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

唐文聲調
(由去聲跳轉過嚟)

四聲粵拼sei3 sing1)係中文聲調,基於中古漢語嘅調類分類爲4種聲調。喺中文音韻學分爲平聲ping4 sing1,中古漢語bieŋ)、上聲soeng5 sing1,中古漢語zjaŋ)、去聲heoi3 sing1,中古漢語kʰio)、入聲jap6 sing1,中古漢語njip)。所以四聲又叫平上去入ping4 soeng5 heoi3 jap6)。

喺中古後期,隨住全濁聲母清化,聲調開始因爲噉而分陰陽,調分陰陽帶來四聲八調sei3 sing1 baat3 diu6),亦即四聲調各自都分咗陰陽,喺調類上總共有八個。現代粵語嘅聲調就係繼承自四聲八調格局,喺呢個基礎上,陰入根據元音長短,分成咗上陰入同下陰入,形成而家粵語九聲六調嘅格局。以下係粵語聲調嘅分類:

  • 第一、四聲分別係陰平同陽平,都係平聲,但係一高一低。
  • 第二、五聲分別係陰上同陽上,都係上聲,但係一高一中。
  • 第三、六聲分別係陰去同陽去,都係去聲,但係一中一低。
  • 促音嘅第一、三、六聲(亦有分類爲第七、八、九聲)分別係上陰入、下陰入、陽入,都係入聲。

另外,以現代中文嘅北方話爲基礎嘅普通話,佢嘅聲調亦係四聲,內容同古四聲唔同;其中中古漢語嘅入聲消失咗,分陰陽兩部嘅得平聲,佢嘅「四聲」分別係第一(陰平,高平音)、二(陽平,中升音)、三(上聲,低音)、四聲(去聲,高降音)。重有一隻叫做「輕聲」(中音),通常唔係單字。

概要

編輯

語言學聲調(tone)係指音節之間音嘅高低唔同,中文就用呢種高低變化來區分唔同語彙。不過,喺中國音韻學中,音韻分類整理後,聲調就唔只高低變化,音嘅舒促(音嘅長短)都包含入聲調嘅範疇,亦即入聲,喺音節尾有-p、-t、-k、-h之類嘅內破音做結束,令音節變短,呢啲就分類爲入聲。冇咗入聲嘅語言就冇噉計。

喺中文,一個音節(一隻字)肯定配一個聲調,呢個高低稱呼做調值。呢個音高上下,而家用五度式來表示,分別係低(1)、半低(2)、中(3)、半高(4)、高(5),透過佢哋數值嘅組合來表示調值。然後再歸納分類同一調值嘅音節,再加埋音節尾嘅舒促,就會得出調類。

早期中古漢語係得四個調類,之後調值、音韻變化,中古以後嘅聲調分爲陰調同陽調,合計八聲,分類爲四聲八調。

漢語

編輯

中古漢語聲調

編輯

四聲嘅名稱開始於六朝時代中嘅沈約(441年~513年),佢根據中文聲調嘅聲氣,分咗平、上、去、入嘅名。《梁書·沈約傳》話沈約作咗《四聲譜》,又有記載話梁武帝周捨:「四聲係乜嘢?」答話:「天子聖哲」(天係平聲,子係上聲,聖係去聲,哲係入聲)。平、上、去、入究竟係乜嘢內容佢無講,舉嘅只係啲代表字。另外因爲音韻變化嘅結果,而家好多中文方言「上」字嘅發音係去聲[註 1]。習慣上,爲咗表示出個聲調,喺「上聲」呢個詞會讀上聲。

調值

編輯

六朝到唐代嘅四聲調值(調類嘅實際音值)好難推斷,除咗入聲可以知道佢係個短嘅音外。日本遣唐僧人空海《文鏡秘府論》(804年)有言:「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而比較詳細嘅記述係日本嘅安然《悉曇藏》(990年)卷五:「平聲直低,有輕有重。上聲直昂,有輕無重。去聲稍引,無輕無重。入聲徑止,無內無外。平中怒聲,與重無別。上中重音,與去不分。」

