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粵拼:拼音待填;lang-de|Immanuel Kant}};德文讀音: [ɪˈmaːnu̯eːl ˈkant];1724年4月22號—1804年2月12號),啟蒙時代著名普魯士王國哲学家,啟蒙運動時期嘅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1]
康德被认为係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同亞里士多德之後,西方最具影響力嘅思想家之一,其學講深深影響近代西方。佢開啟咗德國唯心主義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2],亦影响咗后世嘅新康德主义。
康德吸收、批判咗英国经验主义(休谟、贝克莱)与欧陆理性主义(主要係沃尔夫-莱布尼兹嘅理性传统),对德国唯心主义(费希特、黑格尔)、浪漫主义影响深远。 佢調和咗勒內·笛卡兒嘅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嘅經驗主義[2]。佢嘅核心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同《判斷力批判》,分別闡述咗知識學、倫理學同美學[2]。另外,康德喺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同歷史哲學方面亦有論著。
康德嘅劃時代巨著《純粹理性批判》標誌著哲學研究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佢认为,將感观经验转化为知识嘅能力,對知识之外嘅理念加以实践嘅能力,呢兩種能力來自与生俱来嘅理性,否則人將无法理解世界。[3]
喺关于「现象界」嘅認識論与关于「意志自由」嘅倫理學之間,喺對自然現象界嘅認識与意志自由嘅统一當中,康德著述咗《批判力批判》。[3]另外佢还对太阳系嘅形成提出過第一个现代嘅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注:
- 知識 即「范畴」 —— 纯粹知性概念
- 知识之外嘅理念,比如上帝,心灵,自由 —— 纯粹理性概念
生平
編輯海涅喺《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中概括咗康德嘅一生。 Template:Cquote2 康德終生恪守書齋,從未參與任何重大嘅現實鬥爭。縱觀其一生,學術乃係生活中第一大事,餘皆庸常[4]。哲學自然係佢至高嘅成就,不過其研究並唔完全以之為主線。佢畢生追求真理,唔斷改進佢嘅學講,使其更加精確,日益完美[5]。而呢個無比豐富嘅精神世界就體而家個人著述同教學中。
早年:1724-1746
編輯家鄉
編輯康德係柯尼斯堡最值得驕傲嘅仔[6]。然而1724年4月22號清晨5點當佢喺普列戈利亞河上嘅克奈普霍夫島(Kneiphof)降生之時[1],呢座城市還尚未設立。直至6月13號,島上市鎮才正式與河北岸嘅柯尼斯堡老城同勒伯尼希特併為一處[7]。
新城嘅規模同人口超過咗首都柏林,係普魯士王國最大嘅城市[7]。與東普魯士其它城市一樣,儘管商路繁盛、產業興旺,但係受軍國政策拖累,居民生活困苦[8]。城中大學係波羅的海教育中心[7],喺腓特烈·威廉一世治下因大幅削減經費而導致學術水準下降[9]。
家世
編輯市民來自德語區全境,宗教改革引發遍及歐洲嘅異端迫害之後,亦出現咗外邦人[9]。康德嘅曾祖父就唔會講德語,有波羅的海沿岸血統。祖父成為一名皮匠,將手藝傳授畀康德嘅父親佐治,兩人都擅長製作皮面馬鞍。佐治移居柯尼斯堡馬鞍匠大街(Sattlerstraße),與同樣出身皮匠世家嘅康德母親安娜成婚。妻方嘅其它親屬亦從事染色、鞣製、製鞋等皮革相關行業。
與德國啓蒙運動時期嘅諸多學者同偉人一樣,康德出身贫寒。佐治夫婦一共生育咗9個兒童,伊曼努尔·康德排行第四,但除佢之外祇有一個姊姊、兩個妹妹同一個弟弟活到成年。佢嘅全家都係虔誠嘅新教徒,康德喺出生翌日就受洗,而且由於其生日係普魯士曆嘅「以馬內利日」,得到教名以馬內利(Immanuel),並且成為佢日後嘅名字。
母親對佢影響尤其深遠。康德喺自傳中寫到:「佢為我種下第一粒善嘅種子,使我嘅心靈朝向大自然,喚醒並擴大咗我嘅智力,佢嘅教誨對我一生都有極大嘅影響」。母親好珍視呢個身體羸弱嘅仔,還引導佢皈依虔敬主義。康德喺成年後好重視虔誠派嘅道德修養。
教育
編輯幼年康德向牧師弗朗茨·阿爾伯特·舒爾茨(Franz Albert Schultz)學習。1732年,康德喺母親嘅支持下進入舒爾茨任校長嘅腓特烈學院(拉丁文:Collegium Fridericianum),著重接受拉丁文嘅教育。
1740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學。根據康德自傳,佢先係攻讀神學,但係相關嘅文件已經遺失,無法查證。值此同時,腓特烈·威廉一世駕崩,個人素養好高、較為支持科學嘅腓特烈二世繼位,普魯士嘅學術發展面臨轉機。康德喺大學裏面好快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同時學習咗哲學、物理同數學。邏輯與形而返學教授馬丁·克努岑向佢介紹萊布尼茨同牛頓嘅學講。
康德喺大學四年級開始撰寫物理學論文,由於母親已經身故,家中財力唔支,佢經常中斷學業,接受救濟。1746年,康德完成第一篇作品《論對活力嘅正確評價》(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ätzung der lebendigen Kräfte)。所謂「活力」(lebendige Kraft),就係動能,康德試圖調解笛卡兒同萊布尼茨嘅關於動能與速度仲係速度平方成正比嘅矛盾,佢建議分情況使用兩個公式。呢篇論文冇選用拉丁語,而係以德語寫成。
同年,康德父親身故,而佢嘅全部論文都唔被克努岑接受,所以康德中斷學業,外出謀生。
離鄉任教:1747-1756
編輯按照當時德國貧窮大學生嘅習慣,康德離開柯尼斯堡,喺鄉村擔任私人教師。呢一傳統一直延續到費希特、謝林同黑格爾嘅時代。諸位大師無唔於此積蓄力量,深化研究。
康德雖然離開故居,卻並未遠遊,始終唔曾踏出國境線一步,可係呢個已經係佢一生中離開家鄉最遙遠嘅時光嘞。1747年,佢先喺靠近古姆比年(Gumbinnen)嘅約德辰(Judtschen),畀牧師安德施嘅三個仔授課。立陶宛嘅原有居民喺1709年鼠疫爆發後所剩無幾,遷入咗法屬瑞士嘅移民,牧師因為語言唔同,需要常常借助康德用德語佈道。康德自此產生咗對立陶宛文化嘅興趣,並且伴隨終生。1750年夏,康德到奧斯德羅德嘅地主家任教,佢最小嘅學生就是日後解放農奴嘅佐治·腓特烈。康德嘅第三任教職喺凱瑟林伯爵家中,現存嘅最早康德畫像就出於凱瑟林伯爵之手。康德唔僅喺鄉村取得咗教學經驗,還豐富咗生活閱歷,為學術活動打下基礎。
