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爾粵拼sou1 mei5 ji5)係兩河流域文明入面最早出現嘅文明,喺紅銅時代青銅時代期間出現。

蘇美爾文明出現嘅碗

蘇美爾社會

編輯

Template:Article principal 蘇美爾嘅社會係階級分明同埋有層次嘅,呢種結構喺嗰陣時嘅所有文明都見得到。蘇美爾最高嘅政治權力係由國王掌握(蘇美爾語稱為lugal,意思係「大嘅男人」)。國王唔單止係立法、行政、司法同埋宗教嘅象徵,仲俾人當成神嚟敬拜。當國王死咗,啲官員會集體自殺,但呢個習俗後來被廢止咗。喺社會階梯入面,排喺國王之後係一班精英,包括祭司、軍事首領同埋高級官員。再落嚟係商人、低級官員、專業工匠,跟住係農民同埋一般嘅手工業者。喺社會最底層嘅係奴隸

蘇美爾政治頭銜

編輯
  • Lugal, 係城市國家最高嘅頭銜。呢個字係由「lu」(男人)同「gal」(大)組成,對應阿卡德語嘅「Xarrum」(國王)。
  • En, 意思係「領主」,起初係指祭司,兼任宗教同政治嘅職務。隨著時間推移,喺某啲城市,呢啲職權慢慢畀咗國王(lugal)或者王子(ensi),不過喺烏魯克係例外:烏魯克嘅En兼任國王或者ensi嘅職責,但唔會失去佢原本嘅地位。
  • Ensi, 蘇美爾大部分城市嘅領袖,相當於王子,管理一個城市國家,不過權力比國王(lugal)少啲。

蘇美爾社會階級

編輯
  • Eren, 呢班人專職喺公共工程或者軍隊入面工作,呢個唔算係社會階級,反而係一個低階但有一定特權嘅職業群體,佢哋因為工作而獲得某啲利益。
  • Guruix, 據講係有啲資產嘅成年戶主。
  • Xub-lugala, 依附於國王嘅工人。無證據顯示佢哋係奴隸或者自由人。奴隸制度喺嗰陣時好普遍,有啲人因為還唔到債變成奴隸,或者成為戰俘。文件顯示,呢啲xub-lugala可能係國王嘅私人僕人,負責照顧佢或者佢家人嘅需求。

國王

編輯
 
烏魯嘅軍旗細節:國王喺宴會上坐喺寶座上。

國王係神嘅代表,首先係恩利爾,但亦都係佢自己王國守護神嘅代理,例如喺拉加什係寧吉爾蘇。根據蘇美爾嘅觀念,喺大洪水之前,王權係由天而降,意思係從神嘅世界傳落嚟,從嗰陣開始,王權就由最有功勞嘅人接替,根據神嘅旨意傳承落去。國王要主持宗教儀式,但從未有「祭司國王」呢種完全神權統治嘅人物,儘管有學者認為古早時期有過咁嘅角色。喺阿卡德帝國烏爾第三王朝時期,國王俾人當成至高無上嘅統治者,統治著「四方四面嘅土地」,即係成個已知嘅世界。官方嘅銘文入面,國王嘅名字旁邊會寫住象徵神性嘅符號,佢哋俾人形容為聰明同埋強大,仲有好多讚美詩同埋頌歌記錄佢哋嘅事跡。[1] 國王係整個王國嘅統治者,因為大家認為成個國家都係佢嘅財產:佢負責管理所有領土,仲有寺廟同宮殿,並且指派管理員。國王仲會處理最重要嘅司法案件,因為佢被視為公平嘅象徵,就好似烏魯卡吉那烏爾-納木法典記載嘅「改革」咁。國王亦係戰爭領袖,雖然唔係所有國王都有親自上戰場。[1][2]

社會精英

編輯
 
舒魯帕克指示》嘅碎片,約公元前2600–2500年。

國王將權力同財富集中喺自己手上。皇后、王子同公主喺行政同宗教架構入面都佔據著特權地位。國王嘅子女通常會擔任主要聖所嘅祭司長。皇室係最頂層,然後就係擁有特權嘅人,例如大臣同寺廟嘅領袖。佢哋經常會獲得土地或者財產作為酬勞。呢啲精英依賴住最富有家族嘅首領,呢啲職位都會由佢哋嘅子孫繼承。咁樣「家族王朝」就喺行政同宗教領域延續,例如喺尼普爾嘅烏爾-梅梅家族,佢哋喺烏爾第三王朝時期分裂成兩個分支,分別掌控住伊南娜神廟同省政府。最有權勢嘅人甚至可以同皇室或者其他貴族通婚。《舒魯帕克指示》入面畀咗有關良好家族子嗣嘅建議:照顧好屋企,尊重父母嘅權威,並且關心成個家族。蘇美爾嘅顯貴階層會模仿君主嘅行為,並唔單止喺佢哋有神職嘅時候先咁做:有好多雕塑展示佢哋喺祈禱,祈求神明賜福。呢個階層仲包括有讀寫能力嘅祭司,佢哋係蘇美爾主要嘅知識成就嘅貢獻者。[3]

