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里柯·費里尼
費德里柯·費里尼(意大利文:Federico Fellini,1920年1月20號—1993年10月31號)係意大利導演,1993年攞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佢同羅塞里尼、第昔加、維斯康堤、米高安哲羅·安東尼奧尼、柏索里尼都係二戰後意大利出名嘅電影導演。
Federico Fellini OMRI | |
---|---|
出世 | 意大利Rimini | 1920年1月20號
死 | 1993年10月31號 意大利羅馬 | (73歲)
職業 | 電影人 |
活躍時期 | 1945–1992 |
知名作品 | |
配偶 | Giulietta Masina(1943年結婚) |
費里尼最著名嘅電影包括《細路》(1953)、《大路》(1954)、《卡比利亞之夜》(1957)、《甜蜜生活》(1960)、《八又二分之一》(1963)、《靈慾春宵》(1965)、《費里尼的薩蒂里孔》(1969)、《羅馬》(1972)、《甜蜜的回憶》(1973)同埋《費里尼的卡薩諾瓦》(1976)。
費里尼喺佢嘅職業生涯中總共獲得17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喺最佳外語片類別中贏得咗四個獎項(呢個係該獎項歷史上最多嘅導演)。佢喺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咗終身成就榮譽獎。費里尼仲憑《甜蜜生活》喺1960年贏得咗金棕櫚獎,兩次贏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嘅獎項(1963年同1987年),同埋喺1985年嘅第4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得咗終身成就金獅獎。喺《電影和音響》雜誌2002年評選嘅史上最偉大導演排行榜中,費里尼喺導演投票中排第二,喺影評人投票中排第七。
生平
編輯1920年喺意大利海浴城市里米尼 (Rimini) 一個普通人家出世,爸爸係推銷員,媽媽係傳統天主教徒,家教好嚴。身為大仔嘅費里尼,同其他有啲反叛嘅細路一樣,鍾意周街走同去戲院,同時又因里米尼係著名嘅渡假勝地,嚟自四面八方嘅遊客、表演團體就為少年時代嘅費里尼帶嚟唔少思想衝擊,尤其係馬戲團同小丑。費里尼又曾經逃學參加馬戲團,以為自己成世都會以小丑為業。
佢曾經入讀羅馬大學法律系,但冇畢業就轉咗去做雜誌記者,又做過漫畫師。佢嘅漫畫著色艷麗,人物活潑大胆。佢拍戲時鍾意即興創作,成日紙上畫下人物嘅特徵、服裝嘅細節、劇本人物嘅表情、身材,以便場景設計、服裝設計作為依據。
二戰後意大利經濟迅速復原,1942年盛行「新現實主義」運動,費里尼遇上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羅塞里尼將攝影機帶到街頭,真實呈現意大利社會風貌,同時抨擊法西斯政府,令費里尼深深折服。1950年費里尼同好友阿拔圖‧拉楚達(Alberto Lattuada)合作執導《五光十色》,內容係幾具個人風格嘅馬戲團藝人嘅悲慘生活。其後嘅《浪蕩兒》,描寫小人物嗰種無根無助嘅漂泊生活,奠定費里尼嘅國際地位,《八部半》更係佢顛峰之作,又多次獲康城、威尼斯及奧斯卡多個獎項。1993年於意大利病逝,意大利更為佢舉行國葬。[1]
宗教觀點
編輯費里尼喺羅馬天主教家庭長大,亦自認係天主教徒,但冇正式參與天主教會嘅活動。費里尼嘅電影包含天主教主題;有啲讚頌天主教教義,有啲則批評或嘲諷教會嘅教條。[2]
1965年,費里尼講:
我淨係喺要拍教堂場景,或者因為美學或懷舊原因先去教堂。講到信仰,你可以去搵個女人。可能咁更有宗教意味。[2]
政治觀點
