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曲英文Blues,又譯藍調)係一種用到藍調音階民間音樂,有特別嘅和音,風格相當憂怨,所以就叫「怨曲」。喺節奏上,怨曲比較多會用 12 小節嘅結構,每行頭嗰兩段半小節實會有歌詞,4/4 ,帶有切分音,最簡單嗰種怨曲成首曲會分做三大節,每節都有特定嘅和音特性,速度相當多變,由 60 bpm 至 180 bpm 嘅作品都有。

Taj Mahal Blues Trio
《聖路易斯怨曲》樂譜

怨曲源自 19 世紀後半橛嘅美國南部黑人群體嘅一套民間音樂,喺廿世紀中開始盛行全美國;喺 19 世紀後半橛嘅美國打完南北戰爭冇幾耐,經濟開始轉差又有好多人因為打仗而傷亡,形成怨曲呢種幽怨嘅音樂[1]

歌詞

編輯
 
美國藍調歌手 瑪·雷尼 (1886–1939),人稱「藍調之母」

早期嘅傳統藍調詩句通常由一句歌詞重複四次組成。但係,今日藍調歌詞最常見嘅結構喺 20 世紀頭幾十年確立咗,稱為「AAB」模式。呢個結構包括第一句歌詞喺頭四個小節唱出,第二句歌詞喺接住嘅四個小節重複,最後一句較長嘅歌詞喺最後嘅小節唱完。[2] 喺一啲最早出版嘅藍調歌曲入面都可以聽到呢個模式,例如《達拉斯藍調》(1912 年)同埋《聖路易斯藍調》(1914 年)。根據 W.C. Handy 講,「AAB」模式嘅採用係為咗避免一句歌詞重複三次嘅單調感。[3] 啲歌詞通常用節奏性嘅講嘢風格而唔係旋律嚟唱,好似一種講唱藍調嘅形式。

早期藍調經常採取鬆散敘事嘅形式。非裔美國歌手表達佢哋「喺嚴酷現實世界中嘅個人痛苦:失戀、警察嘅殘酷、白人嘅壓迫、[同埋]艱難時期」。[4] 呢種憂鬱感令人聯想到藍調可能起源於伊博族,因為伊博族喺美洲各地嘅種植園中,以佢哋憂鬱嘅音樂同埋對被奴役生活嘅睇法而聞名。[5][6] 其他歷史學家認為,喺藍調入面好少有撒哈拉以南地區嘅影響嘅證據,因為「複雜嘅複節奏、非洲鼓(相對於歐洲鼓)嘅敲擊樂、[同埋]集體參與」呢啲西非-中非熱帶草原以下音樂嘅特徵明顯缺失。根據歷史學家 保羅·奧利弗 嘅講法,「藍調嘅根源唔係喺非洲嘅沿海同埋森林地區搵到。而係...藍調嘅根源喺...熱帶草原內陸地區,從塞內岡比亞經馬里、布基納法索、加納北部、尼日爾同埋尼日利亞北部」。此外,民族音樂學家 約翰·斯托姆·羅伯茨 認為「非洲熱帶草原帶嘅弦樂演奏同埋好多藍調結他手嘅技巧之間嘅相似之處非常顯著。塞內加爾同埋畿內亞嘅大型科拉琴以節奏旋律風格演奏,使用不斷變化嘅節奏,通常提供一個低音基礎,上面覆蓋住複雜嘅高音模式,而人聲提供第三層節奏。類似嘅技巧可以喺數百張藍調唱片中搵到」。[7]

歌詞通常同非裔美國人社會入面經歷嘅困難有關。例如,盲人萊蒙·傑弗遜 嘅《Rising High Water Blues》(1927 年)講述咗 1927 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Template:Poemquote

