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君主一覽
關於越南史時代嘅劃分,有好多種,比如歷史學家陳重金將佢分成上古時代(鴻龐氏、蜀朝)、北屬時代(秦平百越到第三次北屬結束)、自主時代(吳朝到初黎朝)、南北紛爭時代(後黎朝、西山阮朝)、近今時代(阮朝)。由於可能會有爭議,一覽呢道就帶過下,唔作劃分。
鴻龐氏
編輯鴻龐氏時期嘅越南叫文郎國。鴻龐氏嘅雄王傳說起源於14世紀嘅越南[註 1]。後黎朝君主黎聖宗為咗表明黎朝嘅獨尊地位以及同中國皇權嘅平等關繫,要有祭天同祭祖儀式。為咗解決民族起源呢個問題,佢好重視發掘民間敘事資源。洪德元年(1470年),翰林院直學士阮固寫成《雄圖十八葉聖王玉譜古傳》[註 2],入邊記載咗十八雄王嘅生平,甚至連廟號同別號都有埋[1]。
史載每個雄王嘅統治時間跨度都幾大,明框無理由[2];另外,雄王四世到十八世喺中文史籍都搵唔到名,下表嘅名係根據越南文畀出嘅參考譯名,未必係最準確,可以睇註釋。但係上述呢啲可能對研究雄王信仰有價值,所以一覽會列出來。
籌 | 號 [註 3][3] | 《雄廟玉譜》 廟號[4] |
《雄廟玉譜》 別號[4] |
名[2][5][註 4] | 傳說統治年份 |
---|---|---|---|---|---|
1 | 涇陽王 | 太祖 | 大寶王 | 祿續 | 前2879年 — 前2794年 |
2 | 國宗 | 光興王 | 崇纜 | 前2793年 — 前2525年 | |
3 | 雄國王 | 高宗 | 上聖元朝王 | 麟 | 前2524年 — 前2253年 |
4 | 雄 |
寶宗 | 前明王 | 寶 | 前2252年 — 前1913年 |
5 | 雄犧王 | 神宗 | 恩澤王 | 圜 | 前1912年 — 前1713年 |
6 | 雄暉王 | 太宗 | 仁明王 | 法海 | 前1712年 — 前1632年 |
7 | 雄昭王 | 明宗 | 神功王 | 節聊 | 前1631年 — 前1432年 |
8 | 雄暐王 | 顯宗 | 睿智王 | 乘雲 | 前1431年 — 前1332年 |
9 | 雄定王 | 王宗 | 國寶王 | 君 | 前1331年 — 前1252年 |
10 | 雄曦王 | 高宗 | 助勝王 | 海 | 前1251年 — 前1162年 |
11 | 雄禎王 | 德宗 | 明寶王 | 興德 | 前1161年 — 前1055年 |
12 | 雄武王 | 輝宗 | 光福王 | 德賢 | 前1054年 — 前969年 |
13 | 雄越王 | 皇宗 | 上覺王 | 俊 | 前968年 — 前854年 |
14 | 雄英王 | 雄宗 | 春王 | 甄仁 | 前853年 — 前755年 |
15 | 雄朝王 | 仁宗 | 光德王 | 景昭 | 前754年 — 前661年 |
16 | 雄造王 | 敬宗 | 天寶先朝王 | 德君 | 前660年 — 前568年 |
17 | 雄毅王 | 端宗 | 南朝王 | 寶光 | 前568年 — 前408年 |
18 | 雄 |
天宗 | 後明王 | 慧 | 前408年 — 前257年 |
蜀朝
編輯籌 | 號 | 名 | 統治年份 [註 5] |
---|---|---|---|
0 | 安治王 [6] | 蜀制 | 前316年 — 前257年 |
1 | 安陽王 | 蜀 |
前257年 — 前208年 |
趙朝
編輯趙朝就係南越國。趙朝呢個名亦係有爭議嘅,喺呢道跟越南講法叫趙朝。
籌 | 號 [註 7] | 名 | 統治年份 [註 8] |
---|---|---|---|
1 | 趙武帝 | 趙佗 | 前207年 — 前137年 |
2 | 趙文帝 | 趙胡 [註 9] | 前137年 — 前125年 |
3 | 趙明王 | 趙嬰齊 | 前125年 — 前113年 |
4 | 趙哀王 | 趙興 | 前113年 — 前112年 |
5 | 趙 | 王趙建德 | 前111年 |
徵氏
編輯籌 | 號 | 名 | 統治年份 |
---|---|---|---|
1 | 徵聖王 [7] | 徵側 徵 |
40年 — 43年 |
士氏
編輯籌 | 諡號 | 名 | 統治年份 |
---|---|---|---|
1 | 士王 善感嘉應靈武大王 [註 10] |
士 |
187年 — 226年 |
2 | 士王 | 士徽 | 226年 — 227年 |
趙氏
編輯籌 | 號 | 名 | 統治年份 |
---|---|---|---|
1 | (無) | 趙 |
248年 |
前李朝
編輯西元544年,李賁建立萬春國,史稱「前李朝」。佢過身之後,左將軍趙肅個仔趙光復自立為王;而佢大佬李天寶走難去九真、哀牢一帶,建立野能國。直到571年,趙光復嘅勢力先畀野能國食咗。
