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約瑟
李約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多數叫Joseph Needham,1900年12月9號—1995年3月24號)係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同科學技術史專家,亦係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佢好後生經已係風頭躉,表現出眾,三十歲就有二十世紀伊拉斯莫(The Erasmu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之稱[1][2]。佢二戰時來過中國之後,寫嘅《中國科學與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CC,即《中國科學技術史》),改變西方研究中國文化嘅方法,亦影響住現代中西文化交流[1]。佢講中國科技停滯嘅李約瑟難題,亦係個熱門話題。
李約瑟 | |
---|---|
姓名原文 | 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
出生日 | 1900年12月9號 |
出生地 | 倫敦 |
死亡日 | 1995年3月24號 (94歲) |
死亡地 | 劍橋 |
死因 | 柏金遜症 |
國籍 | 英國 |
識嘅語言 | 英文 |
母校 | Oundle School、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劍橋大學 |
職業 | 史學家、生物化學家、作家、哲學家 |
僱主 | 劍橋大學 |
配偶 | 李大斐、魯桂珍 |
[改維基數據] | |
生平
編輯李約瑟老頭都係叫Joseph Needham[3],男丁名有Joseph係家族傳統。佢老頭係中產蘇格蘭人,係嗰個年代專科麻醉(anaesthesia)[3]嘅名醫,住響倫敦叫哈雷街(Harley Street)嘅醫生街[1][4],重有自己嘅圖書館,好多宗敎同哲學書。唔好彩係1890年佢老婆同個女就死於白喉,皆因當時未有醫呢隻病嘅抗生素。之後佢再娶做作曲家、有名鋼琴演奏家[3]、兼敎音樂[4]嘅Alicia Adelaïde Needham(娘家姓Montgomery,1863–1945)。佢哋1900年就響倫敦生咗獨仔李約瑟[5]。
李約瑟十歲就刨德國哲學家F. Schlegel寫嘅《哲學史》,從此就通德文。而十二歲就住過法國一排,因此又曉法文[2]。1914年到1918年間,佢響Oundle School讀書[1][3],之後1918年到1924年,就響劍橋大學讀書,讀醫學同生物化學[3],1921年得學士、1925年1月得碩士、同年10月得博士。1924年開始,就響劍橋基斯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簡稱Caius College)嘅霍普金斯實驗室做嘢,研究化學胚胎學(Chemical Embryology)、生物學同形態發生(Morphogenesis)[1]。基斯書院呢度,亦係佢大半生做研究嘅地方。呢個時間就開始寫書,到佢31歲就出書,《Chemical Embryology》,裏便有呢門嘅要史。
1924年9月,佢同大佢四歲嘅同行李大斐(Dorothy Mary Moyle Needham,娘家姓Moyle)結婚。雖然李約瑟係研究胚胎,不過諷刺嘅係,醫生話佢精蟲唔夠,係無得生[5]。所以李約瑟生性風流,但都係冇仔女[2]。
李約瑟係個虔誠基督徒,但性格左傾,做好多怪事。好似揸跑車用90咪飛過劍橋橫街窄巷,去紅色牧師嘅敎會主持禮拜,參加天體會同埋左傾政活動[2]。李約瑟尤好摩里士土風舞(Morris),1935年響國際民族舞蹈大會上宣讀佢嘅論文,《英國內摩里士舞與劍舞嘅地域分布》[2]。
劍橋會
編輯1937年五六月到,三個中國人魯桂珍、王應睞同埋沈詩章一齊坐船來倫敦,八月到劍橋李約瑟度跟佢做研究。響基斯書院度,初到步就由李大斐接待。沈詩章受李約瑟指導,研究胚胎,後尾做咗耶魯大學敎授,做到死為止[6]。而王應睞就跟David Keilin,返中國後發明人工胰島素。而33歲嘅魯桂珍,係南京名藥劑師嘅女,佢因為仰慕李氏夫婦,讀完金陵女子大學,唔要美國獎學金,都要跟住佢兩夫婦學嘢。魯桂珍響南京經已揀咗李大斐做佢個博導,研究李大斐最拿手嘅肌肉結構,個好快就交返畀李約瑟[2]。
魯桂珍同李約瑟亦一見鍾情,1937到1938年冬墮入愛河。三角戀亦相對平靜,可能係三人學術有共同興趣,或者都好食煙,而魯桂珍亦自認係妾,而李大斐亦都默許[2][7]。
中國迷
編輯1938年2月,李魯纏綿過後煲煙。魯桂珍考李約瑟煙仔cigarette中文點寫,魯桂珍寫個答案fragrant smoke(香煙),撩起李約瑟好奇心。自此,李約瑟迷上咗中文[7]。除咗有魯桂珍敎之外,重正式響劍橋大學,拜捷克籍中文系教授Gustev Haloun為師,苦學中文[2]。
魯桂珍同李約瑟介紹中國科學發明同醫藥學,畀響西方為中心嘅環境大嘅李約瑟,帶來震動,等佢形成咗「一個寶貴嘅信念,中國文明響科學技術史中,曾經起過從來冇畀人知嘅巨大作用」。從此之後,李約瑟對中國科學好有興趣,沉迷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
呢個時候,日本正侵畧中國,英美等國袖手旁觀,日本軍機狂炸中國各學府,引起英國學者同有識之士同情,左傾嘅尤其憤愾。李約瑟好積極諗方法幫中國,重趕去倫敦參加「救中國抵制日本貨」嘅遊行[8]。
李約瑟鼓勵魯桂珍去美國,咁一來幫魯桂珍事業,二來佢可以多啲去美國。1939年,魯桂珍去美國加州參加第六屆太平洋地區科學大會,順便響加州大學做生化研究員,後尾花粉症令佢轉去哥倫比亞大學。同時間,李約瑟反日支中令佢響英國出晒名[8]。
