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自由》(英文Four Freedoms)係美國畫家諾曼·洛克威爾1943年創作嘅四幅系列油畫,分別係《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嘅自由》及《免於恐懼嘅自由》,每幅均為116.2×90.2厘米左右[1],現存馬薩諸塞州伯克夏縣斯托克布里奇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標題意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941年1月嘅『四大自由國情諮文,提出四項應該得到普遍保護嘅關鍵人權[2][3]。四大自由後來納入《大西洋憲章[4][5],還寫入《聯合國憲章[6]。四幅畫於1943年連續四周喺《星期六晚郵報》刊登,並配有知名思想家嘅文章,之後又成為《郵報》同美國財政部巡展活動嘅亮點。展覽同伴隨嘅銷售活動共計售出價值超過1.32億美元嘅戰爭債券[7]

四大自由
按出版日期排列嘅《四大自由》
畫家諾曼·洛克威爾
時間1943
位置美國馬薩諸塞州伯克夏縣斯托克布里奇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

洛克威爾係20世紀中期最廣為人知亦都最受歡迎嘅商業藝術家,《四大自由》系列專業評價褒貶不一[2][8],但一直係洛克威爾最出名嘅畫作[3],都係佢職業生涯回顧美術展覽嘅核心作品[9][10]。另據部分來源記載,《四大自由》仲係發行量最大嘅畫作[11],喺郵局、學校、俱樂部、火車站同各種公共或半公共場所都曾經係十分常見嘅展品[11]

與洛克威爾嘅大部分作品一樣,評論家對《四大自由》睇法褒貶不一。佢嘅地域主義畫作充滿田園詩咁嘅懷舊風格,一方面令佢嘅插畫頗為流行,另一方面都導致佢在世期間從未成為藝術界公認嘅美術大師[9][12][13],呢種觀點至今仍然盛行。不過,《免於匱乏嘅自由》喺美國社會結構中創造出持久嘅利基市場,畫作本身都成為所謂『諾曼·洛克威爾式感恩節』嘅象徵。[2]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嘅演說 編輯

『我哋力求確保未來嘅安定,期望建立擁有四項人類基本自由嘅世界。
首先,係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言論同表達自由。
其次,係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自主決定點樣崇拜神。
第三係免於匱乏嘅自由,用全世界都可以理解嘅話來講,就係任何地方、任何國家嘅居民都可以追求經濟富足,保障和平時期嘅健康生活。
第四係免於恐懼嘅自由,用世界通用嘅話來講就係喺全世界範圍徹底裁減軍備,要讓任何國家都冇可以力通過武力手段侵犯鄰國。
這唔係千年之後嘅遙遠願景,而係世界嘅穩定根基,我哋呢一代人有生之年就可以打好基礎。呢個世界與暴政所謂嘅新秩序、與獨裁者企圖用炸彈轟出來嘅世界完全對立。』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4]

羅斯福從政期間始終倡導人權事業[6]。1941年1月6日,佢喺納粹德國佔領大部分西歐之際向國會發表國情諮文演說[15],呼籲美國公民通過各種方式支持戰爭。佢喺演說中表達對美好未來嘅憧憬,認為咁樣嘅未來需要四大自由為基礎:『我哋力求確保未來嘅安定,期望建立擁有四項人類基本自由嘅世界』[2][16],其中既有傳統權利,又有新自由,分別係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免於匱乏嘅自由同免於恐懼嘅自由。[14]

羅斯福喺演說最後表示希望可以喺世界範圍推行四大自由為代表嘅美式個人自由,此次演講因此得名《四大自由演講》[6]。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演講唔單只明確美國投身二戰嘅目標,都表達總統對戰後世界嘅期望[3]。演說促使國會同全國人民清醒認識並投入呢場可怕嘅戰爭,訴諸美國人民對自由嘅普遍信仰,闡明武裝鬥爭嘅必要同思想目標[15]。羅斯福無法單純通過立法喺國內實現四大自由,但佢哋卻可以成為美國軍隊參戰嘅主題[3]。四大自由中寫入《美國憲法》(修正案)嘅只有言論同宗教信仰自由[17]

洛克威爾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諾曼·洛克威爾(攝於1923年前)

星期六晚郵報》曾係美國讀者最多嘅雜誌[18][19],洛克威爾從1916年開始為該雜誌創作封面,到1963年12月16日紀念約翰·肯尼迪總統嘅封面為止共計達322份之多[20][21]。進入電子時代前,量產雜誌彩色插圖係美國最流行嘅媒體形式,洛克威爾之名喺國內家喻戶曉,到咗20世紀50年代,視覺藝術屋企度僅沃爾特·迪斯尼嘅知名度可以與佢一較短長[2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喬治·霍拉斯·洛里默George Horace Lorimer)任《郵報》主編,佢對洛克威爾嘅作品印象一般,多數情況下會揀更出名插圖家嘅作品[23]。1937年洛里默去世後,洛克威爾唔再受到制約,並將創作《四大自由》插畫視為千載難逢嘅機遇[23]

洛克威爾繪製嘅封面強調美國參戰嘅人文意義[21],畫中提倡購買戰爭債券,鼓勵女人走上工作崗位,男人參軍報國,所涉主題包括愛國主義、渴望、性別角色轉換、團聚、愛、工作、社區同家庭[24]。洛克威爾喺戰爭期間為雜誌繪製插畫,部分來源將佢同南北戰爭期間《哈珀斯周刊》(Harper's Weekly)嘅插畫師溫斯洛·霍默相比[25]

