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夏士(William Pitt Amherst;1773年1月14號1857年3月13號)係英國官員[1]。佢又叫譚夏士公爵(Lord Amherst),即首代譚夏士伯爵(1st Earl Amherst)。佢曾經係印度總督,以出使大清而聞名。

譚夏士像

佢係Jeffrey Amherst,首任譚夏士男爵,個。1797年佢丞繼爵位,1788年再續位。

出使大清

編輯

大清嘉慶廿一年(1816年),大英儲君佐治,派佢出使大清,為大英欽差,期望加強兩國商貿。西曆二月九號,佢由樸茨矛夫出發,坐皇家船亞嘑士地(HMS Alceste),由船長麥士威(Captain Maxwell)駕。同行嘅船重有東印度公司船禧域(Hewitt),由船長金寶(Captain Campbell)駕。另外有重有皇家船孻也(HMS Lycra),由船長賀(Captain Hall)駕。

西曆六月九號,船到巽他海峽,就發信去澳門,話無幾日就起行。信六月廿三號到澳門,由士丹頓( Sir George Staunton)所收。七月七號,禮拜日朝早。士丹頓同通尼(Toone)、爹鼻士(Davis)、皮亞臣(Pearson)、萬寧(Manning)、摩利臣(Morrison),一齊上船。船係東印度公司嘅,叫地士卡佛里(Discovery),泊喺係澳門無幾遠嘅潭仔氹仔;Typa),由船長羅士(Captain Ross)駕。另外公司船,叫硯威士地機度(Investigator),行向海度,去接欽差。當時欽差嘅船孻也,就行先一步,通知欽差船,亞嘑士地同禧域,喺西曆七月十號到南丫島對開。

西歷七月十號,兩批人會合,就成使團。

七月十一、二號,船留喺香港水域,亦行補給。自然學家(Naturalist)亞俾路(Abel)上過香港仔,又有人員周遊島上,報告個島荒涼。[1][2]期間,就收到大清嘅撫院通知,準備好喺天津接使團。接團會有直隸總督那彥成。補給好後,十三號,佢哋開船北上北河。船一路順風,行十二日就好近山東。摩利臣就譯儲君信,寫好名人員名單,禮品清單。廿六號,通尼坐孻也,先行到大沽,交文件。廿八號,其他船都到齊大沽外海。

大清官員要求使者叩頭,先可以見皇帝愛新覺羅顒琰。不過中國通士丹頓認為大英唔同大清朝貢,唔應該行咁嘅禮,雙方一直討價還價應該行乜禮。後尾傾掂數,皇帝肯見佢哋。不過,因為譚夏士覺得攰,要休息。皇帝認佢無誠意唔見佢哋。結果,佢哋都入唔到北京,任務失敗。[3]1817年1月譚夏士嘅使團返抵廣州,兩廣總督蔣攸銛喺1月7號喺海幢寺同咗譚夏士會晤。嗰日嘅廣東總督由撫院同海關監督陪同,喺主神殿大神前一個臨時搭建、用黃色物件裝飾嘅房間度,接待咗譚夏士。呢次外交會晤唔屬於「謝恩」或「接詔」,就冇好高規格嘅典禮舉辦[4]

亞嘑士地之後經朝鮮岸同琉球諸島南行。去到Caspar海峽觸礁沉船。譚夏士同大難不死者坐艇去到八打威(Batavia;今日耶加達),等接濟。1817年佢坐船返英國,途中經過聖海倫那(St. Helena)。島上佢見過拿破侖[5][6]

印度總督

編輯

1823年8月到1828年2月間,佢做過英屬印度嘅總督。佢主政期間大事有,1824年第一次緬甸戰爭,英國吞咗ArakanTenasserim兩地。

  1. 1.0 1.1 陳鏸勳 (1894)。港雜記
  2. "Anglo-Japan" (PDF).{{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3. "Robert Morrison".
  4. 《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1635-1834年)》第三卷,馬士(H. B. Morse),區宗華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05頁。
  5. Ellis (1817). 'Proceedings of the Late Embassy to China.
  6. McLeod (1817). Narrative of a Voyage in H.M.S. Alceste.

參攷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