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代
《君之代》(粵拼:gwan1 zi1 doi6;日文:
歌詞出處係《古今和歌集》,以「我が君は」(wa ga kimi wa,「我嘅君主」)為首句。其後喺《和漢朗詠集》內出現現代版本。作曲者叫林廣守。
家下NHK教育台同NHK廣播第2頻率會喺午夜閂機前固定播《君之代》;NHK綜合台同NHK廣播第1頻率由於大多數時候全天候播出,齋喺因為檢修設備而午夜閂機嗰陣先播《君之代》,播完咗會讀電視台名同嗌口號。[1]
由來
編輯明治時代喺1868年開始嗰陣,日本開始變成現代化國家,但重未有任何可以叫做「國歌」嘅歌曲。1869年,當時喺橫濱做嘢嘅英國駐日大使館護衛隊步兵營軍樂隊隊長約翰·威廉·芬頓聽講日本冇國歌,佢向薩摩藩軍樂隊隊員介紹英國國歌《天佑吾王》。芬頓強調咗國歌嘅必要性,重建議:如果有人提供歌詞,佢可以作曲。兩軍樂隊商量以後,請日文、中國歷史同文學修養都好好嘅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岩為國歌選擇咗啱嘅詞。芬頓將佢自己嘅音樂加喺大山岩從薩摩琵琶俳句集《蓬萊山》選嘅一首俳句上,呢個就係《君之代》最早嘅起源。
《君之代》歌詞嘅和歌原型好似下面咁:
“我が君は 千代にやちよに さざれ石の 巌となりて 苔のむすまで
——— 《古今和歌集》卷七-賀歌”
中文譯成:
“祝君千萬壽,福祿日崔嵬。細石成岩石,山岩長綠苔。”
1876年,大日本帝國海軍軍樂長中村祐庸提出《恭祝天皇陛下樂譜改訂之儀》(天皇陛下ヲ祝スル楽譜改訂之儀),唔要《君之代》。1877年,日本爆發西南戰爭,芬頓任期屆滿歸國。1880年,《君之代》由宮內省式部職雅樂課伶人奧好義作曲,宮內省式部職雅樂課一等伶人林廣守撰定,德國音樂家弗蘭茲·埃克特加上西洋風和聲。1880年10月25日,《君之代》試演。1880年11月3日,《君之代》首次公開發表,以慶祝天長節。1888年,日本政府出版《大日本禮式》(大日本禮式),收錄《君之代》曲譜。
1893年8月12日,文部省公佈《祝日大祭日歌詞並樂譜》(祝日大祭日歌詞竝樂譜),收錄《君之代》等歌曲。《祝日大祭日歌詞並樂譜》記載《君之代》詞為「古歌」,作曲者為林廣守。大日本帝國海軍喺1914年施行嘅《海軍禮式令》採用《君之代》為國歌,《君之代》從此變咗日本事實上嘅國歌。
二次大戰後,由於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宣佈戰前日本政府嘅公告全部無效,所以《君之代》無咗法律依據,成為傳統上嘅日本國歌。
1999年8月9日,日本參議院表決通過《國旗及國歌之有關法律》(国旗及び国歌に関する法律,簡稱《國旗國歌法》),將《君之代》定為日本國歌。1999年8月13日,《國旗及國歌之有關法律》公佈施行,《君之代》重新正式變返做日本官方國歌。
歌詞
編輯原文 | 假名 | 羅馬字 | 香港日治時期官版中譯 | 廣東話白話譯文 |
---|---|---|---|---|
君が代は 千代に八千代に 細石の 巌となりて 苔の生すまで |
きみがよは ちよにやちよに さざれいしの いわおとなりて こけのむすまで |
Kimi ga yo wa chiyo ni yachiyo ni sazare ishi no iwao to nari te koke no musu made |
皇祚連綿兮久長
萬世不變兮悠長 小石凝結成巖兮 更巖生綠苔之祥 |
皇上御統傳千代
一直傳到八千代 直到石仔變巨石 直到巨石生青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