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保羅·薩特

(由薩特跳轉過嚟)

桑-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號1980年4月15號 )係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劇作家,小說家,編劇,政治活躍分子,傳記作家,文學評論家。亦係20世紀法國哲學嘅表表者。

桑-保羅·薩特
姓名原文Jean-Paul Sartre
出生日1905年6月21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巴黎 喺Wikidata改呢個
本名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
死亡日1980年4月15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74歲)
死亡地14th arrondissement of Paris (法國喺Wikidata改呢個
死因水腫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法國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語法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法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信奉無神論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Lycée Henri-IV、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Cours Hattemer、Lycée Louis-le-Grand、巴黎大學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playwright、epistemologist、小說家編劇、biographer、literary critic、essayist、resistance fighter、政治作家、作家哲學家、peace activist、opinion journalist、知識份子填詞 喺Wikidata改呢個
僱主Lycée Condorcet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爸Jean-Baptiste Sartre 喺Wikidata改呢個
薩特

思想

編輯
睇埋:[[:存在與虛無]]

沙特嘅主要理念係人類「註定要自由」。[1]佢解釋道:「呢個睇落好似自相矛盾,因為通常嚟講,註定係一個外在嘅判斷,係一個審判嘅結論。喺呢度,唔係人類揀咗要咁樣。人類嘅存在係偶然嘅。呢個係對佢哋存在嘅一種註定。佢哋嘅存在唔係預先決定咗,所以每個人都要創造自己嘅存在,然後為此負責。佢哋冇得唔自由,自由係一種必然,永遠都唔可以放棄。」[2]

呢個理論建基於佢認為冇造物主嘅立場,並用切紙刀嘅例子嚟說明。沙特話,如果你諗下一把切紙刀,你會假設造紙刀嘅人一定有個計劃:一個本質。沙特話,人類喺存在之前係冇本質,因為冇造物主。所以:「存在先於本質」。[1]呢個就係佢斷言嘅基礎,因為人冇辦法用任何特定嘅人性嚟解釋自己嘅行為同舉動,所以必然要為呢啲行為負全責。「我哋孤立無援,冇藉口可言。」「我哋可以行動,唔受過去嘅決定,過去永遠同我哋分開。」[3]

沙特堅持認為,真實性同個性呢啲概念係要爭取嚟,唔係學返嚟。我哋需要經歷「死亡意識」,先至可以喚醒自己,明白真正重要嘅係咩:我哋生命中真實嘅嘢係生活經驗,唔係知識。[4]死亡畫上最後一個句號,當我哋作為生命體停止為自己而活,永遠變成只為外界存在嘅客體。[5]喺呢方面,死亡強調咗我哋自由、個體存在嘅重擔。「我哋可以將真實性同非真實嘅存在方式對立。真實性係喺焦慮中經歷存在嘅不確定性。同時亦要知道點樣面對佢,通過賦予我哋行動意義,並承認自己係呢個意義嘅作者。相反,非真實嘅存在方式係逃避、自欺,為咗逃避呢種焦慮同對自己存在嘅責任。」[2]

雖然沙特受到海德格爾嘅影響,但《存在與虛無》嘅出版標誌住佢哋觀點嘅分歧,海德格爾喺《論人文主義》中評論道:

存在主義話存在先於本質。喺呢句話入面,佢係根據形而上學嘅意義嚟理解「存在」同「本質」,自柏拉圖以嚟,一直話「本質」先於「存在」。沙特顛倒咗呢句話。但係顛倒一個形而上學嘅陳述,仍然係一個形而上學嘅陳述。佢仍然停留喺形而上學,忽略咗存在嘅真理。[6]

赫伯特·馬庫色都對沙特喺《存在與虛無》中對人類存在嘅形而上學詮釋有意見,佢認為呢部作品將焦慮同無意義投射到存在嘅本質上:

只要存在主義仍然係一種哲學學說,佢就仍然係一種唯心主義學說:佢將人類存在嘅特定歷史條件物化成本體論同形而上學嘅特徵。存在主義因此成為咗佢所攻擊嘅意識形態嘅一部分,佢嘅激進性係虛幻嘅。[7]

沙特仲受到現象學認識論嘅啟發,Franz Adler咁樣解釋:「人通過行動嚟選擇同塑造自己。任何行動都意味住佢判斷喺呢啲情況下,唔單止對行動者本身,對其他人喺類似情況下都係啱嘅。」[8]沙特對心理學概念嘅分析都好重要,包括佢建議意識嘅存在係同自身唔同嘅嘢,對事物嘅有意識認知唔局限於對佢哋嘅認知:對沙特嚟講,意向性適用於情感同認知,適用於慾望同知覺。[9]「當感知到一個外部物體時,意識同時都意識到自身,即使意識唔係自身嘅對象:呢個係對自身嘅非定位意識。」[10]不過,佢對心理分析,特別係對弗洛伊德嘅批評,亦面臨一啲反批評。理查德·沃爾海姆湯瑪斯·鮑德溫認為,沙特企圖證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嘅無意識理論係錯誤嘅,但呢個嘗試建基於對弗洛伊德嘅誤解。[11][12]