四大自由成為勝利藝術家聯盟嘅重要主題[26],該聯盟同其他多個藝術家團體一齊向政府提供戰爭宣傳畫作[27],並贊助全波和平主題展覽[28]

洛克威爾對政治唔感興趣,但主張『求同存異、禮貌友善,以及羅斯福闡述嘅四大自由』[29],堅信羅斯福主張嘅自由值得奮鬥[29]。除《四大自由》外,佢還為支持戰爭創作好多畫作,其中虛構戰時人物威利·吉利斯Willie Gillis)同鉚釘女工主題畫作最為著名,其他名作包括《戰爭新聞》(War News)同《返鄉軍人》(Homecoming Soldier[30]。佢嘅好多海報都推動平民自掏腰包支援戰爭,如1943年嘅《趕快返屋企》(Hasten the Homecoming[31]

創作歷程 編輯

『這份工作對我來講太過艱巨……應該交畀米開朗基羅。』
——諾曼·洛克威爾[11]

洛克威爾嘅《四大自由》包含《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嘅自由》同《免於恐懼嘅自由》四幅畫作,分別於1943年2月20日同27日,3月6日同13日首發,各自搭配美國知名作家布斯·塔金頓威爾·杜蘭特卡洛斯·卜婁杉斯蒂芬·文森特·貝尼特Stephen Vincent Benét)嘅文章[32]。除《信仰自由》規格為116.8厘米×90.2厘米,另外三幅都係116.2厘米×90.2厘米[1]。洛克威爾所有圖作均採用真人模特兒[33],佢從1935年開始大量使用真人模特兒嘅黑白相[34],只係將呢種做法一直保密到1940年才公布[35]。洛克威爾要求嘅有啲姿態模特兒只可以維持好短時間,影咗相後咁就唔成問題。相還可以擴展畫家嘅創作角度,以《四大自由》為例,《言論自由》採用低切入點,《信仰自由》變成特寫,《免於恐懼嘅自由》使用中距離視角,《免於匱乏嘅自由》換為廣角。[34]

1939年,洛克威爾從紐約州新羅謝爾移居佛蒙特州本寧頓縣阿靈頓Arlington),呢度對藝術家十分友好,羅伯特·佛洛斯特羅克韋爾·肯特Rockwell Kent)同多蘿西·坎菲爾德·費希爾Dorothy Canfield Fisher)都喺呢度定居[34]。洛克威爾表示,搬離新羅謝爾主要係因為生活太攰。佢喺新羅謝爾生活期間離婚,而且身邊嘅人放蕩不羈,令佢身不由己[36]。畫家約翰·卡爾頓·阿瑟頓John Carlton Atherton)、米德·舍弗Mead Schaeffer)同喬治·休斯(George Hughes)冇幾耐都步洛克威爾後塵來阿靈頓定居。洛克威爾同呢度嘅其他畫家相互幫襯,都願意聘請當地居民擔任業餘模特兒。[34]除聘請阿靈頓居民外,洛克威爾仲用相創作,令畫中人物『睇起來似人』。洛克威爾嘅模特兒大多係工薪階層,按小時計費,不似職業模特兒按日計算。[37]佢向模特兒支付嘅報酬處喺中等水平,為《言論自由》同《信仰自由》共三次參與相攝製嘅羅絲·霍伊特(Rose Hoyt)共賺得15美元(相當於2021年嘅248.77美元[38][39]

1941年美國參戰時,共有三個政府機構負責戰時政治宣傳:事實同數字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情報辦、政府報告辦公室[3]。事實同數字辦公室主要負責委聘藝術家創作藝術品,同時組建以國會圖書館館長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為首嘅作家辦。美國戰時情報局喺1942年中期認定,雖然事實同數字辦公室已採用宣傳冊、海報、展覽等各種媒體手段,但知悉羅斯福四大自由概念嘅公衆只得三分之一,而且可以列舉出四大自由最多只有兩個百分點。[3]考慮到四大自由係『教育美國人投身第二次世界大戰嘅運動』,係咁結果顯然無法令政府滿意[40]

1942年,洛克威爾在職業插畫領域已有30年工作經驗,職業道路正處穩定發展期[41],佢創作嘅虛構人物吉利斯已近家喻戶曉[42]。洛里默從1898年起擔任《星期六晚郵報》主編直至1936年,衛斯理·斯托特繼任後共任職五年[43]。1942年初,斯托特刊登文章《反猶起因》,導致部分廣告商撤資、讀者退訂[44]。同年流言稱《郵報》身陷財政泥潭[45]。冇幾耐,本·希本斯從斯托特手中接掌,並為雜誌改頭換面[44]

勝利藝術家聯盟決定由洛克威爾負責為美國陸軍軍械部創作宣傳品,佢於1942年5月24日來到五角大樓,為自己設計嘅海報尋求批準,美國戰爭部副部長羅伯特·帕特森提出修改建議。洛克威爾當日還到戰爭部事實同數字辦公室下屬製圖辦與前現代藝術博物館執行董事托馬斯·馬布裡面傾,該辦主要負責協調戰爭主題海報同廣告牌。馬布里告訴洛克威爾,政府需要『四大自由』主題藝術品。[46]洛克威爾返到屋企後開始琢磨《大西洋憲章》,其中就有涉及四大自由嘅內容[47]

