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非
邏輯非(粵拼:lo4 cap1 fei1)係一種邏輯連接詞,將手上嗰條命題 嘅真假值變成相反。 嘅邏輯非可以寫作 、 等。而家假設 1 表示真而 0 表示假或者偽,噉

邏輯非呢個概念喺邏輯學上好重要,哲學同數學亦成日會用到,譬如概率論計唔同事件發生嘅機率嗰陣,就時常會用到邏輯非嘅概念。除此,用 1 代表真而 0 代表偽嘅表達方式喺電腦科學同編程上都好常見[1][2]。
嗌法
編輯參照英文啲嗌法:
邏輯非嘅概念,可以用多種邏輯符號同數學符號嚟表達:
基礎概念
編輯邏輯非係最基本嘅邏輯運作之一,表示「否定」某句命題。如果某個命題 係真確,噉 (唔係 A)就係偽;反之,如果 係偽,噉 就為真,簡單講邏輯非係將命題嘅真值「反轉」。呢種運算只針對一個變量,是為一元運算符[3]。
以下係邏輯非嘅真值表,表示對一個命題 A 作否定(¬A 或 NOT A)嘅結果:
A | A' |
真 | 偽 |
偽 | 真 |
舉例說明,設命題 A 為以下呢句說話:
- 4 係單數。
噉 ¬A 就係:
- 4 唔係單數。
A 係假嘅,因為 4 係雙數,而 ¬A 係真嘅。
排中律係邏輯學上一條重要定律,講緊是但搵一句命題 A,一係 A 為真,一係佢嘅邏輯非(A')為真。兩者同時為真呢個情況係唔可能出現嘅,亦冇可能兩者同時為偽-排中律講嘅就係「排除兩者中間嘅可能性」噉嘅意思[4][5]。
語言表達
編輯邏輯非嘅概念用日常粵語表達,大致可以噉嚟想像:
- 例一:
- 命題 A:「今日係星期日。」
- ¬A 係:「今日唔係星期日。」
- 例二:
- 命題 A:「佢有交功課。」
- ¬A 係:「佢冇交功課。」
不過,有關邏輯非點樣用自然語言(諸如粵語、英語等由人類社會中自然演變出嚟嘅語言)表達,查實引起過一定嘅爭議。譬如想像以下呢句嘢:
假設呢句說話出自二十世紀。就噉睇,呢句說話好似可以輕易判定真偽,但二十世紀嘅法國放棄咗君主制好耐,並冇國王:如果思考者考慮晒所有光頭嘅人,現時嘅法國國王唔喺呢個集入便,因為現時嘅法國國王根本唔存在。但假如命題 A 係偽,噉當時邏輯學界秉持已久嘅排中律就出咗問題-喺排中律之下,話命題 A 係偽,噉佢嘅邏輯非就理應為真-而當時認為命題 A 嘅邏輯非係
- 命題 A':「現時嘅法國國王唔係光頭嘅。」(當時認為)
不過呢句說話一樣有問題,因為法國國王根本唔存在。由於好多重要嘅論證都係基於排中律,若果排中律呢條定律原來係唔正確嘅,就會連帶引致好多問題,於是呢場討論就引起咗學界關注。好多學者都有就呢條問題作出思考,例如英國哲學家羅素就曾經對呢條難題著墨,提議用指定描述嘅概念嚟解決[6]。好似指定描述等嘅解法(簡單講)通常係探討自然語言中應該點樣正確表達邏輯非,主張邏輯非喺自然語言中嘅對應,並非只係加上唔[註 1]一詞咁簡單。
睇埋
編輯註釋
編輯- ↑ 或者英語嘅 not,或者中文書面語嘅不。
引咗
編輯- ↑ Weisstein, Eric W. "Negation". mathworld.wolfram.com (英文). 喺2020-09-02搵到.
- ↑ "Logic and Mathematical Statements - Worked Examples". www.math.toronto.edu. 喺2020-09-02搵到.
- ↑ O'Donnell, John; Hall, Cordelia; Page, Rex (2007), Discrete Mathematics Using a Computer, Springer, p. 120, ISBN 9781846285981.
- ↑ "Laws of though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英文). 喺20 March 2021搵到.
- ↑ "Realism – Metaphysical realism and objective truth".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英文). 喺20 March 2021搵到.
- ↑ Russell, Bertrand (1905). "On Denoting". Mind (英文). 14 (4): 479–493. doi:10.1093/mind/XIV.4.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