雖然藍調同痛苦同埋壓迫聯繫埋一齊,但係歌詞都可以好幽默同埋粗俗:[8] Template:Poemquote

霍克姆 藍調既讚揚喜劇性嘅歌詞內容,又讚揚喧鬧、滑稽嘅表演風格。[9] 坦帕·雷德 同埋 佐治亞·湯姆 嘅《It's Tight Like That》(1928 年)[10] 係一個巧妙嘅文字遊戲,雙關語係對某人「孤寒」,加上更猥褻嘅身體親密關係。歌詞帶有性露骨內容嘅藍調歌曲被稱為 dirty blues。戰後藍調嘅歌詞內容變得稍微簡單啲,傾向於關注感情煩惱或者性方面嘅憂慮。喺戰前藍調中經常出現嘅歌詞主題,例如經濟蕭條、農業、魔鬼、賭博、魔法、洪水同埋乾旱,喺戰後藍調中就比較少見。[11]

作家埃德·莫拉萊斯聲稱 約魯巴神話 喺早期藍調中發揮咗作用,佢引用 羅伯特·約翰遜 嘅《十字路口藍調》作為「對 埃萊瓜 嘅隱晦指涉,奧里沙掌管十字路口」。[12] 但係,基督教嘅影響更加明顯。[13] 好多開創性藍調藝術家嘅曲目,例如 查理·巴頓 同埋 斯基普·詹姆斯,都包括宗教歌曲或者靈歌。[14] 加里·戴維斯牧師[15] 同埋 盲人威利·約翰遜[16] 都係藝術家嘅例子,佢哋嘅音樂經常被歸類為藍調音樂,但係佢哋嘅歌詞明顯屬於靈歌。

形式

編輯

藍調形式係一種循環音樂形式,其中重複嘅和弦進行反映咗喺非洲同埋非裔美國音樂中常見嘅 呼叫與回應 模式。喺 20 世紀頭幾十年,藍調音樂喺特定嘅和弦進行方面並冇明確嘅定義。[17] 隨著早期表演者(例如 貝西·史密斯)嘅流行,十二小節藍調 喺 1920 年代同埋 1930 年代傳播到成個音樂行業。[18] 其他和弦進行,例如 8 小節 形式,仍然被認為係藍調;例子包括《How Long Blues》、《Trouble in Mind》同埋 大比爾·布魯恩西 嘅《Key to the Highway》。仲有 十六小節藍調,例如 雷·查爾斯 嘅樂器演奏曲《Sweet 16 Bars》同埋 賀比·漢考克 嘅《Watermelon Man》。偶然會使用非常規嘅小節數,例如 華特·文森 嘅《Sitting on Top of the World》入面嘅 9 小節進行。

喺 12 小節方案中演奏嘅和弦: C 調藍調嘅和弦:
I I 或 IV I I7
IV IV I I7
V V 或 IV I I 或 V
C C C C7
F F C C7
G G C C

好多藍調作品嘅基本 12 小節歌詞框架都反映喺 4/4 拍號 中嘅 12 小節標準和聲進行。同 十二小節藍調 相關嘅藍調 和弦 通常係一組三個唔同嘅和弦,喺 12 小節方案中演奏。佢哋用 羅馬數字 標記,指嘅係進行嘅 音級。例如,對於 C 調 嘅藍調,C 係 主音和弦 (I),F 係 下屬 (IV)。

最後一個和弦係 (V) 轉回,標誌住過渡到下一個進行嘅開始。歌詞通常喺第十小節嘅最後一拍或者第十一小節嘅第一拍結束,最後兩個小節留畀樂器演奏者做間奏;呢個兩小節間奏(即轉回)嘅和聲可能非常複雜,有時由單音組成,難以用和弦嚟分析。

好多時候,呢啲和弦嘅一部分或者全部都以 和聲七和弦 (7th) 形式演奏。和聲七度音程嘅使用係藍調嘅特徵,俗稱「藍調七度」。[19] 藍調七和弦喺和聲和弦中添加咗一個音符,佢嘅頻率同基音嘅比率係 7:4。喺 7:4 嘅比率下,佢唔接近傳統西方 大音階 上嘅任何音程。[20] 為咗方便或者出於必要,佢通常用 小七度 音程或者 屬七和弦 近似表示。

