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家廟粵拼pun1 si6 gaa1 miu6*2),堂號松福[1]cung4 fuk1),喺廣州河南龍慶北約(而家海珠區南華西路龍慶北2號、龍溪南首約17、19號),係清朝十三行同孚行行商潘正煒起嘅,建築坐北向南,係潘、盧、伍、葉四大行商家族之中現存規模最大嘅古建築[2]。2011年,成為海珠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8月,升格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潘氏家廟
松福堂
主祀文巖資政公(十五世祖)
家族信息
家族龍溪潘氏
起源福建同安
修建史
始建1826年
方位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龍慶北2號、龍溪南首約17、19號
朝向坐北向南
現時尚存
經已掛牌
登錄名潘氏家廟
等級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分類古建築
8-16
登錄時間2015年8月19號
潘氏家廟嘅木雕花

歷史

編輯

1776年到起潘氏家廟之前,能敬堂一直係潘家拜祭祖先嘅場所[3]

1826年同孚行行商潘正煒喺龍溪南首約起潘氏家廟同大院,潘氏家廟取代咗潘家祠,成為潘氏家族祭祀先人同舉行家族慶典嘅中心[3][4]

後嚟家道衰落,家廟嘅大院左側變賣出去,而家成咗三十三中嘅一部分,剩低家廟主體同其它殘餘部份,裡邊重有潘氏後人居住[1]

建築

編輯

潘氏家廟佔地約莫3000平方米,係一座坐北朝南、磚瓦木石結構嘅古建築,裡邊嘅大院原本闊30米、深80米。佢嘅廳房間隔組合複雜。喺龍慶北嘅門牆正面係青磚石腳,門口由腳門、趟櫳同紅木大門組成。喺正門後邊、二廳前邊曾經掛住塊匾,寫住「潘松福堂」四隻大字[1]

成座家廟三開五進,中軸有好多間廳堂,由前到後依次係頭廳、二廳、祠廳、老太太廳、神廳,廳同廳之間都用天井間開。廳堂两側嘅廂房基本對稱,用嚟做書房、寢室或樓梯間。家廟嘅建築用料同裝飾陳設都好講究,採用中式結構、西式吊頂,粗cyun4巨柱,雕花門楣,牆上窗ling4有一式嵌住刻花玻璃嘅滿洲窗,廳堂裡邊擺嘅係名家手筆同酸枝紅木家私[1]

近嚟

編輯

2007年4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開展,潘氏家廟被登記做「不可移動文物」[5]

2011年6月13號,潘氏家廟同土華村嘅梁氏大宗祠、大塘村嘅李雍别墅、崙頭村嘅黎氏宗祠、崙頭社稷之神祭壇、沙溪村嘅三聖宮、康帥府一齊列為海珠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5]

2011年12月1號,門口掛「廣州市海珠區文物保護單位」牌。

2014年12月23號,海珠區副區長方錦群、區政協副主席黃信儀同區政協代表嚟潘家大院調查保護利用工作,視察咗潘氏家廟同周邊環境,重喺街坊會所召開工作座談會,收睇潘家大院保護規劃影片[6]

2015年8月,被列入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7]

  1. 1.0 1.1 1.2 1.3 華西歷史文化之潘家大院珠區政府網。海珠區南華西街道。2013年4月18號。喺2015年8月7號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2. 坐擁4533處文物方日報。搜狐滾動。2012年1月12號。喺2015年8月7號搵到
  3. 3.0 3.1 鍾暉 等編 (2014)。珠古祠堂。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頁 29。ISBN 978-7-5548-0235-9
  4. 溪首約:看盡行商興廢事方日報。南方網。2014年10月14號。喺2015年8月7號搵到
  5. 5.0 5.1 家大院終入護圈城晚報。金羊網。2011年7月14號。原著喺2011年7月28號歸檔。喺2015年8月7號搵到
  6. 珠區政協調研潘家大院保護利用工作 南華西街創建全國安全社區信息簡報一期珠區政府網。海珠區南華西街道。2014年4月30號。喺2015年8月7號搵到{{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7. 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公佈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政府辦公廳。中國廣州政府門戶網站。2015年8月19號。原著喺2015年10月1號歸檔。喺2015年10月1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