籌 | 號 | 諡號 | 名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南越帝 李南帝 |
(無) | 李賁 | 天德 [註 12](544年—548年) | 544年 — 548年 |
2 | 趙越王 夜澤王 |
明道開基聖烈神武皇帝 [7] | 趙光復 | (無) | 548年 — 571年 |
2 | 桃郎王 | (無) | 李天寶 | (無) | 548年 — 555年 |
3 | 後李南帝 | 英烈仁孝欽明聖武皇帝 [7] | 李佛子 | (無) | 555年 — 602年 |
梅氏
編輯籌 | 號 | 名 [註 13] | 統治年份 |
---|---|---|---|
1 | 梅黑帝 | 梅叔 |
722年 |
2 | 梅少帝 | 梅叔輝 | 722年 — 723年 |
3 | 白頭帝 | 梅奇山 | 723年 |
馮氏
編輯籌 | 號 | 名 | 統治年份 |
---|---|---|---|
1 | 布蓋孚祐彰信崇義大王[7] | 馮興 | 791年 |
2 | (無) | 馮安 | 791年 |
自主時期
編輯籌 | 號 | 名 [註 14] | 統治年份 |
---|---|---|---|
1 | 曲先主 | 曲承裕 | 905年 — 907年 |
2 | 曲中主 | 曲顥 | 907年 — 917年 |
3 | 曲後主 | 曲承美 | 917年 — 930年 |
4 | 楊正公 | 楊廷藝 | 930年 — 937年 |
5 | (無) | 矯公羨 | 937年 — 938年 |
吳朝
編輯籌 [註 15] | 號 | 名 | 統治年份 |
---|---|---|---|
1 | 前吳王 吳先主 |
吳權 | 939年 — 944年 |
2 | 楊平王 | 楊三哥 [註 16] | 945年 — 950年 |
3 | 天策王 | 吳昌 |
951年 — 954年 |
3 | 南晉王 後吳王 吳後主 |
吳昌文 | 951年 — 965年 |
十二使君時期
編輯使君之亂喺楊三哥篡位嗰時就開始。到吳朝君主吳昌文戰死之後,越南北部一度出現十二使君並立嘅局面。
號 | 名 | 地頭 [註 17] |
---|---|---|
吳使君 | 吳昌熾 | 平 | 橋
吳覽公 | 吳日慶 | 唐 | 林
杜景公 | 杜景碩 | 杜洞江 |
范防 |
范白虎 | 藤 | 州
矯三制 | 矯公罕 | 峰 | 州
阮太平 | 阮 寬 | 三 | 帶
阮右公 | 阮 超 | 西扶烈 |
阮令公 | 阮守節 | 僊 | 遊
矯令公 | 矯 順 | 回 | 湖
李郎公 | 李 圭 | 超 | 類
陳明公 | 陳 覧 | 布海口 |
呂佐公 | 呂 唐 | 細 | 江
丁朝
編輯西元968年,丁部領平定十二使君之亂,建立咗越南史上第一個統一嘅中古王朝,史稱「丁朝」。國號「大瞿越」[註 18]。
籌 | 號 | 名 [註 19]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先皇帝 大勝明皇帝 |
丁部領 | 太平(970年—979年) | 968年 — 979年 |
2 | (無) | 丁 |
太平(續,979年—980年) | 979年 — 980年 |
前黎朝
編輯籌 | 廟號 | 名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太祖 | 黎桓 | 天福(980年—988年) 興統(989年—993年) 應天(994年—1005年) |
980年 — 1005年 |
2 | 中宗 | 黎龍鉞 | 應天(續,1005年) | 1005年 |
3 | (無) | 黎龍鋌 [註 20] | 應天(續,1005年—1007年) 景瑞(1008年—1009年) |
1005年 — 1009年 |
李朝
編輯李朝君主李聖宗將國號改成「大越」。
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21]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太祖 | 神武皇帝 | 李公蘊 | 順天(1010年—1028年) | 1009年 — 1028年 |
2 | 太宗 | (無) | 李佛瑪 | 天成(1028年—1033年) 通瑞(1034年—1038年) 乾符有道(1039年—1041年) 明道(1042年—1043年) 天感聖武(1044年—1048年) 崇興大寶(1049年—1054年) |
1028年 — 1054年 |
