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車
十字車,又叫白車,救傷車或者救護車,係一架專用來運傷者、病人嘅車。多數係緊急運人去醫院搶救,亦有啲只係運啲唔方便嘅人。急救用嘅十字車會配埋閃燈同警號,等架車行嗰陣,其他車會讓畀佢,可以快啲送人入急症室。


外文Ambulance來自拉丁文Ambulare,意思係「移動」。Ambulance可以指各種用嚟運送病人嘅陸上、海上、或者空中交通工具。而中文地區講嘅十字專門指用嚟運載病人嘅陸上交通工具。
家下十字車唔淨係得架車,重會有好多急救架生,等傷病可以吊住條命,入醫院救。常規配備包括擔架床、呼吸輔助器、氧氣筒、血壓計、藥物、俗稱吊鹽水嘅點滴包、警號燈、無線電對講機、衛星定位儀等。
救護車可以分為緊急(基本生命拯救/進階生命拯救)、非緊急同埋快速反應單位三大類。緊急救護車處理各種緊急求助個案,非緊急救護車接送病人往返醫療設施、轉院等等非緊急個案、而快速反應救護車通常係小型汽車或者電單車,佢哋未必具備運載病人嘅能力,佢哋主要係負責以最快速度將救護員或者醫療人員送到現場。救護車服務可能由政府提供,亦有可能由慈善機構、志願人士、甚至私營公司提供。有啲國家/地區嘅救護車服務係完全免費,但亦有國家/地區嘅救護車服務係要收錢嘅。各國各地政府可能畀救護車某程度嘅特權,方便佢哋執行職務。
目前各地嘅緊急醫療服務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係「將病患送到醫師嗰度」,第二種係「將醫師送到病患嗰度」。視乎各地緊急醫療服務系統取向,救護車上可能有各級緊急醫療救護技術員或者醫護人員。
徽章改
以前十字車一律白色加個紅十字。救傷呢個概念係由紅十字會來,係戰場上劃咗白底紅十字嘅地方或者車船,係用來照顧傷者,敵我雙方都唔可以打。因為咁,後尾唔係時時都打仗,紅十字會服務就轉到平民,例如急救服務。所以,救傷車劃白底紅十字就唔只係打仗用。唐人見到就叫佢十字車或者白車。後尾亦好多唔係紅十字會嘅救傷車都用紅十字呢個標誌。不過,話到底紅十字會係人哋標誌,和平時咁用法就係一種濫用。所以家下除咗戰地,或者係紅十字會嘅救傷車,先至會有白底紅十字。
美國1970年代已經轉用生命之星標誌代表救傷車,近年,有唔少地方都跟美國用呢個標誌。
以色列地區可見之嘅大衛之星Red Magen David
代表聖約翰騎士團同埋聖約翰救傷隊嘅馬爾他十字
部分地區消防部門嘅 Generic St. Florian Cross
世界各地救護車改
亞洲改
中國大陸改
120救護服務改
北京改
北京市衛生局喺2013年1月公布咗新嘅《北京市救護車管理辦法》,制度化管理救護車規格、買賣、配置、以至救護車上嘅裝備。按北京市衛生局嘅規劃標準,每一架救護車服務三萬人左右。
根據2012年嘅統計,北京市有常住人口約二千萬人,而北京市衛生局有600架救護車,數量已經接近規劃標準。但係由於救護車需要維修保養,所以仍然需要配備更多嘅救護車。
北京市明確規定,喺「非緊急」情況下,救護車唔可以用閃燈同警號,亦唔會享有道路優先權。違規嘅救護車組員會由交通管制部門依法處理[1][2]。
廣州改
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喺1989年12月31號成立,隸屬廣州市衛生局。目前指揮中心有185架救護車,服務廣州市城區,覆蓋範圍大約1500平方公里[3][4]。
非法救護車問題改
台灣改
台灣嘅救護車主要管理單位係行政院衛生署,並可分為兩大類:內政部消防署轄下各消防局嘅救護車、以及各醫療機構或私人救護車公司嘅民間救護車。消防署嘅救護車有個花名叫「91車」,因各消防單位普通型救護車編號都係91字頭,以119勤務中心指派嘅第一線緊急救護任務為主。民間救護車主要作為轉診、特約病患急診、瀕死病患返家嘅服務為主。
目前消防署救護車主要來源多數係民間捐贈,車型多數係福士Transporter(T5)同埋現代Grand Starex。
另外軍用救護車因屬於軍用車輛,唔係行政院衛生署管理。
臺中市消防局Volkswagen Transporter(T5)救護車
澳門改
澳門目前嘅救護車服務係由澳門消防局提供。
澳門紅十字會旗下嘅豐田Coaster救護車
香港改
香港嘅緊急救護車服務由三間機構免費提供,包括香港消防處救護總區、醫療輔助隊、以及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旗下嘅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另外,醫療輔助隊以及醫院管理局提供非緊急救護車服務。
現時香港嘅緊急救護車主要用平治Sprinter 516CDi、518CDi同埋519CDi型[5],亦有行得斜路、山區或崎嶇不平道路嘅越野路華「防衛者」130型[6]、特別啱行狹窄路面嘅鈴木DA64V型[7]同埋平治Sprinter 316CDi型[8]。
可以處理大量傷病嘅「流動傷者治療車」就有平治1828L型、平治1517L型同埋丹尼士DFS237R4B型[9]。
醫院管理局提供非緊急醫療運送服務,協助行動不便病人往返醫院。旗下嘅非緊急救護車主要用豐田Coaster小巴以及平治Vario[10]。
印度改
印尼改
日本改
- 1931年(昭和6年)日本紅十字會大阪分會喺大阪市引入一架救護車。呢架係日本第一架救護車(日本稱之為救急車)。
- 1933年(昭和8年)3/13 屬於神奈川縣警署(目前神奈川縣警總部)嘅橫濱市山下町消防局(即係家下嘅橫濱市消防部。當時消防隊係警察部嘅一部分),成為日本首個引入救護車嘅消防部門。
