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唔單止係太陽系存在嘅威脅之一,重係人類生存威脅之一,佢哋亦都係太陽系產生過程嘅垃圾[1]。雖然係咁,但係佢哋亦都有可能會滅亡人類,甚至地球。除咗小行星之外,提供養分畀地球嘅太陽亦都有機會消滅人類同埋地球,因此人類一直發掘新家園[1]。因此美國太空總署發射咗航行者2號去搵四粒氣體巨行星[2]霍金亦都指出人類同地球有機會被太陽吞噬。

小行星愛神星

另外,空氣入面嘅二氧化碳懸浮粒子等亦都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可能嘅方式 編輯

嚟自太空嘅災難 編輯

  • 巨大嘅星體撞擊:地球上曾經發生咗多次重大嘅生物絕種過程,特別系七千萬年前嘅恐龍絕種(第二大絕種單嘢,終點咗中生代),畀認為起因於一次嚴重嘅小行星扽手踭;而而家霸主導地-月繫起源學說都認為月亮係來源於一次墟巨大嘅星體撞出地函碎片重新凝聚而成,。就如果地球俾類似嘅扽手踭,輕者地球表面嚴重瘀,重者成個地球結構將組甚至解體。
  • 近距離嘅超新星爆發:強大嘅光輻射同粒子流。銀河嘅超新星爆發唔係好多,而近距離發生嘅機率更小。不過據認為一粒近接地球嘅超新星惹嘅伽瑪射線暴有可能係造成奧陶紀-志留紀絕種單嘢羅。此外,超新星爆發嘅位置都與其毀滅範圍密切有關,淨係得發生喺天球赤道面附近嘅超新星先會惹全球性照射,否則會喺南極或者北極附近出現一個射線轟擊嘅盲點(喺天極附近嘅超新星嘅盲點可達半個地球)。
  • 太陽嘅變化:雖然太陽違背數十億年嘅規律發生異常噴發或者爆炸等情況出現嘅機率幾乎為零(地球歷史上未曾發生),但係隨著太陽走向衰老,會逐漸變熱變大,最終吞噬內軌行星,而喺呢一過程中,地球將變得酷熱難當而唔適宜生物生存。十多億年之後就會去到毀滅性嘅酷熱,而吞噬行星將發生於幾十億年後。
  • 外星人入侵:由於有關知識缺乏,其發生嘅機率有住極大嘅唔確定性。當前人類都冇發現任何外星生物,更加唔使話有智慧嘅外星人;即使外星人存在,要到地球一定要具備極高嘅技術水平,喺呢種水平下會否保留牛精時代嘅數侵略習性存疑;此外,對高科技嘅外星人嚟講,地球嘅物質資源同能量資源遠過外太空匱乏,地球嘅礦物富集程度遠唔切荒蕪嘅水星,能量絕部分嚟自太陽嘅餘暉,水含量遠唔切外太陽系,地球唯價值在於地球獨有生命形式同人類本身,但相較於其他物種同機,人類能源轉換效率極差,外星人唔會為咗唔存在、且經濟效益差嘅目噉,將之毀滅,故可排除計劃性嘅數侵略。
  • 外襲天體嘅重力擾動:外太空除咗明亮嘅恆星,仲有大量睇唔見嘅游移嘅褐矮星或者木星級別嘅天體,如果其中一個穿過太陽系會造成廢墟巨大嘅引力擾動,如果佢好彩噉冇惹啲星球撞擊,都有可能造成地球軌道嘅變更,無論系更接近太陽定更遠離太陽都會惹可怕嘅氣候災難。由於目前對呢啲唔發光嘅遊星發現困難,就對其真實數字了解有限。按目前嘅知識估算,其發生機率微乎其微。

