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撻葡文pastel de nata,複數形式 pastéis de nata),又叫葡式奶油撻焦糖瑪琪朵蛋撻葡式蛋撻,係一種小型嘅奶油酥皮餡餅點心,係蛋撻嘅一種,焦黑嘅表面(係過度受熱後嘅焦糖)係佢嘅特徵。通常喺葡萄牙葡萄牙語圈國家或者係有好多葡萄牙移民嘅國家及地區(好似美國澳門加拿大盧森堡法國)搵到。葡撻嘅葡語名意思係牛油糕點。佢葡語嘅別名叫 pastel de Belém(複數形式為 pastéis de Belém),解「貝倫區嘅糕點」。

葡撻

歷史

編輯

里斯本發明

編輯
 
里斯本貝倫蛋撻店
 
一盤葡撻

葡撻最早由19世紀葡萄牙里斯本貝倫區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1]修女發明[2],1820年代修道院閂咗。喺1837年開始,啲蛋撻喺世俗餅店Casa Pastéis de Belém有得賣,因為店面位於里斯本貝倫區Belém),嗰度賣嘅蛋撻叫白冷撻pastéis de Belém)。今時今日,餅店已經係貝倫區嘅旅遊熱點。

澳門改良

編輯

1989年,英國人安德魯·史斗(Andrew Stow)將葡撻帶咗嚟澳門,改咗用英國嘅奶黃餡同少咗糖嘅份量之後,就變得好出名,而且做咗澳門好出名嘅小食。1989年安德魯喺路環撻沙街一號開咗間安德魯餅店,係葡撻嘅鼻祖。之後佢嘅分店開到兩岸三地日本泰國菲律賓韓國,而且跟佢做嘅人都唔少。佢同太太瑪嘉烈1997年離婚之後,太太就用瑪嘉烈爾個名喺澳門半島開咗間鋪,後來又同KFC合作出咗套餐。

傳入香港同臺灣同引起一時熱潮

編輯

1990年代尾,香港嘅葡撻係喺澳門改良之後,由肯德基將佢傳咗入香港,做咗香港喺港式蛋撻之後第二種外國嚟嘅點心。肯德基同時亦將葡撻傳咗去台灣,令到葡撻喺香港同台灣曾經係熱門嘅甜品,好多葡撻專賣店好短時間大量開鋪,連肯德基都趕上爾個熱潮,葡撻一時間變咗熱門商品,甚至一路導致蛋價上揚,雞蛋供不應求,但熱潮亦好快退卻,甚至爾家被視為有好多反式脂肪嘅唔健康食物,好多餅店都唔再賣葡撻。至於肯德基執咗葡撻專門店之後,仲喺舖入面賣葡撻做甜品。由於肯德基成日出新嘅葡撻口味而受到好評,亦都獲得「俾炸雞耽誤嘅葡撻店」嘅稱號。

葡撻之前喺台灣暴起暴跌嘅歷史,由此出咗啲新嘅詞語:「蛋撻效應」、「蛋撻現象」同「蛋撻化」等去形容呢種一時間一窩蜂開鋪而又好快執笠嘅現象。

食用

編輯

葡撻可以熱食或者凍食。食用嘅時候可以淋肉桂、糖同半生蛋。

參考

編輯
  1. There's history - and a secret - in every bite (英文)
  2. 葡萄牙嘅修道院創造咗唔少用咗蛋黃做材料嘅甜點。當時蛋白用嚟做衫(包括修女袍)漿紗,而酒廠都用蛋白過濾酒類,例如冧酒,所以剩咗好多蛋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