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係《莊子》嘅一篇寓言故事,出自《養生主》。由於戰國時期戰爭冇停過,喺呢個年代莊子主張「保身」、「避禍」等。呢篇文借庖丁解牛嘅故事講出順應自然嘅養生之道同人生哲學[1]。「庖」文言文意思係廚師,庖丁即係一個個名叫做「丁」嘅廚師。庖丁為魏惠王劏牛,順應天然之道從筋骨嘅空隙遊刃有餘,並藉機會講述道家養生嘅道理。

創作背景

編輯

莊子生活喺戰國中期,當時係非常激烈嘅社會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經歷咗一次「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嘅滄桑鉅變,社會動亂,百姓生活極之困苦,喺身處亂世當中嘅人對人生、前途充滿迷茫。莊子針對人喺殘酷現實唔能夠任人嘅本性無拘無束噉生活、面臨無情摧殘難以盡享天年嘅現實,被迫隨時隨地心驚驚噉要搵地方匿,又要識得隨機應變,以免受到傷害,想喺複雜嘅鬥爭嘅骨節縫中尋找一個空隙,將佢作為保全生命嘅安樂窩,以便喺呢個亂世之中游刃有餘噉生存落去。呢篇寓言體現嘅就係呢種心境。

譯文

編輯

我嘅一生有盡頭,而知識係無窮無盡。以有限嘅生命嚟追求無限嘅學問,只會令人疲乏傷神。既然係噉,重喺度不停追求知識,只會更加危險!做善事只係為咗名譽,做惡事嘅人都會遭到刑罰,順其自然嘅道作為做事嘅準則,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存天性,可以養心,可以盡享天年。

庖丁為文惠君劏牛,佢用手捉住,膊頭挨住,用腳踩住,用膝頭頂住牛身,用刀切割牛身嘅時候,發出皮肉分離嘅聲音,呢啲聲響都合乎音樂節拍,佢嘅動作符合《桑林》舞曲嘅節奏,落刀時所發出嘅聲音都配合《經首》樂章嘅節奏。

文惠君話:「呀!犀利!你劏牛嘅技術點樣達到呢個咁高明嘅地步㗎?」

庖丁放低把刀回答話:「我崇尚自然之道,已經超過普通技術嘅階段。我最初劏牛嘅時候,只見到一隻完整嘅牛。三年之後,我對於牛嘅每個部分嘅結構已經完全了解,唔會將牛睇成整體。而家,我用心神去接觸牛而唔係用眼去睇,感官活動停止咗,只係靠精神活動嚟行事。我按照牛身體嘅肌肉紋理,劈開牛筋骨間嘅空隙,順住牛身體裏面骨節間嘅空間,並順住牛嘅結構落刀。刀刃從來未掂過筋骨相連、筋肉聚結嘅部位。更何況係大骨頭呢!

技術較高明嘅廚師一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佢用刀割肉;一般嘅廚師一個月就要換刀,因為佢哋用刀劈骨頭;我嘅刀已經用咗十九年,劏過幾千隻牛,而我嘅刀就好似啱啱用磨刀石磨好咁鋒利。牛嘅骨節間有空隙,而刀刃就薄到好似冇厚度;以冇厚度嘅刀刃插入有間隙嘅骨節間,刀刃有足夠嘅活動空間,好寬闊,所以我呢把刀用咗十九年都好似新磨嘅一樣。雖然係噉,我每次落刀到筋肉聚結嘅部位,見到難以處理嘅地方嘅時候,亦會小心翼翼,目光集中,行動放緩,微微落刀,牛已經劏好,牛身好似泥土噉攤開喺地度。然後我拎住把刀企起身,觀察四面環境,為劏牛而感到心滿意足,最後抹好把刀放入刀套度。」

文惠君話:「好呀!我聽過庖丁講過嘅嘢之後,明白保養生命之道喇。」

道理

編輯

牛嘅結構係複雜嘅,庖丁能夠輕鬆簡單噉劏牛,係因爲佢已經能夠掌握牛嘅結構。每隻牛當然都有啲唔同,但無論係乜嘢牛,佢哋嘅結構都係一致嘅;每個人嘅生活亦各有各嘅面貌,但基本原理亦係近似嘅。庖丁因爲已經熟悉牛嘅結構,自然就知道點樣落刀。生活亦一樣,如果能夠了透、領悟咗生活嘅道理,能夠摸準其中嘅規律,就能夠好似同庖丁一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夠化繁爲簡,真正獲得輕鬆。做事應該處處小心,亦要保持住一種謹慎小心嘅態度,收斂鋒芒,並且喺識得利用規律嘅同時,更要去反覆實踐,好似庖丁「所解數千牛矣」一樣,不停噉重複,最終會領悟出事物嘅真理所在。人類社會充滿住錯綜複雜嘅矛盾,人處世間,只有好似庖丁解牛噉樣避開矛盾,做到順應自然,先至能夠保身、全生、養心、盡年[2]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