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由年度風雲人物跳轉過嚟)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係每年年尾由美國《時代雜誌》選出。雖然叫做人物 (person),但獲選對象可以係男人、女人、夫婦、一班人、一個意念、一個地方甚至係機器,重要係唔理好定壞,總之喺過去一年裡面最具有影響力就算。
歷史
編輯選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嘅傳統係由1927年開始,當時《時代雜誌》嘅編輯正諗緊喺冇乜大新聞嗰一個禮拜有乜嘢好寫。由於喺嗰年查理斯·林白第一次飛越大西洋,但時代雜誌就冇將佢放喺封面,於是編輯就諗到將林白放喺封面,並稱為年度風雲人物,作為補救方法。
爭議
編輯年度風雲人物成日畀人誤認為係一種榮譽,就算《時代雜誌》已經講明其實唔係咁,但一啲美國同外國傳媒仍然將佢當係一個嘉獎。原因之一係好多受尊敬人物曾經獲選,傳媒就會形容佢哋加入咗偉人嘅行列,但有啲好似希特拉咁獲選就冇乜被留意。
近年,年度風雲人物成日俾人話太過美國中心,偏離以往外國政治領袖同思想家獲選嘅傳統。喺2005年之前,已經連續超過10年選出美國人做年度風雲人物。
年度風雲人物
編輯- 1927年:查爾斯·林白(1902–1974)(首位男性獲選)
- 1928年:華特‧克萊斯勒(1875–1940)
- 1929年:爾文‧揚(1874–1962)
- 1930年:聖雄甘地(1869–1948)
- 1931年:皮爾·賴伐爾(1883–1945)
- 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1882–1945)
- 1933年:Hugh Johnson(1882–1942)
- 1934年:富蘭克林羅斯福(1882–1945,第二次)
- 1935年:海爾·塞拉西一世(1892–1975)
- 1936年:華里絲·辛普森(1896–1986)(首次婦女獲選)
- 1937年:蔣中正(1887–1975)同埋宋美齡(1898–2003)(首次夫婦獲選)
- 1938年:希特拉(1889–1945)
- 1939年:史太林(1879–1953)
- 1940年:邱吉爾(1874–1965)
- 1941年:富蘭克林羅斯福(1882–1945,第三次)
- 1942年:史太林(1879–1953,第二次)
- 1943年: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1880–1959)
- 1944年:艾森豪威爾(1890–1969)
- 1945年:哈利·S·杜魯門(1884–1972)
- 1946年:柏恩茲(1879–1972)
- 1947年: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1880–1959,第二次)
- 1948年:哈利·S·杜魯門(1884–1972,第二次)
- 1949年:邱吉爾(1874–1965,第二次)(半世紀風雲人物)
- 1950年:韓戰嘅美國戰士(首次「抽像」獲選)
-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德(1882–1967)
- 1952年:伊利沙伯二世(1926-)
- 1953年:康納德·阿登納(1876–1967)
- 1954年:詹·福斯特·杜勒斯(1888–1959)
- 1955年:哈洛·科迪斯(1893–1962)
- 1956年:匈牙利自由鬥士
- 1957年:赫魯曉夫(1894–1971)
- 1958年:戴高樂(1890–1970)
- 1959年:艾森豪威爾(1890–1969,第二次)
- 1960年:美國科學家(代表:Linus Pauling、Isidor Rabi、Edward Teller、Joshua Lederberg、Donald A. Glaser、Willard Libby、Robert Woodward、Charles Draper、William Shockley、Emilio Segre、John Enders、Charles Townes、George Beadle、James Van Allen同埋Edward Purcell)
- 1961年:約翰甘迺迪(1917–1963)
- 1962年:若望廿三世(1881–1963)
- 1963年:馬丁路德金(1929–1968)
- 1964年:詹森(1908–1973)
- 1965年:威廉·威斯特摩蘭(1914–2005)
- 1966年:25歲及以下人士
- 1967年:詹森(1908年–1973年,第二次)
- 1968年:太空人:Frank Borman(1928-)、Jim Lovell(1928-)同埋William Anders(1933-)
- 1969年:中產階級美國人
- 1970年:維利·勃蘭特(1913–1992)
- 1971年:尼克遜(1913–1994)
- 1972年:尼克遜(1913–1994,第二次)同埋亨利·基辛格(1923-)
- 1973年:John Sirica(1904–1992)
- 1974年:費薩爾·伊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1906–1975)
- 1975年:美國婦女(代表:Betty Ford、Carla Hills、Ella Grasso、Barbara Jordan、Susie Sharp、Jill Conway、Billy Jean King、Susan Brownmiller、Addie Wyatt、Kathleen Byerly、Carol Sutton同埋Alison Cheek)
- 1976年:卡特(1924-)
- 1977年:薩達特(1918–1981)
- 1978年:鄧小平(1904–1997)
- 1979年:高美尼(1902–1989)
- 1980年:朗奴列根(1911–2004)
- 1981年:列赫·瓦文薩(1943-)
- 1982年:電腦(第一次唔係由人獲得)
- 1983年:朗奴列根(1911–2004,第二次)同埋安德羅波夫(1914–1984)
- 1984年:彼得·尤伯羅斯(1937-)
- 1985年:鄧小平(1904–1997,第二次)
- 1986年:科拉松·阿基諾(1933-)
- 1987年:戈爾巴喬夫(1931-)
- 1988年:瀕危嘅地球(「年度風雲行星」)
- 1989年:戈爾巴喬夫(1931-,第二次)
- 1990年:老布殊(1924-2018)
- 1991年:特德·特納(1938-)
- 1992年:克林頓(1946-)
- 1993年:和平締造者-曼德拉(1918-2013)、戴克拉克(1936-)、阿拉法特(1929–2004)同埋拉賓(1922–1995)
- 199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20–2005)
- 1995年:金格瑞奇(1943-)
- 1996年:何大一(1952-)
- 1997年:安迪·葛洛夫(1936-)
- 1998年:克林頓(1946-,第二次)同埋史塔(1946-)
- 1999年:傑夫·貝佐斯(1964-)
- 2000年:喬治布殊(1946-)
- 2001年:魯道夫·朱利亞尼(1944-)
- 2002年:吹口哨者-美國世界通訊嘅辛西亞·庫珀(1963-)、Enron事件嘅莎朗·沃特金斯(1959-)同埋美國聯邦調查局嘅科琳·羅利(1954-)
- 2003年:美國士兵
- 2004年:喬治布殊(1946-,第二次)
- 2005年:樂善好施嘅撒瑪利亞人:博諾(1960-)、比爾蓋茲(1955-)、同梅琳達·蓋茲(1964-)
- 2006年:「你」-指網民因為用戶分享網站(User-created content)嘅興起,改寫咗媒體生態,亦掀起咗數碼民主
- 2007年:普京(1952-)
- 2008年:奧巴馬(1961-)
- 2009年:伯南克(1953-)
- 2010年:朱克伯格(1984-)
- 2011年:示威者
- 2012年:奧巴馬(1961-,第二次)
- 2013年:教宗方濟各(1936-)
- 2014年:伊波拉抗擊者
- 2015年:默克爾(1954-)
- 2016年:當勞侵(1946-)
- 2017年:打破沉默者
- 2018年:真相衛士
- 2019年:通貝里(2003-)
睇埋
編輯- 由於不正當組織票嘅臨時勝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