中國行
編輯1939年,啱啱考到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嘅羅忠恕,喺11月15號響牛津神學教授屋企開會,同班牛津、劍橋學者講中國戰時敎育苦況。班人感動到決定派位學者去瞭解下,順便帶啲急用敎材,以示英國學者支持中國同學。李約瑟無參加過個會,但結果就做咗親善使者。李魯二人當然開心,不過都唔係馬上成行。因為打緊仗,英國同中國外交部之間來來往往,先至達成。1942年初,英國文化協會科學部主管寫信畀李約瑟,話佢可以去中國[8]。
戰時訪問中國係英國一件大事,去之前,英國廣播公司同《自然》雜誌都同佢約稿。英共做大肆報導,希望佢同中共領導人傾計,而英國學者如赫胥黎同韋斯理要見佢,英國政府全力支持,中國駐英大使顧維均都同佢餞行。李約瑟成行之前,飛去美國紐約同魯桂珍相聚,為咗寫稿,佢亦請敎魯桂珍中國嘅嘢,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興趣特別厚。兩人傾過之後,就用「十五世紀開始中國科學發展何以停滯唔前」為此行命題,個命題就即係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而呢個問題,都係魯桂珍家敎謹記嘅迷團[8]。
1942年11月下旬,李約瑟響倫敦出發。英國政府派位英皇信使同佢搭飛機,保護住佢。幾經艱苦,1943年3月先響昆明機場落機,當地英國副領事跑道接佢。[8]
受英國皇家學會之命,1942年到1946年間,李約瑟去到中國戰時陪都重慶,做中英科學合作館(Sino-British Science Co-operation Office,SBSCO)館長,佢重入鄉隨俗做埋長衫。呢段時間佢遠征十一次研究,行成三萬里,北便經沙漠去到敦煌,南便亦去到雲南,甚至接近日軍嘅華南海岸[7]。佢見到每個中國大細事物都好有興趣,知道唔少中國發明,同埋收集唔少文化寶藏。除咗帶科學研究必要物資畀科學學者,亦同佢哋打氣。呢啲行動,幫到戰後英國對華影響,英國瞭解中共多啲。李約瑟據佢左傾思想,響重慶同周恩來關係友好[8]。佢又幫中國科學家,響西方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重識咗竺可楨、傅斯年呢班中國科學家同學者,因此收集咗大量中國科學技術史文獻。呢啲對佢後來寫《中國科學技術史》有極大幫助。
李約瑟精通中文,識講過得去嘅南京腔國語,交遊廣闊,識得唔少政界學界要人,知道唔少外地人唔知嘅嘢。唔少間諜都想同佢傾偈,因為有機會聽到國民黨高官,同埋中共領導人講嘅嘢,重有各地見聞。呢班人之中有鳥類學家J. Caldwell,出名寫過《南中國鳥雀》,就係美國中情局嘅人。重有做過港督嘅麥理浩,做英國間諜時響福州見過李約瑟[8]。
做館長時,佢就同史學家王玲合力研究中國科技史。寫嘅其間都見過唔少學者,好似畫家吳作人咁。1945年開始寫Chinese Science。
戰後
編輯194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啱啱成立,李約瑟去法國巴黎做組織自然科學部,第一位部長。查實係佢堅持組織一定以科學為原則[4]。做過兩年部長,1948年,李約瑟返基斯學院。
1952年到1953年韓戰期間,佢受共產組織World Peace Council之下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ssion所託,到過北韓做檢查員,1955年重同意中共同朝鮮講美國用生化武器(細菌戰)[4]。呢件事佢備受批評,不過無影響到佢學術生捱。
佢同劍橋大學出版社傾好,寫一本《中國科學與文明》,出版社贊助一部份。之但後寫寫下,一本變七本,第四本開始又拆開三本,最後本書變成到家下23本嘅系例。早期幾本都係李約瑟自己寫,由魯桂珍同黃玲拹助[4],後尾就搵到一班國際學者一齊寫,變成大計劃。李約瑟自己就寫到1990年退休[1]。
佢一直都有敎生物化學,敎到1966年。李約瑟同個退休交官Derek Bryan合作,開咗個The Society for Anglo-Chinese Understanding嘅機構,個機構好多年係英國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嘅唯一途徑。
1966年接任基斯書院院長(Master of 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到1976年。之後佢將藏書變成東亞科學史圖書館。1985年,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成立,收編埋圖書館,重得到菲臘親王揭幕。
1982年,李約瑟患帕金遜症,1987年老婆李大斐死。1989年,李約瑟正式娶魯桂珍過門。1991年,魯桂珍死埋。1995年李約瑟響劍橋寓所死,享年95。骨灰就埋響研究所門前,菩提樹下。
貢獻
編輯李約瑟令國際社會中國改觀,唔係淨係識農業、藝術。佢本身唔係史學出身,佢用佢科學家嘅眼光,去睇中華傳統科技文化,突出佢豐富內涵,重予以肯定。另外佢研究中國科技史有獨到見解。佢做嘅嘢,令國際社會,研究同重視中國科技史,成為嘅國際學術重要一環,同時令中國學者,更加深入研究本國科技史。
李約瑟研究中國科學史純為興趣,自己重受過正規科學史教育。佢夫人魯桂珍都咁講「李約瑟並唔係一位職業漢學家,亦唔係一位歷史學家。佢冇受過學校嘅漢語同科學史嘅正規教育。實際上佢根本無正式學過科學史,只係喺度埋頭實驗工作之餘,順便涉獵啫。」佢嘅研究成果、結論,後人一定要用科學態度對待。
李約瑟本住自己係科學家,用科學嘅眼光睇中國科技嘅停滯不前。佢嘅李約瑟難題啱啱好證明呢點。有啲學者以歷代嘅漢化同中央集權來解釋中國文化思想上,點樣高度一統,欠缺多元同競爭,令到科技停滯。不過要注意,呢啲學者筆下嘅中國只係講漢族生活區,而唔包自大清嘅蒙、滿、回、藏、苗等少數民族居住區。
李約瑟難題
