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

(由珍珠港事件跳轉過嚟)

偷襲珍珠港,又叫珍珠港事件或者珍珠港事變,係1941年12月7號美國時間)清晨,日本聯合艦隊嘅飛機同迷你潛艇,突然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夏威夷檀香山嘅基地珍珠港,同埋歐胡島上美軍飛機場嘅事件。偷襲直接促使美國喺第二日正式參戰。日本軍部稱呢次軍事行動為夏威夷行動同埋AI行動[1][2]計劃時稱Z行動[3]日本之所以偷襲珍珠港,就係想癱瘓美國太平洋艦隊。咁日本打東南亞嘅大英帝國荷蘭美國領地嗰陣,美國就阻唔到佢。喺日本突襲珍珠港嘅七個鐘內,日軍仲攻打埋美國嘅菲律賓關島同埋威克島,英國嘅馬來亞星加坡香港[4]

美艦亞利桑那號被日本炸中咗

呢件事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嘅開始,亦係二戰嘅轉捩點。

衝突背景

編輯

外交背景

編輯

日本同美國早喺1920年代起就意識到佢哋有機會爆發戰爭,而且亦有計劃應對。日本自1890年代就好警愓美國喺太平洋嘅區域同軍事擴張。當其時美國吞併太平洋嘅島嶼,例如夏威夷菲律賓,令日本感到美國已經接近或者干涉佢嘅勢力範圍。[5][6][7][8]

雖然日本喺美國拒絕咗種族平等議案[9]後開始對美國採取警誡政策,但兩國仍然可以和平合作,維持貿易。[10][11][12]直到1931年日本入侵滿洲之前,兩國關係都未有變壞。之後十年,日本喺中國擴張,令第二次中日戰爭喺1937年爆發。為咗喺東亞大陸贏得勝利,日本花心機孤立中國,又去確保足夠物資供應。「南進政策」就係為咗呢啲目的而度出嚟嘅。[6][13] 自從1937年發生咗好多事,令日本喺西方社會嘅民意下滑,例如日本擊沉美軍柏奈號、日本士兵掌摑美國駐南京領事艾力臣南京事件。美國試圖提議同英國一齊禁運日本但失敗。[14] 1938年,應總統羅斯福呼籲,美國公司唔再賣軍用品畀日本。[15]

1940年,日本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想截斷中國嘅補給線。當時美國終止運往日本嘅飛機、零件、機械同埋飛機油,所以日本認為美國對佢哋唔友善。[nb 1] 但係美國冇停到石油出口,部分原因係華府普遍認為日本依賴美國石油,萬一停咗,日本就可能會當佢係極度挑釁。[5][12][16]

1940年年中,羅斯福總統調走太平洋艦隊,由聖地牙哥調去夏威夷。[17] 佢仲命令菲律賓準備打仗,想用呢兩招阻止日本喺遠東擴張。因為日本軍部(誤)以為佢哋一進攻英國嘅東南亞殖民地,包括星加坡[18] 會拉埋美國入戰。為咗阻止美國海軍干涉佢哋喺東南亞嘅行動,日本要預先攻打美國。[19] 日本參謀仲認為要打埋菲律賓。橙色戰爭計劃預計美國要40,000個精銳去守住菲律賓,但麥克阿瑟認為要用多十倍士兵,所以呢個計劃從來都冇實施過。1941年,美國參謀就預咗一旦打仗,就棄守菲律賓。同年,海軍上將兼亞洲艦隊司令Thomas C. Hart就收到呢個棄守命令。[20] 1941年,日本趁法國淪陷,奪取法屬印度支那。美國卒之停運石油去日本,部分係因為美國嘅新措施,限制咗本地嘅石油消耗。[21] 因美國禁運,日本打算奪取荷屬東印度豐富嘅石油資源。[nb 2] 8月17號,羅斯福警告日本,如果「鄰國」遭受攻擊,美國會有措施準備反對。[23] 日本依家處於兩難局面,一係就撤出中國丟自己架,一係就喺歐洲嘅東南亞殖民地嗰度搶新嘅戰略物資。[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日美兩國喺1941年談判,試圖修補關係。日本提出條件,話會同中國國民政府議和,然後撤出中國大部份地區同埋印度支那。而且日本仲話會用新嘅方式去睇三國同盟,話如果其他國家同日本互利互惠,就會約束自己嘅貿易歧視行為。呢啲提案都被華府拒絕。時任首相近衛文麿話要見羅斯福,但對方就話要傾掂先至見。[24] 美國駐日大使多次同羅斯福講同近衛見面,警告佢話只有呢個做法先可以保住想和解嘅近衛政府,先可以維持太平洋和平,[25] 但都係冇見到。日本軍部拒絕近衛文麿嘅撤退命令之後,一個月內閣就倒台。[26]

