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獷主義英文Brutalism,又叫蠻橫主義粗野主義)係建築流派嘅一種,可以歸入現代主義入面。主要喺1953至1967年之間流行,由功能主義發展而來。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圖書館

佢嘅建築特色係不修邊幅嘅鋼筋混凝土或者其他材料嘅毛糙、沉重同粗野感。

歷史

編輯

呢個詞最早係由瑞典建築師漢斯·阿斯普隆德(Hans Asplund)用嘅,用嚟描述烏普薩拉嘅建築物「Villa Göth」(1950年起好)。當時佢係用瑞典文「nybrutalism」(新粗獷主義),後嚟米高·范翠斯等等嘅英格蘭建築物都用呢一個名,個概念去到英國嘅史密森夫婦(Alison & Peter Smithson)手上有進一步嘅發展[1][2]。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海姆喺1966年出版《The New Brutalism: Ethic or Aesthetic?》,令 Brutalism 這個字開始傳開去。[2]

勒·柯比意係粗獷主義嘅代表人物,代表作包括馬賽公寓同印度昌迪加爾法院。呢啲建築物用當時好少見嘅混凝土預制皮直接相接,無任何修飾,預制板無打磨,甚至連安裝模板嘅痕跡都仲喺到。

受「粗獷主義」影響嘅仲有英國嘅詹姆士·史特靈爵士(萊漢姆住宅)、美國嘅保羅·魯道夫(耶魯大學建築系館)、美國嘅路易·康(李查醫學研究中心)、德國嘅葛腓烈·般姆、日本嘅前川國男(京都文化會館、東京文化會館)同佢嘅學生丹下健三(山梨縣文化會館)等等。

喺前蘇聯國家,設計呢種建築唔單止係為咗藝術,而係共產黨為咗應付大量建設需求,產生咗一種叫赫魯雪夫樓嘅建築物,成為社會主義地區嘅主要風格。

亞洲例子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Meades, Jonathan (13 February 2014). "The incredible hulks: Jonathan Meades' A-Z of brutalism". The Guardian. 原著喺2021-03-29歸檔. 喺11 March 2014搵到.
  2. 2.0 2.1 Golan 2003, p.3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07年8月30號,..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