- 1963年(昭和38年)消防法進行咗修訂,各地方消防部門都開始提供救護車服務。
- 1970年(昭和45年)開始,救護車安裝咗電子警報器。
- 1991年(平成3年)通過咗一條輔助醫療人員法例,全日本訓練咗唔少輔助醫療人員。
- 1992年(平成4年)豐田汽車公司發表日本第一款「高規格救護車」"Himedic"。同年,札幌市消防部門同札幌車身工業聯合開發日本第一款四輪驅動高標準救護車"Tri-Heart"。
- 自此以後,其他生產商紛紛提出各種嶄新車型。
目前,除咗消防部門外,日本海陸空自衛隊亦有配備救護車。
南韓改
南韓昌原市消防署嘅救護車
以色列改
泰國改
澳洲改
歐洲改
同所謂嘅「英美模式」(主要以各級救護員去現場為病患提供初步治療,然後送去醫院)唔同,包括法國德國等等嘅歐洲國家採用所謂嘅「法德模式」,即係由醫生護士直接去現場救治傷病患者。歐洲救護車規格標準,係歐盟訂立嘅CEN 1789。
奧地利改
保加利亞改
蘇聯製造嘅十字車
捷克改
丹麥改
丹麥da:Hjerl Hede博物館入面嘅古董救護車
法國改
塔利耶鎮嘅雪鐵龍(Citroen Jumper)救護車
緊急醫療服務(Service d'Aide Médicale Urgente,SAMU)旗下一部標緻救護車
德國改
德國聖約翰救傷隊(Johanniter-Unfall-Hilfe)嘅福士非緊急救護車
冰島改
意大利改
荷蘭改
挪威改
Rexton快速反應單位(fly-car)
波蘭改
葡萄牙改
羅馬尼亞改
俄羅斯改
西班牙改
瑞典改
瑞士改
Lausanne救護車
英國改
北美洲改
加拿大改
巴西改
- Ambulância-urgência.jpg
聖保羅市嘅救護車
秘魯改
美國改
美國嘅緊急醫療服務可以分為公營同民營兩種。公營服務包括各級政府嘅正規緊急服務部門或者義務緊急服務單位。民營救護車主要來自包括醫療機構、民營救護服務公司、同埋慈善團體(例如紅十字會)。而美國嘅救護車依交通部規範分為三個車型[11]:第一型救護車用輕型貨車(Pick-up truck)底盤(例如福特F系列),後面再加上長方「盒子型」後車廂。第二型以客貨車(例如福特E系列)改裝。第三型同第一型外觀相似,不過係用客貨車底盤。第一型救護車有別於其他兩個車型嘅地方係:由於第一型由輕型貨車改裝,故此駕駛艙同後車廂唔相通,而第二同第三型救護車嘅駕駛艙同後車廂係相通嘅。
有啲歐洲國家嘅救護車配備動力輔助裝置,幫助搬運擔架床出入救護車,但美國各地嘅救護車通常無呢類裝置。
以電單車做救護車改
早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法等參戰國已經因為電單車輕巧又比較慳油,而開始研究以電單車作為救護車嘅可行性[12][13][14]。
救護電單車係一種輔助或獨自進行緊急醫療服務嘅緊急車輛,一般唔運載病患;但有啲地區,會用拖架或邊車(Side car)嚟運送病人。相比傳統救護車,救護電單車嘅優勢,係能夠喺交通繁忙嘅地方,以遠遠超過標準救護車嘅速度到達現場,提早為病患提供治療。目前,全球有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救護電單車。
非洲改
肯雅改
作為英國國際發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嘅「五千萬英鎊國家方案(2009年)」一部分,Magunga 衛生中心目前經營電單車(邊車)救護服務。[15][16]
馬拉維改
電單車被用喺馬拉維偏遠農村地區,幫助婦女往返婦產科保健設施進行分娩或必要產前檢查[17][18][19]。
亞洲改
中國改
北京市嘅紅十字會急救中心由2009年起引入急救電單車[20]。
香港改
據文化會社喺2008年1月出嘅書《拯救最前線》(ISBN 978-988-17174-6-7)第173頁介紹,消防處喺1982年試用救護電單車。起初,只有兩部電單車駐紮摩理臣山救護站。1986年,消防處認為試驗成果滿意,1987年買多七架電單車作全面試驗,分別駐守沙田、梨木樹、長沙灣、馬頭涌同埋摩利臣山救護站,另有一架駐守上環消防局。1988年消防處檢討後,認為計劃成功,所以喺1989年,增編至15架救護電單車並駐紮於多個救護站。
消防處嘅急救醫療電單車,適用喺交通擠塞、路面狹窄或救護車輛因各種原因阻住而未能喺召達時間到場而出動。每一輛急救醫療電單車都配備咗急救醫療器材,由一名受過嚴格訓練嘅急救醫療助理喺事件現場為傷病者進行全面嘅病人評估,以提供全面嘅院前輔助醫療服務[21]。
依家消防處就有36輛救護電單車[22]。消防處目前採用嘅救護電單車型號主要有本田ST1300P同埋寶馬R900RT。
此外,另一個提供緊急醫療服務政府部門,醫療輔助隊,都有用救護電單車,型號係寶馬R900RT。
日本改
日本消防部門喺一啲地區用越野電單車做緊急車輛。喺街仔同埋交通繁忙嘅大城市地區好有用。越野電單車有助喺處理城市周圍好多嘅山地丘陵嘅個案。有啲部門偏好將兩三架電單車編做一小隊。其中一架電單車攜帶急救箱同埋/或者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小隊嘅其他車可能進行攜帶滅火同埋/或者救援設備。大多數嘅隊員係受急救培訓嘅消防先遣人員,同埋/或者輔助醫療人員。每個隊員著輕量消防服同埋駕駛電單車專用嘅消防頭盔。呢啲電單車有自己嘅無線電台、貨物托架、閃燈同埋警報器。
美洲改
巴西改
自2000年起,聖保羅消防隊採用本田電單車(葡文:Motos Operacionais DE Bombeiros,被稱為「M.O.B.s」),抵消交通擠塞對傳統救護車嘅影響,通常兩架車一組[23][24]。
