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阿歷些耶域治•羅曼諾夫1672年6月9號1725年2月8號),人稱彼得大帝,係俄羅斯沙皇國羅曼諾夫王朝嘅第九任沙皇同埋俄羅斯帝國第一任皇帝。佢親政期間致力推動西化同埋現代化改革,令到俄羅斯帝國從一個落後國家一躍而成為歐洲強國。

彼得大帝
Пётр I Вели́кий
原名 彼得•阿歷些耶域治•羅曼諾夫
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
頭銜 全俄羅斯大皇帝和獨裁者
俄羅斯帝國沙皇
Царь и 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Всея Руси
Императо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出世 1672年6月9號
登基 1682年5月7號
加冕 1682年6月25號
駕崩 1725年2月8號
父王 阿歷西一世(阿歷西•米哈伊洛域治•羅曼諾夫)
Алексей I Михайлович Романов
母后 娜達莉亞•基遼洛夫娜•那列舒堅娜
Наталья Кирилловна Нарышкина
配偶 耶夫多堅娜•菲奧多洛夫娜•洛普軒娜(1689-1698)
Евдоки́я Фёдоровна Лопухина
耶卡謝蓮娜一世(瑪塔•希蓮娜•斯卡夫隆斯卡)(1707-1725)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Marta Helena Skowrońska)

任內打贏咗大北方戰爭,喺瑞典度攞咗波羅的海東岸一啲土地,建立咗聖彼得堡

彼得大帝嘅大部分統治時期都消耗喺同鄂圖曼帝國瑞典帝國嘅長期戰爭上面。雖然初期有啲困難,但最終呢啲戰爭都係成功嘅,令佢可以擴張到亞速海波羅的海,為俄羅斯帝國海軍奠定咗基礎。佢喺大北方戰爭嘅勝利結束咗瑞典作為強國嘅時代,同埋瑞典喺波羅的海地區嘅統治,同時提升咗俄羅斯嘅地位,令佢被承認為一個俄羅斯帝國。彼得領導咗一場文化革命,用現代化、科學化、西化同基於激進啟蒙運動嘅制度取代咗一啲傳統同中世紀嘅社會同政治制度。

喺1699年12月,佢引入咗儒略曆,取代咗長期喺俄羅斯使用嘅拜占庭曆,但俄羅斯東正教會對呢個改變特別抗拒。喺1703年,佢創辦咗俄羅斯第一份報紙《聖彼得堡公報》,同時命令進行俄羅斯正字法改革,呢個改革主要係佢自己設計嘅。喺涅瓦河岸邊,佢建立咗聖彼得堡,呢個城市被弗朗切斯科·阿爾加羅蒂稱為「通向西方嘅窗口」。喺1714年,彼得將首都由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呢個地位一直維持到1918年。

彼得對植物、動物同礦物都有濃厚嘅興趣,特別係對畸形生物或者違反自然規律嘅例外情況都好有興趣,全都收藏喺佢嘅奇珍異寶閣度。佢鼓勵研究畸形,同時嘗試揭穿對怪物嘅迷信恐懼。佢推動俄羅斯帝國嘅工業化同高等教育。喺1724年,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國立大學都係佢創立嘅,仲邀請咗克里斯蒂安·沃爾夫威廉·斯海拉夫桑德

彼得主要被認為係國家現代化嘅功臣,迅速將俄羅斯變成一個主要嘅歐洲強國。佢嘅行政改革,包括1711年創立管理參議院、1717年成立合議制同1722年制定官階表,對俄羅斯都有持久嘅影響,好多俄羅斯帝國政府部門嘅起源都可以追溯到佢嘅統治時期。

早期生活

編輯

彼得喺伊茲麥洛沃莊園長大,由佢父親委託嘅幾位導師喺娛樂宮教育,其中最著名嘅有尼基塔·佐托夫帕特里克·戈登保羅·梅內西烏斯。當佢父親喺1676年去世嘅時候,將王位傳俾彼得嘅同父異母兄長,殘疾嘅費奧多爾三世。喺呢段時期,政府主要由阿爾塔蒙·馬特維耶夫管理,佢係阿列克謝嘅開明朋友,納雷什金家族嘅政治領袖,亦都係彼得兒時最大嘅恩人之一。

