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樓嘅正面

宴會樓(英文:Banqueting House),亦都叫做宴會廳(其實個皇家宴會廳係喺宴會樓嘅一樓)、國宴廳。宴會樓係喺倫敦市中心西敏市白廳(註:白廳其實係一條馬路)嗰度嘅17世紀建築物,係眾多宴會廳建築類型當中最宏偉同最出名而又保存到落嚟嘅幸存者。雖然佢個名叫做宴會樓,不過宴會唔係佢嘅唯一用途。宴會樓其實係精心設計嘅多功能娛樂建築物,喺嗰度會舉行過戲劇表演、面具舞會[1],重要嘅大使招待會、盛大派對、皇家儀式嘅場地[2],甚至係英國君主嘅住所(1530至1698年間),同埋處決國王喺地方(1649年1月30號,國王查理斯一世喺白廳嘅宴會樓外被處決)。

宴會樓係白廳宮(英文:Palace of Whitehall)唯一現存到落嚟嘅大型組成部分,白廳宮係1530年至1698年英國君主嘅屋企。呢座建築物喺英國建築史上好重要,因為佢係第一座以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風格嘅建築物,帕拉迪奧主義(Palladianism)喺1715年至1760年間喺英國流行,同埋轉變咗英國建築業界嘅風格。

註:白廳(英文:Whitehall)係倫敦西敏市裡面嘅一條大道,從大狗廣場Trafalgar Square)向南延伸到國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

宴會樓喺1619年開始,由伊尼高鍾斯Inigo Jones)設計,風格受到帕拉迪奧嘅影響,宴會樓喺1622年完工,耗資15,618英鎊, 即係喺國王查理斯一世喺1649年1月被斬首之前嘅27年。呢座建築物喺19世紀用砵蘭石重新鋪面,雖然原始門面嘅細節都忠實噉保留咗,但係呢個重鋪工程喺當時好有爭議性。 今日嘅宴會樓係國家嘅一級歷史建築古蹟(Listed building),並向公眾開放。佢由一個獨立嘅慈善機構「歷史皇宮」(Historic Royal Palaces)保育,而呢個慈善機構並無得到英國政府或者皇室嘅任何資助[3]

歷史

編輯
 
宴會樓嘅內部
 
白廳宮,左邊係宴會樓

白廳宮係亨利八世起嘅,係用紅衣主教(Cardinal )湯馬士奧斯Thomas Wolsey)嘅豪宅,叫做約克坊(York Place)嘅早期嘅建築物,擴建而成。國王決定佢嘅新宮殿應該係「基督教世界最大嘅宮殿」,呢個地方好適合佢作為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最高首腦嘅新地位。亨利八世將嘉芙蓮皇后(Catherine of Aragon)逐出宮門,想改為將安妮·博林Anne Boleyn)加冕做英格蘭王后而同湯馬士奧斯反咗面,同時觸發咗英國宗教改革English Reformation)。所有同湯馬士奧斯有關係嘅嘢都拆除咗,座建築物改名做白廳宮。

喺亨利統治期間,宮殿冇指定嘅宴會樓,國王偏好喺花園入面專門建造嘅臨時結構入面舉行宴會。 女王瑪麗一世Mary I of England)加強咗宴會樓管理人呢個職位嘅重要性,將宴會樓安排到同大倫敦南邊舒梨郡無雙宮(Nonsuch Palace)嗰度嘅宴會樓一樣,而無雙宮之後因為起倫敦外環行人路London Outer Orbital Path)而拆咗。 宴會樓係1556年用嚟招待法國駐倫敦嘅人員同埋大使 Antoine de Noailles 夫婦[4]

伊麗莎白時代嘅宴會樓

編輯

1581年喺白廳起咗一間更永久性嘅宴會樓,成本係1,744鎊。對呢座建築物嘅描述係:木質結構上面冚住仿石頭畫嘅帆布,同埋一個畫咗畫嘅天花板,包括女王嘅徽章同埋紋章。新建築物原本係用嚟招待安祖公爵方濟各(Francis, Duke of Anjou and Alençon)嘅場地。喺之後嘅幾年,呢啲裝飾方案俾畫家佐治高爾(George Gower)同埋 Lewis Lizard 幫手改善咗。

呢間伊麗莎白時代嘅宴會樓嘅天花板,由英國國王占士一世(King James I)喺皇冠聯盟(Union of the Crowns)繼承,由 Leonard Fryer 喺1604年加畫咗雲。 莎士比亞悲劇奧賽羅》喺1605年11月1號喺宴會樓由國王嘅演員演出。 宴會樓嘅其中一個最後嘅功能係喺1607年6月為庄尼爾王子Prince of Joinville)舉行宴會,為咗呢個宴會,買咗新嘅亞麻布嚟裝飾嗰度嘅兩個櫃[5]