嚟自地球本身嘅災難 編輯

  • 全球性瘟疫:而家世界存在唔治愈嘅嘢病(如愛滋病),亦存在趕席捲全球嘅流感,但愛滋病屬小眾,且惹途徑少,僅限仔乸戙篤企感染、危險性行為、血、共同針(尤其係毒癮患者)、致死率蠢低,可終生食藥控制,若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幾乎愛滋病冇緣。流感雖然致死率較高,但可藉由良好嘅衛生習慣、隔離、預防注射,等政策防治,可有效控制病情,且病程短,更加有克流感等新一代藥可供治療,故唔使太過驚青。
  • 超級火山爆發:超級火山爆發有可能惹遮蔽全球陽光嘅效果,造成連續幾廿年嘅全球寒冬,全球性穀物絕收。形成西伯利亞暗色岩嘅火山爆發,系過去5億年嚟,已知最大型嘅火山爆發之一,唔關二疊紀-三疊紀絕種單嘢嘅時期相符合。應該次絕種單嘢造成90%嘅物種消失,系生物史上最緊要嘅絕種單嘢,終點咗古生代。
  • 氣候變化:地質歷史上嘅氣候變化,曾多次導致寒冷嘅冰期同全球暖化,有時仲導致海水缺氧或者全球乾旱,啲氣候災難畀認為曾惹五大生物絕種單嘢中相對較弱嘅三次,但比起完全改變噉波生物圈嘅另外兩次(喺古生代到中生代嘅轉折同中生代向新生代嘅轉摺),冇造成全球性嘅毀滅,就唔一定會造成完全意義架。上嘅世界末日。
  • 地磁消失或者翻轉:將令地球表面失去磁保護層,直接露體喺太陽粒子輻射嘅轟擊之下。不過呢家會造成行某啲影視作品描述嘅世界末日仍值得懷疑,因為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地磁翻轉,但歷史上曾出現嘅大小絕種單嘢嘅時間同之唔係重合。地磁驟變如果要造成毀滅性嘅破壞仲要與太陽爆發超級耀斑相配合,就發生嘅機率更低。

嚟自人類災難 編輯

  • 核戰爭
  • 唔可以逆轉嘅氣候變化:人為因素造成大氣成分改變,造成嘅氣候變化將唔同於地球嘅自然嘅氣候週期,有可能惹唔回复嘅災難。
  • 唔可以逆轉嘅生態災變:世界人口持續趕增長,如果唔及時厲,必將超過地球嘅極限。
  • 人工智慧:喺聖經嘅《創世紀》將人類描述成唯有智慧、有靈魂嘅物種,而人類之外嘅物種唔可以有智慧同靈魂,若有都使唔完美。但係科學證實人類之外好多物種都有智慧,且等有編程概念,都知道,人工智慧僅為容錯處理、執行製定嘅決策,即管強人工智慧可以推理(Reasoning)同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但仍脫離唔到執行決策,唔理係理論同實務上,都唔可能出現自我意識「覺醒」,反噬人類,並造成人類災難。
  • 西方科幻片:微生物實驗或者生物武器:某啲改良嘅病原體發生顯露,造成唔治愈嘅瘟疫。但係實際上生物實驗室嘅把關要求蠢嚴格,依照身份唔同,而配發唔同等級嘅門禁權限,故發生顯露嘅可能性好低。
  • 其他新式武器嘅開發

影響 編輯

小行星對人類同地球嘅影響 編輯

撞擊地球 編輯

小行星每一億年就會撞擊地球一次,一撞就會傷亡慘重,而被小行星撞嘅城市將會被毀滅,呢個亦都係人類係咁搵「新地球」嘅原因之一[1]

而喺大約六千幾萬年前,有一粒小行星撞咗落嚟地球,書籍《兒童的科學》指佢係恐龍絕種嘅原因[3],而霍金就話佢只係其中一個因素[1]

美國為咗防止再有呢啲情況發生,就用炸藥炸散尐小行星,小行星最尾會散做一粒粒,但係散晒之後可能重危險[3]。佢哋又用火箭撞開小行星,小行星偏離咗航道就唔會撞落地球度。[3]

