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奧·安哲羅普洛斯
泰奧多羅斯·“泰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文:Θεόδωρος Αγγελόπουλος,羅馬拼音:Theodoros Angelopoulos;1935年4月27號—2012年1月24號)係希臘一位出名嘅導演同編劇。
泰奧·安哲羅普洛斯 | |
---|---|
姓名原文 | Θόδωρος Αγγελόπουλος |
出生日 | 1935年4月27號 |
出生地 | 雅典 |
本名 | Theodoros Angelopoulos |
死亡日 | 2012年1月24號 (76歲) |
死亡地 | 比雷埃夫斯 |
死因 | struck by vehicle |
國籍 | 希臘 |
母語 | 希臘文 |
識嘅語言 | 希臘文、意大利文、法文 |
母校 | 巴黎大學、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inématographiques、雅典大學 |
職業 | 電影導演、編劇、電影製片、影評人、演員、新聞從業員、導演 |
名作 | Landscape in the Mist |
配偶 | Foivi Oikonomopoulou |
仔女 | Eleni Aggelopoulou、Anna Aggelopoulou、Katerina Aggelopoulou |
網站 | www |
[改維基數據] | |
生平
編輯泰奧多羅斯.安哲羅普洛斯1935年4月27號喺雅典出世。喺希臘內戰期間,佢爸爸被擄走,到佢9歲時先至返到屋企。後來安哲羅普洛斯講返,爸爸失踪以及童年尋父嘅經歷,對佢嘅電影作品影響好大。[1]佢服完兵役之後,就去咗巴黎索邦大學讀書,不過佢好快就輟學轉到巴黎高級電影研究學院(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inématographiques)改讀電影。返回希臘後,佢做過記者同影評人。1967年,希臘發生政變後,佢開始拍電影。1968年,佢拍咗自己第一齣短片。1970年代,佢拍咗多齣關於現代希臘嘅政治電影。1978年,佢成為第廿八屆柏林影展嘅評審團成員。[2]
安哲羅普洛斯喺接受訪問時承認,導演奧遜威爾斯嘅橫搖鏡頭、深焦技巧,以及同溝口健二嘅場面調度技巧,影響佢好大。[3]佢亦講過,塔可夫斯基1979年嘅電影作品《潛行者》對佢影響至深。[4]
2012年1月24號晚上,佢喺雅典附近開拍遺作《The Other Sea》期間,喺比雷埃夫斯橫過馬路時,畀一架由休班警員駕駛嘅電單車撞到,送院搶救但不治,享年76歲。[5][6]
風格
編輯安哲羅普洛斯將長鏡頭發揮至最高美學境界,仲推上希臘悲劇嘅高度。早期,佢愛講政治同歷史,曾經畀人歸類僽馬克思電影工作者。後來佢轉講人物。到咗晚期,就經常以存在狀態同人類命運入題。神話、寓言、象徵、反思、冥想等形式,一直係佢通達嘅電影語言。佢講故仔嘅力量,除咗嚟自睇得見嘅畫面(好似荒原似嘅希臘風景),亦在於睇唔見嘅畫面(就似《霧中風景》女童被施暴一幕)。有時,溢出畫面外嘅聲音同空間,比畫面內說明的嘅仲要震撼。[7]佢嘅電影經常出現尋父情節,電影語言偏愛用360度橫搖鏡頭、畫外空間,以及長鏡頭。[8]雖然佢嘅電影充滿尋找、旅程等元素,但未被視為公路電影。[9]
佢話自己嘅作品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係歷史和政治時期、人物故事時期、以及存在反思時期。左翼影評人出身嘅佢從未斷絕對社會同埋群眾嘅關懷。佢嘅電影人物彷彿總係喺旅途上,但又唔係漫無目的喺公路徜徉。[10]人類嘅宿命、永恆嘅回歸,始終貫徹佢嘅作品之中。[11]
作品
編輯攷
編輯- ↑ "Theodoros Angelopoulos", editions Kastanioti, p. 189.
- ↑ "Berlinale 1978: Juries". berlinale.de. 原著喺2016年3月31號歸檔. 喺4 August 2010搵到.
- ↑ The Last Modernist, ed. Andrew Horton, 1997
- ↑ Horton, Andrew (September 29, 2016). "3 - Angelopoulos, the Continuous Image and Cinema". The Films of Theo Angelopoulos - A Cinema of Contempl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73. ISBN 978-1400884421.
We should realize, however, that Angelopoulos is an unusual paradox in the history of cinema: he is very clearly "Greek" as I have demonstrated, and yet he is an international filmmaker who has been influenced by filmmakers from around the globe. He has observed: "I draw techniques from everything I've seen .... I continue to love ... very much the films of Murnau, Mizoguchi, Antonioni. More recently: Tarkovsky's Stalker, Godard's 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of course Ordet ....
- ↑ "Director Angelopoulos dies after accident while filming". Kathimerini. 25 January 2012.
- ↑ "Culture – Film – Filmmaker Theo Angelopoulos dies in accident". guardian.co.uk. Associated Press. 24 January 2012.
- ↑ 安哲羅普洛斯的世界,廿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1999)節目表及訂票手冊第58頁
- ↑ 陳志華:迴環往復的尋父旅程──安哲羅普洛斯回顧展
- ↑ 朗天: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旅程
- ↑ 最後的現代主義者安哲羅普洛斯,卅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2010)節目及訂票手冊第92頁
- ↑ 無止境的旅程 — 安哲羅普洛斯全展
- ↑ 廣播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 重構 -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卅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2010)節目及訂票手冊第92-94頁
- ↑ 雅典,重返衛城- HKIFF 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
- ↑ 16.0 16.1 16.2 廿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1999)節目表及訂票手冊第58-59頁
- ↑ 肥力(遲來的)最愛電影
- ↑ 影藝 CineArt
拎
編輯- Acquarello. "Great Directors: Theo Angelopoulos". Senses of Cinema (Issue 27). 原著喺29 5月 2010歸檔.
- Theo Angelopoulos喺互聯網電影資料庫嘅資料(英文)
- Theo Angelopoulos in musico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