喺白廳嘅占士一世時代宴會樓

編輯

國王占士喺1607年開始建造一間新嘅宴會樓,而呢間宴會樓注定只會有短暫嘅壽命。呢座建築物可能係由 Robert Stickells 設計嘅。 屋頂嘅「幾何模型」係由蘇格蘭設計師 James Acheson 整嘅。 威廉 · 波廷頓William Portington)係起宴會樓嘅木匠,而另一個叫 Peter Street 嘅木匠就整咗個特別嘅鑽嘴嚟將啲柱嘅中間挖空。 內部係由畫家 John de Critz 畫同埋帖金。國王占士喺1607年9月參觀咗呢個建築工地,佢唔滿意嗰度啲柱遮住咗啲窗。威尼斯外交官 Orazio Busino 讚個設計嘅空間比例,同埋木柱嘅裝飾同雕刻,令到可以喺三面睇畫廊。

新嘅宴會樓係1608年1月舉行嘅「美麗面具」(The Masque of Beauty)嘅場地,威尼斯大使 Zorzi Giustinian 曾經寫過「嗰度嘅機關同埋精巧嘅舞台機械係一個奇蹟」。 1609年2月嘅《女王面具》(The Masque of Queens)嘅舞台機械裝置(stage mechanisms)包括「上面有各種座位畀女王同女士坐低,然後轉身」。 皇家工程嘅出納兼石匠 Andrew Kerwyn 改造咗啲面具。 喺1610年1月演出咗班強生(Ben Jonson)寫嘅《亨利王子格鬥比賽獻詞》(The Speeches at Prince Henry's Barriers)。

羅拔史密森(Robert Smythson)畫咗張宴會樓嘅平面圖。 一間鄰近嘅房間係特登為咗1613年為伊利沙伯公主Princess Elizabeth)同柏拉天尼嘅腓特烈五世Frederick V of the Palatinate )舉行婚禮而起嘅。 Pocahontas 同埋 Tomocomo 喺1617年1月6號嚟睇面具舞會「歡樂嘅幻象」(The Vision of Delight)[6][7]。 安妮 · 祈福夫人(Lady Anne Clifford)、Ruthin 夫人(Lady Ruthin)、彭布克伯爵夫人(Countess of Pembroke)同埋阿倫德伯爵夫人(Countess of Arundel)喺一個包廂入面一齊睇住個面具舞會[8]。宴會樓喺1619年1月因為火災而燒毀咗,當時啲工人喺新年慶祝活動之後做清理嘅工作,決定將建築物入面嘅垃圾或者油布就地燒咗佢,點知火勢失控。

重建

編輯
 
伊尼高鍾斯喺1638年為白廳起一座新宮殿嘅設計圖,係「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宏偉嘅建築概念之一;宴會樓喺中央庭院嘅左邊,最終呢個設計從來都無實現過。

舊嘅宴會樓燒毀咗,需要起新嘅。新嘅宴會樓係由時尚建築師伊尼高鍾斯Inigo Jones)設計嘅。伊尼高鍾斯曾經喺意大利花咗啲時間研究由文藝復興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嘅建築演變,然後帶住當時革命性嘅想法返咗英國:用一種更純粹、古典嘅方式取代占士一世Jacobean)時代英國文藝復興English Renaissance)嘅折衷主義風格嘅設計,佢無試圖將新建築物同已經喺度嘅都鐸宮殿建築物融合。

宴會廳嘅設計理念古典,引入咗一種精緻嘅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呢種風格喺英國自由而如畫嘅詹姆士一世時代嘅建築無得比嘅;喺英國,當時文藝復興時期嘅主題仍然係透過法蘭德斯(荷蘭文:Vlaanderen;法文:Flandre;英文:Flemish)風格主義(Mannerism)設計師嘅雕刻過濾出嚟。屋頂基本上係平嘅,而屋頂線係由欄河罇balustrade)界定。喺向街嗰面,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同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嘅接合柱,前者喺後者之上,矗喺高高嘅、農村風(rusticated)嘅地下室頂部,而且有分成七幅玻璃嘅窗。

呢座建築物有三層:地下,係一個由地窖同儲藏室組成嘅倉庫,係低嘅;佢嘅細窗由佢哋嘅大細顯示出樓層嘅低地位同用途,上面係雙高嘅宴會廳(banqueting hall)。

 
一幅當代德國版畫,描繪咗1649年1月30號喺宴會廳外,處決查理斯一世嘅情況,但描繪得唔太准確

參考

編輯
  1. exploringlondon (2012-03-23). "Treasures of London – The Banqueting House…". Exploring London (英文). 喺2024-08-30搵到.
  2. "Banqueting Hall". Historic Royal Palaces. 2024. 喺2024年8月30日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3. "Who We Are". Historic Royal Palaces. 原著喺1 September 2011歸檔. 喺2012-01-31搵到.
  4. H.E. Malden, 編 (1911). "Parishes: Cuddington".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Surrey: Volume 3.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喺25 October 2013搵到.
  5. Collins, A. Jefferies (1955). Jewels and Plate of Elizabeth I. London: British Museum. p. 165.
  6. Karen Ordahl Kupperman, Indians and English: Facing Off in Early Americ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199.
  7. James P. P. Horn, A Land as God Made It: Jamestown and the Birth of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5; p. 227.
  8. D. J. H. Clifford, The Diaries of Lady Anne Clifford (Stroud, 1990), p. 64.

[[Category:白廳]] [[Category:維基數據上面有座標]] [[Category:含未審閱譯文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