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

(由Bronze Age跳轉過嚟)
史前時代


鐵器時代 原史時代
  青銅時代晚期


  青銅時代中期
  青銅時代初期
銅石並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史前史
中石器時代亞舊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晚期



舊石器時代中期
舊石器時代初期

青銅時代粵拼cing1 tung4 si4 doi6;英文叫做Bronze Age),又叫青銅器時代或者係青銅文明,大概係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1,200年之間既人類文化發展階段。呢個階段既最大特點就係青銅技術既出現同埋使用;喺呢個時期,青銅器開始大規模咁用喺農業同埋生活之中。

商代青銅器

因應每個地方既文化發展同需要唔同,青銅時代喺嗰個地方既實際開始同埋結束年份亦都好唔同。因為整青銅器要識用合金,難過整石器,所以係某啲考古學者,認為係石器時代之後。而煉鐵器又比青銅器難,所以佢跟住係鐵器時代。不過唔係個個文化都有青銅時代,亦都唔一定話文明唔進步。好似瑪雅人係石器時代,但數學天文都好高超。

古埃及既青銅時代開始得比較早,大約係喺公元前 3,150年開始,當時係奈加代三期文化(英文叫做Naqada III,或者Protodynastic period)。古埃及既青銅器發展,好可能同戰爭需要有關[1]

至於偏安一方既香港,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既青銅時代大約係喺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間,大約相當於中原既商王朝中期到秦代[2]。香港既青銅時代遺址好多,例如南丫島大嶼山等等;香港出土既青銅時代遺物主要係斧、矛、鈎和刀等,好可能係古越族人留低既[2]。不過由於青銅係金屬,比較容易俾空氣中既氯同埋氧腐蝕,所以香港發現既青銅遺物唔多。

金屬嘅用途

編輯

青銅時代嘅文明因為青銅較其他當時可用嘅金屬更加硬淨同耐用而獲得技術優勢。雖然陸地上嘅天然豐富,但係佢需要較高嘅冶煉溫度(1,250 °C(2,280 °F)),加上處理起上嚟更加困難,令到佢喺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結束前都冇辦法普及使用。Template:需要來源錫嘅熔點較低,得232 °C(450 °F),而銅嘅熔點中等,係1,085 °C(1,985 °F),呢兩種金屬嘅熔點都喺新石器時代嘅陶器嘅能力範圍之內。Template:需要來源呢啲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能夠產生至少900 °C(1,650 °F)嘅溫度。[3]銅同錫礦都係罕有嘅,因為喺公元前3千年開始青銅貿易之前,西亞冇任何錫青銅。Template:需要來源

 
歐洲小亞細亞冶金擴散——最深色嘅區域係最早嘅。

青銅時代嘅特徵就係廣泛使用青銅(縱使喺早期可能淨係精英先用到),不過青銅技術嘅引入同發展冇喺世界各地同步發生。[4]錫青銅技術需要系統性嘅技巧:要先開採錫(主要以錫石礦石嘅形式),然後單獨冶煉,再加入熱銅度做青銅合金。青銅時代係大規模使用金屬同發展貿易網絡嘅時期。2013年嘅一份報告指出,最早嘅錫合金青銅可能係喺塞爾維亞普洛奇尼克文查文化遺址發現嘅一塊青銅金屬薄片,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千年中期,雖然呢個文化傳統上冇被歸類為青銅時代嘅一部分;[5]不過,呢塊薄片嘅年代定位有爭議。[6][7]

銅同銅合金

編輯
 
青銅時代嘅屋企活動。呢幅係瓦倫西亞史前博物館畫嘅貝特希山嘅場景。

係最早畀啲冶金佬識得點用嘅材料,之後佢哋先至學識點用嚟整硬啲。有啲民族冇接觸過銅就直接用銅合金,或者兩樣嘢一齊用。不過呢啲唔係大多數情況,因為啲人通常都係用自己地頭有嘅嘢。唔同地方嘅人喺唔同時期開始用銅。