公共知識分子嘅事業

編輯
 
尚-保羅·沙特西蒙娜·德·波伏瓦巴爾扎克紀念碑前。

雖然沙特一生都圍繞住人類自由嘅概念,但佢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大約1944-1945年左右,先開始持續參與更多公共事務嘅知識分子活動。[13] 喺二戰前,佢滿足於一個無政治立場嘅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角色:「當時喺拉昂教書嘅沙特,以蒙帕納斯同拉斯拜大道交界嘅多姆咖啡館做佢嘅總部。佢睇戲、睇小說、同女仔食飯。佢寫作。佢嘅作品都出版咗。」[14] 沙特同佢一生伴侶波伏瓦,用佢嘅說話嚟講,就係「我哋周圍嘅世界只係我哋私生活演出嘅背景」。[15]

戰爭令沙特睇清楚一個佢之前未明白嘅政治現實,直到被迫不斷同佢接觸:「世界本身摧毀咗沙特關於孤立自決個體嘅幻想,令佢清楚知道自己喺當時事件中嘅個人利害關係。」[16] 1941年返到巴黎,佢組織咗「社會主義同自由」抵抗組織。1943年,喺呢個組織解散之後,沙特加入咗一個作家抵抗組織,[17] 喺度一直都係活躍成員直到戰爭結束。佢繼續瘋狂寫作,「正係因為戰爭同被囚禁呢個關鍵經歷,沙特開始嘗試建立一個正面嘅道德系統,並通過文學嚟表達。」[18]

沙特工作呢個新階段嘅象徵性開始,係佢喺1945年10月為一份新雜誌《現代時報》寫嘅引言。喺度佢將雜誌,即係佢自己,同左派連繫埋一齊,並呼籲作家表達佢哋嘅政治承擔。[19] 不過,呢個連繫係唔明確嘅,更多係指向左派嘅概念,而唔係具體嘅左派政黨。

沙特嘅哲學令佢可以成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佢將文化視為一個非常流動嘅概念;既唔係預先決定,亦都冇一個明確嘅完結;相反,以真正嘅存在主義方式,「文化一直被視為一個不斷發明同重新發明嘅過程。」呢一點將沙特呢個知識分子標記為一個實用主義者,願意隨住事件而移動同轉變立場。除咗相信人類自由之外,佢冇死板咁跟隨任何事業,寧願保持一個和平主義者嘅客觀性。正正係呢個自由嘅主題,令佢嘅作品「顛覆咗學科之間區分嘅基礎」。[20] 因此,佢能夠涉獵廣泛嘅主題:「國際世界秩序、當代社會(特別係法國)嘅政治同經濟組織、規管普通市民生活嘅制度同法律框架、教育系統、控制同傳播資訊嘅媒體網絡。沙特有系統咁拒絕對佢睇到嘅世界不平等同不公正保持沉默。」[21]

沙特一直同情左派,支持法國共產黨(PCF),直到1956年蘇聯入侵匈牙利。法國解放之後,法共對沙特嘅哲學感到憤怒,認為呢種哲學將年輕嘅法國男女從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引開,轉入沙特自己嘅存在主義。[22] 由1956年起,沙特拒絕法共代表法國工人階級嘅說法,反對佢哋嘅「權威傾向」。喺60年代後期,沙特支持毛主義者,呢個運動拒絕承認已建立嘅共產黨嘅權威。[23] 不過,雖然同毛主義者站喺同一陣線,沙特喺五月風暴之後話:「如果重新睇晒我所有嘅書,就會發現我冇根本上嘅改變,我一直都係一個無政府主義者。」[24] 佢後來更明確允許自己被稱為無政府主義者。[25][26]

喺一場首次真正令沙特參與政治事務嘅戰爭嘅餘波中,佢開始寫作一系列「反映佢早期思想幾乎每個重要主題,並開始探索解決當中提出嘅問題嘅其他方法」嘅作品。[27] 佢同當時所有公共知識分子面對嘅最大困難,係世界日益增加嘅科技層面令印刷文字作為一種表達形式過時。喺沙特嘅睇法中,「傳統資產階級文學形式本質上仍然優越」,但係「必須接受新嘅科技『大眾媒體』形式」,如果沙特作為一個真誠、有承擔嘅知識分子要達到佢嘅倫理同政治目標:揭穿資產階級嘅政治實踐,同提高工人階級嘅政治同文化意識。[28]

 
沙特、西蒙娜·德·波伏瓦克勞德·朗茲曼喺開羅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總統嘅家中會見佢,1967年2月。

沙特嘅鬥爭係反對開始接管媒體同摧毀知識分子角色嘅壟斷大亨。佢嘗試接觸公眾嘅努力受到呢啲權力嘅中介,而佢經常要同呢啲權力鬥爭。不過,佢夠聰明,能夠通過佢對各種媒體形式嘅互動方式嚟繞過呢啲問題,例如喺報紙專欄宣傳佢嘅電台訪問,反之亦然。[29]