洛克威爾參加地方小鎮會議時曾睇到現場公民起身表達反對意見,雖然全場僅此一人反對,但衆人仍然畀佢發言並以尊重嘅態度聆聽。洛克威爾覺得呢一幕好適合畫成《言論自由》,決定就喺阿靈頓邀請鄰里擔任模特兒,以羅斯福總統舊年四大自由演講為主題創作一系列鼓舞人心嘅海報。[48]洛克威爾用三日時間繪製草圖,有來源認為係炭筆畫[49],都有來源聲稱係彩色草圖[50]。洛克威爾親自前往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表示願意免費為政府創作《四大自由》畫作,此舉充分體現佢嘅愛國主義情操[50][51]。六月中旬,佢同舍弗一齊將四幅草圖帶到首都併入住五月花酒店Mayflower Hotel),希望可以獲政府委聘設計戰時美術品[47]。喺呢段期間,美國童軍出版負責人奧里恩·溫福德(Orion Winford)搵上洛克威爾,希望佢好似往年一樣繼續為童軍年曆貢獻一幅新畫[47]。與帕特森嘅會傾情況唔係好理想[47],洛克威爾於是前往新成立嘅美國戰時情報局,但工作人員表示:『上次打仗嗰陣係由你哋呢啲插圖家畫海報,今次我哋要搵畫家,真正嘅畫家』[52][53]

6月16日,洛克威爾同舍弗喺返佛蒙特州嘅路上先抵達費城,與《星期六晚郵報》主編希本斯見面[54]。好多來源認為洛克威爾冇事先計劃呢次會面,但實際情況已不可考[55]。希布斯好鍾意《四大自由》嘅草圖[49][51],表示只要洛克威爾可以喺兩個月內完成,佢願意買下畫作[54]。隨後《郵報》又喺6月24日嘅信函中明確表示,可以出版洛克威爾同舍弗兩人創作嘅系列繪畫[55]。6月26日,該報美術編輯詹姆斯·耶茨(James Yates)已將畫作布局以及與羅斯福總統隨筆共同發表嘅刊登方案通知洛克威爾[54]

呢年夏天,洛克威爾過得好唔安穩,其間一度有曼哈頓嘅腸胃病醫生準備為佢手術,具體病因不明但最後冇成行。呢個時候佢唔單只有其他雜誌嘅委聘任務要完成,仲有事涉第二複製權嘅業務問題。[56]再加上此前已經應承咗為美國童軍提供畫作[57],時間緊迫嘅洛克威爾不得不使用各種藉口避開其他會分散精力嘅任務[58]。《星期六晚郵報》於十月派美術編輯來阿靈頓核查洛克威爾嘅創作進程[59],與此同時,戰時情報局似乎又有意聘請洛克威爾,只不過製圖辦主任弗朗西斯·布倫南覺得好嬲仲極力反對。政府委聘洛克威爾後,戰時情報局作家辦甚至全體辭職,[23]仲喺為此發布嘅新聞稿中斷言,戰時情報局完全由『高壓宣傳派』主導,『只想採用油滑嘅銷售技巧,而非實事求是咁傳達信息。喺呢幫宣傳派眼裡,美國公民不過係不情不願嘅愚蠢顧客。』[60]此外,支持本·沙恩作品嘅派系仲喺戰時情報局引發進一步動蕩。沙恩嘅作品對普羅大衆缺乏整體吸引力,所以冇喺政治宣傳品中採用。[61]除洛克威爾外,仲有多位藝術家獲聘製作戰時宣傳品,其中包括讓·卡魯、杰拉德·霍迪克、雨果·巴林沃爾特·羅素[28],羅素創作嘅四大自由紀念碑最終喺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落戶[62][63]

洛克威爾共花費七個月才完成《四大自由》[58][64],呢個時候1942年已近尾聲[65]。據稱,洛克威爾為完成呢項工作瘦咗約4.5公斤[66]。盟軍前線受挫嘅消息令創作更顯緊迫,為佢嘅工作注入更多動力[67]。畫作模特兒包括《信仰自由》中虔誠嘅老太太哈靈頓夫人,以及四幅畫作中都有露面、並以《免於恐懼嘅自由》中父親形象最為著名嘅男子吉姆·馬丁[64]。呢啲畫嘅創作目的在於提醒美國公民為乜而戰:為咗言論同宗教信仰自由、免於匱乏嘅自由同免於恐懼嘅自由[51]朱紅色係洛克威爾以往作品嘅代表色,但《四大自由》例外,均採用較為柔同嘅色調而且完全冇朱紅色[7]

本·沙恩嘅海報《納粹暴行》未獲政府採納

洛克威爾去世後,部分文獻質疑政府係咪真如佢聲稱嘅咁缺乏鼓舞人心嘅信息公布。文中引述戰時情報局官員托馬斯·馬布里1943年4月23日發出嘅函件,其中內容就令人頗為振奮。[49]但係,負責政治宣傳嘅三個政府機構喺美軍參戰後長期各自為政,直至1942年6月13日才經總統行政命令喺戰時情報局領導下統一。此外,麥克利什領導嘅作家處一直面臨好大壓力,因為佢哋未可以確保發布嘅信息足夠清楚,各種智商水平嘅人都可以理解。[49]