低下同中產階級

編輯

低下階級係俾中產階級監管:管理員、耕田隊隊長等。佢哋大部分時間係為機構工作。佢哋會收到啲田嚟耕種,然後可以攞返部分收成,或者收取基本嘅生活糧食。有幾個唔同嘅類別:其中一個群體係經濟上完全依賴,因為佢哋淨係為機構做嘢,淨係收生活配額。另外一個群體係部分依賴,因為佢哋一年入面淨係有幾個月係為國家做嘢。其他工作包括清潔水渠同公共建築等等。關於佢哋嘅日常生活,現存嘅資料淨係講到佢哋嘅工作,特別係嗰啲為機構工作嘅人。其他人並無喺記錄中出現。至於佢哋有冇參與宗教或者政治活動,呢啲只能夠推測。[4]

奴隸制度

編輯
 
Shuruppak出土,大約係西元前2600年嘅契約石板,上面刻有奴隸買賣合約。

嗰時有奴隸,不過唔係好多。奴隸主可以係個人亦可以係機構。佢哋可以賣奴隸、送奴隸俾人、租出奴隸,甚至遺留俾下一代。現存有奴隸買賣嘅合約,當中寫明因為有債務,家庭嘅一家之主被迫賣咗其中一個家庭成員,例如個仔、個女、老婆或者姐妹。機構擁有嘅奴隸亦有可能係戰俘。奴隸可以結婚,甚至可以同自由人結婚,亦可以擁有自己嘅財產或者土地,但係嗰啲財產都係屬於佢哋嘅主人。奴隸可以買返自己嘅自由,但係要繼續為以前嘅主人服務以作為補償。[5][6]

