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批評
根據維基百科嘅中立觀點政策,文章一定要公正、唔帶偏見、比例相當噉提出有關主題嘅唔同觀點。文章應該包括來自可靠來源嘅正面同負面兩面觀點,唔好太過強調特定嘅正面或負面觀點。查證得到政策要求·所有觀點都有可靠、公開嘅來源,並適當列出。維基百科嘅非原創研究政策,除中立要求外,亦禁止編者偏袒自己傾向嘅觀點。維基百科嘅生人傳記政策規定需要特別注意提出有關生人嘅負面觀點。
喺大多數情況下,文章應避免喺單獨章節集中敘述批評、爭議或類似內容,噉會令呢啲章節太過關注負面觀點。文章應該用可靠來源,公正噉、比例相當噉、冇偏見噉展示正面同負面觀點。
規範
編輯中立性同埋查證得到
編輯大多數負面內容嘅問題都可以通過遵守維基百科方針來避免,例如係用好嘅來源、仔細平衡內容以及唔帶偏見噉寫。喺文章插入負面內容嗰時,我哋要查下:
- 確保有可靠來源支持嗰個信息
- 唔好太過強調呢啲信息
- 正面觀點同負面觀點始終保持平衡
- 加入負面信息嗰時,最好喺段落或句子入面指明批評嘅來源,以防俾讀者以為個批評係維基百科立場
- 將負面內容整合到對受批評嘅事件、產品或政策嘅所有觀點之中,唔好單獨喺「批評」一節中列出
在生嘅人
編輯同在生嘅人有關嘅負面內容可能違反私隱政策或損害他人聲譽。因此對管理呢啲信息有嚴格規定。睇生人傳記。
批評嘅比重同表述:第啲相關指引
編輯唔應該太過強調批評。一啲政策同指引有助確定文章中批評嘅比重同埋表述:
- WP:BALASPS:維基百科文章對佢主題批評嘅比重應該同本文主題嘅可靠來源中嘅批評嘅整體比重成比例。
- WP:POVFORK:唔好為咗清理維基百科嘅合理批評內容而分拆文章。
- WP:ABOUTSELF同WP:PRIMARY:即使第三方可靠來源對某個主題嘅介紹通常係負面,亦唔應該妨礙對該主題嘅公平描述。
- WP:FRINGE等具體指引可能會指導點樣處理某啲領域嘅批評。
以上建議清單展示咗幾個額外嘅指引方向,並未全面。
避免聚焦批評或爭議嘅章節或文章
編輯我哋通常唔鼓勵專門開一篇針對負面批評嘅文,因為佢往往有觀點分叉,而呢個一般係中立觀點政策所禁止嘅。
同樣地,我哋都唔鼓勵喺文章入面專門講述負面批評嘅章節。時下關注或主題內容章節通常優先過專門闡述批評嘅章節。除咗關於特定世界觀、哲學或宗教主題等有不同考慮因素嘅文章(睇下面),最好做法係將正面同負面材料擺埋喺同一節。例如,如果政治人嘅公眾形象受到重大批評,就開一個「公眾形象」嘅章節,並喺入面闡述所有正面同負面信息。如果一本書受到嚴厲批評,請喺呢本書嘅文章開一個叫「公眾評語」嘅章節,並喺入面闡述所有正面同負面材料。
藝術家同佢哋作品嘅文章通常包含批評者、同行同埋評論家意見嘅描述。就算喺呢種情況下「批評」一詞可以包含正面同負面評價,但喺章節標題都應該避開唔用,因為佢可能向好多讀者傳達負面意思。呢種情況可以用「公眾評語」、「評論」、「回應」、「反應」同「評估」呢啲標題名替代。
喺某啲情況下,「批評」一詞可能適用於文章或章節標題,例如,如果有大量批評材料存在,而同時有獨立嘅二手來源對佢哋作出評論、分析或討論。