《四大自由》完成後先喺西阿靈頓農民協會短暫展出,然後再發畀《星期六晚郵報》出版社[68]。畫作於1943年1月抵達費城[69],並於2月初向羅斯福展示,《郵報》希望油畫同文章都可以得到總統認可。2月10日,羅斯福向洛克威爾寄出私人信件,同時向《郵報》發出正式表彰信,[70]要求《郵報》將文章交由戰時情報局譯成其他語言,以便送畀聯合國嘅各國領袖[71]

四幅畫均用全彩全版發布,每幅都附有標題相同嘅文章,出版順序遵從羅斯福演說中各項自由嘅順序[71]。首先係2月20日嘅《言論自由》,其後分別係2月27日嘅《信仰自由》,3月6日《免於匱乏嘅自由》,以及3月13日《免於恐懼嘅自由》。經常為《郵報》寫稿嘅作家好多,希布斯只需從中任選幾位就可以完成畫作附文。[71]

影響 編輯

《四大自由》出版後,《星期六晚郵報》收到數以百萬計嘅再版請求[11]。報社共生產2.5萬套全彩畫作同配文,以25美分(相當於2021年嘅3.91美元[38])成本價銷售[72]。據洛克威爾透露,戰時情報局直至大批公衆強烈要求後才製作250萬套《四大自由》海報[51][64],截至二戰結束已印刷400萬套[7]。《免於恐懼嘅自由》同《免於匱乏嘅自由》均喺標題前增加『我哋要為……而戰』字樣,《言論自由》同《信仰自由》則喺標題前加上『保衛』,下方附有說明『購買戰爭債券』[73][74][75][76]。此外,1946年嘅石版畫上四幅畫作標題前都有『我哋要為……而戰』字樣[77]

美國政府出版局發行嘅海報外,《四大自由》還被美國郵政署印成郵票[2],戰爭債券演出時提供嘅郵票同戰爭債券紀念封面上都有佢哋嘅身影[78]。不過,1943年2月12日發行嘅一美分四大自由郵票係由其他畫家創作[79]1994年,郵政署值洛克威爾誕辰一百周年之際發行四枚50美分套裝郵票,分別採用佢創作嘅《四大自由》圖案[80]。《免於匱乏嘅自由》係1946年圖書《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 Illustrator)嘅封面,該書創作期間,洛克威爾『正係美國最炙手可熱嘅插畫家』[81]。到咗1972年,該書已六次再版[81]。畫作最初與羅斯福和美國參與二戰密切相關,但後來已發展成教科書中嘅獨立標誌,與、文化同社會結構緊密相連[7]。20世紀接近尾聲時,已有2500萬人購買洛克威爾嘅《四大自由》畫作印刷品[12]

洛克威爾聲稱,《四大自由》系列嘅創作令佢精神上十分疲憊,四幅畫都需要嚴肅對待,『就似挖泥機一樣將身上嘅可以量挖走,令我頭昏目弦,疲倦至極』。佢接落嚟嘅任務係製作《郵報》1943年愚人節封面,與前作相比要輕鬆好多。[68]

《四大自由》出版後,洛克威爾迎來各種委聘請求。馬薩諸塞州聯邦衆議員伊迪絲·諾斯·羅杰斯Edith Nourse Rogers)提出國會決議案,要求宣示第五種自由:『私營企業自由』。[82]布朗西斯跨種族議會主席羅德里克·斯蒂芬斯(Roderick Stephens)要求洛克威爾創作強調改善族裔關係嘅系列畫作,補充原版《四大自由》嘅缺失。兩人為此溝通,洛克威爾後來喺好多作品中涉足種族關係,但均非系列畫作。[83]

戰爭債券銷售 編輯

 
1941年宣傳羅斯福總統四大自由嘅海報

1941至1946年,美國財政部共開展八次戰爭貸款活動,推動戰爭債券銷售,為美軍參戰融資。政府採取包括航空母艦展在內嘅多種手段招標、宣傳同營銷,第七次活動還請來所有五星上將及其他軍方最高等級將領(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德懷特·艾森豪威爾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傑克森·多米尼克·阿諾德恩斯特·金恩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威廉·D·李海)現場呼籲,[84][85]第八次則喺債券上採用羅斯福總統嘅紀念圖像[86],而且每次戰爭貸款活動採用嘅營銷手段都唔拘一格[87]

戰爭債券銷售為公民支援戰爭提供機遇,係提升國民士氣嘅關鍵。債券唔單只可以宣傳愛國主義,都係鼓舞民衆支持戰爭嘅良好手段。[88]社會名流願意為債券免費宣傳,各種媒體都投入大量時段同廣告位置[89]。首次戰爭貸款活動人稱『勝利貸款』,由羅斯福和美國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喺1942年初發起,共籌得130億美元[90],雖然數額可觀,但真正理解戰爭目標嘅美國民衆僅占三成五[88]

