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
座標: 31°57′12.8″N 118°50′25.3″E / 31.953556°N 118.840361°E
江寧區 | |
---|---|
![]() 南唐二陵嘅順陵 | |
地圖 | |
![]() | |
江寧區喺南京內嘅地理位置 | |
明細 | |
粵拼 | gong1 ning4 keoi1 |
普通話拼音 | Jiāngníng qū |
所屬省級政區 | 江蘇省 |
所屬地級政區 | 南京市 |
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成立 | 2000年 |
政府駐地 | 東山街道上元大街369號 |
首長 | 嚴應駿[1] |
面積 | |
- 全部 | 1,561 km2(603 sq mi)[2] |
街道辦事處數目 | 10[3] |
人口(2017) | 124.85萬人[4] |
人口密度(2017) | 799.81[5] 人/km² |
本地生產總值(2017) | 1935.92億元[4]人民幣 |
郵政編碼 | 211100 |
電話區號 | +86 (0)25 |
車牌 | 蘇A |
時區 | 中國時區:UTC+8 |
網站: 江寧區府 | |
江寧(粵拼:gong1 ning4;普通話拼音:Jiāngníng)係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嘅一個區,面積1561 km²[2],人口124萬(2017年)[4]。
史改
中國地名變遷 | |
建置 | 280年 |
現名 | 江寧區 |
晉 | 臨江縣(280年) 江寧縣(281年以後) |
---|---|
唐 | 江寧縣(619年之前) 歸化縣(619~625年) 金陵縣(625~626年) 白下縣(626年~635年) 江寧縣(635~761年) 上元縣(761年以後) |
五代十國 | 上元縣(917年以前) 江寧縣(917年以後)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江寧縣(2000年以前) 江寧區(2000年以後) |
江寧係南京嘅古名,南京嘅簡稱「寧」就係出自於佢。同時江蘇嘅「江」亦出自江寧,喺清朝拆江南省做江蘇同安徽時,江蘇省名來自江寧府同蘇州府嘅合名。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建業(南京嘅古名)爲秣陵縣,然後從秣陵縣中分出個臨江縣,遞年話呢度「外江無事」,於是改臨江縣做江寧縣,話呢度喺長江邊而又社會安寧[2][6][註 1]。
隋大業元年(605年)縣治由江寧鎮搬去冶城(今日南京建鄴區朝天宮一帶)。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爲歸化縣,武德八年(625年)又改叫金陵縣,遞年武德九年(626年)又改爲白下縣,到貞觀九年(635年)先恢復爲江寧縣,不過到上元二年(761年)又改叫上元縣。
五代十國時,楊吳天祐十四年(917年)又從上元縣分割出個江寧縣,然後兩個縣治都喺金陵城,以秦淮河爲界,之後兩縣分治一城嘅情況延續到清末。期間南京所在嘅府叫過做江寧府,使南京城得過江寧呢個名。
1912年(民國元年),中華民國廢上元縣,合併到江寧縣,同時江寧縣治搬出南京城,將南京城劃成市區做行政市。江寧縣由江蘇省管轄。
2000年,因為都市化,江寧縣改編爲市轄區,做江寧區,直至而家。
江寧文化底蘊深厚,一啲典故如謝安隱居過江寧嘅東山,後來出山爲相,稱之為「東山再起」。
江寧開發區改
江寧開發區嘅位置就喺區內。1997年2月2號,佢承認爲國家級尖端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1年7月,呢個區域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資格證。2002年7月,佢攞到江蘇省電子及資訊產業基地嘅稱號。
政區改
註改
攷改
- ↑ "政府領導". 江寧區政府. (原先內容喺2018年12月31號歸檔). 喺2019年2月21號搵到.
- ↑ 2.0 2.1 2.2 2.3 "江寧概況". 江寧區政府. 2017年3月28號. 喺2019年2月21號搵到.
- ↑ 3.0 3.1 "2018年統計用區劃代碼:江寧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喺2019年2月21號搵到.
- ↑ 4.0 4.1 4.2 "江寧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世界人口大全. 2018年8月9號. 喺2019年2月21號搵到.
- ↑ 人口密度用人口計總面積得出。
- ↑ 6.0 6.1 "「江寧」名字的形成". 江寧區圖書館. 2011年11月18號. (原先內容喺2016年3月9號歸檔). 喺2017年5月26號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