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1360年6月1號1424年8月12號)係大明第三個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四仔[1],1402至1424年在位。死後廟號成祖,所以又叫明成祖。年號永樂,又叫永樂皇帝

明成祖朱棣畫像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家下北京)。二十三年(1390年),率師北征,擒北元乃兒不花。長期參加北方軍事,秦、晉二王死後,做諸藩王之首,有奪嫡之謀。建文元年(1399年),以反對建文帝削藩為名,喺北平起兵,號稱「靖難」。四年,攻入南京,奪位登極,改嗰年做洪武三十五年,第二年開始用永樂年號[1]

朱棣做皇帝之後,繼續「削藩」之舉,設置內閣,任用宦官,建東廠,恢復錦衣衛獄,實行專制集權統治;重視對北方經營,即位初即改北平做北京,又先後五次親征漠北,喺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史稱「永樂遷都」(又叫做「天子守邊」);此外,三年喺西北設置哈密衛,七年喺東北設置奴兒干都司,又開設貴州布政使司,加強對西南統治,有助統一;繼續太祖恢復經濟措施,鼓勵屯墾,推動軍屯,開通漕運;對外多次命人出使,有鄭和下西洋、陳誠使西域。但佢奪位之後,革除建文年號,殺戮建文遺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都畀佢殺咗[1];屢興工程,起北京同宮殿、陵寢;北征之外又用兵安南(家下越南北部),改安南為交阯布政使司以內屬。終以勞民過重而有江西李法良同山東唐賽兒起事。

永樂二十二年,佢唔理群臣反對,帶病率師親征漠北,回師途中死喺榆木川(家下內蒙古多倫西北)。葬長陵。初上廟號太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成祖。

朱棣過身之後,由太子朱高熾繼位,就係明仁宗。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