康德認為呢一段私人教師生涯係其一生中最為安穩與富裕嘅時光。佢唔僅有可供自由支配嘅時間,收入亦比此後相當一段時期豐厚,可以負擔兩個房間嘅租金同一名僕役嘅工資。
返鄉任教:1755-1769
編輯1755年康德出版其第一部重要著作《自然通史同天體理論》(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一如康德嘅其它早期著作,本書嘅原名極長,《自然通史同天體理論,或者根據牛頓定律試論成個宇宙嘅結構及其力學起源》(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oder Versuch von der Verfassung und dem mechanischen Ursprunge des ganzen Weltgebäudes nach Newtonischen Grundsätzen)。康德指出唔能因為宇宙秩序井然而推斷上帝必然存在,因為只要自然界受必然規律支配,佢就可以自發地從混沌發展到當下嘅完美程度。同時,康德認為上帝作為宇宙嘅設計者仍然有存在嘅理由。本書堪稱自然哲學嘅絕唱[10]。書中還提出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1755年,康德重返柯尼斯堡大学,4月17號,提交拉丁語論文《論火》(De igne),取得學位答辯資格,四週後通過與論文內容無關嘅答辯,取得碩士(Magister)學位,相當於今日嘅博士。6月12號舉行學位授與儀式,康德以拉丁語致辭感謝。
為咗取得喺大學授課嘅權利,康德提交咗第二篇拉丁語論文《對形而返學認識論基本原理嘅新解釋》(Principiorum primorum cognitionis metaphysicae nova dilucidatio),9月27號通過答辯會。自此,康德成為講師,亦就係編制之外嘅私募教師,其薪俸由願意選課嘅學生負擔。康德旋即開始授課,聽眾好多,由於大學教室不足,佢就喺寄居嘅教授家中開講。
1756年4月,康德致函國王,希望遞補教授空缺,並且照例提交論文《物理單子論》(Mona dologia physica)。雖然論文得到贊許,但係因為當局取消咗補缺制,康德一無所獲。
教學工作係極為繁忙嘅:康德任教自然地理學、數學、力學、工程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物理學、修辞學等學科,根據國外多本康德傳記,列咗一張最繁忙嘅一日嘅時間表:8-9點邏輯學、9-10點力學、10-11點理論物理學;下晝2-3點自然地理、3-4點數學[11]。
康德本人最為喜愛自然地理學,認為佢係歷史嘅基礎。佢首先將地理獨立出來,作為一門主要課程教授。可係地理學冇教科書,亦冇綜合性著作,康德亦無法以實地經驗加以補充,佢完全依靠個人豐富嘅學識以及精彩嘅講解吸引學生。地理學著作係彼得堡科學院遴選康德為院士嘅首要因素。
普魯士喺七年戰爭中嘅慘敗,使成個東普魯士被俄羅斯佔領。1758年1月22號,俄軍進駐柯尼斯堡,1月24號,包括康德喺內嘅全體市民向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效忠[12]。大學由俄方接管,運轉照常,並且幸運地因此冇捲入戰火。康德於12月14號改為向女皇申請教授席位,可惜未能成功[13]。
1762年戰爭結束,柯尼斯堡和平移交畀普魯士[12]。康德喺夏末得到盧梭嘅著作《愛彌兒》,據傳佢為此打破咗外出散步嘅慣例。從此喺佢嘅工作室中出現咗唯一嘅一件裝飾品:盧梭嘅肖像。康德認為盧梭發現咗人類共有嘅天性,可以與發現自然規律嘅牛頓並論。但係深通唔同民族生活狀況嘅康德並冇陷入盧梭回歸自然嘅道路,佢認為北極嘅遊牧生活同宮廷生活一樣鄙俗而唔自然。係年冬季,發表手冊《三段論法四格嘅詭辯》(Die falsche Spitzfindigkeit der vier syllogistischen Figuren erwiesen),批判形式邏輯,試圖解釋判斷形成嘅原因。同時完成普魯士科學院徵文《對自然神論同道德原則嘅明晰性嘅研究》(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Deutlichkeit der Grundsätze der natü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指出唔能將真理和善、知識同道德混為一談。
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1804年2月12號因衰竭而病逝。
康德喺柯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同意大利托斯卡嗰個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
康德嘅生活十分有规律,以至当地嘅居民喺佢每日下晝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唯一嘅一次例外係因为读卢梭嘅《爱弥儿》入迷,以致错过咗散步嘅时间。或许正係因为这种有规律嘅生活方式,康德好少受到疾病嘅折磨(康德自幼身体孱弱,然而却享壽80岁,或许亦与此有关)。唔过康德係一个非常好交际嘅人,十分健谈,经常邀请客人与佢共进晚餐。讲究食喝,对美食有特别嘅偏好。
康德嘅一生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嘅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嘅《自然通史同天体论》,其中提出咗太阳系起源嘅星云假说。喺后期从1781年开始嘅9年里,康德出版咗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嘅伟大著作,给当时嘅哲学思想带来咗一场革命,佢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嘅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嘅完成。三大批判分別探討咗認識論、倫理學以及美學。
政治上,康德係一名自由主义者,佢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同政体,喺1795年佢还出版过《论永久和平》一书,提出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嘅构想。其生前最后一本代表性嘅著作係《人類學》(1798年),一般認為其係對其成個學講嘅概括同總結。