1943年1至4月,《星期六晚郵報》同美國財政部合作計劃第二次戰爭債卷銷售活動,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赫希特百貨開始喺全國各地巡迴展出《四大自由》[89]。成千上萬嘅市民志願為銷售活動出力,《郵報》利用自身資源為巡展宣傳[91]。同年,《郵報》將《四大自由》捐畀第二次戰爭貸款活動[92]。債券營銷由戰時情報局牽頭,好萊塢編劇動員會創作廣播劇《自由世界劇場》(Free World Theater),採用全明星陣營演出,於1943年3月推出。戰時情報局通過美國童軍向40萬家零售商提供《四大自由》海報,亦都每天都收到兩千份海報購買申請。[93]

巡展於1943年4月26日從赫希特百貨開始[60],洛克威爾齣席並與政要及名流站喺一齊為提出要求嘅人簽名。此後幾天裡,佢喺白宮等候室用炭筆素描人像。[60]財政部長摩根索與《郵報》關繫緊張,故未出席首次展覽[94]。首都嘅展覽共持續11日,包含各式各樣嘅慶祝活動[95],如每小時嘅賓客同藝人精選,合唱表演同部隊展示等[96]。第二站適逢費城斯特布奇同卡洛瑞爾百貨Strawbridge and Clothier)75周年,出場名流如鮑勃·霍普冰·哥羅士比同威爾·杜蘭特[97]。6月4日,紐約洛克斐勒中心接棒並開展各種慶典,凱特·史密斯Kate Smith)來到現場[97]。6月19日,波士頓法林百貨Filene's)加入狂歡[98]。此後活動先後轉戰水牛城(6月12日)、羅徹斯特(8月2日)同匹茲堡(9月8日)[99],然後又喺中西部底特律(9月27日)、克利夫蘭(10月25日)、芝加哥(11月11日)、聖路易斯(12月16日)同新奧爾良遍地開花[100],最後來到西部嘅達拉斯(1月27日)、洛杉磯(2月12日)、波特蘭(3月27日)同丹佛(5月1日)[101]

購買債券者可以得到《四大自由》全彩複印套裝[96],成個活動共行經16個城市,各界名流、公務員同藝人現場助興[11],全美約有120萬人前來欣賞畫作,推動售出1.32億美元戰爭債券[78]。《紐約客》於1945年發文,稱《四大自由》好可可以係美國美術史上公衆態度最熱情嘅畫作[7][30]。洛克威爾成為好多人眼中推動美國公民為戰爭貢獻力量嘅大功臣[11]。不過,呢次巡展持續長達一年[95],洛克威爾僅喺可以為其他事務提供方便時先至會加入活動隊伍[102]

專業評價 編輯

邁克爾·凱利Michael Kelly)認為,洛克威爾屬於『典型嘅中庸水平美國藝術家』[103]。與傳統嘅美術畫家相比,洛克威爾更接近插畫家。雖然大部分作品都採用繪畫風格,但創作目的基本係為後面嘅大量複製做準備,而且有意通過詳實嘅敘事風格向觀衆傳達中心思想。[9][12]此外,洛克威爾嘅絕大多數作品都係通過複製品展示,與佢同時代嘅觀衆幾乎都沒見過原作[9][22]。洛克威爾嘅新英格蘭小鎮現實主義畫風相對小衆,人稱地域主義(Regionalism),部分評論認為呢種風格與當時盛行嘅抽象現代藝術格格不入[12][13]。有觀點認為,佢嘅現實主義風格過於直接,以至自認唔應該擁有藝術版權[12]。洛克威爾厭惡大城市生活,為此《紐約時報》美術評論員約翰·卡納迪John Canaday)一度稱佢係『鄉巴佬版倫勃朗[104]戴夫·希基Dave Hickey)覺得洛克威爾嘅創作缺乏真情實感[12],仲有評論認為,面對大蕭條之類美國現實生活中嘅殘酷事實,佢嘅感傷同懷舊視角仿若無病呻吟[9]黛博拉·所羅門Deborah Solomon)表示,洛克威爾嘅作品雖『以崇高嘅公民原則為基礎,』但卻刻意避開投身戰場嘅愛國者,聚焦『公民或家庭nan式』之類『象徵場面』來呈現主題[105]

《星期六晚郵報》主編希布斯將《四大自由》同獨立廳上嘅鐘樓相提並論,自稱每天從辦公室窗口睇到鐘樓時都頗受鼓舞,洛克威爾嘅畫作都有同樣效果[69]。羅斯福喺信中肯定畫家嘅高超技藝,稱讚佢將四大自由背後樸素嘅日常真理傳達畀千家萬戶,感謝洛克威爾與人哋一齊為建立更自由、更幸福嘅世界貢獻力量[70]。羅斯福還致信《郵報》,稱佢仲係首次從圖像上睇到囊括四大自由嘅堅定美國價值觀[71]。總統喺信中表揚畫作附文『可以讓所有讀者深受鼓舞,亦都更加深切地理解我哋努力保護嘅生活方式』[71]

《四大自由》好可可以係洛克威爾最富盛名嘅作品[3]。部分評論認為四幅畫喺藝術角度嚟講不夠成熟,另有評論指出,《信仰自由》會導致部分信仰人士心生不安[64]。評論員批評洛克威過分理想化美國生活,只憑記憶或期望描繪富足、健康同快樂,刻意逃避苦難、貧困同社會動蕩,美式生活中嘅醜惡一面未獲體現[9]。作者本人對此表示:『我按期望描繪生活』[9]。洛克威爾曾毫不掩飾地表示,希望《四大自由》可以成為世人眼中嘅傑作,但現實與理想終究劃不上等號[78]。不過,佢對畫作贏得嘅公衆認可十分滿意,而且好高興《四大自由》可以為係咁崇高嘅愛國目標貢獻力量[102]勞拉·克拉里奇Laura Claridge)認為,洛克威爾後來以『安靜嘅小場面』聞名,如果可以以同樣角度創作《四大自由》,咁樣傑作嘅夢想或許就唔再只係夢想[78]

