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克思

(由中宣部跳轉過嚟)

卡爾·馬克思德文Karl Marx1818年5月5號1883年3月14號),响德國堤雅出世,係好有影響力嘅哲學家政經學者同埋社會主義最出名嘅創始人。佢最出名嘅學說係歷史分析階級鬥爭,響1867年出版嘅《資本論》(Das Kapital),馬克思嘅哲學理論對階級鬥爭嘅分析,佢認為呢幾千年嚟,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矛盾同問題不過於唔同階級嘅利益掠奪同鬥爭。照歷史唯物論,佢大膽咁假設,資本主義終將會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取而代之。

卡爾·馬克思
姓名原文Karl Marx
出生日1818年5月5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出生地堤雅 喺Wikidata改呢個
本名Karl Heinrich Marx
死亡日1883年3月14號 喺Wikidata改呢個 (64歲)
死亡地倫敦 (大不列顛愛爾蘭聯合王國喺Wikidata改呢個
死因lung disease 喺Wikidata改呢個
國籍普魯士王國無國籍英國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語德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識嘅語言德文 喺Wikidata改呢個
信奉無神論、antitheism 喺Wikidata改呢個
學位哲學博士 喺Wikidata改呢個
母校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Jena、柏林洪堡大學、Gimnasium Real Frederick William III 喺Wikidata改呢個
職業經濟學家新聞從業員史學家哲學家、社會學者、revolutionary、詩人政治人作家作者、social scientist、socialist、film screenwriter 喺Wikidata改呢個
僱主Neue Rheinische Zeitung、Rheinische Zeitung 喺Wikidata改呢個
政黨Communist League 喺Wikidata改呢個
名作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資本論、The German Ideology、共產黨宣言 喺Wikidata改呢個
配偶Jenny von Westphalen 喺Wikidata改呢個
仔女Eleanor Marx、Jenny Longuet、Laura Marx、Edgar Marx、Frederick Demuth、Heinrich Edward Guy Marx、Jenny Evelin Francis Marx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爸Heinrich Marx 喺Wikidata改呢個
阿媽Henriette Presburg 喺Wikidata改呢個
兄弟姊妹Emilie Conradi、Louise Juta、Mauritz David Marx、Sophia Marx 喺Wikidata改呢個
馬克思張相

普魯士王國堤雅出世,馬克思喺波恩大學柏林洪堡大學耶拿大學讀書,喺後者度於1841年攞咗一個哲學博士學位。佢係一個青年黑格爾派,受到黑格爾哲學嘅影響,並批評同發展咗黑格爾嘅思想,例如喺《德意志意識形態》(1846年寫成)同埋《大綱》(1857-1858年寫成)入面。1844年喺巴黎嗰陣,馬克思寫咗佢嘅《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並遇到咗恩格斯,成為佢最親密嘅朋友同合作夥伴。1845年搬去布魯塞爾之後,佢哋喺共產主義者同盟度好活躍,喺1848年寫咗《共產黨宣言》,表達咗馬克思嘅思想同列出革命綱領。馬克思俾比利時同德國驅逐,1849年搬到倫敦,喺嗰度寫咗《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52年)同《資本論》。由1864年開始,馬克思參與咗第一國際,喺嗰度同以巴枯寧為首嘅無政府主義者爭鬥。喺佢嘅《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入面,馬克思寫咗關於革命、國家同過渡到共產主義嘅問題。佢喺1883年無國籍嘅情況下死咗,葬喺海格特墳場

馬克思對歷史、社會同政治經濟嘅批評認為人類社會係通過階級鬥爭發展。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呢個表現為控制生產資料統治階級(即所謂嘅資產階級)同通過出賣佢哋嘅勞動力換取工資嚟維持呢啲生產資料運作嘅工人階級(即所謂嘅無產階級)之間嘅衝突。[1] 馬克思用佢嘅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預言資本主義會產生資本積累嘅內部矛盾,就好似之前嘅社會經濟系統一樣,呢啲矛盾會導致資本主義自我毀滅,然後俾一個新嘅系統取代,即係所謂嘅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對馬克思嚟講,資本主義下嘅階級對立——部分因為佢嘅不穩定同容易出現經濟危機嘅本質——最終會導致工人階級發展出階級意識,令佢哋奪取政治權力,最後建立一個無階級社會,即係由自由生產者聯合組成嘅共產主義社會[2] 馬克思積極主張實施呢個理論,認為工人階級應該進行有組織嘅無產階級革命行動嚟推翻資本主義,實現社會經濟解放[3]

