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又叫中國鱘、鱘魚、鰉魚、苦臘子、鱣等,屬魚綱、鱘形目、鱘科、鱘屬,係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嘅脊椎動物之一。呢種魚喺1.4億年前嘅白堊紀時代(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所以又叫做「活化石」。
![]() | ||||||||||||||||
---|---|---|---|---|---|---|---|---|---|---|---|---|---|---|---|---|
![]() 中華鱘
| ||||||||||||||||
物種分類 | ||||||||||||||||
| ||||||||||||||||
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5年 |
中華鱘有穩定嘅生殖迴遊習性,有自古以來固定不變嘅航道:中華鱘由近海迴遊到長江上游嘅金沙江一帶產卵,孵出嚟嘅鱘苗順流而下,漂遊入海,大概十年後,幼鱘大個咗,又揾返佢哋童年嘅足跡,從大海游返上游尋根產卵[2][3]。
瀕臨絕種
編輯佢啲肉、卵鮮美而且具有好高嘅營養同埋中藥藥用價值,而身體表面由硬磷形成嘅骨板係整工藝品嘅材料,因此係噉俾人捉,令中華鱘瀕臨絕種。
中華鱘研究所嘅科研人員研究出人工繁殖嘅科學方法,並喺1984年開始首次放流人工繁殖中華鱘魚苗,希望可以增加中華鱘嘅數目同埋拯救呢種接近絕種邊緣嘅動物。
香港海洋公園
編輯香港海洋公園接收過5條中華鱘,並喺2008年6月20號公開展出[4]。其中一條名為中華鱘5號,喺第二日死咗,身上有牙印,懷疑佢俾一魚缸內嘅海狼(Sphyraenus)咬傷。件事引起小風波,香港海洋公園話同魚缸混養係問過北京專家之後先決定,亦有人話香港海洋公園嘅管理唔得[5][6]。
不過之後到港出席中華鱘進館儀式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教授危起偉就話,冇同海洋公園提供過書面意見,並質疑園方考慮不周:「內地係單獨飼養中華鱘,唔會同其他魚類放埋一齊,海洋公園可能有處理不周嘅地方,以為喺館內嘅魚類基於人工飼養就冇攻擊性[7]。」
參考
編輯- ↑ Sturgeon Specialist Group (1996). Acipenser sinensis. 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06. Retrieved on 25 February 2007. Listed as Endangered (EN A2cd v2.3)
- ↑ 〈中國鱘 - 放流中華鱘〉。原著喺2016年3月5號歸檔。喺2008年8月21號搵到。
- ↑ 中華鱘
- ↑ Chinese sturgeons debut in HK
- ↑ 中華鱘 命喪海狼利齒
- ↑ 〈中華鱘意外被殺海狼逼遷 農業部質疑海洋公園或處理不周〉。原著喺2008年6月28號歸檔。喺2008年8月21號搵到。
- ↑ 〈中華鱘枉死 海洋公園強辯 內地專家質疑混養安排考慮不周〉。原著喺2008年6月27號歸檔。喺2008年8月21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