編輯雖然費里尼大部分時間對政治冇咩興趣,[3]但佢普遍唔鍾意極權主義嘅機構,Bondanella認為佢相信「個人嘅尊嚴甚至係人文主義嘅崇高」。[4]喺1966年嘅一次訪問中,佢話:「我會留意某啲意識形態或政治態度係咪威脅到個人嘅私人自由。但其他嘅嘢,我冇準備亦都冇計劃去關心政治。」[5]
儘管好多出名嘅意大利演員都支持意大利共產黨,但費里尼反對共產主義。佢寧願喺溫和左翼嘅世界活動,佢投票支持佢朋友烏戈·拉馬爾法嘅意大利共和黨同另一個朋友皮耶特羅·南尼嘅改革派社會主義者。佢只係喺1976年投過一次票畀意大利基督教民主黨(Democrazia Cristiana,DC),為咗阻止共產黨上台。[6] Bondanella寫道,DC「同極度保守甚至係反動嘅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前嘅教會過分一致,唔啱費里尼嘅口味。」[4]
除咗喺《薑同弗雷德》中諷刺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同主流電視之外,[7]費里尼好少公開表達政治觀點,亦都冇拍過明顯有政治傾向嘅電影。佢喺1990年代導演過兩個選舉電視廣告:一個畀DC,另一個畀意大利共和黨(PRI)。[8]佢嘅口號「唔好打斷情感」(Non si interrompe un'emozione)係針對過分使用電視廣告。左翼民主黨亦喺1995年意大利公投中使用呢個口號。[9]
影響同遺產
編輯費里尼嘅電影充滿個人化同高度獨特嘅社會視角,係一個將記憶、夢想、幻想同慾望完美結合嘅獨特體驗。形容詞「費里尼式」同「費里尼風格」已經成為咗電影同藝術界用嚟描述一啲奢華、幻想甚至有啲華麗風格影像嘅代名詞。[10] 《甜蜜生活》為英語帶嚟咗「狗仔隊」呢個詞,源自攝影師帕帕拉佐,佢係記者馬些洛·魯比尼(馬些洛·馬斯楚安尼)嘅朋友。[11]
當代導演如馬田·史高西斯、活地·阿倫、柏度·艾莫多華、羅伊·安德森、達倫·艾洛諾夫斯基、歌莉達·高域、阿利·艾斯特、添·布頓、[12] 泰利·基連、[13] 艾美爾·高士度力卡、[14] 彼得·格連納威、艾利杭德羅·干沙雷斯·伊納利圖、盧卡·古達尼諾、艾利杭德羅·荷杜洛夫斯基、尤格斯·蘭提莫斯、佐治·魯卡斯、大衛·連治、[15] 保羅·索倫蒂諾、同朱塞佩·托納托雷都表示費里尼對佢哋嘅作品有好大影響。
波蘭導演沃依切赫·哈斯嘅兩部最受好評嘅電影《薩拉戈薩手稿》(1965年)同《沙漏療養院》(1973年)都係屬於現代主義幻想嘅範疇,因為影像嘅「華麗」而常被拿嚟同費里尼作比較。[16]
羅曼·波蘭斯基認為費里尼係佢最喜愛嘅三位導演之一,另外兩位係黑澤明同奧遜·威爾斯。[17]
《懶佬》啟發咗歐洲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登、馬高·費雷里同莉娜·韋特繆勒,並影響咗馬田·史高西斯嘅《街頭痞子》(1973年)、[18] 佐治·魯卡斯嘅《美國風情畫》(1974年)、祖·舒麥加嘅《聖艾摩之火》(1985年)、同巴利·李雲遜嘅《晚餐》(1982年),同埋其他多部電影。[19] 當《Cinema》雜誌喺1963年問史丹利·庫比力佢最鍾意嘅十部電影係邊啲時,佢將《懶佬》排喺第一位。[20]
國際上有唔少導演表示《大路》係佢哋最鍾意嘅電影之一,包括關錦鵬、安東·科比恩、基里斯·麥肯農、安德烈亞斯·德雷森、伊利·曼佐、阿杜·戈帕拉克里斯南、邁克·紐維爾、拉吉科·格力克、史派克·李、賴拉·帕卡里娜、許鞍華、黑澤明、[21] 蘇打一男、祖連·查洛德、克日什托夫·扎努西、同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22] 大衛·柯能堡表示,佢喺細個睇到啲大人喺睇完《大路》後流住眼淚離開戲院,嗰刻先意識到電影嘅力量。[23]
《卡比利亞之夜》被改編為百老匯音樂劇《《甜姐兒》,同巴布·科西執導嘅電影《甜姐兒》(1969年)都有關。費德里科·費里尼嘅作品《女人城》喺1992年畀法蘭克·卡斯托夫改編成柏林舞台劇。[24]
