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
天干係中國古時嘅一種文字排序符號,一共有十個字,分別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同埋「癸」,循環使用。古時成日用嚟命名、排序、記時等。現代都有用十個天干嚟排序,對應羅馬字母「a」至「j」。用完天干,就用埋十二個地支。因為天干同地支加埋只有廿二個,所以羅馬字母次序入面最後嘅「w」、「x」、「y」同「z」就冇天干或者地支對應;遇到「w」、「x」、「y」同「z」,就分別用「物」、「天」、「地」同「人」。[1]
喺十九世紀中期,中國數學家李善蘭用天干、地支、「物」、「天」、「地」同「人」嚟翻譯羅馬字母;十個天干分別代表「a」至「j」。遇到大寫字母,就用代表細寫字母嘅漢字加「口」字部表示。
天干表改
各語言嘅讀法改
天干 | 日文意味 | 粵語 | 日本話 | 國語 | 朝鮮話 | 越南話 |
---|---|---|---|---|---|---|
甲 | 木兄 | gaap3 | こう(kou) | jiǎ | 갑 (gap) | giáp |
乙 | 木弟 | jyut6 | おつ(otsu) | yǐ | 을 (eul) | ất |
丙 | 火兄 | bing2 | へい(hei) | bǐng | 병 (byeong) | bính |
丁 | 火弟 | ding1 | てい(tei) | dīng | 정 (jeong) | đinh |
戊 | 土兄 | mou6 | ぼ(bo) | wù | 무 (mu) | mậu |
己 | 土弟 | gei2 | き(ki) | jǐ | 기 (gi) | kỷ |
庚 | 金兄 | gang1 | こう(kou) | gēng | 경 (gyeong) | canh |
辛 | 金弟 | san1 | しん(shin) | xīn | 신 (sin) | tân |
壬 | 水兄 | jam4 | じん(jin) | rén | 임 (im) | nhâm |
癸 | 水弟 | gwai3 | き(ki) | guǐ | 계 (gye) | quý |
各要素嘅關連改
天干 | 五行 | 五方 | 陰陽 | 陽曆年嘅 下一樑 (年嘅天干) |
儒略日嘅 下一樑 (日嘅天干) |
二十四方位 |
---|---|---|---|---|---|---|
甲 | 木 | 東 | 陽 | 4 | 0 | 75° |
乙 | 陰 | 5 | 1 | 105° | ||
丙 | 火 | 南 | 陽 | 6 | 2 | 165° |
丁 | 陰 | 7 | 3 | 195° | ||
戊 | 土 | 中 | 陽 | 8 | 4 | - |
己 | 陰 | 9 | 5 | - | ||
庚 | 金 | 西 | 陽 | 0 | 6 | 255° |
辛 | 陰 | 1 | 7 | 285° | ||
壬 | 水 | 北 | 陽 | 2 | 8 | 345° |
癸 | 陰 | 3 | 9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