喺1682年費奧多爾去世之後,情況有所改變。由於費奧多爾冇留下子嗣,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瑪麗亞·米洛斯拉夫斯卡婭係阿列克謝一世嘅第一任妻子)同納雷什金家族(娜塔莉亞·納雷什基娜係佢嘅第二任妻子)之間就出現咗關於邊個應該繼承王位嘅爭議。佢同佢嘅同父異母兄長伊凡五世共同統治到1696年。伊凡係繼承順位第一嘅,但係佢智力有缺陷仲要盲咗。因此,貴族杜馬(俄羅斯貴族議會)選擇10歲嘅彼得成為沙皇,由佢母親做攝政。皇座背後仲開咗個窿,等佢母親可以喺幕後同兩個男仔細聲講嘢。

「莫斯科大清洗」喺1677年開始,1688年完成;影響咗行政機構中高級官員嘅貴族家庭;部門數量都減少咗。呢件事引起咗激烈嘅反應。索菲亞·阿列克謝耶芙娜,阿列克謝第一任妻子嘅其中一個女兒,喺1682年4月至5月領導咗一場暴動,發動咗俄羅斯精銳軍團「射擊軍團」。喺隨後嘅衝突中,彼得嘅一啲親屬同朋友被謀殺,包括阿爾塔蒙·馬特維耶夫,彼得仲親眼目睹咗呢啲政治暴力行為。

射擊軍團令索菲亞、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伊凡五世嘅家族)同佢哋嘅盟友可以堅持宣布彼得同伊凡做共同沙皇,伊凡被承認為高級沙皇。之後索菲亞喺兩位年幼沙皇嘅攝政期間行使所有權力。喺七年時間內,佢以專制者嘅身份統治。

由1682年到1689年,彼得同佢母親被逐到普列奧布拉任斯科耶區。16歲嘅時候,佢喺莊園度發現咗一艘英國船,將佢修復並學識點樣航海。佢收到咗一個六分儀,但係唔識點用。彼得對日晷好有興趣。因此,佢開始喺德意志區搵外國專家。彼得同藏書家安德烈·維尼烏斯成為朋友,佢教咗彼得荷蘭語,仲有兩個荷蘭木匠,弗朗茨·蒂默曼同卡斯滕·布蘭特。彼得學習咗算術、幾何同軍事科學(築城學)。佢對音樂教育冇乜興趣,但係鍾意煙花同打鼓。

彼得並冇特別關心其他人以佢嘅名義統治;鮑里斯·阿列克謝耶維奇·戈利岑費奧多爾·阿普拉克辛扮演咗重要角色。佢參與咗一啲消遣活動,例如喺佩列斯拉夫爾-扎列斯基造船同喺普列舍耶沃湖航行,仲有同佢嘅玩具軍隊進行模擬戰鬥。彼得嘅母親想迫佢採取更加傳統嘅方式,喺1689年為佢安排同葉夫多基婭·洛普希娜嘅婚事。呢樁婚姻最終失敗咗,10年之後,彼得迫佢妻子做修女,咁就擺脫咗呢個婚姻。

到咗1689年夏天,彼得計劃從佢同父異母家姐索菲亞手中奪權,索菲亞嘅地位因為兩次對克里米亞汗國克里米亞戰役失敗而變得薄弱,呢兩次戰役係為咗阻止克里米亞韃靼人對俄羅斯南部地區嘅克里米亞-諾蓋韃靼人對東歐嘅奴隸掠奪。當索菲亞知道佢嘅計劃之後,就同一啲射擊軍團嘅領袖密謀,呢啲人一直都喺煽動混亂同不滿。彼得收到其他射擊軍團成員嘅警告,半夜逃到聖三一修道院呢個堅不可摧嘅修道院;喺嗰度,佢慢慢聚集咗一班支持者,佢哋都覺得彼得會喺呢場權力鬥爭中勝出。索菲亞最後被推翻,而彼得一世同伊凡五世繼續做共同沙皇。彼得迫索菲亞入修道院,喺嗰度佢放棄咗自己嘅名字同皇室成員嘅身份。

與此同時,佢經常去德意志區,喺嗰度認識咗安娜·蒙斯威廉·蒙斯。1692年,佢派遣埃貝哈德·伊斯布蘭德·伊德斯做使者去見康熙帝。1693年,佢航行到索洛韋茨基修道院,喺度渡過一場風暴之後接受咗天意

不過,彼得仍然無法真正控制俄羅斯嘅事務。權力反而由佢母親行使。直到1694年娜塔莉亞去世,當時22歲嘅彼得先至成為獨立嘅君主。形式上,伊凡五世仍然係彼得嘅共同統治者,儘管佢冇乜實際作用。1696年伊凡死咗冇留下男性後代,彼得就成為唯一嘅統治者。

