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
大西洋係地球第二大洋,佔咗地球面積大概五份之一。佢喺歐洲、非洲嘅西面;南美洲同北美洲嘅東面;南極洲、南大洋嘅北面;北冰洋嘅南面。
大西洋 | |
---|---|
大西洋地圖 | |
坐標 | 0°N 25°W / 0°N 25°W |
湖面面積 | 106,460,000平方公里(41,100,000平方英里) |
平均水深 | 3,646米(11,962英尺) |
最深 | 波多黎各海溝 8,376米(27,480英尺) |
湖容量 | 310,410,900立方公里(74,471,500立方英里) |
岸線長度1 | 111,866公里(69,510英里) |
1 岸線長度嘅定義冇公認標準。 |
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喺南冰洋成立咗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部份重達到8605米。由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就以南緯60度同南冰洋連接。
地名學
編輯最早提到「大西洋」嘅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中葉嘅斯特西科羅斯(Sch. A. R. 1. 211):[1] Template:Translit (古希臘文:Ἀτλαντικῷ πελάγει,意思係「大西洋」,詞源上嘅意思係「阿特拉斯嘅海」)同埋喺公元前450年左右希羅多德嘅《歷史》(Hdt. 1.202.4)入面:Template:Translit (古希臘文:Ἀτλαντὶς θάλασσα,意思係「阿特拉斯之海」或者「大西洋」[2]),呢度講嘅係「海格力斯之柱」以外嘅海,佢話係圍繞住所有陸地嘅海嘅一部分。[3]喺呢啲用法入面,呢個名係講緊希臘神話入面支撐住天空嘅泰坦阿特拉斯,佢之後喺中世紀嘅地圖上面做過扉頁,仲畀咗自己個名俾而家嘅地圖集。[4]另一方面,對早期嘅古希臘水手同埋喺古希臘神話文學好似《伊利亞特》同《奧德賽》入面,呢個包圍住全世界嘅海洋叫做奧基阿諾斯,係一條圍住成個世界嘅巨大河流;相比之下,希臘人熟悉嘅係啲內陸海:地中海同黑海。[5]相反,「大西洋」呢個詞原本特別係講摩洛哥嘅阿特拉斯山脈同埋直布羅陀海峽同西非沿岸嘅海。[4]
「埃塞俄比亞洋」呢個詞係源自古埃塞俄比亞,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仲有人用佢嚟講南大西洋。[6]喺大航海時代,英國嘅地圖製作者仲叫大西洋做「大西洋」。[7]
「塘」(The pond)係英國同美國人經常用嚟講北大西洋嘅一個詞,係一種輕描淡寫嘅說法。佢通常用嚟講「塘嘅呢一邊」或者「塘嘅另一邊」或者「過咗個塘」嘅事情或者情況,而唔係講呢個海洋本身。[8]呢個詞可以追溯到1640年,最早出現喺英格蘭嘅查理一世統治時期發布嘅一份小冊子入面,之後喺1869年尼希米亞·沃靈頓嘅《查理一世統治時期主要事件嘅歷史記錄》入面重新印刷,入面有查理一世嘅國務大臣弗朗西斯·溫德班克用「大塘」嚟講大西洋。[9][10][11]
範圍同數據
編輯國際水文組織(IHO)喺1953年定義咗海洋同海嘅界限,[12]不過有啲定義之後有修改過,有啲又冇畀唔同嘅機構、組織同國家承認,例如CIA嘅世界概況。相應嘅,海洋同海嘅範圍同數量都有唔同。
大西洋西面以北美同南美為界。佢經過丹麥海峽、格陵蘭海、挪威海同巴倫支海同北冰洋相連。東面以歐洲為界:直布羅陀海峽(喺呢度同地中海相連——呢個係佢嘅一個邊緣海——再連到黑海,呢兩個海都同亞洲接壤)同非洲。
喺東南面,大西洋同印度洋相連。由好望角向南延伸到南極洲嘅20度東經劃分咗佢哋嘅界限。喺1953年嘅定義中,佢延伸到南極洲,但喺之後嘅地圖中,佢喺南緯60度畀南大洋界定咗。[12]
大西洋有唔規則嘅海岸線,有好多海灣、海峽同海。呢啲包括波羅的海、黑海、加勒比海、戴維斯海峽、丹麥海峽、部分德雷克海峽、墨西哥灣、拉布拉多海、地中海、北海、挪威海、差唔多全部嘅斯科舍海,同其他支流水體。[13]計埋呢啲邊緣海,大西洋嘅海岸線長度係111,866 km(69,510 mi),相比之下太平洋係135,663 km(84,297 mi)。[13][14]
計埋佢嘅邊緣海,大西洋覆蓋咗106,460,000 km2(41,100,000 sq mi)嘅面積,佔全球海洋嘅23.5%,容量係310,410,900 km3(74,471,500 cu mi),佔地球海洋總容量嘅23.3%。唔計邊緣海,大西洋覆蓋咗81,760,000 km2(31,570,000 sq mi),容量係305,811,900 km3(73,368,200 cu mi)。北大西洋覆蓋咗41,490,000 km2(16,020,000 sq mi)(11.5%),南大西洋覆蓋咗40,270,000 km2(15,550,000 sq mi)(11.1%)。[15]平均深度係3,646 m(11,962 ft),最深處係波多黎各海溝嘅密爾沃基深淵,深度達8,376 m(27,480 ft)。[16][17]
大西洋最大嘅海
編輯- 馬尾藻海——350萬平方公里
- 加勒比海——275.4萬平方公里
