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墩山隧道
煙墩山隧道(英文:Beacon Hill Tunnel)係香港一隧道,喺煙墩山下。原本係畀火車行,行九廣鐵路。家下畀中華煤氣鋪管輸煤氣用。後尾畀西便十到廿米遠嘅筆架山隧道取代。
史
編輯一九零五年打算起九廣鐵路英段時,量地官提咗兩個方案,一係經新界中部,大埔海西岸,不過要開隧道過煙墩山,而有隧道有成一哩半長,即二千四百米。一係兜新界西部,過青山灣北上。而最後決定揀咗前者,雖然隧道難開,但因爲短好多,而且經嘅地方興旺啲。
隧道係由劃則師修斐(Frederick Southey)定出來,而佢係香港拔萃男書院早年校友。
一九零六年開始開路,全長廿二哩,即係三萬五千四百米。而煙墩山隧道就喺呢年五月開始起。當時叫二號隧道,皆因四條隧道之中,由九龍起排第二。挖隧道時,係兩邊一齊挖。之但係測度數據有誤,搞到初次兩邊駁唔埋,要修正返至得。
開鑿隧道,工程龐大,當時來講,亞洲數一數二。工程開初,係請本地工人,之不過本地人信風水,認定挖隧道會觸怒鬼神,就齊聲反對。最後營造公司要由印度以及中國山東請人收科。由於香港天氣有時惡劣,時有打風,而衞生唔好,容易有病,死咗唔少工人同工程師。工程期間,有過五十人死喺隧道。
挖隧道都唔係咁易。煙墩山地質,結構複雜,花崗岩大又鬆散,唔可以靠埋炸藥炸開,要炸少少,再用人手鑿,搞到進度好慢。
當時施工有窄軌蒸汽火車頭,起好調去行沙頭角支綫。一九零九年,隧道駁通。
一九一零年十月隧道同全綫一齊啟用,隧道全長二千四百米,單軌行車,軌係標準闊,四呎八吋半,即係一千四三十五毫米。
由於地勢緣故,九龍同沙田兩邊入隧道都係上斜,而且係甚斜。沙田入口上斜度係一比一百,九龍入口係一比一百五十。即係無論點行,火車會上斜先,到隧道中間落斜。火車一定要開恆先行得。所以,隧道內經常污煙廢氣。就算係夏天,搭客都閂晒窗。行蒸汽火車時,過隧道之前,火車係會喺沙田站同油蔴地站停耐啲,等火車頭蓄够力先行。之不過咁,火車頭上斜都好食力。後尾用柴油火車,都一樣要開恆馬力至入隧道。入隧道時,客卡燈都會暗啲。
一九四一年,日軍攻港其間,英軍為咗拖住日軍,阻慢日軍向市區推進,於是乎炸毀隧道中段。日軍統治期間以至香港重光,雖則修復過,但結構已損,成日會滲水。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九廣鐵路電氣化同現代化,雙程行車要鋪雙軌,所以喺煙墩山隧道以西,起條新隧道,是爲筆架山隧道。除咗雙程之後,斜度有所改善,係沙田高,九龍低,唔似煙墩山隧道。一九八一年四月廿四號,煙墩山隧道停用。而兩日後,即廿六號,筆架山隧道正式啟用。而廿五號呢一日,火車只去到沙田站同旺角站,中間要改搭巴士。
舊隧道後尾租畀煤氣公司輸煤氣同埋液化天然氣。
參攷
編輯- Phillips, Robert J. (1990). 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 a history. Urban Council.
- "Beacon Hill Tunnel"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