馬克思被形容為現代最有影響力嘅人物之一,佢嘅作品得到讚揚,亦受到批評[4] 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思想同政治運動產生咗重大影響,喺20世紀期間,自稱為馬克思主義嘅革命政府喺好多國家奪取咗政權,建立咗社會主義國家,包括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理論嘅變種好似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毛澤東思想都發展咗出嚟。馬克思喺經濟學方面嘅工作對現代異端經濟學嘅勞動同資本理論有好大影響,[5][6][7] 佢亦經常被稱為現代社會科學嘅主要創始人之一。[8][9]

生平

編輯

童年同早期教育:1818–1836

編輯
 
馬克思出生嘅屋企,而家係特里爾嘅Brückenstraße 10號。佢一家人喺地下住咗兩間房,一樓住咗三間房。[10] 1928年俾德國社會民主黨買咗落嚟,宜家係一間專門講馬克思嘅博物館。[11]

卡爾·馬克思喺1818年5月5號出世,阿爸係亨利希·馬克思,阿媽係亨麗埃特·普列斯堡。佢喺普魯士王國萊茵下游大公國嘅一個古老城市特里爾嘅Brückengasse 664號出世。[12] 馬克思嘅家族原本係世俗猶太教信徒,但喺佢出世之前已經正式改信基督教。佢阿媽嘅阿爺係荷蘭嘅拉比,而佢阿爸嗰邊自1723年開始一直都有人做特里爾嘅拉比,包括佢阿爺邁爾·哈列維·馬克思。[13] 佢阿爸細個嗰陣叫赫歇爾,係呢個家族第一個接受世俗教育嘅人。佢做咗律師,收入舒適,屬於中產階級上層,除咗做律師賺錢之外,一家人仲喺摩澤爾度有幾個葡萄園。喺佢個仔出世之前,萊茵蘭廢除咗猶太人解放[14] 赫歇爾由猶太教改信加入咗國家嘅普魯士聯合教會,將意第緒語名字赫歇爾改做德文名字亨利希。[15]

亨利希大致上唔信教,佢係一個啟蒙時代嘅人,對康德伏爾泰呢啲哲學家嘅思想好有興趣。佢係一個古典自由主義者,參與過爭取憲法同改革嘅運動,當時普魯士仲係一個專制君主制國家。[16] 1815年,亨利希·馬克思開始做律師,1819年將家人搬去一間喺尼格拉城門附近有十間房嘅屋企。[17] 佢老婆亨麗埃特·普列斯堡係荷蘭猶太人,嚟自一個富裕嘅商業家庭,呢個家族之後創立咗飛利浦電子公司。佢個家姐蘇菲·普列斯堡(1797-1854)嫁咗俾利昂·飛利浦(1794-1866),係傑拉德·飛利浦安東·飛利浦嘅阿嫲,亦係弗里茨·飛利浦嘅太祖母。利昂·飛利浦係一個富有嘅荷蘭煙草製造商同工業家,之後卡爾同燕妮·馬克思喺倫敦流亡嗰陣經常要靠佢借錢。[18]

馬克思細個嗰陣嘅事我哋知得唔多。[19] 佢係九個細路入面第三個,1819年佢哥哥莫里茨死咗之後,佢就變咗做大仔。[20] 馬克思同佢啲生存落嚟嘅兄弟姊妹,包括蘇菲、赫爾曼、亨麗埃特、路易斯、艾米麗同卡羅琳,喺1824年8月28號受洗加入咗路德會[21] 佢阿媽就喺1825年11月受洗。[22] 馬克思一開始係由佢阿爸私人教育,直到1830年先入咗特里爾中學(Friedrich-Wilhelm-Gymnasium (Trier)德文版),校長約翰·雨果·威滕巴赫係佢阿爸嘅朋友。威滕巴赫聘請咗好多自由人文主義者做老師,因此惹嬲咗當地保守派政府。結果1832年警察搜查咗學校,發現啲學生喺度傳播支持政治自由主義嘅文學作品。當局認為傳播呢啲嘢係煽動行為,於是喺馬克思讀書嗰陣進行咗改革,換走咗幾個職員。[23]

