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
| |||||
國家格言:Pravda vítězí (捷克文:真理必勝) | |||||
![]() | |||||
官方語言 | 捷克文 | ||||
首都 | 布拉格(Praha) | ||||
總統 | 瓦茨拉夫·克勞斯(Václav Klaus) | ||||
總理 | Petr Nečas | ||||
面積 -總計 -水域(%) |
第114位 7,8866km² 2% | ||||
人口 -總計 - 人口密度 |
第78位 10,220,000(2005年估計) 130/km² | ||||
獨立日期 | 從奧匈帝國獨立 1918年10月28號 捷克斯洛伐克分離 1993年1月1號 | ||||
通貨 | 捷克克朗 (česká koruna,CZK) | ||||
時區 | UTC+1 | ||||
國歌 | 邊度係我屋企? (Kde domov můj?) | ||||
國際域名縮寫 | .cz | ||||
長途電話代碼 | 420 | ||||
車輛國籍代號 | CZ,靠右行駛 |
捷克共和國(捷克文:Česká republika,簡稱Česko)係中歐一內陸國,首都響布拉格。
而喺捷克嘅國際通用稱呼方面,雖然習慣上英文多數係以Czech Republic稱呼佢,但係事實上喺一份1993年時公佈嘅官方文件入面,捷克外交部要求世界各國喺地理用途上提及捷克呢個地區嘅時候,應該用Czechia(等於捷克語嘅Česko)呢個名嚟稱呼佢,而Czech Republic就保留,作為官方文件嘅時候使用。
史改
捷克塊地曾經出現過舊石器時代文化同埋新石器文化,9世紀初步統一嘅波希米亞王國大致係今日捷克嘅前身。
15世紀,信天主教嘅哈布斯堡家族入主波希米亞,但係波希米亞鄉民大多皈依胡斯教派。喺1555年,哈布斯堡君主簽署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授予波希米亞人宗教自由。1618年費迪南二世因為強制推行天主教,引爆整個歐洲新教同天主教之間嘅三十年戰爭。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散,波希米亞先後成為奧地利帝國同埋奧匈帝國一部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瓦解,素來關係較為密切嘅捷克同斯洛伐克喺1918年10月28號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Československo)。
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同埋斯洛伐克曾經喺納粹德國統治下短暫分開過一小段時間,但大戰後又成為一個國家。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一黨執政。1968年發生要求民主變革嘅布拉格之春,但因為蘇聯軍事干預而失敗。直至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天鵝絨革命,實現民主變革,開始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
喺1992年嘅公民投票後,捷克同斯洛伐克喺1993年1月1號解體成為兩個獨立國家,獨立後沿用10月28號作為國慶日。同年1月19號,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出面網頁改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Czech Republic |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Česko |
響維基新聞度有一單新聞係同呢篇文有關: cs:Kategorie:Česko |
維基語錄收錄咗同呢篇文相關嘅摘錄: cs:Česko |
維基遊埠有呢篇旅游嘅資源:Czech Republic |
- 捷克嘅官方網站
- Česko | Evropská unie,歐洲聯盟 (捷克文)
- "国家概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捷克共和國 Czech Republic - 歐洲地區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全球資訊網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中文). 中華民國外交部.
- "Czechia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英文). 美國國務院.
- 捷克喺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嘅資料 (英文)
- "チェコ共和国 | 外務省" (日文). 日本外務省.
- "Czech Republic -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英文). 澳洲外交貿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