最難搞,而家仲要畀啲人走來走去添。如果要求支援快速部署同可靈活改裝[14],咁就難上加難。

國際活動 編輯

若想支援多國聯軍活動,就要調和各國網絡嘅技術、行動各方面。標準協議 (en:STANAG, Standardisation Agreement/ Accord de normalisation) 就係北大西洋公約各國協調技術標準嘅嘢。

有啲唔屬北約、但又好想支持唔使打仗嘅軍事行動 (MOOTW ,en: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例如維持和平、災難反應、人道主義援助--嘅國家 。欲知啲組織工作點樣延續到渠地度,請睇和平合作(en:Partnership for Peace)。

支持嘅意見 編輯

「以少於十二年前沙漠風暴一半嘅 地面部隊、三分之二軍用飛機,我地達到咗件難好多嘅目的 ... 沙漠風暴時通常啲 target palnners 要多達兩日時間來獲得目標張相、確定其座標、計劃行動、同埋交份計劃畀轟炸機隊;而家我地用電郵,目標圖像同埋座標可以差唔多即刻傳畀天空上嘅飛機。 沙暴時團部旅部師部指揮員要靠地圖同筆(grease pencils),要靠無線電報告來跟啲部隊嘅動向。今日我地啲指揮員有部電算機,可以即時顯示啲部隊所在。」 [15] -- 李察.切你 ,阿美利根副總統46號,沙漠風暴時國防部長(17號)。

「十二年來,網絡中心戰嘅效率高咗好多。沙暴時嗰500,000 員部隊用每秒一百米加位元 ( 100 Mbit/s) 嘅頻道。今日,約有350,000 員嘅 伊拉克自由行動 (OIF) 部隊,用三千米加位元(3,000 Mbit/s) 嘅衞星頻道,即係細咗百份之四十五嘅步隊用闊咗三十倍嘅頻道。合衆國部隊而家用嘅武器平臺同沙暴時基本一樣,但效率就大好多。 [16]-- Harry D. Raduege Jr. 中將 國防信息系統局(en:Defense Information Systems Agency)

反對嘅意見 編輯

「我地呢啲新(incipient) NCW 計 (plans) 可能會輸畀啲用原始但實用(primitive but cagey)法子、得到啲我地跟唔上嘅觀念形態啓發嘅 [對手];或者位可打低我地套脆弱嘅全球定位系統、或者識得用區域性(local scale)電池脈衝武器、會攞走啲我地建立起(construe)且用到上癮嘅資訊 嘅敵人。習慣咗依賴網絡(downlinks)攞料嘅部隊,有起事上來,無乜士啤法子可用。 」 -- Charles Perrow, Information Assuranc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May 2003

ADF Force 2020 一文簡介 澳洲防衞隊 (ADF) 用 NCW嘅希望。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 (ASPI)主任Aldo Borgu 批評呢項願景。 渠話,如果掛住同合衆國發展兼容,澳大利亞自衞隊分分鐘同合衆軍會重熟過同自己友。見Max Blenkin, AAP General News (Australia), 9/17/2003.

反對第四代戰(en:4GW)概念者成日批網絡中心戰,話渠剩掛住技術方法,貴嘅、冷戰留低嘅平臺,同的轉換計劃(transformation policies),而唔理現實行動所需同埋錢所限。


網絡中心戰嘅精神嘅代價係:渠忽略個人之間嘅差異。有人可以解讀套理論做:由四條基本假設,只須提供通訊架構,其他嘢就會自動搞掂,「軍事效率就會大增」。 四基本假設之任一亦有可能反而焗死(stifle)軍事效率。

有人以啲 NCW 假設 為 呃細路(en:lie to children)。簡化可助介紹好複雜嘅嘢畀心智未成熟嘅人。但好強嘅化往往係錯嘅;咁而家問題就係:錯成點?有邊啲決定基於渠?呢啲過度簡化都幾陰險,因渠似乎可滿足軍方的人發嘅夢。的 NCW 假設似乎滿足啲軍人嘅全在全知、放權(?) ( empowerment)、全能;而「全」部所需工夫不過 一場夢(?)("en:field of dreams")--只需砌個網。


