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曆詩風粵拼daai6 lik6 si1 fung1),係指唐代大曆貞元年間活躍嘅詩人所共有嘅創作風貌,喺唐詩中係盛唐詩風轉變爲中唐詩風嘅過渡期。

大曆詩風中嘅大多數詩人喺後生時度過開元時嘅太平盛世,受盛唐文化薰陶;之後安史之亂近十年動亂,對佢哋心境有明顯影響,痛定思痛,覺得自己無能衰老,於是無咗盛唐士人嘅精神風貌。於是大曆詩風無咗盛唐詩風嗰種自信氣勢,講到社會現實時亦無激憤情懷,雖然少量作品有盛唐餘韻,亦都寫民生疾苦,但大多數作品表現出孤獨寂寞嘅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嘅情調,由盛唐嘅雄渾氣概轉爲淡遠情致,喺詩歌意象上變得細緻省淨,表現出寧靜淡泊嘅生活情趣,雖然有風味,但風骨頓衰,顯示出中唐詩風嘅面目。

時代背景 編輯

安史之亂係唐朝由盛轉衰嘅標誌,喺之前嘅和平年代,士人有好強嘅功名心,想由文事立致卿相,戰爭爆發後,武將有咗用武之地,而文士排斥到社會邊緣,再都無咗原先嘅錦繡前程。於是啲人諗返起之前,會覺得恍如隔世,再睇返現實,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於是原先熱切嘅仕途慾望轉變爲消極避世嘅隱逸情懷,所以寫嘅詩有比較多嘅無奈嘆息同冷落寂寞嘅情調。

戰亂毀滅咗呢代人後生時意氣風發嘅生活,帶來希望幻滅嘅黯淡現實。盛唐嗰種昂揚奮發嘅精神、樂觀、慷慨,變成遙不可及嘅追憶,而平心靜氣嘅孤寂、冷漠、散淡瀰漫成個詩壇。

詩境詩技 編輯

喺題材方面,大曆詩風同前人差唔多,而藝術上追求嘅清雅閒淡繼承自盛唐時嘅詩風。構成詩境嘅係詩人所用嘅詞語色彩,同詩技相關嘅係意象運用,呢兩方面大曆詩風都有自己嘅特點。

由於大曆詩人多數有生不逢時嘅感慨,意氣消沉,所以揀嘅詞多數有悽清、蕭瑟寒冷、黯淡嘅色彩。比如劉長卿鍾意詠秋風、夕陽,呢啲詩都係悽清蕭瑟嘅秋季色調,另外喺其他詩人度,秋風、落葉、夕照、寒雁呢啲色調冷淡嘅詞好常見,由於詞語色彩黯淡清冷,以致大曆詩畀人淒涼蕭索嘅風格印象。

意象運用上,一般透過象徵性意象同描述性意象表達寂寞冷落嘅情緒。象徵性意象常見於劉長卿嘅詩,由於佢偏重主觀感受,所以唔對事物做工筆上嘅描寫,運用意象時有好強嘅情緒化傾向。譬喻「青山」呢個意象象徵住鄉下,用來表達愁苦嘅人生之旅嘅歸宿地,又譬喻「白雲」象徵隱逸、高潔,「孤舟」象徵漂泊不定,「夕陽」象徵衰敗消沉,呢啲象徵性事物好多係隱喻詩人情緒,而唔係描述寫實。呢種意象運用特點係暗示、意蘊豐富,運用時相對有彈性,但壞處在於會淪爲特定情緒、意蘊嘅固定符號,以致變成程式化表達,用得多乃至無咗新鮮感。

描述性意象多見於十才子等人嘅詩,亦即對事物用白描手法,來創新意象。由於寫實傾向,會追求對事物刻畫嘅精確、具體,從細微處去感受體認,逼真噉帶出清幽韻味嘅細境界。刻畫嘅意象可以係生活常見嘅事物,力求刻畫得精緻細巧。描述性意象可以確保意象新鮮,但要求詩人要仔細觀察世界、明辨物象,然後再傳神寫出。相對來講因爲集中注意力於啲細事細物、小情小趣,大曆詩人開拓出前代人未留意過嘅小世界,成爲新嘅詩境。但太過執着於細微細眼嘅描繪,會令境界流於狹窄,令全篇意境唔融渾,而且注重描寫而容易顯得雕琢,以致容易有佳句而冇佳篇。

主要詩人 編輯

大曆詩壇主要有兩大詩人群體:一個係大曆十才子爲首嘅詩人,活躍喺長安、洛陽,多數係題贈送別詩;遞個係長期喺江南任職嘅地方官詩人,如劉長卿、韋應物、李嘉祐、戴叔倫等人,多數係詠山水風景嘅詩。下面係一啲主要詩人:

參攷資料 編輯

  • 袁行霈、羅宗强. 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第五章 大曆詩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蔣寅. . 鳳凰出版社.
  • 蔣寅. . 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