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Longway22/一戰前後嘅各思潮運動

睇返成個獨立運動史,蒙古、雲南抑或湘都好,同一戰前後嘅變動聯繫都幾緊密。似五四運動度,就反映出呢個複雜嘅過程同異動。開呢個標題同話柄落去可能會膠咗,不過都係梳理下一啲其他地頭度,好似係南韓或者其他東亞、東南亞、亞非拉等地嘅變化。反殖民帝國架構嘅思潮,到依家為止都似係仲有唔少嘅影響,而呢啲都應該值得編輯去繼續發掘返。

模板導航嘅參照 編輯

呢度先擺返國際史度對各地同時期一啲運動梳理嘅導航先,如果有作用嘅應該可以引入

綜述 編輯

歐洲嘅身份認同重構 編輯

下邊採自新北市立新店高中幾位學友嘅整理[1]

民族主義係起源自18 世紀嘅歐洲,係針對返打破資本主義運動而興起嘅民族認同運動。思想發展嘅過程度興起咗唔少嘅獨立運動,也因此影響埋歐洲嘅政治。跟著嘅19 世紀尾傳入咗亞洲發展得好快咁。


而下邊啲介紹係根據咗朝日新聞社嘅資料庫,佢係有對比過東亞多地教科書仲有學者等嘅觀點編輯,概括得應該係比較好嘅[2]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民族自決 編輯

1914年7月到1918年11月・以歐洲爲中心嘅30個國家、參戰嘅第一次世界大戦收尾嘅時候,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咗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一條就係民族自決嘅原則・即保障各民族可以喺唔受他國干涉嘅情況下自行發展。到咗1919年,圍橈戰後處理而召開嘅巴黎和會亦將十四點原則作為基礎。日本管治下嘅北韓同要求歸還青島嘅北洋政府會對和會都寄予好高嘅期望。之不過,由於十四點原則唔適用唔係歐洲圈嘅地區・結果係引發咗北韓/朝鮮、埃及、印度等地爆發民族運動。

東亞社運 編輯

依照返南韓嘅白永瑞教授嘅論述[3],佢係提出咗「連動嘅東亞」視角去睇社運。當中就以當時嘅中日韓狀態,分出單一帝國狀態、權力混合狀態、被管治狀態幾個簡單嘅標籤,放置世界體系嘅等級結搆度就會睇到係各自有著唔同地位,而因為時局變動而相互作用。如果照返佢嘅講法,成個地區嘅民運發展由1920年代開始,就係不停咁重新俾解構,再記憶,呢個過程就會同現實嘅問題聯繫埋一起。

三一運動 編輯

五四運動 編輯

以下係採自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兩個學者發表嘅分析研究,將提及到一戰嘅放呢度就作為參考[4]

運動嘅群體(略前邊其他幾個).......海外華僑、留學生、旅歐華工群體。.......「童鋒等人探討了五四運動期間海外僑界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及其發揮的積極作用,認為西歐是海外僑界力阻各方簽訂和約的中心,東南亞是海外僑界抵制日貨的中心,東亞是海外愛國學生和僑界反抗北洋軍閥與日本勾結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4萬華工遠赴歐洲,為歐洲大陸恢復和平與戰后重建作出了獨特貢獻,是中國獲得戰勝國身份的重要原因。趙德生認為赴歐華工集體對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直接施加壓力,迫使其不敢在和約上簽字,成為五四運動重大勝利的標志」。

  1. 論三一運動對韓國的影響 新北市立新店高中,高二 1 班卓洺瑱,徐為琳,陳怡馨;指導老師張淑婷
  2. 第四章 辛亥革命與民眾運動(上) 超日新聞社
  3. 活力东亚的 1919 :作为革命起点 的“五四”与“三一” 专辑三:全球文明视野下的“五四”研究 白永瑞,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
  4. 新世紀以來五四運動研究綜述郭若平 徐文彬  2020-01-20   中共中央自己嘅黨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