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
榴槤(粵拼:lau4 lin4;學名:Durio zibethinus),又叫麝香貓果,係錦葵科榴槤屬植物。一般認為原產地喺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目前泰國、越南、中國等都栽培[1]。
榴槤 | ||||||||||||||||
---|---|---|---|---|---|---|---|---|---|---|---|---|---|---|---|---|
榴槤
打開咗嘅榴槤——果肉同籽
| ||||||||||||||||
物種分類 | ||||||||||||||||
| ||||||||||||||||
Durio zibethinus L. (1774) |
榴槤喺東南亞被譽為「果王」,榴槤與眾不同嘅地方係佢獨特嘅氣味以及外殼上嘅刺。榴槤果實可以成長到30厘米(12英寸)長,直徑15厘米(6英寸)。榴槤嘅形狀多數係長橢圓形或圓形,顏色係綠色帶啡色,果肉呈淺黃色。
呢個種係國際貿易上最常見嘅榴槤屬物種,人工栽培嘅品種已有成百樣。除咗本種,重有另外8種可食用嘅榴槤屬物種,多數只喺原生地嘅市場上出現。
產地
編輯呢一屬嘅植物係一種巨型嘅熱帶常綠喬木,原產東南亞,有「果王」之稱。原產地係汶萊、印度尼西亞同馬來西亞。亦有一啲人認為原產喺菲律賓。榴槤生長地遍佈東南亞佢主要生長喺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其他種植榴槤地方包括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西印度群島、佛羅里達州、夏威夷、巴布亞新畿內亞、波利尼西亞群島、馬達加斯加、海南島、澳洲北部同新加坡。
外型
編輯榴槤樹高15至20米。葉片長圓,頂端較尖,聚傘花序,花色淡黃,果實好似足球咁大,果皮堅實,密生三角形刺,果肉係由假種皮嘅肉包組成,肉色淡黃,黏性多汁,酥軟味甜,食起來有雪糕嘅口感。
營養
編輯榴槤營養豐富,100克榴槤含有熱量153卡路里、蛋白質2.6克、脂肪3.4克、糖類27.9克、維他命B 20.13毫克、維他命C 23.3毫克,重有好多微量元素,包括鉀。榴槤含豐富嘅雌激素可能增加女性嘅生育機會。
歷史
編輯亞洲東南部早喺史前時代已食用榴槤,但西方世界認識榴槤得大概600年。已知歐洲最早榴槤嘅紀錄係意大利旅行家尼科洛·達·康提,喺15世紀前往東南亞時紀錄。葡萄牙醫生加西亞德奧爾塔(Garcia de Orta)喺1563年出版嘅書中描述榴槤喺印度當藥用。隨鄭和下西洋嘅馬歡喺《瀛涯勝覽》記述蘇門答剌國嘅榴連「賭爾焉[註 1]」:「有一等臭果,番名『賭爾焉』,如中國水雞頭樣,長八九寸,皮生尖剌,熟則五六瓣裂開,若臭牛肉之臭,內有粟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好吃,中有子可炒吃,其味如栗。[2]」
成熟
編輯榴槤係一種典型嘅熱帶生果,產地為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某啲品種嘅榴槤(例如生長喺馬來西亞嗰種)唔摘得,唔係就唔能夠繼續成熟,果樹亦會受損傷。只有等佢成熟後自己跌落嚟。榴槤樹種類眾多,有啲種四、五年就可以結果,有嘅要六到八年先能夠結果。絕大多數嘅榴槤樹每年結果一次,一樖樹每年可生產七、八十個榴槤。佢重有個奇特現象就係老莖生花,因為佢一個果大嘅重達1-2公斤,樹上細小嘅樹枝好難承受咁重,佢就喺主幹上開花結果。係適應環境嘅結果。一個榴槤樹掉下後不斷成熟嘅兩到四日,係最好味嘅,但經過五到六日後,大多數人會認為呢啲係爛熟又難食。
氣味
編輯人類對榴槤嘅氣味有非常極端嘅嗅覺反映,有部分人認為非常芳香,鍾意食嘅人覺得好香,越食越鍾意,越食越上癮;而另一部分人認為惡臭無比。佢嘅籽亦可以食。一般好少有一種生果有咁明顯嘅嗅覺反差,但由於考慮到公眾反映,唔少國家好似泰國同新加坡嘅酒店、飛機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唔畀帶打開咗嘅榴槤。
成熟後自然裂口嘅榴槤,存放時間唔可以太耐,若果聞到有一股酒精味時,就係變咗質。未開口嘅榴槤,唔成熟嘅有一股青草味,成熟嘅散發出榴槤固有嘅氣味。
如果用手直接拎住榴槤食,手上嘅味道會殘留兩至三日,據講用榴槤嘅殼當容器盛水洗手,佢去除氣味嘅效果比用番梘洗手更好。
中國文學家郁達夫喺《南洋遊記》中曾寫道:「榴槤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3]。
用途
編輯喺馬來西亞,榴槤嘅葉同根用來解熱,而葉汁用來醫發燒嘅病人。喺20世紀20年代,榴槤產品公司喺紐約推出咗一個叫「Dur-India」嘅保健產品,一打9美金,每個包含63片。
注意
編輯因榴槤含糖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唔應該食或少食,尤其食嗰時唔好飲酒。榴槤含鉀較高,所以有腎病、心臟病應小心食。榴槤性溫熱,故咽幹舌燥、喉痛乾咳、熱病體質、陰虛體質者應慎用。
註同攷
編輯- 註
- ↑ 漢語拼音:dǔ'ér yān,係馬來話「durian」音譯。
- 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