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保羅·薩特
桑-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號—1980年4月15號 )係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劇作家,小說家,編劇,政治活躍分子,傳記作家,文學評論家。亦係20世紀法國哲學嘅表表者。
桑-保羅·薩特 | |
---|---|
姓名原文 | Jean-Paul Sartre |
出生日 | 1905年6月21號 |
出生地 | 巴黎 |
本名 | 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
死亡日 | 1980年4月15號 (74歲) |
死亡地 | 14th arrondissement of Paris (法國) |
死因 | 水腫 |
國籍 | 法國 |
母語 | 法文 |
識嘅語言 | 法文 |
信奉 | 無神論 |
母校 | Lycée Henri-IV、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Cours Hattemer、Lycée Louis-le-Grand、巴黎大學 |
職業 | playwright、epistemologist、小說家、編劇、biographer、literary critic、essayist、resistance fighter、政治作家、作家、哲學家、peace activist、opinion journalist、知識份子、填詞 |
僱主 | Lycée Condorcet |
阿爸 | Jean-Baptiste Sartre |
[改維基數據] | |
思想
編輯沙特嘅主要理念係人類「註定要自由」。[1]佢解釋道:「呢個睇落好似自相矛盾,因為通常嚟講,註定係一個外在嘅判斷,係一個審判嘅結論。喺呢度,唔係人類揀咗要咁樣。人類嘅存在係偶然嘅。呢個係對佢哋存在嘅一種註定。佢哋嘅存在唔係預先決定咗,所以每個人都要創造自己嘅存在,然後為此負責。佢哋冇得唔自由,自由係一種必然,永遠都唔可以放棄。」[2]
呢個理論建基於佢認為冇造物主嘅立場,並用切紙刀嘅例子嚟說明。沙特話,如果你諗下一把切紙刀,你會假設造紙刀嘅人一定有個計劃:一個本質。沙特話,人類喺存在之前係冇本質,因為冇造物主。所以:「存在先於本質」。[1]呢個就係佢斷言嘅基礎,因為人冇辦法用任何特定嘅人性嚟解釋自己嘅行為同舉動,所以必然要為呢啲行為負全責。「我哋孤立無援,冇藉口可言。」「我哋可以行動,唔受過去嘅決定,過去永遠同我哋分開。」[3]
沙特堅持認為,真實性同個性呢啲概念係要爭取嚟,唔係學返嚟。我哋需要經歷「死亡意識」,先至可以喚醒自己,明白真正重要嘅係咩:我哋生命中真實嘅嘢係生活經驗,唔係知識。[4]死亡畫上最後一個句號,當我哋作為生命體停止為自己而活,永遠變成只為外界存在嘅客體。[5]喺呢方面,死亡強調咗我哋自由、個體存在嘅重擔。「我哋可以將真實性同非真實嘅存在方式對立。真實性係喺焦慮中經歷存在嘅不確定性。同時亦要知道點樣面對佢,通過賦予我哋行動意義,並承認自己係呢個意義嘅作者。相反,非真實嘅存在方式係逃避、自欺,為咗逃避呢種焦慮同對自己存在嘅責任。」[2]
雖然沙特受到海德格爾嘅影響,但《存在與虛無》嘅出版標誌住佢哋觀點嘅分歧,海德格爾喺《論人文主義》中評論道:
存在主義話存在先於本質。喺呢句話入面,佢係根據形而上學嘅意義嚟理解「存在」同「本質」,自柏拉圖以嚟,一直話「本質」先於「存在」。沙特顛倒咗呢句話。但係顛倒一個形而上學嘅陳述,仍然係一個形而上學嘅陳述。佢仍然停留喺形而上學,忽略咗存在嘅真理。[6]
赫伯特·馬庫色都對沙特喺《存在與虛無》中對人類存在嘅形而上學詮釋有意見,佢認為呢部作品將焦慮同無意義投射到存在嘅本質上:
只要存在主義仍然係一種哲學學說,佢就仍然係一種唯心主義學說:佢將人類存在嘅特定歷史條件物化成本體論同形而上學嘅特徵。存在主義因此成為咗佢所攻擊嘅意識形態嘅一部分,佢嘅激進性係虛幻嘅。[7]
沙特仲受到現象學認識論嘅啟發,Franz Adler咁樣解釋:「人通過行動嚟選擇同塑造自己。任何行動都意味住佢判斷喺呢啲情況下,唔單止對行動者本身,對其他人喺類似情況下都係啱嘅。」[8]沙特對心理學概念嘅分析都好重要,包括佢建議意識嘅存在係同自身唔同嘅嘢,對事物嘅有意識認知唔局限於對佢哋嘅認知:對沙特嚟講,意向性適用於情感同認知,適用於慾望同知覺。[9]「當感知到一個外部物體時,意識同時都意識到自身,即使意識唔係自身嘅對象:呢個係對自身嘅非定位意識。」[10]不過,佢對心理分析,特別係對弗洛伊德嘅批評,亦面臨一啲反批評。理查德·沃爾海姆同湯瑪斯·鮑德溫認為,沙特企圖證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嘅無意識理論係錯誤嘅,但呢個嘗試建基於對弗洛伊德嘅誤解。[11][12]
公共知識分子嘅事業
編輯雖然沙特一生都圍繞住人類自由嘅概念,但佢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大約1944-1945年左右,先開始持續參與更多公共事務嘅知識分子活動。[13] 喺二戰前,佢滿足於一個無政治立場嘅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角色:「當時喺拉昂教書嘅沙特,以蒙帕納斯同拉斯拜大道交界嘅多姆咖啡館做佢嘅總部。佢睇戲、睇小說、同女仔食飯。佢寫作。佢嘅作品都出版咗。」[14] 沙特同佢一生伴侶波伏瓦,用佢嘅說話嚟講,就係「我哋周圍嘅世界只係我哋私生活演出嘅背景」。[15]