編輯李約瑟難題,無疑係李氏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嘅中心論題。佢提出就算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咗幾多重要貢獻,但係點解科學同工業革命唔響近代中國發生?佢個人見解係,中國好耐冇發展喇,好似腓尼基人同希臘人,佢哋早期城邦同現代城市,都要為生存而互相競爭。中國首次統一後(或者指秦統一),佢所謂嘅封建官僚制度,政府實行中央指導政策。所謂封建,就係話中央集權,所謂官僚,就係皇帝直接管理官員,地方行政只對朝廷負責。官僚思想浸透到整個中國人嘅複雜思想裏便。甚至民間傳說,都充滿咗呢種思想。科舉制度根本就係鼓吹呢種封建官僚制度。
呢種制度有正反效應。正效應加上科舉制度嘅選拔,可以令中國非常好有效咁,集中大批聰明讀書人,佢哋管中國管得井井有條,重令到中國發展咗以整體理論,實用研究方法嘅科技,譬如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好大,數據到今日都有借鑒價值,又例如大運河等。
但制度又有反效果,搞到新觀念好難俾社會接受,開發新技術領域無晒競爭。響中國,商業唔似得歐洲有咁多權利。中國好多短語,都係重農輕商,同中國歷代重農抑商政策,表明係邊啲年代嘅官僚政府,佢嘅指導政策。譬如大明末期嘅宋應星,就係參加科舉失敗之後,先撰寫《天工開物》,但佢唔認為有官員會讀呢本書。
西方發展咗以還原論,公式研究方法嘅科技。呢種科技,佢興起同商人興起有關。佢鼓勵競爭開發較強技術。中國反對呢種科技發展,阻力好大。西方科技發展衝破呢啲阻力,就取得家下成就。比如歐洲國家之間嘅競爭,令到歐洲響中國火藥嘅基礎上,改良火藥武器。呢方面,秦以後嘅中國,唔單止比唔上同時期嘅歐洲,甚至比唔上春秋戰國時期嘅中國。
佢補充,中國所處嘅地理環境影響咗政府嘅態度。中國獨有嘅水利問題(尤其係黃河),令中國人好早就去修水利。因為一定要整體集中資源治理,先至解決到水患。而水利超出咗任何一個封建領主嘅領地,咁就解釋到點解中國,封建主義要讓位畀中國官僚文明。
佢總結,如果中國人有歐洲America i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tory[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嘅具體環境,而唔係處於一個廣大嘅地區,北面俾沙漠切斷,西面俾雪山隔住,南面又有叢林,東面又係寬廣嘅海洋。咁樣,情況就完全唔同。咁將會係中國人,而唔係歐洲人發明科學技術同資本主義。歷史上偉大人物嘅名,都係中國人嘅名,而唔係伽利略、牛頓同哈維呢啲人嘅名。李約瑟甚至話,如果咁樣,就係歐洲人學習中國嘅象形文字,方便學習科學技術,而唔係中國人學西方字母順序排列嘅語言。
另外現任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古克禮,轉述李約瑟臨終前嘅觀點:「李約瑟先生透過佢多年來,對中國,以及中國人嘅瞭解,佢確信中國能夠再度崛起,一個擁有咁偉大文化嘅國家,一個擁有咁偉大人民嘅國家,一定會對世界文明再次做出偉大貢獻。」
榮譽
編輯- 1961年,the 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頒Sarton Medal
- 1974年,香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9]
- 1983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10]
- 1983年11月29號,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博士[11]
- 1984年,the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頒J.D. Bernal Award(個獎第四位得主)
- 1990年,福岡市個福岡亞洲文化獎(福岡アジア文化賞),頒創設特別賞
- 1994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2]
注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原著喺2008年1月18號歸檔. 喺2008年6月8號搵到.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林行止 (2008-06-05)。〈「香煙」改變他的一生〉。
- ↑ 3.0 3.1 3.2 3.3 3.4 "Papers and correspondence of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 ↑ 4.0 4.1 4.2 4.3 4.4 "In Memoriam: Dr Joseph Needham, 1900-1995".
- ↑ 5.0 5.1 〈懷念李約瑟教授〉。原著喺2007年11月21號歸檔。喺2008年6月8號搵到。
- ↑ 李約瑟。〈以廣闊的視野思考問題〉。
- ↑ 7.0 7.1 7.2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by Simon Winchester".
- ↑ 8.0 8.1 8.2 8.3 8.4 8.5 8.6 林行止 (2008-06-06)。〈行程三萬里深入了解中國〉。
- ↑ 〈李約瑟 - 檔案 - 名譽博士學位畢業生 -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畢業生〉 (繁體中文)。香港大學。
- ↑ 第25屆大會 (1983) | 頒授學位典禮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繁體中文)