3 | 聖宗 | 聖神皇帝 | 李日尊 | 龍瑞太平(1054年—1059年) 彰聖嘉慶(1059年—1066年) 龍彰天嗣(1066年—1068年) 天 神武(1069年—1072年) |
1054年 — 1072年 |
4 | 仁宗 | 神文武皇帝 | 李乾德 | 太寧(1072年—1076年) 英武昭勝(1076年—1085年) 廣祐(1085年—1092年) 會豐(1092年—1101年) 龍符(1101年—1110年) 會祥大慶(1110年—1120年) 天符睿武(1120年—1127年) 天符慶壽(1127年) |
1072年 — 1127年 |
5 | 神宗 | 孝文武皇帝 | 李陽煥 | 天順(1127年—1133年) 天彰寶嗣(1133年—1138年) |
1127年 — 1138年 |
6 | 英宗 | (無) | 李天祚 | 紹明(1138年—1140年) 大定(1140年—1162年) 政隆寶應(1163年—1174年) 天感至寶(1174年—1175年) |
1138年 — 1176年 |
7 | 高宗 | (無) | 李龍 |
貞符(1176年—1186年) 天資嘉瑞(1186年—1202年) 天嘉寶祐(1202年—1205年) 治平龍應(1205年—1209年) |
1176年 — 1209年 |
8 | (無) | (無) | 李 |
治平龍應(續,1209年) | 1209年 |
9(復辟) | 高宗 | (無) | 李龍𣉙 | 治平龍應(續,1209年—1210年) | 1209年 — 1210年 |
10 | 惠宗 | (無) | 李 |
建嘉(1211年—1214年) | 1211年 — 1214年 |
11 | (無) | (無) | (未記載)[註 22] | 乾寧(1214年—1216年) | 1214年 — 1216年 |
12(復辟) | 惠宗 | (無) | 李旵 | 建嘉(續,1216年—1224年) | 1216年 — 1224年 |
13 | (無) | 昭皇帝 | 李佛金 | 天彰有道(1224年—1225年) | 1224年 — 1225年 |
陳朝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23]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太宗 | 元孝皇帝 | 陳 |
建中(1225年—1237年) 天應政平(1238年—1250年) 元豐(1250年—1258年) |
1225年 — 1258年 |
2 | 聖宗 | 宣孝皇帝 | 陳晃 | 紹隆(1258年—1272年) 寶符(1273年—1279年) |
1258年 — 1279年 |
3 | 仁宗 | 睿孝皇帝 | 陳 |
紹寶(1279年—1285年) 重興(1285年—1293年) |
1279年 — 1293年 |
4 | 英宗 | 仁孝皇帝 | 陳 |
興隆(1293年—1314年) | 1293年 — 1314年 |
5 | 明宗 | 文哲皇帝 | 陳 |
大慶(1314年—1323年) 開泰(1324年—1329年) |
1314年 — 1329年 |
6 | 憲宗 | 光孝皇帝 | 陳旺 | 開佑(1329年—1341年) | 1329年 — 1341年 |
7 | 裕宗 | 淳孝皇帝 | 陳暭 | 紹豐(1341年—1357年) 大治(1358年—1369年) |
1341年 — 1369年 |
8 | (無) | (無) | 楊日禮 | 大定(1369年—1370年) | 1369年 — 1370年 |
9 | 藝宗 | 英哲皇帝 | 陳 |
紹慶(1370年—1373年) | 1370年 — 1373年 |
10 | 睿宗 | 仁孝皇帝 | 陳 |
隆慶(1373年—1377年) | 1373年 — 1377年 |
11 | (無) | 簡皇帝 | 陳 |
昌符(1377年—1388年) | 1377年 — 1388年 |
12 | 順宗 | 元君皇帝 | 陳 |
光泰(1388年—1398年) | 1388年 — 1398年 |
13 | (無) | 少皇帝 | 陳 |
建新(1398年—1400年) | 1398年 — 1400年 |
胡朝
編輯胡朝嗰時嘅越南國號係「大虞」。
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24]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國祖 | 章皇帝 | 胡季 |
聖元(1400年) | 1400年 |
2 | (無) | (無) | 胡漢蒼 | 紹聖(1401年—1402年) 開大(1403年—1407年) |