四幅畫作嘅創作目標都係喺戰時促進愛國主義,但《免於匱乏嘅自由》嘅作用唔單只於此。畫作充滿田園詩般嘅洛克威爾式感恩節氛圍,描繪老年夫婦將肥大火雞端上坐滿年輕後輩嘅餐枱,成為家庭和睦,和平,富足嘅重要象徵,可與聖誕節霍爾馬克卡片相提並論。[2]有評論認為,《四大自由》未可以達到『尋常處見功力,細微處見真章』嘅高度,因為畫面傳達嘅信息太過繁瑣同嘈雜[78]

《四大自由》喺商業領域頗為成功,呢一定程度上係因為每幅畫公衆都可以理解[106],同時都因為佢喺畫中沿用團結、尊敬等歷久彌新嘅美國文化價值觀,並利用象徵手法確保廣大受衆可以理解畫作[40]。與同期美術作品相比,《四大自由》喺藝術複雜程度上極其淺薄,與抽象藝術截然相反,同超現實主義更係風馬牛不相及[107]

1999年,高等藝術博物館High Museum of Art)同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合作推出首屆洛克威爾職業生涯全方位展覽,首先於11月6日喺高等藝術博物館開幕,先後喺芝加哥歷史學會Chicago Historical Society)、科科倫藝術館聖地牙哥藝術博物館San Diego Museum of Art)、鳳凰城藝術博物館Phoenix Art Museum)同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展出,最後於2002年2月11日抵達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10][108]。雖然洛克威爾長年不獲評論界待見,但『諾曼·洛克威爾:美國人民嘅畫像』巡迴展覽嘅參觀人數仍然創下新紀錄,專業評論可謂青眼有加。畫作嘅懷舊風格似乎喺美術界引發修正主義思潮,《紐約時報》對此表示:『奇怪嘅係,美術界熱烈歡迎呢個時候展覽,仿佛致身修正主義泡沫,全面放下身段擁抱往日遭受譴責嘅內容,認可嗰位以插畫家之名自嘲嘅畫家舒適而又平易近人嘅創作視野。』[109]

大部分觀衆對《四大自由》感到滿意,但都有部分人士感覺內容有啲敷衍。《紐約客》喺畫作面世兩年後發文稱,《四大自由》『好可可以係美國美術史上公衆態度最熱情嘅畫作』。[78]克拉里奇指出,《四大自由》係『總和大於部分』嘅典範,其激勵效果一定程度上源自各幅畫作嘅累積[78]

傳承 編輯

1943至1944年嘅戰爭債券促銷活動結束後,《四大自由》又裝進特別設計嘅車廂,掛上火車週遊全美。20世紀50年代,《四大自由》一直掛喺《星期六晚郵報》主編希布斯嘅辦公室。希布斯於1961年退休,《郵報》喺1969年停辦,原作返到作者手中。[110]1973年,洛克威爾設立信托,決定將個人收藏品贈送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用於『推進美術鑑賞同美術教育』[111]。收藏品中包含《四大自由》[111],喺此持續展覽近四分之一個世紀[112]。1993年博物館搬遷後,《四大自由》喺新址嘅中央畫廊展出[113]。截至2020年7月,《四大自由》仍喺該博物館收藏[114][111]。2011年,威廉斯敦藝術保護中心(Williamstown Art Conservation Center)採用多種手段保護畫作,如縮減暴露部分,防止進一步磨損等[115]

展覽 編輯

除1943年開始喺16個城市大量展示,為第二次戰爭貸款活動搖旗吶喊外,《四大自由》後來還參與好多展覽[30]。『諾曼·洛克威爾:美國人民嘅畫像』巡迴展覽於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先後喺七個城市舉行,全方位展示畫家嘅職業生涯,《四大自由》係展覽重要賣點[10][12]。接落嚟四幅畫又抵達科科倫藝術館,參加2004年國家二戰紀念碑開放展[116]。此外,美國童軍值畫作五十周年之際喺1993年出版《四大自由》主題圖書,全書共有144頁[117]

好多畫家圍繞羅斯福嘅四大自由主題作畫,向洛克威爾嘅作品致敬。2008年,60位藝術家喺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沃爾夫森博物館Wolfsonian-FIU)展出80幅作品,呈現佢哋眼中嘅《四大自由》[118]。洛克威爾嘅畫作對托馬斯·金卡德Thomas Kinkade)影響顯著,後者喺自家作品中採用唔同符號表達類似主題[119]