我會將你提供嘅文本翻譯成廣東話,並保持維基百科嘅格式。以下係翻譯嘅結果:

```

宗教

編輯

蘇美人信奉好多神:大自然嘅力量、星辰、知識同技術等等。佢哋相信呢啲神創造咗人類,仲決定人類嘅命運。崇拜神嘅內容喺好多蘇美文本都有提及。要分清楚「蘇美」宗教同美索不達米亞宗教其實幾難,因為呢兩種宗教都係蘇美人同閃族人信奉嘅。[7] 研究人員對蘇美宗教嘅睇法都唔一致。兩位主要專家Samuel Noah KramerThorkild Jacobsen就有唔同嘅意見:前者認為最早期嘅蘇美宗教係之後信仰嘅源頭,後者則認為佢屬於一個已經消失嘅世界。[8]

對世界同神嘅概念

編輯
 
記載蘇美人世界起源神話嘅泥板,羅浮宮。呢塊長方形泥板刻有楔形文字

根據J. Bottéro嘅講法,宗教回答咗人類關於世界起源、人類創造同人神關係嘅問題。[9] 冇一套統一嘅神話,而係有好多個大同小異嘅傳統。[10][11] 每個崇拜地方都有自己嘅神學體系,但喺公元前三千年下半葉,隨住恩利爾神成為眾神之王,尼普爾嘅傳統就變得最重要。[12] 雖然呢啲神話有古老嘅神話背景,但佢哋都經過好多次重新設計同重寫,視乎地區、時代同政治變化而定。[13] 圖像學都有提及神話,但往往好難理解,因為神話係通過口頭傳播,所以好大部分信仰都唔確定。[14]

世界同人類嘅起源

編輯

世界由天(an)同地(ki)組成,本來係連埋一齊,之後先分開。地係一個平嘅圓盤,下面係abzu,即係深淵,一個由恩基神主宰嘅地下水域。世界下面仲有陰間。[15][16]

神決定創造人類,正如《恩基同寧瑪赫》呢個神話所講:佢哋想將工作轉移畀最低級嘅神,所以創造咗一班僕人。[17] 神用泥土造咗人類,然後賦予佢哋生命。佢哋將知識同技術教畀人類,等佢哋可以做好自己嘅工作。佢哋仲將某啲人提升到國王嘅地位。正如《恩基同世界秩序》呢個神話所講,蘇美位於世界中心,享受緊鄰近地區嘅財富。

神同佢哋嘅本質

編輯
 
阿卡德帝國時期嘅印章,描繪咗一班可以靠佢哋嘅角形冠同特徵識別嘅神:由左至右分別係有翼嘅伊南娜、從兩座山之間升起嘅沙瑪什、帶住雀仔、山羊同水流嘅恩基,仲有佢嘅大臣雙面神伊西姆德

神被視為擁有力量同智慧嘅存在。佢哋決定人類嘅命運,有時會仁慈啲,賜予好處(知識、成功、生育、健康),有時又會用疾病、失敗或死亡嚟懲罰違反宗教義務嘅人。神嘅形象係人形化嘅;圖像學將佢哋描繪成人形,但有啲特別嘅標誌,好似角形冠咁。神話將佢哋描述成會受到人類情感影響嘅存在,例如憤怒妒忌或者欺騙[18][19]

每個神都有自己嘅特徵,將佢哋同其他神區分開嚟,就好似任何多神教系統一樣。有啲神係自然元素嘅化身:星辰、河流、植物、風暴......或者人類活動嘅化身,例如農業、寫作、捕魚、釀啤酒或者造磚。好多神都同特定嘅地方同聖所有關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嘅守護神,居民都會同呢個神認同。喺拉加什,當地嘅神寧吉爾蘇就有自己嘅家庭(佢嘅妻子巴烏、妹妹南謝同埋佢嘅仔女)。[20]

蘇美人嘅主要神祇

編輯

最早嘅蘇美人係圍繞住主要神祇嘅廟宇定居:天神阿努、水神恩基同空氣之神恩利爾

神嘅崇拜

編輯

我哋可以透過碑文、奉獻品清單、宗教文本同聖所嘅發掘嚟了解對神嘅崇拜。「民間」宗教就比較難了解,因為冇乜相關嘅文件。

祭祀同奉獻

編輯
 
金製嘅奉獻牌匾,慶祝為沙拉神建造平台,上面刻有楔形文字。羅浮宮藏品。

最常見嘅做法就係奉獻:主要係食物(肉、穀物、啤酒、奶),傢俬(王座、床),衣服、裝飾品、武器、交通工具(馬車同船)。[21][22][23][24] 除咗日常嘅崇拜之外,仲定期舉行盛大嘅節日,期間嘅奉獻同慶祝都非常豪華。[25] 信徒會去朝聖,仲有神像嘅遊行。崇拜由廟宇同國王、統治者監督。呢啲都係人類對神嘅責任,但喺廟宇入面挖出嚟嘅好多奉獻品都係為咗求個人嘅好運。從寫低嘅祈禱文都可以睇到個人嘅虔誠。精英階層喺崇拜方面最為活躍,呢點從奉獻品嘅題詞可以睇得出。佢哋都係奉獻畀神之後嘅主要受益者。

廟宇

編輯

廟宇係神嘅屋企,所以叫做「e」,即係「屋」嘅意思。尼普爾嘅恩利爾神廟叫做「山之屋」(é-kur),烏魯克嘅伊南娜神廟叫做「天之屋」(é-anna),烏爾嘅南娜神廟叫做「大光之屋」(é-kiš-nu-gal)。其他部分(小教堂、門、廚房、金字塔)都可能有自己嘅神聖名字。[26][27] 國王會建造、維護廟宇,仲會用讚美詩嚟頌揚佢哋。

 
2006年修復之後嘅烏爾金字塔。

蘇美廟宇冇一個標準嘅設計。所以如果冇碑文或者宗教用品(祭壇奉獻品或者淨身用嘅物品),就好難識別到佢哋。廟宇係圍繞住一個中心或者露天庭院建造,有幾個房間,其中一個或者幾個房間會用作內殿,即係主要嘅崇拜地方。一尊雕像代表住神。喺烏爾第三王朝之前,冇提過雕像,所以可以推測當時應該係冇雕像嘅。[28] 喺史前時期,三分佈局好常見。有一個或者兩個高起嘅平台(烏魯克嘅白色神廟,泰勒烏凱爾嘅彩繪神廟)。另一種常見嘅風格係橢圓形神廟,喺早期王朝時期嘅哈法傑拉加什歐貝德都有,當時啲人會喺一個平台上面起個橢圓形嘅圍牆嚟保護神廟。烏爾第三王朝嘅國王重新設計咗蘇美主要嘅崇拜地方(尼普爾埃里都烏爾烏魯克)。呢個時候出現咗u-nir或者金字塔,即係頂部有神廟嘅高塔。內殿就喺周圍嘅圍牆入面。仲有啲空間俾神職人員住,搞行政,同埋準備同儲存奉獻品,就好似喺拉加什發現嘅啤酒廠咁。[29]