- 地中海——251萬平方公里
- 幾內亞灣——235萬平方公里
- 墨西哥灣——155萬平方公里
- 挪威海——138.3萬平方公里
- 格陵蘭海——120.5萬平方公里
- 阿根廷海——100萬平方公里
- 拉布拉多海——84.1萬平方公里
- 厄明格海——78萬平方公里
- 巴芬灣——68.9萬平方公里
- 北海——57.5萬平方公里
- 黑海——43.6萬平方公里
- 波羅的海——37.7萬平方公里
- 利比亞海——35萬平方公里
- 黎凡特海——32萬平方公里
- 凱爾特海——30萬平方公里
- 第勒尼安海——27.5萬平方公里
- 聖勞倫斯灣——22.6萬平方公里
- 比斯開灣——22.3萬平方公里
- 愛琴海——21.4萬平方公里
- 愛奧尼亞海——16.9萬平方公里
- 巴利阿里海——15萬平方公里
- 亞得里亞海——13.8萬平方公里
- 波的尼亞灣——11.63萬平方公里
- 克里特海——9.5萬平方公里
- 緬因灣——9.3萬平方公里
- 利古里亞海——8萬平方公里
- 英吉利海峽——7.5萬平方公里
- 詹姆斯灣——6.83萬平方公里
- 波的尼亞海——6.6萬平方公里
- 錫德拉灣——5.7萬平方公里
- 赫布里底群島海——4.7萬平方公里
- 愛爾蘭海——4.6萬平方公里
- 亞速海——3.9萬平方公里
- 波的尼亞灣——3.68萬平方公里
- 委內瑞拉灣——1.784萬平方公里
- 坎佩切灣——1.6萬平方公里
- 里昂灣——1.5萬平方公里
- 馬爾馬拉海——1.135萬平方公里
- 瓦登海——1萬平方公里
- 群島海——8300平方公里
水深測量
編輯大西洋嘅水深測量主要受一條叫做大西洋中脊(MAR)嘅海底山脈支配。佢由北緯87度或者北極以南300 km(190 mi)一直延伸到南極附近嘅布維島,南緯54度。[21]探索大西洋水深測量嘅遠征包括「挑戰者號」遠征同德國「流星號」遠征;截至2001年[update],哥倫比亞大學嘅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同美國海軍水文局仲係繼續進行海洋研究。[22]
大西洋中脊
編輯MAR將大西洋縱向劃分成兩半,每一半都有一系列由次級橫向山脊劃分嘅盆地。MAR喺大部分地方都高於2,000 m(6,600 ft),但喺兩個地方被大型轉換斷層打斷:赤道附近嘅羅曼奇海溝同北緯53度嘅吉布斯斷裂帶。MAR係底層水嘅屏障,但喺呢兩個轉換斷層處,深層水流可以由一邊通到另一邊。[23]
MAR升起2~3 km(1.2~1.9 mi)高於周圍嘅海底,佢嘅裂谷係北大西洋北美板塊同歐亞板塊之間,以及南大西洋南美板塊同非洲板塊之間嘅分歧邊界。MAR喺艾雅法拉火山、冰島產生玄武岩熔岩,喺海底產生枕狀熔岩。[24]喺大多數地方,山脊頂部嘅水深少於2,700 m(1,500 fathom;8,900 ft),而山脊底部嘅深度係頂部嘅三倍。[25]
MAR被兩條垂直嘅山脊交叉:亞速爾群島-直布羅陀轉換斷層係努比亞板塊同歐亞板塊嘅邊界,喺亞速爾三合點交叉MAR,位於亞速爾微板塊兩側,接近北緯40度。[26]另一個更加模糊、無名嘅邊界,係北美板塊同南美板塊之間嘅分界,喺北緯16度左右或者稍北嘅十五至二十度斷裂帶附近交叉MAR。[27]
喺1870年代,「挑戰者號」遠征發現咗而家知道係大西洋中脊嘅部分地方,或者:
山脊嘅其餘部分喺1920年代由德國「流星號」遠征使用回聲探測設備發現。[28]1950年代對MAR嘅探索導致咗海底擴張同板塊構造理論普遍被接受。[21]
MAR大部分都喺水底下運行,但當佢到達水面嘅時候就會形成火山島。雖然呢九個島嶼因為佢哋嘅地質價值而被集體提名為世界遺產,但其中四個因為佢哋嘅文化同自然標準被認為具有「傑出普世價值」:冰島嘅辛格維利爾國家公園、葡萄牙嘅皮科島葡萄園文化景觀、英國嘅高夫島同難接近島,以及巴西嘅大西洋群島: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同羅卡斯環礁保護區。[21]
海底
編輯大西洋嘅大陸架喺紐芬蘭、南美洲最南端同東北歐洲特別闊。 喺西大西洋,碳酸鹽平台主導咗大片地區,例如布萊克高原同百慕達隆起。 大西洋周圍都係被動大陸邊緣,除咗少數地方形成深海海溝嘅活動大陸邊緣:西大西洋嘅波多黎各海溝(最大深度8,376 m或27,480 ft)同南大西洋嘅南桑威奇海溝(8,264 m或27,113 ft)。喺北美洲東北部、西歐同西北非有好多海底峽谷。呢啲峽谷中有啲沿住大陸隆起延伸,再深入到深海平原,形成深海通道。[23]
1922年,製圖學同海洋學上發生咗一個歷史性嘅時刻。USS「史都華特號」用海軍聲納深度探測器畫出咗橫跨大西洋海床嘅連續地圖。呢個過程幾乎冇需要任何推測,因為聲納嘅原理好簡單,就係由船隻發出脈衝,然後脈衝由海底反彈返嚟船隻。[29]深海海底被認為係相當平坦嘅,間中會有深坑、深海平原、海溝、海山、海洋盆地、海底高原、海底峽谷,同一啲平頂海山。沿住大陸邊緣嘅各種陸架構成咗大約11%嘅海底地形,只有少量深海通道切穿大陸隆起。
北緯60度同南緯60度之間嘅平均深度係3,730 m(12,240 ft),或者接近全球海洋嘅平均值,最常見嘅深度喺4,000、5,000 m(13,000、16,000 ft)之間。[23]
出面網頁
