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鳳閣

俄國漢學家、西夏學家

伊鳳閣粵拼ji1 fung6 gok3俄文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ов,拉丁轉寫:Aleksey Ivanovich Ivanov;1878年3月28號1937年10月8號)係俄國漢學家、西夏學者。佢出名在於研究咗《番漢合時掌中珠》,呢部書喺內蒙古發掘出土,係非常緊要嘅西夏文漢文嘅翻譯辭典。

伊鳳閣
原文名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ов
出世1878年3月28號
俄國聖彼得堡
1937年10月8號(59歲)
蘇聯
職業語言學者、漢學家、西夏學者

生平

編輯

1897年,伊鳳閣入學聖彼得堡大學,喺嗰度佢修習中文滿文。1902年畢業,之後佢去中國深造兩年,1904年回國,然後去爲期一年嘅遊學,去咗英國、法國、德國。1904年,佢喺聖彼得堡大學獲得中文講師嘅職位,1915年佢做咗中文、滿文教授。1922年,伊鳳閣去北京蘇聯大使館擔任高級助理(通譯)[1]。1937年夏天,當時蘇聯發動咗大清洗,佢哋捉咗伊鳳閣,然後處決咗佢[2]

1908年~1909年,彼得·哥茲洛夫內蒙古發現咗黑水城遺蹟,喺入面出土咗好多西夏文材料,當時冇人識解讀佢哋,伊鳳閣係第一位研究呢啲西夏文印刷本同手稿嘅學者。呢啲文物喺1909年秋天出土,啲書多達2萬4千件,有漢文、西夏文以及第啲語文,仲有好多考古物品一齊出土,之後哥茲洛夫將佢哋運去聖彼得堡嘅俄羅斯地理學會。呢啲文本後尾搬咗入科學院嘅亞洲博物館(而家嘅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手稿研究院)。伊鳳閣同滿語文學者葛域池(V.L.Kotvich)一齊,去識別、保存呢啲黑水城嘅文獻。喺呢啲書中,伊鳳閣發現咗本漢夏雙語辭典,叫做《番漢合時掌中珠》,佢察覺出呢本書係破譯西夏語文嘅鎖匙。之後佢又發現咗三本西夏文嘅單語辭典:《音同》、《文海》、《雜字》。建基於《番漢合時掌中珠》同其他辭典,伊鳳閣編咗部三千隻西夏字嘅字典。部字典喺1918年完成,寄放喺亞洲博物館,寄放到1922年,然後伊鳳閣攞返份稿。因爲嗰陣時政治局勢唔穩妥,部辭典從未出版過。佢編辭典嘅事甚至連佢最得意嘅門生聶甫斯基都唔知,佢嘅呢位門生有部緊要著作,《西夏文字學》(1960年),部書奠定咗現代西夏學嘅根基。伊鳳閣嘅辭典留咗喺佢屋企,1937年佢畀當局拉咗處死後,部字典就不知所蹤,就此遺失[2]

著作

編輯
  • 1909年. 《Из находок П. К. Козлова в г. Хара-хото》(粵譯:哥茲洛夫喺黑水城搵到嘅嘢) ; 出自《帝國地理學會通報》, 第45輯.
  • 1911年. 《Страница из истории Си-ся》(粵譯:西夏史中嘅章節); 出自《帝國科學院通報》第831~836頁.
  • 1909年. 《Zur Kenntniss der Hsi-hsia-Sprache》(粵譯:西夏語知識); 出自《帝國科學院通報》第六卷嘅第1221~1233頁.
  • 1913年. 《Документы из города Хара-хото》(粵譯:黑水城嘅文獻); 出自《帝國科學院通報》第463~477頁.
  • 1918年. 《Памятники тангутского письма》(粵譯:西夏手稿); 出自《俄國科學院通報》第六卷嘅第1221~1233頁.
  • 1920年. 《Monuments de l'écriture tangout》(粵譯:西夏字碑文); 出自《亞洲學報》第十一卷嘅第107~109頁.
  1. 馬悅然 (2010年)。Bernhard Karlgren: Portrait of a Scholar(粵譯:高本漢 — 學人肖像。Rowman & Littlefield。ISBN 978-1-61146-000-1
  2. 2.0 2.1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黑水城文獻。第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2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