日本最後嘅提議喺11月20號提出,話如果美國、英國、荷蘭供應一百萬加侖飛機油、撤銷制裁同埋唔再支援中國嘅話,日本就撤出南印度支那,而且唔會攻打東南亞。[27][26] 美國喺11月26號(即日本嘅27號)反建議,即係Hull嘅備忘錄,要求日本無條件撤出中國,仲要同太平洋各勢力簽定互不侵犯協議。日本時間嘅26號,亦即係條件送到日本嘅前一日,日本派遣嘅部隊已經出航,駛去珍珠港。[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軍略

編輯

目的

編輯

戰爭經過

編輯

潛水艇

編輯

日本宣戰

編輯

第一波攻擊

編輯

第二波攻擊

編輯

美軍傷亡同損失

編輯

日軍損失

編輯

未有發生嘅第三波攻擊

編輯

損失艦艇

編輯

打撈

編輯

報導

編輯

事後發展

編輯

你好島事件

編輯

戰略含意

編輯

陰謀論

編輯

流行文化

編輯

睇埋

編輯
  1. 當美國喺九月宣佈禁止出口廢鐡、廢鋼到日本,日本大使堀内謙介十月八號向美國國務卿Hull抗議,警告呢個舉動會被視為「唔友好嘅行為」。[11]
  2. 呢個係日本海軍嘅諗法,日本陸軍原本諗住打蘇聯。[22]

參考

編輯
  1. Prange, Gordon W., Goldstein, Donald, & Dillon, Katherine. The Pearl Harbor Papers (Brassey's, 2000), pp. 17ff; Google Books entry on Prange et al.
  2. For the Japanese designator of Oahu. Wilford, Timothy. "Decoding Pearl Harbor", in The Northern Mariner, XII, #1 (January 2002), p. 32fn81.
  3. Fukudome, Shigeru, "Hawaii Operation".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81 (December 1955), pp. 1315–31
  4. Gill, G. Hermon (1957). Royal Australian Navy 1939–1942.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 Series 2 – Navy.第1卷.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p. 485. LCCN 58037940. 原著喺May 25, 2009歸檔. 喺June 16, 2015搵到.
  5. 5.0 5.1 Worth, Roland H., Jr. (2014). No Choice but War: The United States Embargo Against Japan and the Eruption of War in the Pacific.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SBN 978-0786477524.
  6. 6.0 6.1 Beyond Pearl Harbor: A Pacific History.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9. ISBN 978-0-7006-2813-1. JSTOR j.ctvqmp3br.
  7. Burress, Charles (2001-07-19). "Biased history helps feed U.S. fascination with Pearl Harbor". The Japan Times (美國英文). 喺2021-02-28搵到.
  8. "Milestones: 1830–1860 -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history.state.gov. 喺2021-02-28搵到.
  9. "A Century Later: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And Its Rejection Of Racial Equality". NPR.org (英文). 喺2021-02-28搵到.
  10. LAUREN, PAUL GORDON (1978). "Human Rights in History: Diplomacy and Racial Equality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Diplomatic History. 2 (3): 257–278. doi:10.1111/j.1467-7709.1978.tb00435.x. ISSN 0145-2096. JSTOR 24909920.
  11. 11.0 11.1 GPO 1943, p. 96
  12. 12.0 12.1 GPO 1943, p. 94
  13. Barnhart 1987.
  14. Gruhl 2007, pp. 39.
  15. Gruhl 2007, pp. 40.
  16. Toland, Japan's War.[唔該解釋係乜東東]
  17. Shift Of Our Fleet To Atlantic Studied, New York Times, June 23, 1940, "Except for the Atlantic Battle Squadron, the entire fleet is now in the Pacific, based at Pearl Harbor, Hawaii."
  18. Harper, Tim (2009-09-07). "Japan's gigantic second world war gamble". The Guardian (英國英文). ISSN 0261-3077. 喺2016-12-07搵到.
  19. Peattie, Mark R.; Evans, David C. (1997), Kaigun: Strategy, Tactics, and Technology in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0-87021-192-7
  20. Edward S. Miller (2007). War Plan Orange: The U.S. Strategy to Defeat Japan, 1897–1945. Naval Institute Press. p. 63. ISBN 978-1-59114-500-4.
  21. GPO 1943, p. 125
  22. Peattie 1997; Coox, Kobun.
  23. Chapter IV The Showdown With Japan August–December 1941 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 1941–1942
  24. Chapter IV: The Fatal Turn Morton, Louis. Strategy and Command: The First Two Years
  25. Review of the Diplomatic Conversations Report of the Joint Committee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earl Harbor Attack (1946)
  26. 26.0 26.1 Chapter V: The Decision for War Morton, Louis. Strategy and Command: The First Two Years
  27. "USS Enterprise (CV-6): 1941 – Battle Order Number One".

出面網頁

編輯
  • Gruhl, Werner (2007), Imperial Japan's World War Two: 1931–1945, Transaction Publishers, ISBN 978-0-7658-0352-8{{citation}}: CS1 maint: ref duplicates default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