《8½》對唔少作品有啟發,包括《米奇一號》(亞瑟·潘,1965年)、《神遊天空》(保羅·馬素斯基,1970年)、《小心神聖蕩婦》(雷納·華納·法斯賓達,1971年)、《拍片冇咁易》(法蘭索瓦·杜魯福,1973年)、《爵士春秋》(巴布·科西,1979年)、《星塵回憶》(活地·亞倫,1980年)、《金夢》(南尼·莫瑞提,1981年)、《星球遊戲》(華狄·艾卜達烈斯托夫,1984年)、《國王嘅電影》(卡洛斯·索林,1986年)、《冇着草嘅靈感》(湯·迪奇洛,1995年)、《8½個女人》(彼得·格連納威,1999年)、《末路狂花》(祖·舒馬克,1993年),同百老匯音樂劇《九》(莫瑞·耶斯頓同亞瑟·科比特,1982年)。[25]
西班牙作家賈妮娜·布拉希1998年嘅小說《Yo-Yo Boing!》入面嘅夢境情節,都係由費里尼嘅《8½》啟發嘅。[26] 活地·亞倫嘅電影《愛麗絲》係改編自費里尼1965年嘅作品《魂遊女》。[27]
費里尼嘅作品仲喺音樂領域有啟發,比如Fish 2001年嘅專輯《Fellini Days》、巴布·迪倫 1964年嘅專輯《另一面的巴布·迪倫》入面嘅《Motorpsycho Nitemare》、B-52's 2008年嘅專輯《Funplex》入面嘅《Juliet of the Spirits》,同R.E.M.音樂錄影帶《Everybody Hurts》開頭嗰段塞車場面。[28] 美國歌手拉娜·德雷都曾提過費里尼係佢嘅靈感來源之一。
作品
編輯導演作品
- 1950 五光十色 (Variety Nights)[29]
- 1952 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30]
- 1953 浪蕩兒 (I vitelloni)[31]
- 1953 城市愛情 (Love in the City)[32]
- 1954 大路 (La strada)[33]
- 1955 騙子 (Il bidone)[34]
- 1957 花街春夢 (Nights of Cabiria)[35]
- 1960 露滴牡丹開 (La Dolce Vita)[36]
- 1962 薄伽丘70 (Boccaccio '70)[32]
- 1963 八部半 (8 1/2)[37]
- 1965 神遊茱麗葉 (Juliet of the Spirits)[38]
- 1968 懾魄勾魂 (Spirits of the Dead)[32]
- 1969 費里尼的導演筆記 (Fellini: A Director's Notebook)[39]
- 1969 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40]
- 1970 小丑 (I Clowns)[41]
- 1972 羅馬風情話 (Roma)[42]
- 1973 想當年 (Amacord)[43]
- 1976 美男子 (Fellini's Casanova)[44]
- 1978 樂隊排練 (Orchestra Rehearsal)[45]
- 1980 女兒國 (City of Women)[46]
- 1983 大海航行 (And the Ship Sails On)[47]
- 1986 珍姐與佛烈 (Ginger and Fred)[48]
- 1987 追訪費里尼 (Intervista)[49]
- 1990 月吟 (The Voice of the Moon)[50]
攷
編輯- ↑ 永遠現代 影像奇詭絢麗 回顧意大利電影大師費德里柯‧費里尼經典電影,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11月19號
- ↑ 2.0 2.1 Staff (2 September 2005).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 of Director Federico Fellini". Adherents.com. 歸檔時間16 July 2005. 喺28 June 2016搵到.