參考資料 編輯

腳註 編輯

  1. 1.0 1.1 Schick 2009, p. 221.
  2. 2.0 2.1 2.2 2.3 2.4 2.5 Rosenkrantz 2006.
  3. 3.0 3.1 3.2 3.3 3.4 3.5 3.6 Hennessey & Knutson 1999, p. 95.
  4. Boyd 2012, p. 12.
  5. Kern 2007, p. 287.
  6. 6.0 6.1 6.2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s Annual Message (Four Freedoms) to Congress (1941)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7. 7.0 7.1 7.2 7.3 7.4 Hennessey & Knutson 1999, p. 102.
  8. Collins et al. 1983, p. 115.
  9. 9.0 9.1 9.2 9.3 9.4 9.5 9.6 Wright 2007, pp. 122–123.
  10. 10.0 10.1 10.2 Van Gelder 2000.
  11.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Guptill 1972, p. 140.
  12.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Plagens 1999.
  13. 13.0 13.1 Dempsey 2002, p. 165.
  14. 14.0 14.1 The "Four Freedoms" Franklin D. Roosevelt's Address to Congress January 6, 1941, Chapter 36 & W. W. Norton Publishing.
  15. 15.0 15.1 Four Freedoms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16. Fins 2008.
  17. Cole 2009.
  18. And that's the way it was: February 20, 1943 &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19. DiStefano 2012.
  20. Hennessey & Knutson 1999, p. 143.
  21. 21.0 21.1 Norman Rockwell Magazine Covers Complete List - Part Six: 1940 to 1980 & Best Norman Rockwell Art.com.
  22. 22.0 22.1 Hughes 1997, pp. 508–509.
  23. 23.0 23.1 23.2 Claridge 2001, p. 306.
  24. Norman Rockwell's Wartime Covers & Atwater Kent Museum of Philadelphia.
  25. Boucher 2004.
  26. Murray & McCabe 1993, p. 40.
  27. Murray & McCabe 1993, p. 41.
  28. 28.0 28.1 Murray & McCabe 1993, p. 42.
  29. 29.0 29.1 Claridge 2001, p. 304.
  30. 30.0 30.1 30.2 Michener Art Museum Pairs Famed American Illustrators Rockwell and Hargens for Fall Exhibitions in New Hope & The James A. Michener Art Museum.
  31. The Story of America: Over 150 Momentous Events Depicted in Great American Art, Sustaining Vision & Country Beautiful Corporation, pp. 178–179.
  32. Norman Rockwell's Four Freedoms & The Countryman Press.
  33. Schick 2009, p. 17.
  34. 34.0 34.1 34.2 34.3 Schick 2009, p. 19.
  35. Schick 2009, p. 18.
  36. Murray & McCabe 1993, p. 12.
  37. Schick 2009, p. 20.
  38. 38.0 38.1 Consumer Price Index &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39. Murray & McCabe 1993, p. 48.
  40. 40.0 40.1 Olson 1981.
  41. Murray & McCabe 1993, p. 13.
  42. Murray & McCabe 1993, p. 15.
  43. Murray & McCabe 1993, p. 22.
  44. 44.0 44.1 Murray & McCabe 1993, p. 73.
  45. Murray & McCabe 1993, p. 18.
  46. Solomon 2013, p. 201.
  47. 47.0 47.1 47.2 47.3 Solomon 2013, p. 202.
  48. Norman Rockwell in the 1940s: A View of the American Homefront & Norman Rockwell Museum.
  49. 49.0 49.1 49.2 49.3 Hennessey & Knutson 1999, p. 96.
  50. 50.0 50.1 Murray & McCabe 1993, p. 21.
  51. 51.0 51.1 51.2 51.3 Marling 2001, p. 21.
  52. Solomon 2013, p. 203.
  53. Murray & McCabe 1993, p. 26.
  54. 54.0 54.1 54.2 Solomon 2013, p. 204.
  55. 55.0 55.1 Claridge 2001, p. 305.
  56. Claridge 2001, p. 307.
  57. Claridge 2001, p. 308.
  58. 58.0 58.1 Solomon 2013, p. 205.
  59. Murray & McCabe 1993, p. 49.
  60. 60.0 60.1 60.2 Murray & McCabe 1993, p. 77.
  61. Hennessey & Knutson 1999, p. 100.
  62. Inazu 2012, p. 71.
  63. Four Freedoms Monument & Museum of Florida History.
  64. 64.0 64.1 64.2 64.3 Art: I Like To Please People & Time.
  65. Claridge 2001, p. 309.
  66. Guptill 1972, p. xxviii.
  67. Murray & McCabe 1993, p. 50.
  68. 68.0 68.1 Murray & McCabe 1993, p. 51.
  69. 69.0 69.1 Murray & McCabe 1993, p. 59.
  70. 70.0 70.1 Murray & McCabe 1993, p. 60.
  71. 71.0 71.1 71.2 71.3 71.4 Murray & McCabe 1993, p. 61.
  72. Murray & McCabe 1993, p. 62.
  73. Ours to fight for–freedom from want & Unifying a Nation: World War II Posters from the New Hampshire State Library.
  74. Ours to fight for–freedom from fear & Unifying a Nation: World War II Posters from the New Hampshire State Library.
  75. Save freedom of speech & Unifying a Nation: World War II Posters from the New Hampshire State Library.
  76. Save freedom of worship & Unifying a Nation: World War II Posters from the New Hampshire State Library.
  77. Rockwell's Four Freedoms & Library of Congress.
  78. 78.0 78.1 78.2 78.3 78.4 78.5 78.6 Claridge 2001, p. 313.
  79. Meggs & Paine 2000, p. 8.
  80. Kronish 1994.
  81. 81.0 81.1 Guptill 1972, pp. vi, 140–149.
  82. Murray & McCabe 1993, p. 65.
  83. Murray & McCabe 1993, p. 66.
  84. U.S. At War: For a United People & Time.
  85. FISCAL: Mission: Bond Sales & Time.
  86. People: Just Deserts & Time.
  87. FISCAL: The Carrot, the Stick & Time.
  88. 88.0 88.1 Murray & McCabe 1993, p. 70.
  89. 89.0 89.1 Murray & McCabe 1993, p. 71.
  90. Murray & McCabe 1993, p. 69.
  91. Murray & McCabe 1993, p. 72.
  92. Dungan 2009.
  93. Murray & McCabe 1993, p. 74.
  94. Murray & McCabe 1993, p. 78.
  95. 95.0 95.1 Murray & McCabe 1993, p. 80.
  96. 96.0 96.1 Murray & McCabe 1993, p. 79.
  97. 97.0 97.1 Murray & McCabe 1993, p. 85.
  98. Murray & McCabe 1993, p. 86.
  99. Murray & McCabe 1993, p. 87.
  100. Murray & McCabe 1993, p. 88.
  101. Murray & McCabe 1993, pp. 90–91.
  102. 102.0 102.1 Claridge 2001, p. 314.
  103. Kelly 1992, p. 21.
  104. Canaday 1972, p. 48.
  105. Norman Rockwell's New England & The New York Times.
  106. Art: Docents' Duties & Time.
  107. Art: The U.S. & the United Nations & Time.
  108. Hennessey & Knutson 1999, p. 4.
  109. Green 2001, p. 94.
  110. Murray & McCabe 1993, p. 96.
  111. 111.0 111.1 111.2 Collections & Norman Rockwell Museum.
  112. Murray & McCabe 1993, p. 98.
  113. Grimes 1993, p. 11.
  114. Table of Contents & Norman Rockwell Museum.
  115. Norman Rockwell Museum Protects The Four Freedoms (Literally) with New Acrylic Glazing & Norman Rockwell Museum.
  116. Vangelova 2004.
  117. Piasky 1998.
  118. Cave 2008.
  119. Boylan 2011, p. 76.