1401年 — 1407年 |
後陳朝
編輯籌 | 通用名 | 名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簡定帝 | 陳 |
興慶(1407年—1409年) | 1407年 — 1409年 |
2 | 重光帝 | 陳季擴 | 重光(1409年—1414年) | 1409年 — 1414年 |
3 | (無) | 陳 |
天慶(1426年—1428年) | 1426年 — 1428年 |
後黎朝時期
編輯後黎朝時期係從初黎朝建立(1428年)到中興黎朝滅亡(1788年)嗰段時間。下邊收錄呢個期間後黎朝、莫朝嘅君主同黎朝鄭阮二主。後黎朝分前期(初黎朝)、中期(中興黎朝、莫朝對立)同後期(中興黎朝鄭阮紛爭)。統元六年(1527年),莫登庸篡位自立,建立莫朝。1533年,阮
初黎朝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26]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太祖 | 高皇帝 | 黎利 | 順天(1428年—1434年) | 1428年 — 1434年 |
2 | 太宗 | 文皇帝 | 黎元龍 | 紹平(1434年—1439年) 大寶(1440年—1442年) |
1434年 — 1442年 |
3 | 仁宗 | 宣皇帝 | 黎邦基 | 大和(1443年—1453年) 延寧(1454年—1459年) |
1442年 — 1459年 |
4 | (無) | (無) | 黎宜民 | 天興(1459年—1460年) | 1459年 — 1460年 |
5 | 聖宗 | 淳皇帝 | 黎思誠 | 光順(1460年—1469年) 洪德(1470年—1497年) |
1460年 — 1497年 |
6 | 憲宗 | 睿皇帝 | 黎 |
景統(1497年—1504年) | 1497年 — 1504年 |
7 | 肅宗 | 欽皇帝 | 黎 |
泰貞(1504年) | 1504年 |
8 | (無) | 威穆皇帝 | 黎 |
端慶(1505年—1509年) | 1504年 — 1509年 |
9 | (無) | 襄翼皇帝 | 黎 |
洪順(1510年—1516年) | 1509年 — 1516年 |
10 | (無) | (無) | 黎光治 | (無) | 1516年 |
11 | 昭宗 | 神皇帝 | 黎椅 | 光紹(1516年—1518年) | 1516年 — 1518年 |
12 | (無) | (無) | 黎榜 | 大德(1518年—1519年) | 1518年 — 1519年 |
13 | (無) | (無) | 黎 |
天憲(1519年) | 1519年 |
14(復辟) | 昭宗 | 神皇帝 | 黎椅 | 光紹(續,1519年—1522年) | 1519年 — 1522年 |
15 | (無) | 恭皇帝 | 黎椿 | 統元(1522年—1527年) | 1522年 — 1527年 |
莫朝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太祖 | 高皇帝 | 莫登庸 | 明德(1527年—1529年) | 1527年 — 1529年 |
2 | 太宗 | 文皇帝 | 莫登瀛 | 大正(1530年—1540年) | 1530年 — 1540年 |
3 | 憲宗 | 顯皇帝 | 莫福海 | 廣和(1541年—1546年) | 1540年 — 1546年 |
4 | (無) | (無) | 莫正中 | (無) | 1546年 — 1547年 |
4 | 宣宗 | 睿皇帝 | 莫福源 | 永定(1547年) 景曆(1548年—1553年) 光寶(1554年—1561年) |
1546年 — 1561年 |
5 | (無) | (無) | 莫茂洽 | 淳福(1562年—1565年) 崇康(1566年—1577年) 延成(1578年—1585年) 端泰(1586年—1587年) 興治(1588年—1590年) 洪寧(1591年—1592年) |
1562年 — 1592年 |
6 | (無) | (無) | 莫全 | 武安(1592年) | 1592年 |
7 | (無) | (無) | 莫敬止 | 宣定(1592年—1593年) 康佑(1593年) |
1592年 — 1593年 |
8 | (無) | (無) | 莫敬恭 | 乾統(1593年—1621年) | 1593年 — 1621年 |
9 | (無) | (無) | 莫敬寬 | 隆泰(1621年—1638年) | 1621年 — 1638年 |
