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梵住
(由四無量心跳轉過嚟)
四梵住(粵拼:sei3 faan6 zyu6;梵文:चत्वारि ब्रह्मविहाराः,拉丁轉寫:catvāri brahmavihārāḥ;巴利文:cattāri brahmavihārā),又叫四梵行(sei3 faan6 hang6),係佛教嘅名詞,即係修行同實踐慈、悲、喜、捨四種心境[1]。源自古印度婆羅門教,後來俾佛教採用。佛教修行者要將爾四種心境擴展到無邊無際,所以又叫四無量心(sei3 mou4 loeng6 sam1)、四無量觀(sei3 mou4 loeng6 gun1)。
修行四梵住時,係以慈心觀為入門,亦可以用慈心觀來統攝四梵住。
釋義
編輯四梵住最初起源係古印度宗教,婆羅門教相信,保持爾四種心態,就可以投生梵天,同大梵天同住。釋迦牟尼用爾個來教導弟子,希望啲弟子都可以用爾四種心態嚟修行[2][3]。
- 慈,意思係對一切眾生保持慈愛,好似對自己親人。
- 悲,又叫拔苦,希望可以幫啲眾生解脫痛苦。
- 喜,又叫隨喜,對眾生嘅成就感到歡喜。
- 捨,即係捨棄對眾生嘅執著,用平等嘅心對待一切眾生。
四無量心起源自無量心三昧,釋迦牟尼佛以無量(巴利 appamāṇa,梵文 apramāṇa)來形容四梵住,喺觀想中,將四梵住嘅心態,擴展到一切眾生身上[4]。
四無量心通於有漏同無漏,同七覺支ㄧ齊修行,可達到解脫[5]。天台智者認為,四無量心可對應四禪定嘅境界。悲無量心,對應初禪。喜無量心,對應二禪。慈無量心,對應三禪。到四禪時,就要採取捨無量心[6]。
念誦四無量心
編輯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是慈無量。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是悲無量。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是喜無量。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是捨無量。
註解
編輯- ↑ 《集異門論》:「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何等為四?謂:慈、悲、喜、捨。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行,爾時,我為梵住而行;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梵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四無量中,隨於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梵住。」
- ↑ 《雜阿含經》卷10〈264經〉:「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
- ↑ 《中阿含經》卷2〈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經第八〉:「所以者何?比丘!昔有大師名曰善眼,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僉]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彼時善眼大師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彼時善眼大師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諸比丘!於意云何?昔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我於爾時名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
- ↑ 《雜阿含經》卷21〈567經〉:「尊者那伽達多告質多羅長者:『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此世尊所說。』……長者答言:『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 ↑ 《雜阿含經》卷27〈744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 ↑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6:「初禪以覺、觀為主,深識欲界眾生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則易。二禪內有大喜,處修喜無量則易。三禪內有遍身之樂,此處修慈則易。四禪妙捨莊嚴,處修捨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