彼得長得非常高大,特別係喺當時嘅時代,據報有6呎8吋高。佢被視為「第二個歌利亞」或者參孫路易·德·魯弗魯瓦,聖西蒙公爵喺1717年形容佢「高大、身材勻稱、瘦削...眼神既迷茫又兇猛」。彼得有明顯嘅面部抽搐,可能患有頸部痙攣

彼得統治時期嘅意識形態

編輯
 
喀朗施塔特嘅彼得大帝紀念碑

年輕嗰陣,彼得一世採用咗新教式嘅實用主義生活模式,注重競爭同埋個人成功,呢樣嘢大大影響咗佢嘅改革理念。佢覺得俄羅斯人粗魯、冇智慧、固執懶散,就好似個細路仔、懶惰嘅學生咁。佢非常重視國家喺社會生活中嘅角色,覺得國家係實現宏大目標嘅理想工具,係一個可以透過暴力同恐懼,將人民變成有教養、有意識、守法同埋對社會有用嘅公民嘅普世機構。[1] 彼得對《基督教君主教育論》非常感興趣,呢本書講緊點樣公正同明智咁統治。[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佢將君主嘅責任引入到專制權力嘅概念入面。佢覺得有必要照顧臣民,保護佢哋唔受敵人侵害,為佢哋嘅利益而努力。佢最重視嘅就係俄羅斯嘅利益。佢覺得自己嘅使命係要將俄羅斯變成一個同西方國家相似嘅大國,並將自己同臣民嘅生命都獻俾呢個理想。慢慢咁,佢開始覺得呢個目標應該透過改革嚟實現,而呢啲改革就由佢呢個專制君主嚟主導,創造美好嘢,懲治邪惡。佢認為國家領導人嘅道德同私人嘅道德係分開嘅,覺得為咗國家利益,君主可以去殺人、使用暴力、偽造文書同埋欺騙。[1]

佢由最低級嘅職位做起,逐步晉升到海軍嘅高級職位:砲兵(1695年)、上尉(1696年)、上校(1706年)、少將(1709年)、副海軍上將(1714年)、海軍上將(1721年)。佢日日都勤奮工作(用彼得大帝自己嘅比喻嚟講,佢「要用一隻右手同時拎住劍同羽毛筆」),喺戰場上表現勇敢,為臣民樹立咗良好嘅榜樣,示範點樣全心全意為國家服務。[1]

統治

編輯
 
1721年嘅歐洲地圖 (德文)
 
羅伯特·科爾·波特繪畫嘅《亞速攻陷》(1696年)

彼得統治咗大約43年。佢實施咗好多改革,目的係要將俄羅斯現代化。[2] 喺顧問嘅影響之下,尤其係雅各布·布魯斯,彼得按照現代標準重組咗俄羅斯軍隊,並且夢想將俄羅斯變成一個海洋強國。佢嘅政策喺國內面對好多反對聲音,但佢殘酷鎮壓咗反對佢權威嘅叛亂,包括射擊軍巴什基爾人阿斯特拉罕嘅叛亂,同埋佢統治時期最大規模嘅平民起義——布拉文叛亂

喺將俄羅斯西化嘅過程中,佢想自己家族嘅成員同其他歐洲皇室聯姻。以前佢祖先提出呢個想法嘅時候畀人拒絕咗,但而家睇嚟有啲成果。佢同庫爾蘭公爵弗雷德里克·威廉商量,將佢嘅姪女安娜·伊萬諾夫娜嫁過去。佢利用呢場婚禮嚟展示佢新建嘅首都聖彼得堡,喺嗰度佢已經吩咐建造咗好多西式宮殿同建築。彼得請咗意大利同德國嘅建築師嚟設計。[3] 佢請嚟咗多梅尼科·特雷齊尼卡洛·巴爾托洛梅奧·拉斯特雷利讓-巴蒂斯特·亞歷山大·勒布隆安德烈亞斯·施呂特

阿姆斯特丹

編輯

彼得喺桑丹學咗鋸木廠、製造業同造船,但一個禮拜後就離開咗。[4] 佢去咗阿姆斯特丹,因為佢畀人認出同埋襲擊。[5] 佢租嘅木屋之後變成咗沙皇彼得屋。佢仲去咗特塞爾睇咗一支艦隊。經過尼古拉斯·維森—一個俄羅斯專家—嘅幫助,呢個沙皇有機會喺荷蘭東印度公司嘅船廠做咗四個月嘅實習,由格里特·克萊斯·波爾監督。勤奮又有才能嘅沙皇幫手建造咗一艘特登為佢設計嘅東印度船《彼得與保羅》。彼得覺得荷蘭嘅造船工匠太依賴經驗,冇用精確嘅建築圖紙。喺佢停留期間,沙皇招募咗好多技術工人,當中包括建造閘、堡壘、船匠同船員,當中包括康尼利斯·克魯斯,一個之後喺弗朗茲·列弗特底下擔任海事顧問嘅副海軍上將;工程師梅諾·范·科霍恩拒絕咗佢嘅邀請。彼得將佢喺造船方面嘅知識用喺建造俄羅斯海軍上。[6]

