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姑
籃姑(粵拼:Naam4 gu1),又叫做菜籃姑[1]、籃仔姑[2],係廣東、福建、臺灣鹿港客家人傳說中嘅女性,而且重流傳到去馬來西亞安順嘅客家移民嗰度。啲人通常喺中秋嗰時會用竹籃做道具,用類似扶乩嘅方式問佢嘢,而安順嘅客家人就係喺七夕咁做。
儀式
編輯喺廣東只係畀女人玩同睇,中秋節要喺屋入面啲人睇唔到嘅地方,將女人杉披喺有椰子殼嘅竹籃嚟代表籃姑,然後兩個女性盤坐喺地下用雙手拖住個竹籃,前面放一張矮凳,跟住佢哋一齊唱:「請籃姑,請籃姑,你係佛山人氏女,你係省城人士娘,家婆嚴令吞金死,丈夫嚴令早辭陽。」如果靈魂上到個籃度,就會向矮凳唔停咁叩頭,啲人就有得問佢嘢,個籃會用叩頭嘅次數嚟答。[4]
廣東梅州嘅中秋節夜晚,兩個女人會一齊捧住一個菜籃,上面襟件杉,另一個人就一路燒衣紙一邊唱:「菜籃姐,菜籃姑,八月十五請你下來嬲一晡(夜)。你愛來只管來,莫在河唇河喙攪溜苔。燈芯搭橋你愛過,竹葉撐船你愛來。」[1]
福建詔安嘅中秋夜,啲人用彩纸畫眼、鼻、口,貼喺個菜籃度,由二個姑娘喺兩邊撑住,一班人圍埋一齊搞。如果個籃會搖擺,就(用閩南話)講:「籃姑嚟喇。」,就可以問佢嘢。[5]
馬來西亞安順市嘅廣東客家移民會喺七夕前一晚拜七姐,夜晚八點至第日凌晨兩點,後生女會聚喺屋企門口前面,由兩個人托住穿過竹籃木棍兩端,用廣東話唸出:「籃姑籃娘,請妳出來商量。」如果籃姑嚟咗,鎖匙串就會發出聲響,竹籃插住嘅香煙會好似有人食咁發光。問嘢嗰陣,成個竹籃會傾埋一邊 up6 頭三次。少女多數係問姻緣。未結婚嘅少女食素一日會易啲達成;如果有嫁咗人嘅女性企埋一齊,就難啲請出,因為籃姑係畀佢家婆刻薄致死,所以唔鍾意以家婆身份出現嘅女人。[6]
喺鹿港嘅中秋習俗都有呢個儀式[2]。手攞住個籃嘅女仔喺周圍嘅同伴唸咒之後,開始唔自覺咁喊,個頭搖。作家保真認為咁嘅風俗帶有邪氣嘅迷信[7]。
睇埋
編輯攷
編輯- ↑ 1.0 1.1 沈丽华、邵一飞 (2007)。《《廣東神源初探》》 (中國中文)。中國:大眾文藝出版社。ISBN 9787801719478。
- ↑ 2.0 2.1 尤增輝 (1979)。《《鹿港斜陽》》 (臺灣中文)。台灣:大漢出版社。
- ↑ 朱介凡 (1989-08-01)。《《中華諺語志》》 (臺灣中文)。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ISBN 9789570500042。
- ↑ 劉志文 (2007-01-01)。《《廣東民俗大觀》》 (中國中文)。中國:廣東旅游出版社。ISBN 9787806538333。
- ↑ 福建省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9–12)。《《诏安县志》》 (中國中文)。中國:方志出版社。ISBN 9787801225412。
{{cite book}}
: CS1 maint: date format (link) - ↑ 〈夜祭七姐玩"菜籃姑"‧七夕民俗活動‧安順絕跡40年〉 (星加坡中文)。《星洲日報》。2012-08-23。原著喺2015-05-18歸檔。喺2015-05-12搵到。
- ↑ 保真 (1997-05-10)。《《醒來仍在江上》》 (臺灣中文)。台灣:健行文化。ISBN 957968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