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秋恨
《客途秋恨》,南音一曲,版本好多,風格各異。支曲廣受歡迎,成為南音至流行一首,風頭蓋過粵謳。當初由瞽師鍾德唱到省城皆知巷聞。後尾經黃少拔編成大戲,之後甚至幾度拍成電影。曲中男子自述思念妓女之情。支曲起源眾說紛芸,舊說為繆艮自述,亦有其他講法。如今考據為南海人葉廷瑞,大清道光年間寫。
現今流行客途秋恨歌詞,並非葉氏古本,乃係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黃少拔改編成大戲客途秋恨,取代咗原來版本。葉本只寫到「任你天邊明月向别人圆」。而起首名句「涼風有信」,都係後加。本來亦無「繆姓蓮仙字」。
舊時南音係盲人唱,男嘅叫瞽師,女嘅叫師娘,多數喺青樓妓院演唱。香港曾有塘西風月,客途秋恨亦流傳到香港。瞽師出名有杜喚唱版本。粵曲唱者,以白駒榮至出名。新馬仔、張國榮都有唱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喺五十年代廣州,白駒榮改曲詞,或者妓女不合當時,由妓女改成歌女,是為另一版本。
張國榮演胭脂扣,戲中唱客途秋恨,支曲又再番生,流行一時。許鞍華亦借名拍咗套客途秋恨。
電視片集,小寶與康熙,張衞健喺戲中亦借用「涼風有信」一句做口頭禪。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伍百年以客途秋恨句句為題,寫成抒情小說,畫家潘峭風配圖,刊載於《自然日報》副刊,轟動香港文壇,及後結集成書。按伍百年乃梁啟超門生。
故事
編輯曲中講到多情男子,同妓女相戀,又無錢幫妓女埋街,因要旅途要離開,有不得不分別之苦。曲分上下卷。曲起首自序,有說係後人加上去,同後面水準唔夾,孤舟岑寂晚涼天,先至真正起首。之不過,「涼風有信」依幾隻字,唱到家傳戶曉,經已不可或缺。上卷故事已足,起初寫秋意悲涼,憶述初見面,之後岐別,再憶測擔心,見兵禍連遦,唔知有否遇災變。相識同別離,都只係輕輕帶過,反而舖排咗好多思腸意境。下卷似續作,諗起同佢講陳後主嘅故事,又幻想私奔但自己無力做,恨意綿綿。《客途秋恨》,用咗好多戲曲詩詞典故,舊時都係家傳戶曉。
節錄
編輯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虧我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小生係繆姓乃是蓮仙字,為憶多情嘅歌女呀叫做麥氏秋娟。見 佢聲色以共性情人讚羨,佢更兼才貌仲的確兩相全。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你睇斜陽照住嗰對雙飛燕,睇我獨倚蓬窗我就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第一觸景係更添情懊惱囉,睇我懷人愁對嗰個月華圓。
即係舊約難如潮有信,新愁深似海無邊。睇我呢種情緒悲秋同宋嘅玉,況且客途黎抱恨你話 叫我對乜誰言。近日聽得話有羽書馳諜報,重話干戈亂擾江村。
崑山玉石也遭焚毀,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你係幽蘭不肯受污泥染,又怕賊兵來犯月中仙。 你話嬌花若被狂風損,嗰陣玉容無主情乜誰憐。一定輾轉馬前遭血濺,日落魂歸玉化煙。你話若然你豔質係遭兇暴,我寧願同埋白骨去伴姐妝前。
或者死後得成連理樹,好過生時常在呢個奈河邊,但望慈航法力總要行方便,把楊枝甘露救出火坑蓮。等你劫難逢兇俱化吉,個的災星魔障兩不相牽。睇我心似轆轤千百轉,空綣戀 . . .