10 | (無) | (無) | 莫敬宇 [註 27] | 順德(1638年—1677年) | 1638年 — 1677年 |
中興黎朝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28]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莊宗 | 裕皇帝 | 黎維寧 | 元和(1533年—1548年) | 1533年 — 1548年 |
2 | 中宗 | 武皇帝 | 黎維暄 | 順平(1548年—1556年) | 1548年 — 1556年 |
3 | 英宗 | 峻皇帝 | 黎維邦 | 天佑(1557年) 正治(1558年—1572年) |
1556年 — 1572年 |
4 | 世宗 | 毅皇帝 | 黎維潭 | 洪福(1572年) 嘉泰(1573年—1577年) 光興(1578年—1599年) |
1572年 — 1599年 |
5 | 敬宗 | 惠皇帝 | 黎維新 | 慎德(1600年) 弘定(1601年—1619年) |
1599年 — 1619年 |
6 | 神宗 | 淵皇帝 | 黎維祺 | 永祚(1620年—1628年) 德隆(1629年—1634年) 陽和(1635年—1643年) |
1619年 — 1643年 |
7 | 真宗 | 順皇帝 | 黎維祐 | 福泰(1649年—1652年) | 1643年 — 1649年 |
8 (復辟) | 神宗 | 淵皇帝 | 黎維祺 | 慶德(1649年—1652年) 盛德(1653年—1657年) 永壽(1658年—1661年) 萬慶(1662年) |
1649年 — 1662年 |
9 | 玄宗 | 穆皇帝 | 黎維禑 | 景治(1663年—1671年) | 1663年 — 1671年 |
10 | 嘉宗 | 美皇帝 | 黎維 |
陽德(1672年—1673年) 德元(1674年—1675年) |
1671年 — 1675年 |
11 | 熙宗 | 章皇帝 | 黎維 |
永治(1676年—1680年) 正和(1680年—1705年) |
1675年 — 1705年 |
12 | 裕宗 | 和皇帝 | 黎維 |
永盛(1706年—1719年) 保泰(1720年—1729年) |
1705年 — 1729年 |
13 | (無) | (無) | 黎維祊 | 永慶(1729年—1732年) | 1729年 — 1732年 |
14 | 純宗 | 簡皇帝 | 黎維祥 | 龍德(1732年—1735年) | 1732年 — 1735年 |
15 | 懿宗 | 徽皇帝 | 黎維 |
永佑(1735年—1740年) | 1735年 — 1740年 |
16 | 顯宗 | 永皇帝 | 黎維 |
景興(1740年—1786年) | 1740年 — 1786年 |
17 | (無) | 出皇帝 誼皇帝 愍皇帝 |
黎維 |
昭統(1786年—1788年) | 1786年 — 1788年 |
鄭阮紛爭
編輯鄭主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29] | 統治年份 |
---|---|---|---|---|
1 | 世祖 | 太王 | 鄭檢 | 1545年 — 1570年 |
2 | (無) | (無) | 鄭檜 | 1570年 |
3 | 成祖 | 哲王 | 鄭松 | 1570年 — 1623年 |
4 | 文祖 | 誼王 | 鄭 |
1623年 — 1652年 |
5 | 弘祖 | 陽王 | 鄭 |
1653年 — 1682年 |
6 | 昭祖 | 康王 | 鄭根 | 1682年 — 1709年 |
7 | 禧祖 | 仁王 | 鄭棡 | 1709年 — 1729年 |
8 | 裕祖 | 順王 | 鄭杠 | 1729年 — 1740年 |
9 | 毅祖 | 恩王 | 鄭楹 | 1740年 — 1767年 |
10 | 聖祖 | 盛王 | 鄭森 | 1767年 — 1782年 |
11 | (無) | (無) | 鄭 |
1782年 |
12 | (無) | (無) | 鄭棕 | 1782年 — 1786年 |
13 | (無) | (無) | 鄭 |
1786年 — 1787年 |
阮主
編輯籌 | 號 [註 30] | 廟號 | 諡號 | 名 | 統治年份 |
---|---|---|---|---|---|
1 | 仙主 | 烈祖 太祖 |
嘉裕皇帝 | 阮 潢 | 1558年 — 1613年 |
2 | 佛主 | 宣祖 熙宗 |
孝文皇帝 | 阮福源 | 1613年 — 1635年 |
3 | 上主 | 神祖 神宗 |
孝昭皇帝 | 阮福瀾 | 1635年 — 1648年 |