第一假設度,要求個網實現全在之夢。呢種「一場夢」做法已帶翀電信工業好幾嘢昂貴嘅失敗。 (Alberts 等人 (1999) 中叫渠做「入場費」)。正如更多更好嘅電信網未必保證利潤或者間公司被社會接受,更多更好嘅通訊網亦未必會增加軍事行動較率。而且,織個網時要求更嚴格咁遵從「架構取向」(architectural approach)會將焦點放喺架構(architecture)而非點樣組織啲知識(managing information. )。發展「結構、紀律、一致嘅標準嘅架構」 、符合行動、系統同技術觀點要求嘅架生同埋計劃,會畀人虚假嘅信心。就算有呢的架生,各設計員未必同樣咁理解成個資訊系統嘅設計,個系統設計未必會一致;就喺最簡單嘅、唔郁(static)嘅網上,安全、準確亦無保。若果要用呢的架構來做模,渠地重要扎根於數值資料,好似設計方程呀、表現檢驗(?)(performance proofs)、支持嘅分析、 模型、模擬、計設嘅啉法(heuristics)之類。

資訊網值幾多,睇點用。 假設 2 嘅前提係:用資訊網來分一幅「共同行動景象」(COP) [17],咁就會造出共同形勢警覺 。咁樣就鼓吹「全知之夢」。嗰啲跟踪資料(track information)同埋好多人聯想到嘅「地圖上嘅點」,其實只幫到形勢警覺嘅認知(perception) 層面。 渠地指出時空上某啲值得注意嘅嘢,但未能顯示嗰的形勢嘅意義同重要性 (理解(comprehension)),亦未能確認嗰的形勢帶畀我地嘅後果[18](投影 (projection))。喺任何NCW系統,總會有啲唔協調嘢。 呢種 "common as consistency" (見 相容性證明) 做法,當渠唔會出現,好唔實際。咁樣將「共同」當做「勻循」簡直係誤「相容」為「統一」,且亦唔穏陣,因為追求勻循會踢走多樣性。

假設三鼓吹"賦權(empowerment)嘅夢"。NCW 一大問題係從未有人話過假設3嘅自發配合(self-synchronisation)點實行。

頭三假設已經各有咁多漏洞, 好難想象 代表住前三假設結果嘅第四假設「全能嘅夢」 點樣實現。其實條假設講緊乜都唔多清楚。NCW構想嘅目的(en:intentions) 唔明顯。就當NCW源自資訊優勢概念,試下咁樣理解渠, 我地仍然會失望:單有資訊優勢唔會保障行動效率。 事實上,連火力優勢都未必保證任務有效。

參見 編輯

參攷同註解 編輯

Alberts, D.S., Garstka, J.J., Stein, F.P., (2000) Network Centric Warfare: Developing and Leveraging Information Superiority, CCRP Publ., 2nd Edition (Revised). Aug 1999, Second Print Feb 2000.

Alberts, D.S., (2002), Information Age Transformation: Getting to a 21st Century Military, Washington, DC, CCRP Publications. First published 1996.

  1. Adm. William Owens
  2. (Institute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3. The Emerging System of systems http://www.ndu.edu/inss/strforum/SF_63/forum63.html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月5號,.
  4. (en:situation awareness)
  5. (en:target assessment)
  6. 「 What is happening, driven in part by broad system architectures and joint operational concepts, in part by serendipity, is the creation of a new system-of-systems. 」
  7. (en:Joint Vision 2010)
  8. en:Full-spectrum dominance
  9. (en:Net-Centric Enterprise Services, NCES), 譯名來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2/07/content_2556752.htm
  10. (Net-Centric Enterprise Solutions for Interoperability , NESI)
  11. en:ASD(NII) Net-Centric Checklist)
  12. (integr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13. (en:multi-level security systems)
  14. (nimble reconfiguration)
  15. "STSC Crosstalk". 原著喺2004年11月19號歸檔. 喺2007年1月5號搵到.
  16. . 原著喺2004年11月19號歸檔. 喺2007年1月5號搵到.
  17. "common operating picture"
  18. the consequence of those situations for our own intent

彈出去 編輯

  1. The OASD-NII 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 Program (CCRP)
  2. IDGA's Network Centric Warfare: The world's largest annual gathering of NCW experts
  3. NCOW Wiki Network-Centric Operations Warfare Wiki
  4. Net-Centric Enterprise Solutions for Interoperability (NESI)
  5. Network Centric Warfare Solutions - Aeronautics Defense Systems
  6. NCW related article on Crosstalk - Defense Software Engineering Journal
  7. Army War College article: Principles of Warfare on the Network-Centric Battlefield
  8.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
  9. NCW Topics on Defense Update
  10. C4I.org - Computer Security & Intelligence
  11. Network-Centric Operations Industry Consortium (NCOIC)
  12. Ericsson white paper: C4ISR for Network-Oriented Defense
  13. Launching a new kind of warfare
  14. High-Tech Military in Due Course
  15. U.S. Air Force prepares to fight in cyberspace

國際連結 編輯

  1. 北大西洋公約嘅網絡賦與能力(NN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