中東喺公元前4000年之前已經用緊銅(可能仲要早過公元前5000年)。啱用嘅合金比例係90-10,但係好多考古發現嘅比例都係低過94-6。

塞浦路斯以前叫做Alashiya,之後改咗名叫Cy-prium,呢個名嚟自「銅」呢個字(同拉丁文入面嘅「cuprum」好似)。塞浦路斯有大把銅。

可能比銅遲啲出現但係早過青銅嘅係(都可能仲早過銅)。同銅差唔多時間出現嘅仲有水銀;跟住銅之後就發現咗。最初用錫嚟令到銅變硬,之後又用鋅嚟混。但係嗰陣時仲未識點樣溶鐵。

銅係由孔雀石同藍銅礦提煉出嚟,好少會用到硫化銅。提煉出嚟嘅銅有黑銅、粗銅同埋其他種類。

銅喺一千二百度溶到,即係溫度比銀低啲,但係比金高啲。銅可以喺赤銅礦(紅銅)、黑銅礦(黑銅)、黃銅礦同藍銅礦(同硫結合)搵到。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同四面銅礦)係銅同硫化物嘅結合物。仲有好多礦物同啲鹽(好似藍銅礦同孔雀石)都有銅。

啲銅匠用石模嚟倒青銅。個模有兩part:一part係整咗個好精細嘅凹位,仲有條裂縫;另一part就係平平地嘅石頭做蓋。將溶咗嘅金屬倒入個凹位,然後用平石做蓋。等金屬冷咗之後,就喺條裂縫度塞個楔子,將模同蓋分開,就可以攞出倒好嘅嘢。呢個時期仲發明咗失蠟法,用溶咗嘅青銅將模同外模之間嘅蠟頂走,可以整到更加精細嘅嘢。

不過,青銅嘅嘢冇咁多。材料唔係好多,雖然識得點整,但係原料唔夠。

歐洲嘅青銅時代

編輯

歐洲,青銅時代通常係由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700年,分做三個階段:

早期青銅時代

編輯

青銅文化仲未普及。

貿易路線開始發展,主要係分發,多數沿住河道。北歐同埃比利亞半島嘅地區同呢種貿易關係密切。

農業同畜牧業仲係主要嘅經濟基礎。馬車同犁嘅發明同使用令到產量大幅增加。聚落同定居點通常有兩種類型,視乎地理位置:

  • 喺東邊,聚落多數喺戰略位置,有啲仲有防禦系統。
  • 喺西邊,聚落通常細細粒冇乜防禦,可能係季節性嘅聚落。

中歐

編輯

青銅時代喺中歐開始於大約公元前1800-公元前1600年,之後就係中期青銅時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200年),以埋喺嘅葬禮為特徵,呢個反映咗社會有好高嘅階層分化。

有兩個文化特別出色:烏涅捷文化,喺萊茵河第聶伯河之間發展,由波羅的海到下多瑙河。呢個文化控制咗歐洲嘅貿易路線,係波羅的海地區、邁錫尼希臘同英倫群島之間嘅中間人。佢哋開採銅礦,經濟以畜牧為主(主要係牛、馬同豬),再加上穀物種植。葬禮通常係單人土葬,用坑或石棺。佢哋係戰鬥民族,機動性好高,馬係佢哋嘅坐騎。

另一個值得一提嘅文化係奧托馬尼文化,喺巴爾幹匈牙利斯洛伐克發展。同前者一樣都係戰鬥民族,武器比工具嘅比例更高。呢個文化嘅聚落有好強嘅防禦工事。佢哋都係用馬同馬車,令佢哋好有流動性。葬禮係單人土葬,用冢,不過到咗中期青銅時代末期,就改用火葬。

地中海歐洲

編輯

冇乜大變化,冇重要嘅發展。青銅嘅分布喺唔同地區好唔同:有啲地區仲係用銅石並用時代嘅模式,有啲就已經開始用青銅。

伊比利亞半島
編輯

  早期青銅時代(公元前2250-1900年)唔係喺所有地方都有,主要喺半島東南部。喺呢度產生咗阿爾加爾文化,佢喺韋拉洛爾卡塞古拉河谷。聚落開始有防禦工事。陶器方面,有扁圓形罐同鬱金香形罐。青銅仲未普及,銅器仲係主流。呢個時期另一個特別嘅表現就係所謂嘅拉曼查青銅時代