上古漢語嘅聲調論

編輯

發現聲調係六朝時代嘅沈約,噉以前嘅上古漢語有冇聲調就成咗個問題。呢個問題古來好多人提出唔同主張,啲主張嘅根據都係《詩經》嘅押韻。研究《詩經》押韻時四聲嘅調配,見到平聲、上聲可以同去聲押韻,去聲同入聲唔一定押韻。以《詩經》押韻調配爲音韻研究基礎,清代考證學者顧炎武主張語言嘅遲速輕重係押韻嘅平仄,平聲最長,上、去次長,入聲係急止停頓嘅音。另外去聲同入聲押韻,即使係中古音,「易」(入:jek,去:je[註 2])、「出」(入:chjyt,去:chjyi[註 3])、「惡」(入:qak,去:qo[註 4])等字同時有去入二聲,所以可以睇出去入二聲有接近嘅關係。根據呢樣,段玉裁提出平、上、入三聲合埋同去聲另計,黃侃則提出平、入二聲同上、去二聲噉分成兩類。受呢樣影響,現代嘅王力喺《漢語史稿》提出平、入二聲嘅兩大分類,再按音嘅長短來分,分成長、短二類,合埋就係四聲。現代中文嘅聲調特徵係以音高爲主,但喺古代中文係以音嘅長度爲主要要素,長平聲變成咗平聲,短平聲變成咗上聲,長入聲變成咗去聲,短入聲變成咗入聲。張日昇以《詩經》作統計,指上古有去聲,但去聲以ɸ、d、g、m、n、ŋ爲韻尾[1]

次入韻

編輯
内文:次入韻

「次入韻」係指切韻祭泰夬廢韻,來源有對應上古入聲韻部或者平上韻部閉音節。中古併入去聲、韻尾變 -i。例如「祭」「察」、「廢」「發」。

各現代漢語嘅聲調

編輯

現代各種中文嘅聲調係基於中古四聲分咗陰陽二類後嘅八聲(四聲八調)。中古音到現代音調值變化未明,雖然各路中文嘅差異好明顯,但調類變化好少,最大嘅特徵係對應聲母清濁分咗陰陽二類。一般來講,陰調係高調,陽調係低調。喺由來上,濁音相比清音個調要低啲,陰調來自古清音,陽調來自古濁音[未記出處或冇根據]。中原無咗清濁區別就用高低音來繼續分啲字。現代吳語嘅紹興方言同閩語嘅潮州方言全部調類都分咗陰陽二類,成爲八聲,呢啲陰陽就同清濁區別對應。現代中文嘅普通話喺平聲分咗陰陽二類,入聲無獨立聲調。平聲嘅音長相比其他調類長,發音清晰啲唔會撈亂,多數中文嘅平聲都分陰陽兩類[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喺歷史,唐代就開始有陰陽平區別[未記出處或冇根據]。調類分化同合併嘅唔同,係分類方言要考慮嘅重要因素。至於入聲,晉語同部分中原官話,音節尾嘅促音無消滅到,入聲仲喺度,而有啲官話靠唔同調值維持入聲區別[2]。另外,東干語甘肅方言喺單音節時調值無唔同;多粒音節組合時,產生唔同聲調變化,調類得以保持[註 5]