戰爭令沙特睇清楚一個佢之前未明白嘅政治現實,直到被迫不斷同佢接觸:「世界本身摧毀咗沙特關於孤立自決個體嘅幻想,令佢清楚知道自己喺當時事件中嘅個人利害關係。」[16] 1941年返到巴黎,佢組織咗「社會主義同自由」抵抗組織。1943年,喺呢個組織解散之後,沙特加入咗一個作家抵抗組織,[17] 喺度一直都係活躍成員直到戰爭結束。佢繼續瘋狂寫作,「正係因為戰爭同被囚禁呢個關鍵經歷,沙特開始嘗試建立一個正面嘅道德系統,並通過文學嚟表達。」[18]
沙特工作呢個新階段嘅象徵性開始,係佢喺1945年10月為一份新雜誌《現代時報》寫嘅引言。喺度佢將雜誌,即係佢自己,同左派連繫埋一齊,並呼籲作家表達佢哋嘅政治承擔。[19] 不過,呢個連繫係唔明確嘅,更多係指向左派嘅概念,而唔係具體嘅左派政黨。
沙特嘅哲學令佢可以成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佢將文化視為一個非常流動嘅概念;既唔係預先決定,亦都冇一個明確嘅完結;相反,以真正嘅存在主義方式,「文化一直被視為一個不斷發明同重新發明嘅過程。」呢一點將沙特呢個知識分子標記為一個實用主義者,願意隨住事件而移動同轉變立場。除咗相信人類自由之外,佢冇死板咁跟隨任何事業,寧願保持一個和平主義者嘅客觀性。正正係呢個自由嘅主題,令佢嘅作品「顛覆咗學科之間區分嘅基礎」。[20] 因此,佢能夠涉獵廣泛嘅主題:「國際世界秩序、當代社會(特別係法國)嘅政治同經濟組織、規管普通市民生活嘅制度同法律框架、教育系統、控制同傳播資訊嘅媒體網絡。沙特有系統咁拒絕對佢睇到嘅世界不平等同不公正保持沉默。」[21]
沙特一直同情左派,支持法國共產黨(PCF),直到1956年蘇聯入侵匈牙利。法國解放之後,法共對沙特嘅哲學感到憤怒,認為呢種哲學將年輕嘅法國男女從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引開,轉入沙特自己嘅存在主義。[22] 由1956年起,沙特拒絕法共代表法國工人階級嘅說法,反對佢哋嘅「權威傾向」。喺60年代後期,沙特支持毛主義者,呢個運動拒絕承認已建立嘅共產黨嘅權威。[23] 不過,雖然同毛主義者站喺同一陣線,沙特喺五月風暴之後話:「如果重新睇晒我所有嘅書,就會發現我冇根本上嘅改變,我一直都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24] 佢後來更明確允許自己被稱為無政府主義者。[25][26]
喺一場首次真正令沙特參與政治事務嘅戰爭嘅餘波中,佢開始寫作一系列「反映佢早期思想幾乎每個重要主題,並開始探索解決當中提出嘅問題嘅其他方法」嘅作品。[27] 佢同當時所有公共知識分子面對嘅最大困難,係世界日益增加嘅科技層面令印刷文字作為一種表達形式過時。喺沙特嘅睇法中,「傳統資產階級文學形式本質上仍然優越」,但係「必須接受新嘅科技『大眾媒體』形式」,如果沙特作為一個真誠、有承擔嘅知識分子要達到佢嘅倫理同政治目標:揭穿資產階級嘅政治實踐,同提高工人階級嘅政治同文化意識。[28]
沙特嘅鬥爭係反對開始接管媒體同摧毀知識分子角色嘅壟斷大亨。佢嘗試接觸公眾嘅努力受到呢啲權力嘅中介,而佢經常要同呢啲權力鬥爭。不過,佢夠聰明,能夠通過佢對各種媒體形式嘅互動方式嚟繞過呢啲問題,例如喺報紙專欄宣傳佢嘅電台訪問,反之亦然。[29]
沙特作為公共知識分子嘅角色有時會令佢陷入身體危險,例如喺1961年6月,一個塑膠炸彈喺佢住嘅大廈入口爆炸。佢當時公開支持阿爾及利亞自決,令佢成為恐怖行動嘅目標,呢啲恐怖行動係因為殖民者嘅處境惡化而增加。第二年都發生過類似嘅事,佢開始收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奧蘭嘅威脅信。[30]
沙特喺呢個衝突中嘅角色包括佢喺弗朗茨·法農嘅《大地上嘅受苦人》嘅序言中嘅評論:「打死一個歐洲人就等於一箭雙鵰,同時摧毀一個壓迫者同一個被壓迫者:最後剩低嘅係一個死人同一個自由人。」呢個評論引起右派嘅一啲批評,例如Brian C. Anderson同邁克爾·沃爾澤。沃爾澤為胡佛研究所寫嘅時候,提議沙特呢個歐洲人係偽君子,因為佢冇自願被殺。[31][32]
不過沙特對後殖民衝突嘅立場喺左派中都唔係完全冇爭議;沙特嘅序言喺1967年之後印刷嘅《大地上嘅受苦人》嘅一啲版本中被省略。呢個原因係因為佢公開支持以色列喺六日戰爭中嘅立場。法農嘅遺孀Josie認為沙特支持以色列嘅立場同呢本書嘅反殖民主義立場唔一致,所以最後佢嘅序言被省略咗。[33] 喺1978年喺霍華德大學接受訪問時,佢解釋話「當以色列向阿拉伯國家宣戰[喺六日戰爭期間]嘅時候,西方(法國)知識分子中出現咗一個好大嘅支持以色列嘅運動。沙特參與咗呢個運動。佢簽署咗支持以色列嘅請願書。我覺得佢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嘅態度同法農嘅作品唔相容。」[33] 最近重印嘅法農嘅書通常都包括咗沙特嘅序言。
疏仕
編輯- ↑ 1.0 1.1 《存在主義與人道主義》,第29頁。
- ↑ 2.0 2.1 Malinge 2021.
- ↑ Malinge 2013.