沙特作為公共知識分子嘅角色有時會令佢陷入身體危險,例如喺1961年6月,一個塑膠炸彈喺佢住嘅大廈入口爆炸。佢當時公開支持阿爾及利亞自決,令佢成為恐怖行動嘅目標,呢啲恐怖行動係因為殖民者嘅處境惡化而增加。第二年都發生過類似嘅事,佢開始收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奧蘭嘅威脅信。[30]

沙特喺呢個衝突中嘅角色包括佢喺弗朗茨·法農嘅《大地上嘅受苦人》嘅序言中嘅評論:「打死一個歐洲人就等於一箭雙鵰,同時摧毀一個壓迫者同一個被壓迫者:最後剩低嘅係一個死人同一個自由人。」呢個評論引起右派嘅一啲批評,例如Brian C. Anderson同邁克爾·沃爾澤。沃爾澤為胡佛研究所寫嘅時候,提議沙特呢個歐洲人係偽君子,因為佢冇自願被殺。[31][32]

不過沙特對後殖民衝突嘅立場喺左派中都唔係完全冇爭議;沙特嘅序言喺1967年之後印刷嘅《大地上嘅受苦人》嘅一啲版本中被省略。呢個原因係因為佢公開支持以色列喺六日戰爭中嘅立場。法農嘅遺孀Josie認為沙特支持以色列嘅立場同呢本書嘅反殖民主義立場唔一致,所以最後佢嘅序言被省略咗。[33] 喺1978年喺霍華德大學接受訪問時,佢解釋話「當以色列向阿拉伯國家宣戰[喺六日戰爭期間]嘅時候,西方(法國)知識分子中出現咗一個好大嘅支持以色列嘅運動。沙特參與咗呢個運動。佢簽署咗支持以色列嘅請願書。我覺得佢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嘅態度同法農嘅作品唔相容。」[33] 最近重印嘅法農嘅書通常都包括咗沙特嘅序言。

疏仕

編輯
  1. 1.0 1.1 《存在主義與人道主義》,第29頁。
  2. 2.0 2.1 Malinge 2021.
  3. Malinge 2013.
  4. 沙特 (1943) 《存在與虛無》,第246頁。
  5. 死亡。(1999)。Gordon Hayim (編) 存在主義詞典 (第105頁)。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6. Heidegger, Martin (1978). Basic Writings from 'Being and Time' (1927) to 'The Task of Thinking' (1964) (英文). Routledge & Kegan Paul. ISBN 978-0-7100-8646-4.
  7. Marcuse, Herbert。「沙特嘅存在主義」。收錄喺《批判哲學研究》。由Joris De Bres翻譯。倫敦:NLB,1972年。第161頁。
  8. Adler, Franz (1949). "The Social Thought of Jean-Paul Sart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5 (3): 284–294. doi:10.1086/220538. S2CID 144247304.
  9. Farina, Gabriella (2014)。 關於現象學方法嘅一啲反思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14 February 2019. 《哲學、心理及神經科學對話》,7(2):50–62。
  10. Malinge 2016.
  11. Baldwin, Thomas (1995). Ted Honderich (編).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92. ISBN 978-0-19-866132-0.
  12. Wollheim, Richard。《弗洛伊德》。倫敦,Fontana Press,第157-176頁。
  13. Baert 2015.
  14. Gerassi 1989, p. 134.
  15. Aronson 1980, p. 21.
  16. Aronson 1980, p. 108.
  17. Aronson 2004, p. 30.
  18. Thody 1964, p. 21.
  19. Aronson 1980, p. 10.
  20. Kirsner 2003, p. 13.
  21. Scriven 1999, p. xii.
  22. Scriven 1999, p. 13.
  23. "Jean-Paul Sartr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原先內容歸檔喺6 October 2011. 喺27 October 2011搵到.
  24. Davis, Lydia; Auster, Paul; Contat, Michel; Sartre, Jean-Paul (7 August 1975). "Sartre at Seventy: An Interview by Jean-Paul Sartre and Michel Contat".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原先內容歸檔喺3 July 2011. 喺27 October 2011搵到.
  25. "Sartre par lui-même (Sartre by Himself)". Raforum.info. 28 September 1966. 原著喺30 September 2011歸檔. 喺27 October 2011搵到.
  26. "Interview with Jean-Paul Sartre" in The Philosophy of Jean-Paul Sartre, ed. P. A. Schilpp, p. 21.
  27. Aronson 1980, p. 121.
  28. Scriven 1993, p. 8.
  29. Scriven 1993, p. 22.
  30. Aronson 1980, p. 157.
  31. Brian C. Anderson (February 1, 2004). "The Absolute Intellectual".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原著喺2011-11-13歸檔.
  32. Michael Walzer (Spring 2002). "Can There Be a Decent Left?". Dissent. 原著喺18 November 2011歸檔.
  33. 33.0 33.1 Christian Filostrat. "Frantz Fanon's Widow Speaks: Interview with Frantz Fanon's Widow Josie Fanon"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5 June 2021.. Negritude Agonistes. Accessed 05 June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