- ↑ 〈名誉博士学位批准、授予名单(截至2008年12月)〉 (XLS) (簡體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3項
-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中国科学院学部〉 (簡體中文)。中國科學院。
書
編輯李約瑟寫嘅:
- Science, Religion and Reality (1925)
- Chemical Embryology (1931)
- The Great Amphibium; four lectures on the position of religion in a world dominated by science (1931)
- Perspectives in Biochemistry; thirty-one essays presented to 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by past and present members of his laboratory (1937)
- History Is On Our Side (1947)
- Science Outpost; papers of the Sino-British science co-operation office (British council scientific office in China) 1942-1946 (1948)
-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1954)
-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by Joseph Needham, with the research as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of Wang Ling (1954-59) 2 Volumes
- A History of Embryology (1959)
- The Grand Titratio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1969)
- Within the Four Seas: the dialogue of east and west (1969)
- Clerks and Craftsmen in China and the West: lectures and addresses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70)
- Chinese Science; explorations of an ancient tradition (1973)
- Moulds of Understanding: a pattern of natural philosophy (1976)
-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1: an abridgement of Joseph Needham's original text (1978)
-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2: an abridgement of Joseph Needham's original text (1978)
- The Shorter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3: an abridgement of Joseph Needham's original text (1978)
-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1982)
-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982)
- The Genius of China (1986)
- Heavenly Clockwork : the great astronomical clocks of medieval China (1986)
- The Hall of Heavenly Records : Korean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and clocks, 1380-1780 (1986)
講李約瑟嘅:
- Winchester, Simon. The Man Who Loved China: The Fantastic Story of the Eccentric Scientist Who Unlocked the Mysteries of the Middle Kingdom. Harper (May 6, 2008). ISBN 978-0-06-088459-8
睇埋
編輯出面網站
編輯- 李約瑟檔案簡介和目錄(英文)
- 李約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英文)
- 《中國嘅科學與文明》(英文)
- 新華網通訊:今日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
- 近十年來有關李約瑟和李約瑟難題研究論文目錄
- 李約瑟對中國文明嘅早期認識
- “李約瑟與抗戰時中國嘅科學”台北紀念展簡介
- 李約瑟生平簡介
- 有關李約瑟日常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