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填四川粵拼wu4 gwong2 tin4 sei3 cyun1 係發生喺中國兩代嘅兩次大規模四川之外嘅人(主要係湖南湖北嘅居民,即係湖廣人)移居四川地區(包括四川重慶)嘅移民潮,分爲明初、清初兩次,移民人口達百萬人以上。

呢場移民潮唔浄止湖廣人參與,亦有廣東客家人去填四川。移民影響最主要嘅地方係四川盆地東部,包括重慶、達州涪陵萬縣。除咗而家湖南、湖北、廣東外,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都有移民去四川。

天府之國嘅優越

編輯

四川地區偏居於西南地區,因為地理上西有青藏高原、南為雲貴高原、北有秦嶺、東有大巴山,係外界唔易侵擾嘅盆地地帶,之前係遠離戰亂嘅世外桃源。春秋時係古蜀國領地。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後,落令「移秦民萬家實之」[1],之後不斷有中原移民到四川。由於水土豐饒,災少,好快就開發成「天府之國」,而地形閉塞、山川險固,使四川冇乜大戰,所以人煙稠密,經濟繁榮不下江南(唐時益州即而家成都係同江南嘅揚州號稱揚一益二,分別係東南同西南兩大都會)[2]。而安史之亂爆發後,長安危機,唐玄宗都係走去富庶安定嘅四川避難。

湖廣省嘅形成同第一次湖廣填四川

編輯

然而到南宋末年,蒙元軍隊一路南下,喺四川地區激烈拉鋸戰,令四川人口銳減、農田荒廢。

元代第一次喺中國設省,當時嘅省係好大嘅,湖廣省就包咗今日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大部,外加廣東、貴州小部,幾十年後蒙元滅亡,朱元璋統一中國後改革區劃,湖廣省嘅名沿用,範圍縮到今日湖北、湖南。

為咗恢復四川,朱元璋鼓勵移民四川,因為湖廣省喺四川隔籬,移民自然係最多,呢個就係第一次湖廣填四川。

屠蜀同第二次湖廣填四川

編輯

所謂「屠蜀」,就係明末清初時四川地區持續戰亂,難得安定。

首先喺明末,天災多而朝廷又連年發兵徵稅,百姓艱難,於是各地起義。1644年,陝西人張獻忠作爲叛亂軍首領帶軍入四川,喺成都做本營立大西政權,自此明軍、清軍、大西軍三軍喺四川起爭奪戰,期間大屠殺不斷,令四川人口再次劇降。明後半期四川至少300萬人,到清初期時,跌到數萬人[註 1],一啲州縣甚至得返十幾戶人家。1673年,清初將軍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四川未來得切恢復又陷入戰亂。

為咗重振天府之國,康熙平亂後頒佈《招民填川詔》,號召外省人移民四川,出啲嚟墾荒嘅農戶可免頭幾年稅賦等優惠政策。用咗一個世紀嘅時間,大約有600萬人入川,其中湖北、湖南就有300萬。

移民路線

編輯

分為水陸二路。

水路係溯長江而上,經三峽入四川盆地,行水路嘅人大多來自湖北同江西。

陸路係行舊時四川同貴州、湖北嘅山路入川,行路去嘅人大多係湖南同貴州人,部份係來自廣東福建嘅客家人。

影響

編輯

麻城認同

編輯

雖然移民來自湖廣咁大笪地,不過三百年過去,好多四川人講自己嘅鄉下,都話祖先係來自湖北麻城縣孝感鄉(唔同於今日孝感市)。好自然,麻城故里只係個民系認同標誌,就似珠璣巷對廣府人嘅意義噉,因為一個咁細嘅地方,就算搬晒成個鄉,都冇可能填得到四川。

有學者話類似於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啲移民先係集中喺麻城再統一出發移居四川,於是後人以為麻城係鄉下;都有人話喺呢場移民潮中,麻城來嘅人係最早批移民,勢大資深,後來人為咗尋求蔭庇都冒充係麻城人。無論點,麻城已經成為四川人關於鄉下嘅記憶標誌。

湖廣會館

編輯

移民越來越多,為咗聯絡鄉里,有個照應,四川就興起咗湖廣會館。會館係明清時外鄉人設喺城鎮中供同鄉住宿、聚會嘅場所,按地域分,一般由同鄉移民、商旅創辦,供奉鄉下嘅神主、賢人。書生趕考或生意佬出外地做買賣,大都首選本鄉嘅會館來投宿。

形成近現代巴蜀文化

編輯

今日大約85%嘅四川人係移民後裔,佔多數係湖廣行省爲本籍嘅人口。歷史上四川地區居民講巴蜀語,由於人口銳減,外來移民衝擊,令巴蜀語式微、滅絕、同移民嘅湖廣話融合形成今日嘅四川話,屬於西南官話嘅一種。

江西填湖廣

編輯

由於湖廣地區移咗太多人過去,呢場大規模移居影響到湖南、湖北本身嘅人口結構,結果湖廣空虛,引發咗事件江西填湖廣(亦有講法話湖廣行省喺元末明初經歷過大屠殺,送來嘅移民多數來自江西省,所以出現同樣嘅狀況)。

  1. 《明會要》卷五十載,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四川有人口310萬2073人,嘉慶《四川道志》卷十七載,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跌到1萬8090人。

參考

編輯
  1. 漢時的蜀地移民:將六國富豪大戶遷往蜀地原著喺2020年3月28號歸檔。喺2013年6月13號搵到
  2. 一益二由來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3年6月13號搵到

出面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