太陽對人類同地球嘅威脅 編輯

澎脹同消滅地球 編輯

霍金指出太陽將會喺幾百年內澎脹至而家嘅300倍,喺嗰陣地球上嘅所有生物都會絕種,地球亦剩翻個殻,最尾會爆炸而散[1]。太陽亦都會變做紅巨星,成個太陽系由佢毀於一旦[1]

二氧化碳對各生物同地球嘅威脅 編輯

溫室效應 編輯

其中地球溫暖化嘅原理,就好似溫室(Greenhouse),大氣層吸收來自地球表面所釋放嘅長波輻射,再反射返去地面,藉住呢種自然嘅溫室效應,維持地表嘅溫度。如果大氣層並唔存在,地球嘅溫度將會越來越凍。近年來由於人類經濟活動嘅快速成長,所製造嘅化學品同埋產生嘅空氣污染,去到到而家為止重未有嘅速度,改變大氣層嘅結構。其中特別係化石燃料燃燒之後所產生嘅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入大氣層之後,吸收地表嘅長波輻射,造成嘅人為溫室效應令到地表溫度逐漸增加[4][5]

對海洋生物嘅影響 編輯

澳洲研究發現指出,海洋吸入二氧化碳之後,會嚴重影響魚類聽力,令佢哋被捕獵者更加容易捕獵[6]

負責呢項研究嘅芒迪教授話,人類每年排出嘅二氧化碳總共有23億噸,改變咗海洋嘅化學成分。除咗魚類之外,其他海洋生物都會受到重大嘅影響[6]。呢項研究指出,到廿一世紀完嗰陣,二氧化碳嘅含量將會多到干擾魚嘅感官[6]

除咗魚之外,喺某尐二氧化碳濃度高達1000ppm嘅海域入面,螺螄喪失咗外殼生長嘅能力[7]

懸浮粒子對人類健康嘅影響 編輯

懸浮粒子包含煤灰呢三種化學物質[8],唔單止對人類健康有好大影響,並且污染空氣。[9]

空氣污染 編輯

空氣污染同呼吸系統疾病有密切關係,例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同肺氣腫、眼部刺激症同一般嘅呼吸困難。海好許多研究發現,懸浮粒子水平同死亡率增加之間關係密切。[9]

編輯

内文:

懸浮粒子造成,佢將能見度降低,因而導致海、空交通延誤。佢亦導致旅客同埋外國商人唔喺嗰個地方做生意。[10]

搜尋新大陸 編輯

早喺幾阿年前人類已經喺度搵新星球落腳,火星亦都喺呢堆星球之一。唯一嘅壞處就係,火星嘅引力好細,令到尐探索家飄下飄下咁[1]。加上嗰度冇,令人難以生存。重有,火星冇大氣層,令太陽嘅輻射好容易入到去[1]。但係霍金話只要起一個個圓形嘅建築物就可以擋輻射,充當地球嘅大氣層。佢又話火星第時可能會有自己嘅嘢食同埋餐單[1]

除咗火星,重有一個好似地球嘅星球可以做人類新嘅聚居點[1]

最後嘅命運 編輯

霍金指出火星可以取代地球,但係火星最尾都係會畀太陽吞噬咗,所以呢尐辦法都只係拖延時間,人類最尾都會滅絕。而霍金亦都希望人類可以永保長存。[1]

參考 編輯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2014-03-30. 無綫電視高清翡翠台. {{cite episode}}: Missing or empty |series= (help)
  2. Planetary Voyage 美國太空總署
  3. 3.0 3.1 3.2 《兒童的科學》匯識教育
  4. . 原著喺2020年3月15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號搵到.
  5. . 原著喺2016年3月4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號搵到.
  6. 6.0 6.1 6.2 . 原著喺2016年3月9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號搵到.
  7. . 原著喺2016年3月5號歸檔. 喺2014年4月1號搵到.
  8. . Yahoo! 知識+.
  9. 9.0 9.1 (環保)空氣中,什麼是懸浮粒子?. Yahoo! 知識+.
  10. Our Environment (New General Studies).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Ltd. 2002. p. 26. ISBN 978-962-12-78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