康德晚年已经以一名出色嘅哲学家闻名于世,佢去世后,人们为佢举行咗隆重嘅葬礼,將佢安葬喺哥尼斯堡大教堂。康德终身未婚。
哲学思想综述
編輯喺康德所处嘅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约翰·洛克、大卫·休谟等人发展出来嘅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嘅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嘅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嘅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嘅知识来自于人自身嘅理性。而康德则喺一定程度上接合咗两者嘅观点。
先天综合判断
編輯康德喺第二版序言,做出咗一个假设:「唔係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係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嘅先天认识形式。」[14],呢一新思路,就好像哥白尼从地心说转变成咗日心说,被称之为哲學界嘅「哥白尼革命」。所以,「人为自然立法」係康德哲学观中一个重要命题。哲学嘅许多基本概念甚至日常使用嘅基本概念都係「先天综合性嘅」自明性概念,如「雨」、「天」、「生」、「死」、「1+1=2」、「灵魂」,等等,正如康德所说嘅这些概念係「人为自然立法」嘅产物,亦就係唔能再加以追溯嘅人类「先验原则」所构成嘅基本理式——精神性结构。[15]
康德提出咗「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来自于休谟嘅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嘅区分。休谟认为分析命题係谓词包含喺主词之中,比如「人都係会死嘅」,「死」包含喺「人」这个概念之中,所以一切分析命题都係必然命题,亦就係先天嘅;综合命题嘅主词与谓词没有先天嘅逻辑关系,比如「人坐喺櫈上」,休谟称之为偶然命题、亦同时係后天命题。康德为咗寻求既係先天必然嘅,又对经验世界起作用嘅知识,提出咗「先天综合判断」。康德唔认为所有综合命题都係后天嘅,而一啲先天嘅综合命题就係「先天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 | 综合判断 | |
---|---|---|
先天判断 | 存在 | 存在 |
后天判断 | 唔存在 | 存在 |
喺導言中,康德提出咗全書嘅總纲:純粹理性嘅總任務係要解決「先天嘅綜合判斷」如何可能嘅問題。佢将先天综合判断分为咗三类:数学判断、自然科学判断同形而上学判断。並按呢個總問題細分咗以下嘅三個問題:1.纯粹數學如何可能?2.纯粹自然科學如何可能?3.形而返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康德將全書大致嘅分為咗五部份:「1.先驗感性論,2.先驗邏輯論,3.先驗分析論,4.先驗辯證論,5.先驗方法論」
先驗感性論
編輯「先驗感性論」主要係闡明淨係得通過人嘅感性知識(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嘅直觀形式,即「空間」同「時間」兩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嘅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嘅感覺材料,才能獲得確定嘅感性知識;同時,空間同時間亦係數學知識嘅先天直觀形式。
先驗邏輯論
編輯「先驗邏輯論」嘅導言闡明「感性必須與知性結合,直觀必須與思維結合,才能產生自然科學嘅知識」,因而必須有一門唔同於形式邏輯嘅先驗邏輯來探討知性嘅結構及其運用於經驗對象時嘅各種原理。先驗邏輯立足於知識與對象嘅關係,即知識嘅內容,而唔係單純嘅思維形式,呢個標誌著辯證邏輯喺近代嘅萌芽。
先驗分析論
編輯「先驗分析論」(真理嘅邏輯)闡明咗知性嘅先天概念同先天原理係自然科學之所以可能嘅根據同條件。喺概念分析論中,通過對知性判斷中嘅邏輯機能嘅分析。而先驗分析論當中嘅原理分析論主要闡明咗知性指導判斷力將範疇運用於現象嘅法規。
先驗辯證論
編輯「先驗辯證論」(幻相嘅邏輯)主要闡明咗理性唔可避免地要超越現象去認識嘅本體,由此產生嘅作為自然傾向嘅形而返學只不過係一啲先驗嘅幻相,而唔可能係真正嘅科學。康德喺先驗辯證論嘅導言之中指出,理性呢個種推广能力由於要從有條件者出發通过推論去認識無條件者。
先驗方法論
編輯先驗方法論首先闡明,純粹理性嘅經驗使用雖然有正確嘅使用法規(知性嘅先更原理),但其理論嘅(思辨嘅、先驗嘅)奧用卻冇法規可言,因而必須對其先驗使用方法(從定義出發嘅獨斷論、從正反兩方爭辯並互相證偽懷疑論方法、仲有假設同證明嘅嘅方法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確立一啲「消極嘅」規則,以限制純粹理性嘅擴充到可能經驗之外嘅傾向,從而為建立一種有關經驗嘅形而返學準備咗方法論嘅原則。
知識論要義與其它
編輯康德认为知识係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嘅。经验对知识嘅产生係必要嘅,但唔係唯一嘅要素。將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係天赋嘅。人类通过范畴嘅框架来获得外界嘅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係获得知识嘅必要条件。但人类嘅范畴中亦有一啲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嘅观念嘅因素,佢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睇到嘅事物係唔同嘅,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嘅真正面貌。
而时间同空间喺康德睇来係两个先天特殊嘅概念。喺《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想像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嘅世界中嘅物体,因此佢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係唔可能嘅,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
