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
泮塘(呢個廣州地名有特殊讀音,泮讀畔,塘要陰上變調,粵拼:bun6 tong2;英文:Pun Tong)係位於廣州西關嘅一笪地,大約喺荔灣區龍津西路、荔灣湖、泮塘路、泮塘五約一帶。舊時係南漢後主劉鋹嘅御苑昌華苑嘅一部分,到清代係南海縣恩洲堡十八個鄉之一,泮塘鄉係之中最富庶嘅鄉。泮塘最出名嘅特產係泮塘五秀,即係蓮藕、茨菇、馬蹄、茭笋、菱角。
地名
編輯根據清代廣東大儒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泮塘」呢個名係由「半塘」化過來。當時西門打西,從龍津橋到蜆涌方圓二十里內有好多池塘,佔地過半,因為一半係魚塘,所以叫「半塘」[1]。根據呢個記載,當時「半塘」呢個名所指嘅範圍係好大嘅,幾乎係西關嘅代名詞,連陳家祠都喺呢個地頭,後來呢個名嘅範圍縮細,而家泮塘內分爲從首約到五約共五個約。
民間口耳相傳另一個神話來解釋呢個地名:從前呢度有眼塘,呢眼塘得意嘅地方在於佢常年滿水,就算其他塘乾底,佢都係滿嘅;有年大旱,村民就用呢眼塘嘅水淋田,水位係噉落,不過落到一半就唔再落,第二日眼塘重新滿水,村民覺得神奇,於是嗌佢做半塘,用佢來起村名。另外半塘又叫半溪(泮溪、泮嘅讀法一律同叛),有啲人嗌半水(泮水)。
至於而家呢個名,係從宋代開始。相傳有位老先生行經呢處,打聽當地名,村民話係「半塘」,一半嘅半,先生笑講半半聲未滿有咩好聽?落多三點水咪重好。村內嘅父老聽咗又覺得係,所謂「泮」即係「入泮」,意思係返學讀書,因為古代嘅學宮又叫「泮宮」「泮水」,入學宮讀書就叫「入泮」。啲村民都想子孫出人才,爲咗攞意頭,一於改名做「泮塘」,重起咗支文塔希望文澤後世。
史
編輯古時候泮塘一帶係海,後來珠江泥沙沖積,唐朝時形成陸地。因為新沖出來嘅地方地勢低,啲人就開挖池塘,係塘基種荔枝、龍眼,逐漸成為荔枝灣一部分。據《廣東新語》,呢度嘅村民十之八九種蓮藕,夏天時賣蓮藕、蓮花,秋天曬乾荷葉透爐,連浸煙都有荷香。除咗蓮藕,荔枝都係重要生計,據《廣州城防誌》,種荔枝嘅人家有幾千戶,荔枝熟時,係荔枝灣嘅一處風景,「十里紅雲、八橋畫舫,遊人萃焉」。
因為呢度風景好,所以呢度建造過幾多園林。唐朝時嶺南節度使鄭從讜喺度築荔園,後來變成古蹟鄭公堤;南漢時成為御苑,當時南漢雖然偏居兩廣,因為海貿發達,有段時間都幾有錢,幾任皇帝一代闊佬過一代,大興土木,珠江兩岸起咗好多御苑。泮塘嘅昌華苑係其中之一,入邊起咗好多豪華宮殿,荔枝熟時皇帝就同內臣寵妃遊花園,重搞咗個「紅雲宴」,令呢度熱鬧一時。後來宋軍征服南漢,焚燬咗昌華苑。清代,呢度則有嶺南園林嘅傑作海山仙館[2]。
近代以來,泮塘作為荔枝灣一部分,成為廣州有名嘅風景區,當時泮塘地方都係嶺南水鄉嘅風貌。不過呢幾十年來,廣州市區擴張,有城牆圍住嗰陣,泮塘係城外嘅鄉下,而家泮塘地方徹底城市化,已經睇唔到往日嘅水鄉景色,好多河涌消失,得返1958年挖嘅荔灣湖重見到樹木湖水。
21世紀初,廣州市政府開通咗中山八路同龍津西路之間嘅泮塘路,將佢變成「廣州美食一條街」。2007年市政府決定清拆泮塘五約嘅民房,攞出3.6萬平方公里笪地擴建荔灣湖公園。2013年,搞泮塘改造,近半老屋會保留,不過因為原住居民要搬趄,啲人認為日後泮塘會物是人非[3][4]。
荔枝灣涌
編輯原本泮塘一帶嘅河涌因為工業化而污染嗮,變成臭涌而畀人冚蓋,後來2010年廣州搞亞運會,就順便使咗一億幾人民幣整治河涌,其中嘅大工程就係將舊時西關涌掀蓋復涌,恢復咗舊時嘅風貌,而家週邊變成咗旅遊區[5]。
仁威廟
編輯仁威廟係泮塘重要文物,目前嘅保護級別屬省級,佢係間北帝廟,農曆二月初八係仁威廟誕。有個古仔話,從前有兩兄弟叫亞仁、亞威,有日佢哋撈到嚿怪石,抬返屋企供奉,從此生活得心應手,呢件事傳遍鄉里,十里之內都有人拜,於是啲人起咗座廟,鄉人據兄弟嘅名起做「仁威廟」。
泮塘五秀
編輯泮塘五秀係泮塘有名嘅特產,係指泮塘出產嘅菱角、蓮藕、馬蹄、茨菇、茭笋。因為出產嘅品質好靚,所以聲明遠播。
傳說話舊時啲村民經常去西禪寺裝香,同嗰度嘅和尚好熟,有回和尚贈村民五種水生植物種子,話係供佛嘅五種仙果,話過咗排會有場大雨,浸曬啲嘢,得呢五種仙果生存到。啲村民搦返去種,之後真係有場大雨浸到連水稻都無得生,反而呢五種植物生得重旺,之後啲村民就將佢哋當作本村特產。
開頭時佢哋其實係嗌「泮塘五瘦」,因為呢五樣嘢落鑊炒時要落足油,若果唔係隻鑊就生鏽,食油咁多就係瘦物,所以嗌「五瘦」。但後來瘦瘦聲好難聽,就嗌成「五秀」,表示呢五樣嘢係泮塘嘅名產,品質好好。
攷
編輯- ↑ 《廣東新語》原文:廣州郊西,自浮丘以至西場,自龍津橋以至蜆涌,週回廿餘里,多是池塘,故其地名曰半塘。
- ↑ 〈大洋網:「認識廣州」泮塘——皇家御苑留餘韻〉。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喺2014年2月6號搵到。
- ↑ 〈金羊網:泮塘改造,五秀安在?〉。原著喺2016年3月12號歸檔。喺2014年2月6號搵到。
- ↑ 〈廣東新聞網:廣州改造泮塘古村 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原著喺2013-09-25歸檔。喺2014-02-06搵到。
- ↑ 豆瓣:廣州荔枝灣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