編輯- ↑ Mangas, Julio; Plácido, Domingo; Elícegui, Elvira Gangutia; Rodríguez Somolinos, Helena (1998). La Península Ibérica en los autores griegos: de Homero a Platón – SLG / (Sch. A. R. 1. 211). Editorial Complutense. pp. 283–.
- ↑ "Ἀτλαντίς, DGE Diccionario Griego-Español". dge.cchs.csic.es. 原著喺1 January 2018歸檔.
- ↑ Hdt. 1.202.4
- ↑ 4.0 4.1 Oxford Dictionaries 2015
- ↑ Janni 2015, p. 27
- ↑ Ripley & Anderson Dana 1873
- ↑ Steele, Ian Kenneth (1986). The English Atlantic, 1675–1740: An Explor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英文).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4. ISBN 978-0-19-503968-9.
- ↑ "pond". Oxford English and Spanish Dictionary, Synonyms, and Spanish to English Translator. 原著喺14 May 2021歸檔. 喺28 September 2021搵到.
- ↑ "Pond".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Douglas Harper. 喺1 February 2019搵到.
- ↑ Wellington, Nehemiah (1 January 1869). Historical Notices of Events Occurring Chiefly in the Reign of Charles I. London: Richard Bentley.
- ↑ Brown, Laurence (8 April 2018). Lost in The Pond (Digital video). YouTube.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11-22.
- ↑ 12.0 12.1 IHO 1953
- ↑ 13.0 13.1 CIA World Factbook: Atlantic Ocean
- ↑ CIA World Factbook: Pacific Ocean
- ↑ Eakins & Sharman 2010
- ↑ USGS: Mapping Puerto Rico Trench
- ↑ "Atlantic Ocean". Five Deeps Expedition (英國英文). 喺2020-01-24搵到.
- ↑ June 2010, Remy Melina 04 (4 June 2010). "The World's Biggest Oceans and Seas". Live Science.
- ↑ "World Map / World Atlas / Atla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Geography Facts and Flags". WorldAtlas.
- ↑ "List of seas". listofseas.com.
- ↑ 21.0 21.1 21.2 World Heritage Centre: Mid-Atlantic Ridge
- ↑ 引用錯誤 無效嘅
<ref>
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USN-2001
嘅參照 - ↑ 23.0 23.1 23.2 Levin & Gooday 2003, Seafloor topography and physiography, pp. 113–114
- ↑ The Geological Society: Mid-Atlantic Ridge
- ↑ Kenneth J. Hsü (1987). The Mediterranean Was a Desert: A Voyage of the Glomar Challeng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2406-6.
- ↑ DeMets, Gordon & Argus 2010, The Azores microplate, pp. 24–25
- ↑ DeMets, Gordon & Argus 2010,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plates, pp. 26–27
- ↑ NOAA: Timeline
- ↑ Hamilton-Paterson, James (1992). The Great D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