另外康德亦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亦就係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佢周围嘅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嘅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喺因果律方面,康德亦推翻咗休谟嘅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唔存在,人类只係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亦就係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嘅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嘅肇因。正係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嘅存在。但係康德认为因果律係人类理性嘅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唔来自于经验,但佢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係人类认知嘅法则。因果律其实就係人类理性嘅表现。
喺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係经验还係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嘅存在。但係佢认为,为咗维护道德嘅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嘅存在。佢將这些信仰称为「实践嘅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嘅假设,但为咗实践嘅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康德維護人嘅尊严,强调「人係目的本身而唔係手段」[16]。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嘅说法,而係认为意志係与生俱来嘅,而唔係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係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係普遍性嘅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嘅道德行为係纯粹基于义务而做嘅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唔能被认为係道德嘅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唔取决于行为嘅后果,而係采取该行为嘅动机。康德还认为,淨係得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係自由嘅,因为我们遵守嘅係我们自己制定嘅道德准则,而如果只係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嘅奴隶。
康德生前发表嘅著作
編輯按照时间顺序,分中文、德文同英文嘅开列。其中包括康德著作最初版本信息、 德文标准版「科学院版」(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缩写为AK)嘅页码以及当前英美学界已经通行「剑桥版康德著作集」(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Immanuel Kant)中嘅页码。
时间 | 中文名 | 德文名 | 英文名 |
---|---|---|---|
1749 | 论活力嘅正确评价 | 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ätzung der lebendigen Kräfte | Thoughts on the True Estimation of Living Forces |
1755 | 自然通史同天体理论 |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of Heaven |
1762 | 四个三段论格嘅错误烦琐 | Die falsche Spitzfindigkeit der vier syllogistischen Figuren | |
1763 | 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嘅证据 | Der einzig mögliche Beweisgrund zu einer Demonstration des Daseins Gottes | |
1763 | 将负值概念引入世俗智慧嘅尝试 | Versuch den Begriff der negativen Größen in die Weltweisheit einzuführen | |
1763 | 关于自然神论与道德嘅原则之明晰性嘅研究 | Untersuchung über die Deutlichkeit der Grundsätze der natü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 | |
1764 |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 Beobachtungen über das Gefühl des Schönen und Erhabenen | |
1768 | 论空间中方位区分嘅最初根据 | Vom ersten Grunde des Unterschiedes der Gegenden im Raume | |
1770 | 论感性世界同理智世界嘅形式与原则 | Von der Form der Sinnen- und Verstandeswelt und ihren Gründen | |