4 | 賢主 | 毅祖 太宗 |
孝哲皇帝 | 阮福瀕 | 1648年 — 1687年 |
5 | 義主 | 英宗 | 孝義皇帝 | 阮福 |
1687年 — 1691年 |
6 | 國主 天縱道人 |
顯宗 | 孝明皇帝 | 阮福 |
1691年 — 1725年 |
7 | 雲泉道人 | 肅宗 | 孝寧皇帝 | 阮福澍 | 1725年 — 1738年 |
8 | 武王 | 世宗 | 孝武皇帝 | 阮福 |
1738年 — 1765年 |
9 | 定王 | 睿宗 | 孝定皇帝 | 阮福淳 | 1765年 — 1775年 |
10 | 新政王 | (無) | 穆王 | 阮福暘 | 1775年 — 1777年 |
西山阮朝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31]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無) | 明德皇帝 | 阮文岳 | 泰德(1778年—1793年) | 1778年 — 1793年 |
1 | 太祖 | 武皇帝 | 阮文惠 | 光中(1788年—1792年) | 1788年 — 1792年 |
2 | (無) | (無) | 阮光 |
景盛(1792年—1801年) 寶興(1801年—1802年) |
1792年 — 1802年 |
阮朝
編輯籌 | 廟號 | 諡號 | 名 [註 32] | 年號 | 統治年份 |
---|---|---|---|---|---|
1 | 世祖 | 高皇帝 | 阮福映 | 嘉隆(1802年—1819年) | 1802年 — 1820年 |
2 | 聖祖 | 仁皇帝 | 阮福晈 | 明命(1821年—1840年) | 1820年 — 1841年 |
3 | 憲祖 | 章皇帝 | 阮福暶 | 紹治(1841年—1847年) | 1841年 — 1847年 |
4 | 翼宗 | 英皇帝 | 阮福時 | 嗣德(1848年—1883年) | 1847年 — 1883年 |
5 | 恭宗 | 惠皇帝 | 阮福膺 |
(無) | 冇即位 |
6 | (無) | (無) | 阮福昇 | 協和(未用[註 33]) | 1883年 |
7 | 簡宗 | 毅皇帝 | 阮福昊 | 建福(1884年) | 1883年 — 1884年 |
8 | (無) | 出帝 | 阮福明 | 咸宜(1885年) | 1884年 — 1885年 |
9 | 景宗 | 純皇帝 | 阮福 |
同慶(1885年[註 34]—1888年) | 1885年 — 1889年 |
10 | (無) | (無) | 阮福昭 | 成泰(1889年—1907年) | 1889年 — 1907年 |
11 | (無) | (無) | 阮福晃 | 維新(1907年—1916年) | 1907年 — 1916年 |
12 | 弘宗 | 宣皇帝 | 阮福晙 | 啟定(1916年—1925年) | 1916年 — 1925年 |
13 | (無) | (無) | 阮福 |
保大(1926年—1945年) | 1926年 — 1945年 |
參考書
編輯- 陳重金《越南史略》
- 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
- 李濟川《越甸幽靈集》
- 陳久金《中朝日越四國歷史紀年表》
- 潘清簡《欽定越史通鑒綱目》
- 張廷玉《明史》
註
編輯- ↑ 雄王最早出現喺陳朝開泰六年(1329年)李濟川嘅《越甸幽靈集》(Việt Điện U Linh Tập)。後來亦出現喺14世紀下半葉陳世法寫嘅《嶺南
摭 怪》。 - ↑ 《雄圖十八葉聖王玉譜古傳》收響富壽省義嶺山上高嘅雄王廟,所以一般又會叫《雄廟玉譜》。
- ↑ 涇陽王亦稱做「雄陽王」(Hùng Dương Vương/雄陽王)、「陸陽王」(Lục Dương Vương/陸陽王);雒龍君亦稱做「雄賢王」(Hùng Hiền Vương/雄賢王);雄曦王亦寫做「雄威王」。
- ↑ 雄王四世到十八世嘅名未喺中文典籍出現過,呢道畀嘅係參考譯名。越南文名後會褦個「Lang」(郎),呢道根據中文姓名原則掉低佢。喺下低列出從雄曄王到雄璿王嘅越文名同參考名一覽:
雄曄王:「Bửu」/「Bảo」。參考名「寶」。原名亦可以係「保」。
雄犧王:「Viên」。參考名「圜」。原名亦可能係「員」、「圓」、「湲」、「園」、「袁」、「轅」、「垣」。
雄暉王:「Pháp Hải」。參考名「法海」。原名第一個字亦可能係「珐」、「砝」、「𦝎」。亦作「Long Tiên」(龍仙,第一個字亦可能係「攏」、「瓏」、「隆」;第二個字亦可能係「先」、「姍」、「戔」、「椾」、「淺」、「湜」、「牋」、「箋」、「躚」、「鬋」、「鮮」)。