大西洋歐洲

編輯

大西洋歐洲,即係礦產最豐富嘅地區,有以下主要文化:

  • 阿爾莫里卡冢文化,喺布列塔尼法國)。主要特徵:單人土葬。聚落由海岸搬到內陸。家庭用具係用燧石同打磨石。有一個主導嘅戰士貴族階層。

 

  • 威塞克斯文化,喺英格蘭。主要特徵:喺英格蘭南部發展。有一個主導嘅戰士貴族階層。火葬為主(公元前1600到1400年之間)。

中期青銅時代

編輯

  青銅開始取代銅。裝飾品、武器同工具嘅製作增加。青銅已經用喺日常生活。

中歐

編輯

喺中歐,呢個階段以文化為特徵。由萊茵河延伸到西喀爾巴阡山脈,由阿爾卑斯山波羅的海。咁叫係因為佢哋用單人土葬喺冢度。喺墓葬入面經常有動物骨頭,同埋雙人葬。青銅嘅使用普及化,用石模大量生產。經濟基礎主要係冶金,令到武器同工具有改進。金屬裝飾品大量增加。聚落唔係好大,通常喺戰略位置,即係高地同有天然防禦嘅地方,有時仲會用木頭同泥土起城牆,仲有壕溝(一條或者多條)。房屋係長方形或者梯形,用木頭同其他易腐爛嘅材料起。

北歐

編輯

喺北歐,琥珀嘅開採令到佢哋可以換到銅同錫。有本地嘅鑄造工場,變成一個重要嘅冶金中心。受到冢文化嘅葬禮影響。墓葬係用冢,聚集成墓地,有時沿住天然嘅交通路線。陪葬品好豐富,主要係武器。

地中海歐洲

編輯

喺地中海歐洲,意大利半島有兩個主要文化值得一提:

  • 特拉馬雷文化,喺北部:牧民同農民,有小規模嘅金屬工業。陶器主要係黑色,有裝飾。
  • 亞平寧文化,喺中部:遊牧民族,住喺山洞同岩蔭。經濟以農業同遊牧為主。陶器有幾何圖案嘅雕刻。同愛琴海地區有聯繫。

大西洋歐洲

編輯

  喺大西洋歐洲,青銅工業非常活躍。陪葬品冇之前咁豐富。

  • 法國:金屬生產規模細,主要係製造斧頭。
  • 英倫群島:火葬,用骨灰甕。陪葬品好少金屬。同大陸嘅聯繫加強。

晚期青銅時代

編輯

大約喺公元前1300年到700年,特徵係火葬。喺波蘭地區,呢個習慣一直持續到公元前500年,已經係鐵器時代哈爾施塔特時期(公元前700-450年)。

中歐

編輯

喺中歐,以墓地原野文化為主,特徵係火葬墓地同佢哋喺公元前Template:13世紀嘅大規模擴張。

定居喺阿爾卑斯山北面嘅印歐語族自公元前Template:15世紀以嚟就有共同嘅文化(文化)。到咗公元前Template:13世紀,火葬同將骨灰放喺甕入面嘅習慣就開始流行。同呢個文化變化一齊,呢啲民族,包括凱爾特人意大利人伊利里亞人,開始快速擴張,佔領咗大部分巴爾幹同小部分西歐,仲摧毀咗赫梯帝國,掌握咗嘅冶金技術。之後,喺公元前Template:12世紀,佢哋繼續向海外擴張,攻擊埃及同殖民非利士地。幾乎可以肯定,呢啲已經希臘化嘅中歐人,就係公元前Template:11世紀入侵希臘、摧毀咗邁錫尼文明嘅神秘多利安人嘅起源。

講返聚落嘅結構,通常都有防禦,無論係天然定係人工,有時仲會兩樣都有。屋企多數係用木頭同泥起,平面係長方形或者梯形。雖然火葬係主要嘅葬禮,但係都有其他方式:喺地下挖個窿放骨灰甕;唔用甕,直接將骨灰倒入坑;用石頭圍圈或者石棺蓋住骨灰甕;平頂冢;大坑。陪葬品通常有陶器同金屬。有時,墓地會用儀式圍欄圍住,通常係壕溝,平面係圓形或者方形。