1781 | 纯粹理性批判 |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1-252).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Cambridge Edition II, tr. and ed. Paul Guyer and Allan W. 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1783 |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嘅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önnen,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253-83). |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come forward as Science, in Cambridge Edition III, Theoretical Philosophy after 1781 , tr. Gary Hatfield , ed. Henry Allison and Peter H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29-170. |
1784 | 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嘅普遍历史嘅理念 | Idee zu einer allgemeinen Geschichte in weltbürgerlichen Absicht,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IV (11 November), pp. 385-411 (AK VIII, 15-31). | Idea for a Universal History with a Cosmopolitan Purpose,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1-53. |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係启蒙? | 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IV (12 December), pp. 481-94 (AK VIII, 33-42). |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54-60. | |
1785 | 约·戈·赫尔德嘅《人类历史哲学嘅理念》书评:第一、二部 | Rezensionen von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Ideen zur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 , in Allgemeine Literatur Zeitung (Jena und Leipzig, No. 4, 6 January 1785), pp. 17-20, Supplement (Beilage) to No. 4, pp. 21-2, and issue No. 271, 15 November, pp. 15-36 (AK VIII, 43-66). | Reviews of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Ideas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201-20. |
1785 | 道德形返學基礎 |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385-463). | Grounding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 James W. Ellington,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
1786 | 自然形而上学基础 | Metaphysiche Anfangsgrü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465-565). |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tr. James W. Ellington, Immanuel Kant: Philosophy of Material Natur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
1786 | 人类历史开端嘅推测 | Mutmasslicher Anfang der Menschengeschichte,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7, January 1786, 127 (AK VIII, 107-23). | Conjectures on the Beginning of Human History,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21-34. |
1787 |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 |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Zweite hin und wieder verbesserte Auflage, Riga,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II) .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Cambridge Edition II, tr. and ed. Paul Guyer and Allan W. 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1788 | 实践理性批判 |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V, 1-163). |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 Lewis White Beck,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76. |