起源
編輯客途秋恨起源眾說紛芸,各有憶測。今多認為葉廷瑞所寫,而非舊說繆艮。
繆艮乾隆嘉慶時人,浙江武林人,並非廣東人。一般按曲詞,傳為佢喺省城結織河艇妓女,加鹽加醋。嘉慶二十廿一年到廣州,廿四五年再臨。當時廣東並無亂事,同故事背景不符。
而葉廷瑞,字瑞伯,廣東南海人,同為乾隆嘉慶時人,之不過遲繆艮廿年出世。據佢後人所講,葉氏廣東廣西經商,上過廣西河艇,艇上結識湖南妓女。後湖南苗亂,廣西告急,由此斷絕音信。史上苗亂,由乾隆六十年亂到嘉慶十二年至平定,遍及湖南、貴州同四川。咁背景相符。
繆艮四十五歲先到廣東省城,操浙江話為主,唔係咁易寫到地道廣東話。而且佢亦非字蓮仙。佢字兼山,號蓮仙子。「繆姓蓮仙字」,戲曲先加上去。民初印刷本兩版本,都無依句。
由此可證出自葉廷瑞,而非繆艮。
經典
編輯《客途秋恨》,引用咗好多典故人物。
人
編輯- 繆艮,別字蓮仙,大清人,才子,曾留喺廣東廿幾卅年。句「小生繆姓蓮仙字」。
- 麥秋娟,妓女。不詳。句「只為多情妓女、麥氏秋娟、見佢聲色性情人讚羨、更兼才貌兩相全」。
- 宋玉,先秦時楚國人,以寫楚辭出名。句「呢種情緒悲秋同宋玉」。
- 終軍,漢士大夫,劉徹皇帝時,出使南越國,為南越相呂嘉所殺。有請纓報國之典故,「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句「請纓未遂終軍志」。
- 祖逖,南北朝晉國人,出名北伐,有聞雞起舞典故。句「駟馬難揚祖逖鞭」。
- 李龜年,大唐樂師,入梨園,善唱善奏善寫曲。句「只學龜年歌調唐宮譜」。
- 陳後主,即陳叔寶,南朝陳國末代國君,不理國事,只顧享樂,隋國攻打都唔理,兵困於景陽殿,佢帶張麗華、孔貴嬪避入胭脂井,被俘,陳國亡。不過善寫詩,《玉樹後庭春》係佢名作。句「記得塡詞偶寫胭脂井、你重含情相伴對住銀燈、 細問曲中何故事、我就把陳後主個段風流說過你知聞。講到兵困景陽家國破、歌殘玉樹後庭春、携住二妃藏井底、死生難捨意中人、你聽到此言多嘆羨、重話風流天子更情眞、總係唔該享盡奢華福、至把錦繡江山委路塵」。
神話
編輯- 精衞,傳說中之鳥,有典故精衞填海。精衞原本炎帝之女,名女娃,東海浸死,所以日日含石,誓要填平東海。句「思量啣石塡東海、精衞虛勞一片心」。
- 廣寒宮,道家認為月上有宮殿,亦係月嘅別名。句「廣寒宮殿無關鎖、何愁好月不團圓。」
文
編輯- 雁扎,書信,紥喺雁腳嘅帛書。出自《漢書》,蘇建傳有講「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蘇武畀匈奴困住,和親時,漢國要求匈奴交還,不過匈奴單于話佢死咗。漢使用啲守者混熟。夜會,就教漢使同單于講,話天子射到雁,有帛書話武喺某澤中。單于大驚,就認蘇武喺處。而魚書,鯉魚肚中收埋嘅書信。句「雁扎魚書總杳然」。
- 魚書,書信,魚肚內嘅帛書。見於《文選》,古樂府三首中,《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有客遠方來,帶咗鯉魚兩條,烹魚時,見到有一尺帛書。句「雁扎魚書總杳然」。
- 崑山玉石。崑崙山所在之玉石。有典玉石俱焚,兵家之事,唔理好壞都死,出自《尚書》胤征,「今予以爾有眾,奉將天罰。爾眾士同力王室,尚弼予,欽承天子威命。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於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羲和疏於職守,有日食唔報,傷及天下。夏后仲康派軍出征討伐,訓示要成功,殺主事者之餘,唔同亂殺傷無辜。句「崑山玉石遭焚毁」。
- 裴航、藍橋同玉杵。《傳奇裴航》,大唐裴鉶所寫小說。裴航書生,當中有《藍橋搗藥》一章,有謂「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裴航以玉杵做聘禮,娶雲英仙。後世人有引用,又有改為詞曲。句「只望裴航玉杵諧心願 、藍橋踐約去訪神仙」。
- 避秦男女及桃源。《桃花源記》,南北朝晉國陶潛寫,故事講到避秦男女入桃花源。句「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
- 神女同襄王。襄王即楚頃襄王,羋姓,熊氏,名橫。有典「神女有心,襄王無夢」,出自宋玉寫嘅《高唐賦》同《神女賦》。《高唐賦》有寫「玉曰,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神女賦》咁寫,「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明日以白王」。句「神女有心空解佩、襄王無夢再行雲」。
- 藥師、紅拂、虬髯客同寅夜私奔。出自《虬髯客傳》,傳奇,大唐杜光庭所寫。當中三角,李靖、紅拂女、虬髯客,人稱風塵三俠。紅拂女,隋國楊素府中一歌妓,姓張,手持紅拂。李靖,字藥師,真有其人,隋末效力大唐成將軍。虬髯客,本名張仲堅,遊俠。故事講及李靖入府,紅拂女見識過李靖,於寅夜五更初,投於李靖,托付終身,一齊出走。又到太原見到虬髯客,大家姓張,結為兄妹。句「欲效藥師紅拂事、改粧寅夜共私奔、又怕相逢不是虬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