講下經濟:好多石磨、青銅鋤頭同斧頭,仲有穀倉。手工藝行業同專業化增加。商業關係加強,運輸改善,用馬車同馬做拖曳動物。食鹽貿易開始,玻璃生產開始。冶金中心增加,陶器同金銀器工藝都增加。

北歐

編輯

喺北歐,承接上一個階段,出現咗蒙特利烏斯文化,特徵係聚落喺防禦位置,屋企用泥或者木起,平面係橢圓形或者長方形。墓葬聚集喺大型墓地,火葬變得普遍。用整咗唔同嘅器具,例如杯。

大西洋歐洲

編輯

  喺呢個時期,可以睇到地區差異,不過墓地原野文化嘅影響加強。呢個影響主要體現喺武器方面。同時,大西洋民族都受到腓尼基人嘅影響。經濟主要係農業,馬既係動力嚟源,又係身份象徵。

地中海歐洲

編輯

喺意大利半島南部,同希臘同半島北部建立咗重要嘅貿易網絡。火葬墓地(單人火葬)好常見。陶器係手工整,聚落通常喺高地,仲有城牆防禦。

貿易

編輯

喺青銅時代文明嘅發展過程中,貿易同工業扮演咗一個好重要嘅角色。因為喺古美索不達米亞同埃及都搵到咗印度河流域文明嘅文物,所以睇得出呢啲文明唔單止有聯繫,仲有貿易往來。早期嘅長途貿易幾乎淨係局限於奢侈品,好似香料、紡織品同貴金屬咁。呢啲嘢唔單止令到擁有大量呢啲產品嘅城市變得極度富有,仲第一次喺歷史上促成咗文化嘅交流。[8]

貿易路線唔單止喺陸地上。最早同最廣泛嘅貿易路線係沿住河流,例如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同幼發拉底河。呢啲河流促進咗河岸城市嘅發展。之後馴服咗駱駝之後,更加鼓勵咗陸路貿易路線嘅發展,將印度河流域同地中海連接起嚟。呢樣嘢再促使喺每個落腳點同埋駱駝商隊到船舶嘅轉運港都冒出咗好多城鎮。

引述

編輯
  1. Gabriel, Richard A. (1990). The Culture of War: Invention and Early Development. Bloomsbury Publishing. ISBN 9780313033650.
  2. 2.0 2.1 銅時代物古蹟辦事處{{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
  3. McClellan III, James E.; Dorn, Harold (2006-04-1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orld History (第2版). Baltimore, MD: JHU Press. p. 21. ISBN 978-0-8018-8360-6.
  4. 青銅最早係喺北高加索邁科普文化獨立發現嘅,時間早到公元前4千年中期,令佢哋成為最早已知嘅青銅製造者。但係,邁科普文化只有砷青銅。其他地區喺唔同時期先發展出青銅同相關技術。
  5. Radivojevic, M; Rehren, T; Kuzmanovic-Cvetkovic, J; Jovanovic, M; Northover, JP (2013). "Tainted ores and the rise of tin bronzes in Eurasia, c.6500 years ago". Antiquity. 87 (338): 1030–1045. doi:10.1017/S0003598X0004984X.
  6. Sljivar, D.; Boric, D.; 等 (2014). "Context is everything: comments on Radivojevic et al. (2013)". Antiquity. 88 (342): 1310–1315. doi:10.1017/s0003598x00115480. S2CID 163137272.
  7. Radivojevic, M.; Rehren, Th.; Kuzmanovic-Cvetkovic, J.; Jovanovic, M. (2014). "Context is everything indeed: a response to Sljivar and Boric". Antiquity. 88 (342): 1315–1319. doi:10.1017/s0003598x00115492. S2CID 163091248.
  8. Kristiansen, Kristian (26 November 2015). "Connected Histories: the Dynamics of Bronze Age Interaction and Trade 1500–1100 BC". Proceedings of the Prehistoric Society. 81: 361–392. doi:10.1017/ppr.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