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民國
座標: 36°37′0″N 127°49′0″E / 36.61667°N 127.81667°E
大韓民國(粵拼:daai6 hon4 man4 gwok3;韓文: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Daehan Minguk)係一個位處東北亞朝鮮半島南端嘅國家。西南面係黃海,東南係朝鮮海峽,東邊畀韓國嘅東海(日本海)包圍。北面隔住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峙。本來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係同一個國家,但脫離日本殖民統治(1910-1945)同美國軍政管理(1945-1948)之後,大韓民國由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會議長李承晚立國,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分庭抗禮。
大韓民國 대한민국(韓文) | |||||||
---|---|---|---|---|---|---|---|
通稱:韓國/南韓 | |||||||
| |||||||
格言:홍익인간(韓文) 「弘益人間」[1]:145 | |||||||
國歌:《愛國歌》[2]:37 | |||||||
![]() | |||||||
屬地(實轄) | |||||||
幅員
| |||||||
首都 | 首爾 | ||||||
中央政府 所在地 |
青瓦臺 | ||||||
最大城市 | 首爾 | ||||||
至高地 | 漢拏山 | ||||||
至長河 | 洛東江 | ||||||
至大湖 | 白鹿潭 | ||||||
時區 | 韓國標準時間:UTC+9 | ||||||
國民 | |||||||
人數 | 以下係2015年嘅估計數字 | ||||||
官方語言 | 韓語(大韓民國標準語)、韓國手語 | ||||||
官方文字 | 韓文 | ||||||
民族 | 朝鮮族(96.25%) 其他民族(3.75%) | ||||||
主要宗教 | 佛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 ||||||
曆法 | 公曆、農曆 | ||||||
主要節日 | 民俗日、春節、三一節、光復節 | ||||||
行車方向 | 靠右行駛 | ||||||
家用電源 | |||||||
政制 | |||||||
國家憲法 | 大韓民國憲法 | ||||||
國家結構形式 | 單一制 | ||||||
國家政權 | 韓國國會 | ||||||
政制 | 共和立憲制 自由民主制 總統制 一院制 | ||||||
法律體系 | 歐陸法系 | ||||||
主要領袖
| |||||||
其他領袖(三權分立)
| |||||||
經濟 | |||||||
GDP(購買力平價)
以下係2016年嘅估計數字 | |||||||
GDP(國際匯率)
以下係2016年嘅估計數字 | |||||||
HDI
以下係2014年嘅估計數字
| |||||||
中央銀行 | 韓國銀行 | ||||||
貨幣 | 韓圓(KRW,₩) | ||||||
堅尼系數 | 0.302(中,2013年)[8] | ||||||
資訊 | |||||||
立國歷史
| |||||||
國家象徵 | 國父:金九 國花:無窮花(木槿花)[2]:37 | ||||||
國家代碼 | KOR | ||||||
國際域名縮寫 | .kr | ||||||
國際電話區號 | 82 | ||||||
現役軍人數 | 687,000(第6名) |
大韓民國 | |
---|---|
諺文 | 대한민국 |
朝鮮漢字 | 大韓民國 |
文觀部式 | Daehanminguk |
![]() 朝鮮歷史系列 | |||||||||||
---|---|---|---|---|---|---|---|---|---|---|---|
前史 | 櫛文土器時代 無文土器時代 | ||||||||||
古朝鮮 前2333年─前108年 |
衞滿朝鮮 前194年─前108年 | ||||||||||
原三國 前300年─前57年 |
三韓 | 辰國 | 東 濊 |
沃 沮 |
扶 餘 |
高 句 麗 | |||||
馬 韓 |
弁 韓 |
辰 韓 | |||||||||
三國 前57年──668年 |
伽倻 42年──562年 |
百濟 前18年──660年 |
高 句 麗 前37年──668年 | ||||||||
新羅 前57年──935年 | |||||||||||
南北國 698年──926年 |
統一新羅 668年──935年 |
渤海國 698年──926年 | |||||||||
後三國 892年──936年 |
後高句麗 後百濟 新羅 | ||||||||||
高麗朝 918年──1392年 | |||||||||||
朝鮮朝 1392年──1897年 | |||||||||||
大韓帝國 1897年──1910年 | |||||||||||
日殖時期 1910年──1945年 臨時政府 1919年──1948年 | |||||||||||
南北分治 1945年至今 | |||||||||||
北朝鮮 | 南韓 | ||||||||||
大韓民國簡稱韓國(한국/韓國,Hanguk),但係為咗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區別,韓國人叫佢哋國家南韓(naam4 hon4;남한/南韓,Namhan)或韓國,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叫「北韓」(북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以前都係叫自己國家「朝鮮」(조선)或者「北朝鮮」(북조선),叫大韓民國南朝鮮(naam4 ciu4 sin1;남조선/南朝鮮,Namjoseon)。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同韓國建交前,叫大韓民國「南朝鮮」,兩國建交之後,舊稱呼唔再用。香港同台灣嘅中華民國成日習叫大韓民國做「韓國」或者「南韓」。日本又習慣叫大韓民國做「韓國」(韓国⁄かんこく,Kankoku),不過而家國內啲韓國人有要求改用韓文發音,唔用日文發音。
1990年代,韓國嘅娛樂圈已經好發達,音樂、電視同埋電影無比成功。呢個現象叫做「韓流」。但係,韓國重保留佢哋古老傳統文化,尤其係敬祖同敬茶。
地理 改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喺亞洲大陸東北部,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鄰海同太平洋最西部海域交匯。
軍事 改
韓國依家實行義務兵役制。韓國軍隊叫大韓民國國軍。根據韓國《2014年國防白皮書》,韓國常備軍有63萬,預備役部隊297萬。總統係軍隊嘅最高統帥。
宗教 改
自古以來,韓族人信奉薩滿教[未記出處或冇根據]。佛教喺4世紀由中國傳到韓國,至今有25.3%[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國人信奉。18世紀天主教傳入韓國,如今有10%[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國人信奉,同埋20%[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國人信奉喺20世紀由美國傳嚟嘅[未記出處或冇根據]基督新教。
運動 改
參考 改
- ↑ 田景等 (2010年5月). 《《韓國文化論》》.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6036575.
{{cite book}}
: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 - ↑ 2.0 2.1 林叢剛主編, 編 (2008年6月). 《《韓國概況》》. 大連: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1129548.
{{cite book}}
: Cite has empty unknown parameter:|coauthors=
(help) - ↑ "Population Projections for Provinces (2013~2040)" (pdf). Statistics Korea. 1 December 2015. 喺September 26, 2015搵到.
- ↑ "Major Indicators of Korea". Korean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喺September 26, 2015搵到.
- ↑ 5.0 5.1 5.2 "Electrical Plug/Outlet and Voltage Information for South Korea" (英文). Adaptele. 喺2016-07-29搵到.
- ↑ 6.0 6.1 6.2 6.3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6. 喺2016-10-09搵到.
- ↑ "2015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5. 喺2015-12-14搵到.
- ↑ "Country Comparison :: Distribution of family income – Gini index". 《世界概況》. Langley, Virginia: 美國中央情報局. 原著喺2013-11-11歸檔. 喺2013-11-11搵到.
出面網頁 改
- 〈国家概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簡體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 - 亞太地區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全球資訊網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繁體中文). 中華民國外交部.
- "South Korea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英文). 美國國務院.
- 大韓民國喺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嘅資料 (英文)
- 〈大韓民国 | 外務省〉 (日文). 日本外務省.
- "Korea, South (Republic of Korea) -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英文). 澳洲外交貿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