主要方言聲調對照表
方言區 地名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聲調數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次濁 全濁
廣州 陰平55 陽平21 陰上35 陽上13 陰去33 陽去22 上陰入55, 下陰入33 陽入22 9
桂平羅秀[4] 全陰平553, 次陰平24 陽平13 陰上44 陽上212 全陰去51, 次陰去231 陽去21 全上陰入5, 次上陰入24, 下陰入3 陽入2 12
南寧* 陰平41 陽平52 陰上33 陽上24 陰去55 陽去22 上陰入55, 下陰入33 上陽入24 下陽入22 10
客家 梅州 陰平44 陽平11 上聲31 去聲52 陰入21 陽入4 6
南昌 陰平42 陰去 陽平24 上聲213 陽去 陰去55 陽去21 陰入5 陽入21 7
長沙 陰平33 陽平13 上聲41 陽去 陰去55 陽去21 入聲24 6
閩南 潮州 陰平33 陽平55 陰上53 陽上35 陰去11 陽去31 陰入2 陽入5 8
廈門 陰平55 陽平24 上聲51 陽去 陰去11 陽去33 陰入32 陽入5 7
閩東 福州 陰平44 陽平52 上聲31 陽去 陰去213 陽去242 陰入23 陽入4 7
歙縣 陰平31 陽平44 上聲35 陰去324 陽去22(33) 入聲21 6
壽昌 陰平12 陽平52 陰上24 陽上534 去聲33 陰入甲55,陰入乙3 陽入31 8
上海 陰平52 陽舒113 陰上去335 陽舒113 陰上去335 陽舒113 陰入5 陽入23 5
蘇州 陰平44 陽平24 陰上52 陽上31 陰去412 陽去31 陰入4 陽入2 7
紹興 陰平53 陽平31 陰上335 陽上113 陰去33 陽去11 陰入45 陽入12 8
太原 平聲11 上聲53 去聲45 陰入2 陽入54 5
南京 陰平31 陽平13 上聲22 去聲44 入聲5 5
成都 陰平44 陽平41 上聲52 去聲13 (陽平) 4
西安 陰平31 陽平24 上聲42 去聲55 (陰平) (陽平) 4
蘭州 陰平31 陽平53 上聲442 去聲13 (陽平) 4
比什凱克 平聲24 上聲51 去聲44 (平聲) 3
濟南 陰平213 陽平42 上聲55 去聲21 (陰平) (去聲) (陽平) 4
北京 陰平55 陽平35 上聲214 去聲51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去聲) (陽平) 4
  • 比什凱克用東干語嘅甘肅系標準音表示[3]
  • *南寧平話

漢語之外

編輯

四聲除咗可以應用喺漢語族語言嘅聲調分類外,其他亞洲複雜聲調語言嘅聲調,都可以同中文四聲對應,亦用得四聲劃分。

越南文

編輯

越南文嘅聲調總共有六隻,分別叫平聲(a,44)、玄聲(à,31)、問聲(ả,313)、跌聲(ã,3ʔ5)、銳聲(á,35)、重聲(ạ,21ʔ)。其中平玄二聲相當於陰、陽平,問、跌二聲相當於陰、陽上,銳、重二聲相當於陰、陽去。越南文嘅入聲同去聲同調,都係銳、重聲,同去聲嘅區別在於,入聲字有-p、-t、-c、-ch呢四隻入聲尾,同樣亦係分陰陽入聲,陰陽分法同去聲一樣。所以按四聲來睇,越南文係四聲八調。

喺標準漢越音體系中,聲調按照原先漢字嘅清濁聲母,劃分成陰陽調,唯一嘅例外係平聲,平聲嘅次濁聲母字會派去陰聲調,亦即讀成平聲。上聲字度,有啲濁上繼續保持喺陽上(跌聲),但亦有濁上字變成咗去聲,陰陽去都有(銳、重聲),以陽去爲主,變爲陰去嘅字有住比較古老嘅層次。

古韓文

編輯

古韓文有聲調,而現代標準韓文冇咗聲調,只喺部分韓文方言繼續保存聲調。古韓文聲調分三種:低調、低高調、高調。《訓民正音》按照四聲劃分聲調,有平、上、去、入,寫字時喺隔籬落點來表示。唔標點,即係讀平聲(例如:나);標一個點,即係讀去聲(例如:미〮);標一個點,同時音節上有入聲尾,即係讀入聲(例如:랏〮);標兩個點,即係讀上聲(例如:말〯)。平聲嘅讀音係低調,入聲嘅讀音係高調,上聲同去聲冇明確對應,可以係高調,亦可以係低高調。

壯侗語

編輯

壯侗語中,呢度介紹下壯話泰文

標準壯話(武鳴音)中,聲調總共有9個,佢嘅聲調格局同粵語一模一樣,都係平上去入,都係區分陰陽,然後陰入聲度區分咗上下(長短)。所以總共有:陰平(a;24)、陽平(az;31)、陰上(aj;55)、陽上(ax;42)、陰去(aq;35)、陽去(ah;33)、上/短陰入(aek;5)、下/長陰入(ak;35)、陽入(ag;3)。