章節或文章標題通常唔應該包含「爭議」一詞。相反,標題應該淨係命名事件,例如「2009年抵制」或「狩獵事件」。標題唔應該用到「爭議」一詞,除非係佢已經成為對一次事件獲普遍接受嘅名嘅一部分呢啲極少數情況,例如創造–進化爭議。批評同埋爭論係兩個完全唔同嘅概念,唔應該混為一談。批評係具體嘅評價或評估,而爭議係持續嘅公眾糾紛。因此,好似「批評同爭議」之類嘅章節通常都係唔合適。
篇文太長嗰時
編輯包含負面批評嘅最佳方法係將佢哋整合到有關嗰個主題嘅主文。有時噉會令篇文太長,喺噉嘅情況下應該根據維基百科分拆指引去分拆佢。分拆文章嘅首選方法係將內容分叉去子文,再用「main」模連去新嘅子文。 一般嚟講,新嘅子文唔應該專注於批評、爭議或其他特定觀點——相反,子文應該專注於時下關注嘅主題。
組織同公司
編輯好多組織同公司都被捲入有詳細記載嘅爭議,或者可能受到重大批評。如果可靠來源——「除咗批評者本身」——提供大量「致力於」爭議或批評嘅報導,噉可能證明設立專門討論爭議或批評嘅章節同子文係合理——但喺WP:BLPGROUPS嘅限制範圍之內。
例如:討論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嘅來源,經常將佢啲爭議作為一個獨立話題嚟進行詳細描述。由於主文太過長,將所有爭議材料整合到主文被認為係不切實際:摘要風格指南被用來開一篇子文關於2008年夏季奧運會嘅關注同爭議,而主文就淨係保留對爭議嘅撮要。
哲學,宗教或政治
編輯對特定觀點嘅主題——例如哲學(唯心論、自然主義、存在主義)、政治觀點(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或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無神論)——通常都適宜開一個「批評」章節或「對…嘅批評」嘅子文。將啲批評納入主文可能會引起混亂,因為讀者可能會將批評材料誤以為係哲學觀點、政治立場或宗教教義嘅代表。
提出批評嘅方法
編輯提出爭議或批評嘅方法如下:
綜合成篇文
編輯「招待」類章節
編輯「爭議」章節
編輯「批評」章節
編輯評價嘅歷史嘅文
編輯對於某啲文學、歷史或藝術主題,如果來源證明係合理嘅話,專門嘅「招待史」或「批評史」文章或者可以接受。呢類文章應該描述批評嘅歷史進程,同時記錄正面同負面批評。「主」文應該有一個撮要風格類型、總括記載「招待史」嘅章節,並正確連結到輔助文章(以塔西佗研究為例,即係塔西佗文章入面嘅「研究同招待史」章節)。
專寫爭議嘅獨立文
編輯同批評相關材料相關討論過嘅眾多相同原因,專門討論有關某個主題嘅爭議嘅文章通常唔會得到鼓勵。不過如果一個主題嘅可靠來源係將爭議作為一個獨立主題嚟討論,噉專門討論爭議嘅文章就可能適合。專門討論爭議嘅文章例子包括捕鯨爭議、全球變暖爭議、2008年奧運會爭議、對脊醫嘅爭議同批評同埋山達基爭議。
專寫批評嘅獨立文
編輯如果淨係為咗結集對特定主題嘅批評或者闡述個別批評而去獨立開文,通常會被視為觀點分叉。Wikipedia:內容分叉指出「維基百科文章唔應單單為咗主張對一個主題上嘅唔同立場,而被分拆成多篇文章。」例如,戈爾嘅「批評」章節唔應該移去單獨嘅、例如「對戈爾嘅批評」嘅文章。有來源去合理證明嘅話,專門嘅「對…嘅批評」文章有時適用於組織、企業、哲學、宗教或政治觀點;詳細請睇「哲學,宗教或政治」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