神職人員

編輯
 
杜杜(右上角有佢嘅樣)嘅奉獻品,佢係公元前2450年左右吉爾蘇寧吉爾蘇神嘅大祭司。羅浮宮藏品。

由一開始就有好嚴格嘅等級制度。喺烏魯克時期末嘅職業列表入面就提到幾種祭司。之後版本嘅呢份列表仲有更詳細嘅描述。但我哋唔知道每種祭司嘅具體職責,因為有啲廟宇有特別嘅神職人員,冇喺任何地方記錄過。[30] 一般嚟講,重要嘅廟宇會有一個大祭司或者女祭司做頭,通常都係皇室血統,好似薩爾貢嘅女兒恩赫杜安娜公主喺烏爾咁。[31]

蘇美爾城邦列表

編輯

蘇美爾嘅城市,就好似古希臘一樣,係城邦。喺公元前第四千年末期,蘇美爾有好多獨立嘅城邦。每個城邦嘅邊界都係由地標或者運河劃定。呢啲城市係商業中心,喺每個城市嘅中心都有一間獻畀城市守護神嘅廟。呢啲城邦由一位帕提西patesi),或者有時由國王(lugal)統治。帕提西係最高嘅祭司同埋軍事領袖,佢哋會由一班官僚同祭司組成嘅貴族協助。帕提西負責修築堤壩、灌溉渠道、廟宇同埋糧倉,仲會徵稅同埋管理稅收。蘇美爾人相信呢啲城市係神明創建嘅,作為宗教崇拜嘅中心。寺廟嘅財富係屬於國家同埋國王嘅,而國王被視為神同人之間嘅中介者。[32] 喺寺廟之間有u-nir(即阿卡德語ziggurat,即係金字形神塔)。 呢個經濟同社會系統喺蘇美爾歷史上一直維持運作。兩個帝國(阿卡德同烏爾)將呢啲城邦變成咗省份,但呢啲城市保持住佢哋自己嘅傳統同行政架構。有時候,帝國會試圖強加另一套組織方式,例如喺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佢哋曾經推行資源喺各省份之間重新分配嘅制度。[33]  

引述

編輯
  1. 1.0 1.1 Postgate 1992, pp. 260-274.
  2. Charvát 2007, pp. 251-255.
  3. Charvát 2007, pp. 255-257.
  4. Charvát 2007, pp. 257-259.
  5. Lafont & Westbrook 2003, pp. 198-200.
  6. Wilcke 2003, pp. 158-160.
  7. Template:Ref publicació
  8. Black, Cunningham & Robson 2004, p. lix.
  9. Template:Ref 書籍
  10. Template:Ref publicació
  11. Template:Ref publicació
  12. Template:Ref publicació
  13. Template:Ref 書籍
  14. Black & Green 1998, pp. 14-15.
  15. Kramer 1994, pp. 102-111.
  16. Bottéro 1998, pp. 162-185.
  17. Bottéro 1998, pp. 198-208.
  18. Kramer 1994, pp. 101-132.
  19. Bottéro 1998, pp. 127-161.
  20. Joannès (dir.) 2001, pp. 630-632.
  21. Bottéro 1998, pp. 249-261.
  22. Black & Green 1998, pp. 158-159.
  23. Joannès (dir.) 2001, pp. 743-744.
  24. Joannès (dir.) 2001, pp. 601-603.
  25. Template:Ref 書籍
  26. Bottéro 1998, pp. 230-239.
  27. Template:Ref 書籍
  28. Template:Ref publicació
  29. Template:Ref 書籍
  30. Sumer & 1999-2002, p. col. 335.
  31. Franke, Franke, S. Kings of Akkad: Sargon and Naram-Sin" 喺 Sasson, Jack, M. 嘅 "Civilization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Scribener, 紐約, 1995, p. 831
  32. Crawford 2004, pp. 70-93.
  33. Lafont & Westbrook 2003, pp. 189 i 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