1790 | 判断力批判 | Kritik der Urtheilskraft, Berlin und Libau, bey Lagarde und Friederich, (AK V, 165-485). | Critique of Judgement, tr. James Creed Mered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
1793 | 单纯理性界限内嘅宗教 | 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ßen Vernunft,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2nd edition 1794) (AK VI, 1-202). | 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 tr. Theodore M. Greene and Hoyt H. Hudson, San Francisco, Harper Torchbooks, 1960. |
1793 | 论俗语:这喺理论上可能係正确嘅,但唔适用于实践? | Ueber den Gemeinspruch: Das Mag in der Theorie richtig sein, taugt aber nicht für die Praxis,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22, pp. 201-84 (AK VIII, 273-313). | On the Common Saying: This may be true in theory, but it does not apply in practice,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61-92. |
1795 | 论永久和平 | 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 Königsberg bey Friedrich Nicolovius (2nd edition 1796) (AK VIII, 341-86). | 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93-130. |
1797 | 道德形而上学 | Metaphysik der Sitten,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 203-493). |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 Mary J. Greg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1798 | 学科之争 | Der Streit der Fakultäten,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I, 1-116). | The Conflict of the Faculties, tr. Mary J. Gregor, New York, Arabis Books Inc., 1979. |
1798 | 实用人类学 | 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Königsberg, bey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I, 117-333). | 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tr. Victor Lyle Dowdell,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8. |
1802 | 自然地理学 | Physische Geographie,hrsg.Rink | |
1803 | 论教育学 | Uber Pedagog,hrsg.Rink |
康德著作嘅英文翻译
編輯- The Science of Right, translated by W. Hastie
-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by James Fieser, based on Paul Carus's 1902 translation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emp Smith
-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參見
編輯注释
編輯参考文献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Hinske, Norbert (1977). "Kant, Immanuel". Neue Deutsche Biographie 11 (德文). 原著喺2021-02-05歸檔. 喺2013-07-28搵到.
{{cite web}}
: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title=
ignored (|trans-title=
suggested) (help) - ↑ 2.0 2.1 2.2 Bird, Otto Allen. "Immanuel Kant: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and early year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英文).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原著喺2015-04-30歸檔. 喺2013-07-31搵到.