- ↑ 沙特 (1943) 《存在與虛無》,第246頁。
- ↑ 死亡。(1999)。Gordon Hayim (編) 存在主義詞典 (第105頁)。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 ↑ Heidegger, Martin (1978). Basic Writings from 'Being and Time' (1927) to 'The Task of Thinking' (1964) (英文).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978-0-7100-8646-4.
- ↑ Marcuse, Herbert。「沙特嘅存在主義」。收錄喺《批判哲學研究》。由Joris De Bres翻譯。倫敦:NLB,1972年。第161頁。
- ↑ Adler, Franz (1949). "The Social Thought of Jean-Paul Sart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5 (3): 284–294. doi:10.1086/220538. S2CID 144247304.
- ↑ Farina, Gabriella (2014)。 關於現象學方法嘅一啲反思。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14 February 2019. 《哲學、心理及神經科學對話》,7(2):50–62。
- ↑ Malinge 2016.
- ↑ Baldwin, Thomas (1995). Ted Honderich (編).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92. ISBN 978-0-19-866132-0.
- ↑ Wollheim, Richard。《弗洛伊德》。倫敦,Fontana Press,第157-176頁。
- ↑ Baert 2015.
- ↑ Gerassi 1989, p. 134.
- ↑ Aronson 1980, p. 21.
- ↑ Aronson 1980, p. 108.
- ↑ Aronson 2004, p. 30.
- ↑ Thody 1964, p. 21.
- ↑ Aronson 1980, p. 10.
- ↑ Kirsner 2003, p. 13.
- ↑ Scriven 1999, p. xii.
- ↑ Scriven 1999, p. 13.
- ↑ "Jean-Paul Sartr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原先內容歸檔喺6 October 2011. 喺27 October 2011搵到.
- ↑ Davis, Lydia; Auster, Paul; Contat, Michel; Sartre, Jean-Paul (7 August 1975). "Sartre at Seventy: An Interview by Jean-Paul Sartre and Michel Contat".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原先內容歸檔喺3 July 2011. 喺27 October 2011搵到.
- ↑ "Sartre par lui-même (Sartre by Himself)". Raforum.info. 28 September 1966. 原著喺30 September 2011歸檔. 喺27 October 2011搵到.
- ↑ "Interview with Jean-Paul Sartre" in The Philosophy of Jean-Paul Sartre, ed. P. A. Schilpp, p. 21.
- ↑ Aronson 1980, p. 121.
- ↑ Scriven 1993, p. 8.
- ↑ Scriven 1993, p. 22.
- ↑ Aronson 1980, p. 157.
- ↑ Brian C. Anderson (February 1, 2004). "The Absolute Intellectual".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原著喺2011-11-13歸檔.
- ↑ Michael Walzer (Spring 2002). "Can There Be a Decent Left?". Dissent. 原著喺18 November 2011歸檔.
- ↑ 33.0 33.1 Christian Filostrat. "Frantz Fanon's Widow Speaks: Interview with Frantz Fanon's Widow Josie Fanon"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5 June 2021.. Negritude Agonistes. Accessed 05 June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