書籍 編輯

  • Claridge, Laura (2001). "21: The Big Ideas". Norman Rockwell: A Life. Random House. pp. 303–314. ISBN 0-375-50453-2. 喺2020-08-08搵到. 
  • Collins, Judith; Welchman, John; Chandler, David; Anfam, David A. (1983). "1941–1960". Techniques of Modern Art. Chartwell Books Inc. p. 115. ISBN 0-89009-673-2. 喺2020-08-08搵到.  
  • Dempsey, Amy (2002). "1918–1945: American Scene". Art in the Modern Era. Harry N. Abrams, Inc. p. 165. ISBN 0-8109-4172-4.
  • Guptill, Arthur L. (1972). Norman Rockwell, Illustrator (第first & seventh版). 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 pp. vi, 140–149.
  • Hennessey, Maureen Hart; Knutson, Anne (1999). "The 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 Pictures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Harry N. Abrams, Inc. with High Museum of Art and Norman Rockwell Museum. ISBN 0-8109-6392-2. 喺2020-08-08搵到. 
  • Hughes, Robert (1997). "The Empire of Signs". American Visions: The Epic History of Art in America. Alfred A. Knopf. pp. 508–509. ISBN 0-679-42627-2. 喺2020-08-08搵到. 
  • Murray, Stuart; McCabe, James (1993). Norman Rockwell's Four Freedoms. Gramercy Books. ISBN 0-517-20213-1.
  • Schick, Ron (2009). Norman Rockwell: Behind The Camer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SBN 978-0-316-00693-4.
  • Solomon, Deborah (2013). "Fifteen: The Four Freedoms (May 1942 to May 1943)". American Mirror: The Life and Art of Norman Rockwell.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p. 201–220. ISBN 978-0-374-11309-4. 喺2020-08-08搵到. 
  • Wright, Tricia (2007). "The Depression and World War II". American Art and Artist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p. 122–123. ISBN 978-0-06-089124-4. 喺2020-08-08搵到. 
  • "Sustaining Vision". The Story of America: Over 150 Momentous Events Depicted in Great American Art. Country Beautiful Corporation. 1976. pp. 178–179. ISBN 0-87294-047-0.
  • Boyd, Kirk (2012). 2048: Humanity's Agreement to Live Together. ReadHowYouWant. p. 12. ISBN 1-4596-2515-3. 原著喺2020-08-20歸檔. 喺2020-08-08搵到.
  • Kern, Gary (2007). The Kravchenko Case: One Man's War on Stalin. Enigma Books. p. 287. ISBN 1-929631-73-1. 原著喺2020-08-20歸檔. 喺2020-08-08搵到.
  • Inazu, John D. (2012). Liberty's Refuge: The Forgotten Freedom of Assembly.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71. ISBN 0-300-17315-6. 原著喺2020-08-20歸檔. 喺2020-08-09搵到.
  • Meggs, Philip B.; Paine, Howard E.; 等 (2000). Pushing the envelope: the art of the postage stamp. Norman Rockwell Museum. p. 8. ASIN B001BHDYPY.

報紙同雜誌 編輯

網頁同新聞稿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