雄昭王:「Tiết Liêu」。參考名「節聊」。原名第一個字亦可能係「㔾」、「媟」、「屑」、「揳」、「泌」、「洩」、「癤」、「紲」、「絏」、「緤」、「血」、「褻」;第二個字亦可能係「僚」、「寥」、「寮」、「廖」、「撩」、「潦」、「燎」、「獠」、「瞭」、「綹」、「繚」、「蟟」、「遼」、「鐐」、「髎」、「鷯」。亦作「Liêu」/「Lèo」。
雄暐王:「Thừa Vân」。參考名「乘雲」。原名第一個字亦可能係「丞」、「承」、「庶」、「餘」;第二個字亦可能係「云」、「紋」、「紜」、「耘」、「芸」。
雄定王:「Quân」。參考名「君」。原名亦可能係「鈞」、「軍」、「均」、「筠」;亦作「Quốc」(國)。
雄曦王:「Hải」。參考名「海」。
雄禎王:「Hưng Đức」。參考名「興德」。
雄武王:「Đức Hiền」。參考名「德賢」。
雄越王:「Tuấn」。參考名「俊」。原名亦可能係「儁」、「峻」、「浚」、「濬」、「焌」、「畯」、「雋」、「駿」。
雄英王:「Chân Nhân」。參考名「甄仁」。原名第一個字亦可能係「搷」、「眞」、「蹎」;第二個字亦可能係「人」、「儿」、「因」、「姻」、「洇」、「胭」、「茵」、「銦」。
雄朝王:「Cảnh Chiêu」。參考名「景昭」。原名第一個字亦可能係「儆」、「境」、「憬」、「耿」、「脛」、「警」、「踁」、「鐛」、「頃」、「頸」嘅其中一個;第二個字亦可能係「招」、「釗」、「𢢅」。
雄造王:「Đức Quân」。參考名「德君」。
雄毅王:「Bảo Quang」。參考名「寶光」。原名第一個字亦可能係「保」;第二個字亦可能係「桄」、「絖」、「胱」、「觥」。
雄璿王:「Huệ」。參考名「慧」。原名亦可能係「僡」、「恚」、「惠」、「慱」、「憓」、「蕙」、「蟪」。 - ↑ 另一種講法話安治王統治時間係前257年 — 前208年;安陽王統治時間係前207年 — 前179年。
- ↑ 《大越史記全書》話安陽王姓係「蜀」,而戰國時期嘅蜀王室係開明氏。
- ↑ 其中「武帝」、「文帝」係君主生前自稱,所以唔算諡號;越南史書稱趙建德做「趙陽王」(Triệu Dương Vương/趙陽王)。
- ↑ 另一種講法話趙文帝統治時間係前137年 — 前122年;趙明王統治時間係前122年 — 前115年;趙哀王統治時間係前115年 — 前112年。
- ↑ 根據近年出土嘅文物,趙文帝個名係「趙
眜 」,但呢個名有爭議,所以用返史籍入邊個名。 - ↑ 據《越甸幽靈集‧歷代人君‧嘉應善感靈武大王》,陳朝重興元年(1285年),士燮被專稱做「嘉應大王」;四年(1288年),加「善感」上去;興隆二十一年(1313年),又加咗「靈武」上去。
- ↑ 或作「趙貞娘」(Triệu Trinh Nương/趙貞娘)、「趙氏貞」(Triệu Thị Trinh/趙氏貞)等。
- ↑ 或作「大德」。
- ↑ 梅黑帝名或作「梅玄成」(Mai Huyền Thành/梅玄成)、「梅叔焉」(Mai Thúc Yên/梅叔焉);梅叔輝對應越南文係「Mai Thúc Huy」,亦作「Mai Bảo Sơn」(梅寶山);梅奇山對應越南文係「Mai Kỳ Sơn」。以上兩個譯名未必準,僅作參考。
- ↑ 曲中主名亦作「曲承顥」(Khúc Thừa Hạo/曲承顥);楊正公名亦作「楊延藝」(Dương Diên Nghệ/楊延藝)。
- ↑ 西元951年 — 954年間吳朝由吳昌岌、吳昌文共同統治。
- ↑ 亦作「楊主將」(Dương Chủ Tướng/楊主將)、「楊紹洪」(Dương Thiệu Hồng/楊紹洪)。
- ↑ 《大越史記全書》:「吳昌熾據平橋、矯公罕據峯州,阮寬據三帶、吳日慶據唐林、杜景碩據杜洞江、李圭據超類、阮守捷據僊遊、呂唐據細江、阮超據西扶烈、矯順據回湖、范白虎據藤州、陳覽據布海口,號『十二使君』。」
- ↑ 亦作「𡚝越」(Cồ Việt/𡚝越)。
- ↑ 先皇名亦作「丁桓」(Đinh Hoàn/丁桓);丁璿亦作「丁穗」(Đinh Tuệ/丁穗)。
- ↑ 或作「黎至忠」(Lê Chí Trung/黎至忠)。
- ↑ 太宗名或作「李德政」(Lý Đức Chính/李德政);高宗名或作「李龍翰」(Lý Long Cán/李龍翰);惠宗名或作「李昊旵」(Lý Hạo Sảm/李昊旵);昭皇名或作「李天馨」(Lý Thiên Hinh/李天馨)。
- ↑ 史稱「李元王」(Lý Nguyên Vương/李元王),無講佢咩名。
- ↑ 太宗名亦作「陳日煚」、「陳日照」、「陳光昺」、「陳昺」、「陳蒲」;聖宗名亦作「陳日