彼得同維森拜訪咗腓特烈·雷施,佢喺五個房間擺晒佢嘅標本。佢教咗彼得點樣捉蝴蝶,同埋點樣保存牠哋。佢哋對蜥蜴都有共同興趣。[7] 佢哋一齊睇咗啲病人。佢坐駁船到達烏得勒支,同威廉三世喺一間酒館度見面。[8] 根據Massie嘅講法,佢喺拜訪荷蘭省議會嘅時候,拉低自己個假髮離開會堂,令到一眾參加者非常驚訝。[未記出處或冇根據][9] 佢拜訪咗揚·范·德·海登,即係消防水喉嘅發明人。佢收藏咗亞當·西洛畫嘅畫,包括船同海景。1697年10月,沙皇拜訪咗台夫特,並收到顯微鏡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送嘅一個"鰻魚觀察器"。[10]瑞士克條約之後,英格蘭國王邀請佢去拜訪。荷蘭嘅攝政覺得沙皇太好奇,呢個影響咗佢哋幫俄羅斯人嘅意願。[11]

德特福德

編輯
 
1698年戈弗雷·克奈勒畫嘅彼得一世像。呢幅畫係彼得送畀英格蘭國王嘅禮物。
 
1698年嘅伍爾維奇船塢:最近建成嘅大倉庫(中右)係船塢嘅主要建築。

1698年1月11號(舊式),彼得帶住四個侍從、三個譯員(彼得·沙菲羅夫、列弗特)、兩個鐘錶匠、一個廚師、一個神父、六個喇叭手、70個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團嘅士兵、四個矮人同一隻佢喺阿姆斯特丹買嘅猴子嚟到維多利亞堤岸;雅各布·布魯斯陪伴佢。彼得喺諾福克街,河濱21號留咗,並同索爾茲伯里主教吉爾伯特·伯內特第一代里茲公爵托馬斯·奧斯本會面,仲俾戈弗雷·克奈勒畫咗像。佢喺議會上面嘅天台窗度觀察緊嘅情況。[12] 佢曾經同演員萊蒂莎·克羅斯有過一段感情。[12] 佢四次拜訪咗皇家鑄幣廠;不過佢有冇見過艾薩克·牛頓,即係鑄幣廠監察員,就唔清楚。[13][14]

疏仕

編輯
  1. 1.0 1.1 1.2 Anisimov, Y. V. (16 June 2023) [13 December 2022]。得一世俄羅斯百科全書
  2. Evgenii V. Anisimov, The Reforms of Peter the Great: Progress Through Violence in Russia (Routledge, 2015)
  3. Montefiore 2016, p. 187.
  4. Peter the Great: Part 1 of 3 (The Carpenter Czar) 互聯網檔案館歸檔,歸檔日期2020年10月28日,.。荷蘭電台檔案。1996年6月8號。2020年5月8號攞到。
  5. "Tsaar Peter de Grote bezoekt Zaandam". ONH (荷蘭文). 喺2024-05-07搵到.
  6. Massie 1980, pp. 183–188.
  7. Driessen-Van het Reve, J. (1996) 《沙皇彼得大帝同佢喺阿姆斯特丹嘅朋友》,p. 8.
  8. "Tsaar Peter de Grote in Utrecht in 1697 en 1717". Oud Utrecht (Netherlands荷蘭文). 2023-07-07. 喺2024-05-07搵到.
  9. "11 dingen die je nog niet wist over Tsaar Peter de Grote". ONH (荷蘭文). 喺2024-05-07搵到.
  10. "Visited by Tsar Peter the Great of Russia | Lens on Leeuwenhoek".
  11. "'Tsar Peter the Great was on extremely bad terms with the Dutch regents'".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2013年5月22號.
  12. 12.0 12.1 Cross, Anthony (2000). Peter the Great Through British Eyes: Percep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sar Since 169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78298-2 –透過Google Books.
  13. Boss, Valentin, (2002) Newton and Russia: the early influence, 1698–1796
  14. "1. Did Peter the Great Meet Newton?". The Newton Wars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9–18. doi:10.4159/harvard.9780674733527.c4 –透過www.degruy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