1835年10月,16歲嘅馬克思去咗波恩大學,佢想讀哲學同文學,但佢阿爸堅持要佢讀法律,話係一個更加實際嘅選擇。[24] 因為一個叫做「胸部虛弱」嘅情況,[25] 馬克思18歲嗰陣俾豁免咗服兵役。喺波恩大學讀書嗰陣,馬克思加入咗詩人俱樂部,呢個組織有啲政治激進分子,俾警察監視住。[26] 馬克思仲加入咗特里爾酒館俱樂部飲酒社團(Landsmannschaft der Treveraner),喺嗰度討論咗好多諗頭,仲一度做過俱樂部嘅聯席主席。[27][28] 另外,馬克思仲捲入咗一啲糾紛,有啲仲幾嚴重:1836年8月,佢同大學嘅波魯西亞學生會一個成員決鬥過。[29] 雖然佢第一學期嘅成績幾好,但之後就急劇下滑,結果佢阿爸迫佢轉校去更加嚴謹同學術性嘅柏林洪堡大學[30]

黑格爾主義同早期新聞業:1836–1843

編輯
 
燕妮·馮·魏斯特華倫喺1830年代嘅相
幾個特里爾學生喺白馬屋前面,卡爾·馬克思都喺其中。
卡爾·馬克思(細節圖)
大衛·李維·艾爾坎所畫嘅知名石版畫《特里爾人》,描繪咗幾個學生喺1836年白馬屋前,當中有卡爾·馬克思。
直到2017年,呢張畫係最早已知嘅馬克思形象,雖然係1890年由弗里德里希·施奈德,科隆嘅司法委員會同參議院主席,先確定咗佢係馬克思。不過由於呢個形象符合馬克思嘅描述,大家一直認為係佢。[31]
由赫爾穆特·巴赫(1953年)畫嘅年輕馬克思像,同另一幅由I. Grinshtein(1961年)畫得理想化啲嘅素描,都係基於呢幅石版畫。不過呢兩幅畫比原作更加出名。
保存在特里爾市博物館 Simeonstift 嘅複製品因為時間嘅流逝,上面有啲部分已經失咗,好似1836年嘅年份同埋兄弟會嘅活動畫面,可以從早期出版物中睇到呢個變化。

1836年嘅夏天同秋天,馬克思喺特里爾過咗一段時間,佢開始認真對待自己嘅學業同人生。佢同燕妮·馮·魏斯特華倫訂咗婚,燕妮係貴族出身,從細識馬克思。因為燕妮為咗馬克思放棄咗同一位年輕貴族嘅婚約,他們嘅關係喺社會上引起咗爭議,因為佢哋嘅宗教信仰同階級出身有好大分別。不過馬克思同佢爸爸路德維希·馮·魏斯特華倫做咗朋友,路德維希係一個自由派嘅貴族,馬克思仲將佢嘅博士論文獻俾佢。[32] 喺訂婚七年之後,佢哋喺1843年6月19號喺巴特克羅伊茨納赫嘅一間新教教堂結咗婚。[33]

1836年10月,馬克思嚟到柏林,入咗柏林大學法律系,喺米特爾大街租咗間房住。[34] 喺頭個學期,馬克思聽咗愛德華·甘斯嘅課,甘斯係代表進步黑格爾學派,佢強調歷史發展中嘅自由思想同社會問題嘅重要性,另外馬克思仲聽咗卡爾·馮·薩維尼嘅課,薩維尼係歷史法學派嘅代表。[35] 雖然主修法律,馬克思對哲學特別感興趣,佢想將兩者結合,因為佢認為「冇哲學,就乜都做唔到」。[36] 馬克思開始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嘅思想有興趣,當時黑格爾嘅思想喺歐洲哲學圈內掀起咗熱烈討論。[37] 喺斯特拉勞休養期間,馬克思加入咗醫生俱樂部(Doktorklub),呢個學生組織討論黑格爾主義,通過佢哋,馬克思認識咗一班激進政治思想家,稱為青年黑格爾派,1837年佢哋聚集喺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布魯諾·鮑威爾周圍,馬克思同阿道夫·盧滕貝格建立咗特別好嘅友誼。青年黑格爾派同馬克思一樣,批評黑格爾嘅形上學假設,但採用佢嘅黑格爾辯證法嚟從左翼角度批判當時嘅社會、政治同宗教。[38]

馬克思嘅爸爸喺1838年5月去世,令到佢屋企嘅收入大大減少。[39] 馬克思同佢爸爸感情好深,喺佢死後,馬克思一直懷念佢。[40]

 
耶拿大學頒發博士學位紀念碑。

到1837年,馬克思寫咗小說同非小說作品,完成咗一部短篇小說《蠍子同費力克斯》,一部劇本《奧拉奈姆》,仲寫咗幾首愛情詩獻畀佢老婆。不過呢啲早期作品喺佢生前都冇出版過。[41] 佢啲愛情詩係死後先喺《馬克思同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入面出版嘅。[42]