烜 」、「陳威晃」;仁宗名亦作「陳日燇 」;英宗名亦作「陳日㷃 」、「陳日𤊞」;明宗名亦作「陳日爌 」;憲宗名亦作「陳日㷆 」;裕宗名亦作「陳日煃 」;楊日禮名亦作「陳日熞 」;藝宗名亦作「陳叔明」;睿宗名亦作「陳日煓 」;廢帝名亦作「陳日煒」;順宗名亦作「陳日焜」;少帝名亦作「陳𤇼 」。 - ↑ 胡季犛原名「黎季犛」(Lê Quý Ly/黎季犛),之後又改名叫「胡一元」(Hồ Nhất Nguyên/胡一元);胡漢蒼喺《明史》作「胡
𡗨 」。 - ↑ 陳暠本名「胡翁」(Hồ Ông/胡翁),1426年被明朝冊封做「安南國王」。
- ↑ 太宗名或作「黎麟」(Lê Lân/黎麟);仁宗名或作「黎邦基」(Lê Bang Cơ/黎邦基)、「黎
濬 」(Lê Tuấn/黎濬);黎宜民名或作「黎琮 」;聖宗名或作「黎灝」(Lê Hạo/黎灝);憲宗名或作「黎暉」(Lê Huy/黎暉)、「黎檉 」(Lê Sanh/黎檉);肅宗名或作「黎敬甫」(Lê Kính Phủ/黎敬甫);威穆名或作「黎誼」(Lê Nghị/黎誼)、「黎諠 」(Lê Huyên/黎諠);襄翼名或作「黎晭 」(Lê Trừ/黎晭);昭宗名或作「黎譓 」(Lê Huệ/黎譓);恭皇名或作「黎懬 」(Lê Lự/黎懬)。 - ↑ 亦作「莫敬完」(Mạc Kính Hoàn/莫敬完)、「莫敬耀」、「莫元清」。
- ↑ 莊宗名或作「黎寧」(Lê Ninh/黎寧)、「黎平」、「黎
樫 」、「黎昫 」;中宗名或作「黎暄」(Lê Huyên/黎暄)、「黎寵」;真宗名或作「黎維禔 」;玄宗名或作「黎維禧」(Lê Duy Hỉ/黎維禧);嘉宗名或作「黎維𥘺」;熙宗名或作「黎維祹 」;裕宗名或作「黎維禎」(Lê Duy Trinh/黎維禎);純宗名或作「黎維祜 」;顯宗名或作「黎維𥚻」;昭統名或作「黎維祁」(Lê Duy Kỳ/黎維祁)。 - ↑ 鄭杠名或作「鄭
橿 」;鄭棕名或作「鄭楷」(Trịnh Khải/鄭楷)。 - ↑ 據陳重金《越南史略》,自阮潢到阮福澍都係稱「主」(Chúa/主),阮福濶之後稱「王」(Vương/王)。
- ↑ 阮文岳或作「阮岳」(Nguyễn Nhạc/阮岳);阮文惠或作「阮光平」(Nguyễn Quang Bình/阮光平)、「阮惠」(Nguyễn Huệ/阮惠);阮光纘或作「阮弘瑞」。
- ↑ 世祖名或作「阮映」(Nguyễn Ánh/阮映)、「阮福暎」;聖祖名或作「阮福膽」(Nguyễn Phúc Đảm/阮福膽);憲祖名或作「阮福綿宗」;翼宗名或作「阮福洪任」(Nguyễn Phúc Hồng Nhậm/阮福洪任);阮福昇名或作「阮福洪佚」(Nguyễn Phúc Hồng Dật/阮福洪佚);簡宗名或作「阮福膺登」(Nguyễn Phúc Ưng Đăng/阮福膺登)、「阮福膺祜」;出帝名或作「阮福膺
𧰡 」(Nguyễn Phúc Ưng Lịch/阮福膺𧰡);景宗名或作「阮福膺祺」(Nguyễn Phúc Ưng Kỷ/阮福膺祺);阮福昭名或作「阮福寶嶙」(Nguyễn Phúc Bửu Lân/阮福寶嶙);阮福晃名或作「阮福永珊」(Nguyễn Phúc Vĩnh San/阮福永珊);弘宗名或作「阮福寶嶹」(Nguyễn Phúc Bửu Đảo/阮福寶嶹);保大名或作「阮福永瑞」(Nguyễn Phúc Vĩnh Thụy/阮福永瑞)。 - ↑ 「協和」年號本來係諗住阮福昇即位嘅遞年改元用嘅,但事關佢未得到遞年就啦人家廢咗,呢個年號一直未用。由於呢個年號喺阮福昇被廢之前公佈,就將佢得落一覽。
- ↑ 1885年稱「同慶乙酉年」,1886年正式改元。
攷
編輯- ↑ 徐方宇 (2013)。《從雄王信仰的產生看15世紀越南國家與社會的變遷》。《東南亞東亞研究》。
- ↑ 2.0 2.1 陳仲金 (1971)。《Việt Nam sử lược([[越南史略]])》 (越南文)。
- ↑ 岩村成允。《安南通史》。
- ↑ 4.0 4.1 阮仲(重訂)、黎延鬟(抄)。《雄廟玉譜》。
- ↑ 吳士連。〈Kỷ Hồng Bàng thị('"`UNIQ--templatestyles-00000078-QINU`"'紀鴻龐氏)〉. 《Đại Việt Sử ký Toàn thư([[大越史記全書]])》。
{{cite book}}
: templatestyles stripmarker in|chapter=
at position 75 (help) - ↑ 褚良春(等) (2015年4月7號)。〈西南方遷居而來 或與古蜀國安陽王族群有關〉。百色晚報。喺2016年3月14號搵到。
{{cite web}}
: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 ↑ 7.0 7.1 7.2 7.3 李濟川。《越甸幽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