喺該國其他州消防部門,好似米納斯吉拉斯,南馬托格羅索州同埋伯南布哥,自2008年起都採用救護電單車[25][26][27]。2008年8月,Service d'Aide Médicale d'Urgence(簡稱SAMU),聯邦緊急醫療服務,買咗400架電單車作為救護車並喺2008年12月至2009年之間派去全國各地[28]。
歐洲改
英國改
英格蘭改
喺英國,國家衛生署緊急醫療服務同埋英國聖約翰救傷隊都有用電單車作為快速反應車輛[29][30]。
威爾士改
威爾士聖約翰救傷隊試用成功後引入咗三部電單車,一部本田Transalp 駐守 Newtown,一部寶馬 R1200RT 駐紮首府加的夫中心,重有一架寶馬 F650 涵蓋南威爾士區。
相改
參考改
- ↑ [1][失咗效嘅鏈](大陸簡體)
- ↑ [2]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3年3月5號,.(大陸簡體)
- ↑ [3](大陸簡體)
- ↑ [4]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3年9月2號,.(大陸簡體)
- ↑ [5]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1年7月13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6]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1年5月22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7]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1年1月14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8]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2月5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9]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1年5月22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立法會有關非緊急救護運送服務嘅問題及政府嘅回應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4年3月7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10]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2年2月17號,.(英文)
- ↑ [11](英文)
- ↑ [12](英文)
- ↑ [13](英文)
- ↑ [14](英文)
- ↑ [15]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1月11號,.(英文)
- ↑ [16]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1月13號,.(英文)
- ↑ [17]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0年11月11號,.(英文)
- ↑ [18](英文)
- ↑ [19][失咗效嘅鏈](大陸簡體)
- ↑ 急救醫療電單車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2年10月22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救護服務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3年10月22號,.(繁體中文 - 香港)
- ↑ [20]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2年9月15號,.(葡萄牙文)
- ↑ [21]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9年7月3號,.(葡萄牙文)
- ↑ [22]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2年3月7號,.(葡萄牙文)
- ↑ [23]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9年9月3號,.(葡萄牙文)
- ↑ [24]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11年7月21號,.(葡萄牙文)
- ↑ [25] Archive.is嘅歸檔,歸檔日期2012年12月31號,(葡萄牙文)
- ↑ [26] 互聯網檔案館嘅歸檔,歸檔日期2009年3月4號,.(英文)
- ↑ [27](英文)
睇埋改
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 救護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