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唔好模稜兩可

呢度話嘅模稜兩可即係話喺文裏面加入唔明確或含糊嘅語句,令佢睇落似係中立嘅敘述。呢種睇落似係中立嘅語句未經過特別調查,又無提供出處,剩係傳聞或主觀意見。若果維基百科值得記載呢種主觀意見,最好講明係邊個發表嘅,咁就可以避免呢個意見剩係某啲個別人士嘅見解。

如果您覺得某篇文嘅語句模稜兩可,請勇於編輯修改;或者喺篇文嘅討論頁寫低您嘅意見,同埋喺篇文頂部加入{{weasel}},嗰個模係咁嘅:

隱藏非中立語句嘅例子 編輯

 
所有模棱兩可嘅話,只要利用呢種方法去修改,就可以改為正確語句。令黃鼠狼(喺英文口語之中,可以係「模棱兩可」咁解)無得走。

呢句明顯有偏頗:

  • 香港係世界上最好嘅城市。

下邊呢句就係將明顯有偏頗嘅語句改成睇落好似中立嘅語句:

  • 有人話香港係世界上最好嘅城市。

不過呢個「人」到底係邊個呢?係你?係我?幾時話嘅?有幾多人係咁諗嘅?咁諗嘅係乜嘢人?呢啲人喺邊度?佢哋有乜嘢偏見?呢種講嘢嘅方法通常只會造成流言或主觀見解。

具體編輯例子 編輯

再試吓舉多一個例子,以下呢句嘅講嘢方法係模稜兩可嘅:

下面呢句同上一句其實唔差得幾多啫:

將布殊話係個半文盲,梗係喺度踩佢,所以唔可以算係講明咗邊個係咁覺得嘅。

喺編輯維基百科嘅時候,請提供發表呢個意見嘅出處,重要清楚咁引用佢哋嘅講法,譬如系咁:

  • 作家麥可·摩爾喺佢嘅著作《蠢蛋白人》(Stupid White Men)入邊,發咗一封寫畀喬治·布殊嘅公開信,信中質問到:「布殊啊,你識讀同埋寫成人程度嘅文章咩?」

典型模稜兩可嘅講法示例 編輯

以下係幾種模稜兩可嘅表達方法,文章入邊有咁嘅講法嘅話,就有必要檢討,因為佢可能隱藏唔中立嘅意見抑或係調查唔夠。

  • 據講據稱/聽講/傳說……」
  • 有人話/指出/覺得/建議……」
  • 「一位……嘅人話/指出/覺得……」
  • 「啲人/好多人覺得/相信/普遍覺得……」
  • 「大家普遍將……視為……」

請多啲注意被動式或主語係「有人/普遍/一般/很多人」嘅語句,另外要注意唔好華而不實

基本指引 編輯

  • 如果某件事的確係事實,亦請唔好講到模稜兩可,請斬釘截鐵直接說講。
    與其話「紐約洋基贏過好多獎,有人認為係史上最勁嘅棒球隊」,不如話「紐約洋基大聯盟世界大賽中,共獲得26次冠軍。」
    中文有啲委婉嘅表達詞語,請考慮呢個適唔適合百科全書文章或者有冇必要用。
  • 如果指明唔到係邊個發表嗰啲意見,請試舉一啲具體嘅、具代表性嘅人物,並盡可能具體咁作出敘述。
    「有人指出二氧化碳全球暖化嘅元兇」可以改寫成「二氧化碳所造成嘅溫室效應帶來地球暖化現象係有力嘅見解,根據氣溫上升、二氧化碳含量同埋熱力吸收嘅相關實驗,絕大多數科學家都支持呢種論點。」
  • 如果某意見無法指明發表者,無論點都請你嘗試為嗰個意見設限
    孔子係最偉大嘅思想家同埋教育家」可能喺中國係無可置疑嘅見解,不過要簡明咁指出呢種意見嘅具體根據可能有啲困難,所以可以改寫成「喺大中華地區華人社群裏面,孔子被視作最偉大嘅思想家同埋教育家。」
    如果能夠為呢種評價提出具體數據,例如問卷調查結果或研究報告等可靠來源,將會令敘述更有說服力。
  • 提供相關嘅支持證據
    喺論述一啲未完全滲透入廣大民眾思想嘅見解嘅時候,都係有必要提出相關嘅證據。如果唔能夠提出適合嘅證據,可能被視作發佈流言或偏見。
  • 千祈唔好將未能判斷嘅事情講成事實。
    喺編輯嘅時候經過調查,可能會發現某啲事情實在落唔到任何判斷。如果將呢啲事情講成事實嘅話,篇文就會變成大話,因此請盡最大努力去考證所有嘅論述。

例外 編輯

作為一般性原則,呢篇指引所建議嘅守則應該視乎文章嘅前後文而定,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