泰文聲調總共有5個聲調,佢嘅聲調格局如下[5][6]

  • 泰文聲調同中文聲調嘅一個重大區別在於,泰文嘅平聲唔分陰陽,但區分古代嘅次清聲母,因而平聲有兩個:平聲、次清平。
    • 平聲包含古全清、古全濁、古次濁,調值係中平調(33),例字如:กา、ทา、มา
    • 次清平只包含古次清,調值係低升調(114),例字如:ผา、ฝา、ฉา
  • 泰文嘅上聲區分陰陽,因而上聲有兩個:陰上、陽上。
    • 陰上包含古清聲(毋須分送氣),調值係高降調(41),例字如:ก้า、ผ้า、ฝ้า
    • 陽上包含古濁聲,調值係高升調(45),例字如:ท้า、ม้า、ง้า
  • 泰文嘅去聲區分陰陽,因而去聲有兩個:陰去、陽去。
    • 陰去包含古清聲(毋須分送氣),調值係低降調(21),例字如:ก่า、ผ่า、ฝ่า
    • 陽去包含古濁聲,調值係高降調(41),例字如:ท่า、ม่า、ง่า
  • 泰文嘅入聲區分陰陽,同粵語唔同在於,佢嘅上下分喺陽入,而非陰入,因而入聲有三個:陰入、上陽入、下陽入
    • 陰入包含古清聲(毋須分送氣),調值係低降調(21),例字如:กาก、ผาก、ฝาก
    • 上陽入包含古濁聲,元音係短元音,調值係高升調(45),例字如:ทัก、มัก、งัก
    • 下陽入包含古濁聲,元音係長元音,調值係高降調(41),例字如:ทาก、มาก、งาก

總結就係:平聲中平33,次清平低升114,陰上以及陽去、下陽入同調都係高降41,陰去同陰入同調都係低降21,陽上同上陽入同調都係高升45。

  • 註:以上未寫泰文嘅潮州話借詞所產生嘅借詞調、同埋前引字(古次濁帶喉塞、帶送氣)音調,但未脫離呢五個聲調嘅格局。

苗瑤語

編輯

藏緬語

編輯
  1. 例如普通話「上」字嘅發音基本只有shàng,只喺「上聲」呢個詞讀shǎng。喺中古音,上下(名詞)、上落(動詞)嘅「上」讀zjangx,表示皇上嘅「上」有專用音,讀zjangh。喺現代粵語,表示皇上嘅上同表示方位名詞嘅上合流,讀陽去,反而作爲動詞嘅上分化出來,保留陽上。
  2. 粵語繼承咗兩個字音,入:jik6,去:ji6;日文亦繼承咗兩個字音,入:えき(eki),去:い(i)。
  3. 粵語淨繼承咗入聲,冇咗去聲;日文繼承咗兩個字音,入:しゅつ(shutsu),去:すい(sui)。
  4. 粵語繼承咗兩個字音,入:ok3,去:wu3;普通話亦繼承咗兩個字音:入:è,去:wù;日文亦繼承咗兩個字音,入:あく(aku),去:を(o)。
  5. 喺單音節時,調類有三種,複音節嘅聲調變化中,就保持有四種[3]
  1. 張日昇 (1968年)。論上古四聲 (PDF)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
  2. 孟萬春 (2010年)。洛方言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56~59。ISBN 978-7-5004-8905-4
  3. 3.0 3.1 海峰 (2003年)。亞東干語言研究。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頁 36。ISBN 7-5631-1789-X
  4. 尚曉夢、昭慧君 (2013)。广西桂平土白话的次清分调4: 340–347。
  5. 張均如 (1980年)。始臺語聲母類別探索族語文6: 31~40。
  6. 羅永現 (2008年)。Sino-Tai and Tai-Kadai: Another Look(漢傣同壯侗:另一種睇法The Tai-Kadai Languages。Psychology Press。頁 9~28。ISBN 978-0-7007-1457-5

睇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