1839至1841年,馬克思發現自己越嚟越投入於哲學,佢用咗成兩年時間讀歷史同研究黑格爾辯證法,當時佢寫咗《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呢篇論文,並選擇喺耶拿大學提交博士論文。

相關

編輯

疏仕

編輯
  1. Marx, K. and Engels, F. (1848).The Communist Manifesto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 September 2009.
  2. Marx, Karl"Index". 達綱領批判原著喺27 October 2007歸檔 –透過馬克思主義互聯網檔案館
  3. Calhoun 2002, pp. 23–24.
  4. "Marx the millennium's 'greatest thinker'". BBC News World Online. 1 October 1999. 原先內容歸檔喺2 September 2017. 喺23 November 2010搵到.
  5. Unger, Roberto Mangabeira (2007). Free Trade Reimagined: The World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Method of Economics. Princeton: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6. Hicks, John (May 1974). "Capital Controversies: Ancient and Modern". 國經濟評論. 64 (2): 307. 最偉大嘅經濟學家,無論係史密斯、馬克思定係凱恩斯,都改變咗歷史嘅進程 ...
  7. Schumpeter, Joseph (1952). Ten Great Economists: From Marx to Keynes. Unwin University books.第26卷 (第4版). Taylor & Francis. ISBN 978-0-415-11078-5.
  8. Little, Daniel. "Marxism and Method". 原先內容歸檔喺10 December 2017. 喺10 December 2017搵到.
  9. Kim, Sung Ho (2017)。"Max Weber". 出自 Zalta, Edward N. (編)。丹佛哲學百科全書。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史丹佛大學。原先內容歸檔喺18 March 2019。喺10 December 2017搵到。「馬克斯·韋伯同卡爾·馬克思同埃米爾·涂爾幹一齊被認為係現代社會科學嘅主要創始人。」
  10. McLellan 2006, p. 178, Plate 1。
  11. Wheen 2001, pp. 12–13.
  12.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7;Wheen 2001, pp. 8, 12;McLellan 2006, p. 1。
  13.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4–5;Wheen 2001, pp. 7–9, 12;McLellan 2006, pp. 2–3。
  14. Carroll, James (2002). Constantine's Sword: The Church and the Jews – A History (英文).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 419. ISBN 978-0-547-34888-9. 原先內容歸檔喺24 September 2020. 喺2 April 2018搵到 –透過Google圖書.
  15.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4–6;McLellan 2006, pp. 2–4。
  16.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5, 8–12;Wheen 2001, p. 11;McLellan 2006, pp. 5–6。
  17.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7;Wheen 2001, p. 10;McLellan 2006, p. 7。
  18. Wheen 2001, chpt. 6
  19.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12;Wheen 2001, p. 13。
  20. McLellan 2006, p. 7。
  21. Turley, Justin (2020-08-24). "The Baptism of Karl Marx, 1824". Landmark Events (英文). 喺2024-08-28搵到.
  22. Karl Marx: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第37卷.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pp. 57–58. ISBN 978-0-19-861387-9.
  23.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12–15;Wheen 2001, p. 13;McLellan 2006, pp. 7–11。
  24.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15–16;Wheen 2001, p. 14;McLellan 2006, p. 13。
  25. Wheen 2001, p. 15.
  26.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20;McLellan 2006, p. 14。
  27. Wheen 2001, p. 16;McLellan 2006, p. 14
  28. Holmes, Rachel (14 October 2017). "Karl Marx: the drinking years". 日電訊報. 原先內容歸檔喺10 January 2022. 喺14 October 2017搵到. 
  29.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21–22;McLellan 2006, p. 14。
  30.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22;Wheen 2001, pp. 16–17;McLellan 2006, p. 14。
  31. Heinrich 2019, pp. 131–132.
  32. Fedoseyev 1973, p. 23;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23–30; Wheen 2001, pp. 16–21, 33; McLellan 2006, pp. 15, 20.
  33.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70–71; Wheen 2001, pp. 52–53; McLellan 2006, pp. 61–62.
  34.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31; McLellan 2006, p. 15.
  35. McLellan 2006, p. 21
  36.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33; McLellan 2006, p. 21.
  37.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32–34; Wheen 2001, pp. 21–22; McLellan 2006, pp. 21–22.
  38.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34–38; Wheen 2001, p. 34; McLellan 2006, pp. 25–27.
  39.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p. 44,69–70; McLellan 2006, pp. 17–18.
  40. Sperber 2013, pp. 55–56.
  41. Nicolaievsky & Maenchen-Helfen 1976, p. 33; McLellan 2006, pp. 18–19
  42. Marx, Karl; Engels, Friedrich (1975). Collected Works.第1卷.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