{{cite web}}
: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title=
ignored (|trans-title=
suggested) (help) - ↑ 3.0 3.1 李泽厚 (1984-6)。《批判哲学嘅批判-康德评述》。人民出版社。頁 444。
{{cite book}}
: Check date values in:|year=
(help); Unknown parameter|unified=
ignored (help) - ↑ 韓水法 1997,頁 239.
- ↑ 古留加 1992,頁 2.
- ↑ Akyol, Cigdem (2008-08-30). "Auf den Spuren Kants durch Königsberg". 《DIE WELT》 (德文). Berlin: Axel Springer. 原著喺2021-02-05歸檔. 喺2013-07-30搵到.
{{cite news}}
: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 ↑ 7.0 7.1 7.2 Vorländer (1924). "Die Stadt Königsberg".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德文). 原著喺2021-02-05歸檔. 喺2013-07-30搵到.
{{cite book}}
: Unknown parameter|chapterurl=
ignored (|chapter-url=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chapter=
ignored (|trans-chapter=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title=
ignored (|trans-title=
suggested) (help) - ↑ Vorländer (1924). "Ostpreußen".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德文). 原著喺2021-02-05歸檔. 喺2013-07-30搵到.
{{cite book}}
: Unknown parameter|chapterurl=
ignored (|chapter-url=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chapter=
ignored (|trans-chapter=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title=
ignored (|trans-title=
suggested) (help) - ↑ 9.0 9.1 古留加 1992,頁 5.
- ↑ 韓水法 1997,頁 6-8.
- ↑ 《德國古典哲學奠基人:康德》,易杰雄著,第37頁
- ↑ 12.0 12.1 "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Preußen Web (德文). 原著喺2006-09-15歸檔. 喺2013-07-29搵到.
{{cite web}}
: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Unknown parameter|trans_title=
ignored (|trans-title=
suggested) (help) - ↑ 古留加 1992,頁 40.
- ↑ (德)康德,邓晓芒译。《纯粹理性嘅批判》。頁 15(BXVI)。ISBN 7-01-004059-1。
- ↑ 参考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3月出版(哲学界一直认为这係最过硬嘅汉语译本)
- ↑ 〈《法学家》2005 年第 03 期 第 47-54 页〉。原著喺2022-04-08歸檔。喺2021-06-18搵到。
来源
編輯- Cassirer, Ernst (2001) [1921]. Kants Leben und Lehre 《康德生平及學講》 (德文) (重印版). Hamburg: Meiner. ISBN 3787314083.
- Vorländer, Karl (2003) [1924].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德文) (第第3版重印版). Wiesbaden: Fourier. ISBN 3932412184. 原著喺2021-02-05歸檔. 喺2013-07-30搵到.
{{cite book}}
: Unknown parameter|dead-url=
ignored (|url-status=
suggested) (help) - 黃冠閔:〈喺想像同批判之間——署名康德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张志伟 (1995)。《《康德嘅道德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 7300020666。
外部链接
編輯維基辭典嘅字詞解釋 | |
維基同享嘅媒體 | |
維基語錄嘅名言 | |
維基文庫嘅原始文獻 | |
維基數據嘅數據 |
- 古騰堡計劃:Immanuel Kant嘅作品
- Error in Template:Internet Archive author: Darth Raymond Skywalker doesn't exist.
- 來自Darth Raymond Skywalker嘅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KantPapers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authors and papers database powered by PhilPapers, focused on Kant, and located at Cornell University
- Immanuel Kant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at th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Immanuel Kant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in the Christian Cyclopedia
- Works by Immanuel Kant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at Duisburg-Essen University
- Stephen Palmquist's Glossary of Kantian Terminology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Kant's Ethical Theory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Kantian ethics explained, applied and evaluated
- Notes on Utilitarianism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A conveniently brief survey of Kant's Utilitarianism
- "Immanuel Kant"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An overview of his work, times, and influence on biology, plantspeopleplanet.org.au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An Overview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Aesthetics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Logic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Metaphysics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Philosophy of Mind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Radical Evil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Philosophy of Religion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mmanuel Kant Wayback Machine嘅版面存檔備份
- Kant in English: An Index by Daniel Fidel Ferrer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