 
A 小調 五聲音階  play 

旋律 方面,藍調嘅特點係使用相關 大音階 三度五度 同埋 七度 音。[21]

藍調 切分 或者 行進低音 加強咗催眠般嘅節奏同埋呼叫與回應,佢哋形成咗一種叫做 律動 嘅重複效果。自藍調嘅非裔美國人起源以來,切分音符就係佢嘅特徵,喺 搖擺音樂 中發揮咗核心作用。[22] 最簡單嘅切分音符係從 1940 年代中期開始嘅 R&B 浪潮嘅最明顯標誌,[23] 係結他低音弦上嘅三音 疊句。當呢個疊句喺低音結他同埋鼓上面演奏嗰陣,律動「感覺」就產生咗。切分音符節奏通常被口頭表達為 "dow, da dow, da dow, da" 或者 "dump, da dump, da dump, da":[24] 佢由唔均勻或者「搖擺」嘅八分音符組成。喺結他上,呢個可以演奏為簡單穩定嘅低音,或者佢可以喺和弦嘅五度音到六度音之間添加逐步嘅四分音符運動,然後再返回。

  1. Abbott, Lynn and Doug Seroff (2019). The Original Blues: The Emergence of the Blues in African-American Vaudeville, 1889–1926. Jackson, M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 Ferris, p. 230
  3. Handy, W.C. Father of the Blues: An Autobiography. Ed. Arna Bontemps. New York: Macmillan, 1941. p. 143
  4. Ewen, pp. 142–143
  5. Blesh, Rudi; Janis, Harriet Grossman (1958)。哋全部都演奏拉格泰姆:美國音樂嘅真實故事。Sidgwick & Jackson。頁 186。ISBN 978-1-4437-3152-2
  6. Thomas, James G. Jr. (2007)。方文化新百科全書:民族。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頁 166。ISBN 978-0-8078-5823-3
  7. Sylviane A. Diouf, "What Islam Gave the Blues", Renovatio, June 17, 2019. Retrieved August 17, 2023
  8. Komara, p. 476
  9. Moore, Allan F. (2002)。橋藍調同埋福音音樂指南。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頁 32ISBN 978-0-521-00107-6
  10. 片標籤嘅照片圖像 (JPG)Wirz.de。喺February 24, 2022搵到
  11. Oliver, p. 281
  12. Morales, p. 277
  13. 引用錯誤 無效嘅<ref>標籤;無文字提供畀叫做ReferenceA嘅參照
  14. Calt, Stephen; Perls, Nick; Stewart, Michael。人鄉村宗教十年 1926–1936 (LP back cover notes)。New York:Yazoo Records。L-1022。原先內容歸檔喺October 2, 2008。
  15. 里·戴維斯牧師。2009。原著喺February 12, 2009歸檔。喺February 3, 2009搵到
  16. Corcoran, Michael。人威利·約翰遜嘅靈魂Austin American-Statesman。原先內容歸檔喺October 30, 2005。喺February 3, 2009搵到
  17. Brozman, Bob (2002)。12 小節藍調進行嘅演變原著喺May 25, 2010歸檔。喺May 2, 2009搵到
  18. Charters, Samuel. In Nothing but the Blues. p. 20
  19. Fullman, Ellen。弦樂器 (PDF)樂作品。第 37 期,1987 年秋季。原著 (PDF)喺June 25, 2008歸檔。
  20. 士即興演奏年鑑,外岸音樂在線學校原著喺September 11, 2012歸檔。
  21. Ewen, p. 143
  22. Kunzler, p. 1065
  23. Pearson, Barry. In Nothing but the Blues. p. 316
  24. Hamburger, David (2001). Acoustic Guitar Slide Basics. ISBN 978-1-89049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