{{cite web}}
: CS1 maint: unfit URL (link) - ↑ Kezich 2006, p. 45.
- ↑ 4.0 4.1 Bondanella 2002, p. 119.
- ↑ Cardullo, Bert, 編 (2006). Federico Fellini: Interviews. Univ. Press of Mississippi. p. 63. ISBN 978-1-57806-885-2.
- ↑ Minuz, Andrea (2015). Political Fellini: Journey to the End of Italy. Berghahn Books. p. 183.
- ↑ Kezich 2006, p. 367.
- ↑ "Con DC e PRI, Federico Fellini sponsor di due nemicicon DC e PRI, Federico Fellini sponsor di due nemici". Il Corriere della Sera (義大利文). 18 March 1992.
- ↑ Dagnino 2019, p. 39.
- ↑ Bondanella 2002, p. 8.
- ↑ 呢部電影嘅聯合編劇恩尼奧·弗拉亞諾創造咗「帕帕拉佐」呢個角色,佢解釋話呢個名係取自喬治·吉辛嘅小說《愛奧尼亞海之旅》(1901年)入面嘅帕帕拉佐先生。參見Bondanella,《費里尼嘅電影》,第136頁。
- ↑ "Tim Burton Collective". 原著喺16 June 2007歸檔.
- ↑ Gilliam at Senses of Cinema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9 February 2010.; 取閱於2008年9月17號。
- ↑ Kusturica Interview at BNET; 取閱於2008年9月17號。
- ↑ City of Absurdity Quote Collection; 取閱於2008年9月17號。
- ↑ 吉伯特·格茲,評論《薩拉戈薩手稿》,刊於《費加羅報》,1966年9月,第23頁。
- ↑ Morrison 2007, p. 160。
- ↑ Scorsese, Martin (March 2021). "Il Maestro – Federico Fellini and the lost magic of cinema". Harper's Magazine. 喺October 28, 2022搵到.
- ↑ Kezich 2006, p. 137.
- ↑ Ciment, Michel. "Kubrick: Biographical Notes"; 取閱於2009年12月23號。
- ↑ "Akira kurosawa Lists His 100 Favourite Films". openculture.
- ↑ "strada, La". The Greatest Films Poll – Sight & Soun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原著喺20 August 2012歸檔. 喺10 October 2013搵到.
- ↑ Le Vidéo Club de David Cronenberg : de Brigitte Bardot à Total Recall (avec du Cannes et Star Wars). 喺May 24, 2022搵到.
- ↑ Burke 1996, p. 20.
- ↑ 多個來源,包括艾弗隆、艾爾珀特、邦達內拉、凱奇、米勒等。Template:Full citation needed
- ↑ 《Yo-Yo Boing!》介紹,哈佛大學多麗絲·索馬,拉丁美洲文學評論出版社,1998年。
- ↑ Stevenson, Billy (October 15, 2016). "Mia of the Spirits: Woody Allen's Alice (1990)". 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 喺November 11, 2023搵到.
- ↑ Miller 2008, p. 7.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五光十色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白酋長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浪蕩兒
- ↑ 32.0 32.1 32.2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費里尼短片集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大路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騙子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花街春夢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露滴牡丹開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八部半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神遊茱麗葉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費里尼的導演筆記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愛情神話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小丑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羅馬風情話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想當年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美男子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樂隊排練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女兒國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大海航行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珍姐與佛烈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追訪費里尼
- ↑ HKIFF Cine 電影節發燒友 —— 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