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桂坊
蘭桂坊係香港島中環嘅一條斜路,响下面德己立街同上面雲咸街之間。蘭桂坊最出名有幾十間西餐廳同埋鬼佬酒吧,營業時間嚮黃昏到零晨,通霄狂歌熱舞。蘭桂坊是香港經濟發展嘅典範,由加拿大商人盛智文開發出嚟,佢已經畀人封為「蘭桂坊之父」。

歷史 編輯
「蘭桂坊」呢個名嘅由來有兩個講法。喺19世紀嘅時候,香港華洋混雜,而因粵語通常俗稱白人為「鬼佬」,故此「爛鬼坊」之名應運而生。但後來因為啲人覺得呢個名不雅,所以最後改名為「蘭桂坊」。另一個講法就話廣東南海九江鄉里喺香港發展嘅時候,借用咗九江煙橋村蘭桂坊之名嚟命名呢條街。[1][2]
原本條街住咗好多做媒人嘅女人,所以又被稱為「媒人巷」或「紅娘巷」。喺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蘭桂坊亦都以小販為主。
由Gordon Huthart喺1978年12月23號開辦嘅的士高舞廳「Disco Disco」喺德己立街40號地庫開張之後,加速咗蘭桂坊一帶嘅發展,同時令到佢成為聞名中外嘅娛樂場所,受到唔少名人、娛樂圈藝人同埋外籍人士歡迎。「Disco Disco」喺1986年執笠。[3][4]
喺1983年,有「蘭桂坊之父」之稱,原籍加拿大嘅猶太裔商人盛智文因為覺得喺香港生活嘅外國人欠缺社交場所,同時間受到佢自己成長之地滿地可嘅新月街 (法文:rue Crescent;英文:Crescent Street)啓發,所以決定喺蘭桂坊開一間叫「California」嘅餐廳。[5]佢之後再投資3,200萬港幣向建煌新記嘅江德仁家族買成幢加州大廈(原名德仁商業大廈,1973年落成),並將佢翻新,變成一棟有西式餐館等等嘅多元化商廈,然後又向前立法局議員倪少傑買入加州娛樂大廈(原稱日豐大廈)。從此,西餐廳同埋酒吧喺蘭桂坊開始林立。[3]
喺2009年,盛智文決定喺成都再起另一個蘭桂坊,但經濟成效未如預期理想。[6]不過佢反而喺下一年就將加州大廈同加州娛樂大廈合併發展為單一樓宇,將個別分散區內嘅食肆、酒吧同埋健身中心整合喺同一幢大廈入面,而樓高27層嘅加州大廈亦都喺2015年落成。
特色 編輯
蘭桂坊日頭水盡鵝飛,夜晚人山人海,尤其公眾假期前夕,越夜越美麗。零晨3~4點酒吧打烊,蘭桂坊冇早市,平日中午有附近白領嚟食西餐,放工嚟Happy hours,黃昏日落酒吧鋪頭開工,鬼佬食客貪佢地方靜中帶旺,鬼鬼地。蘭桂坊嘅餐廳酒吧少用中文;多數用英文溝通,因為客人多數講英文。香港本地人或中國大陸人嚟到多數都只不過係望下,影張相咁,好少幫襯,因為啲餐唔抵食。蘭桂坊以前有間麥當勞,收尾走咗,可能鋪租貴,頂唔住。
交通 編輯
- 巴士
- 12M、13、23A同埋40M
- 綠色專線小巴
- 10A同埋10B線
參考 編輯
- ↑ 〈廣東九江也有個蘭桂坊〉. 2014-09-09.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9-03-09.
- ↑ 〈鸟瞰南海|香港"兰桂坊"竟出自九江烟桥!〉. 《佛山新聞網·南海》. 2016-10-31. 原先內容歸檔喺2017-09-15. 喺2017-09-14搵到.
- ↑ 3.0 3.1 馮敏兒 (2015-11-07). 〈今晚落老蘭?蘭桂坊的前世今生〉. 《端傳媒》.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3-10. 喺2018-02-22搵到.
- ↑ "【TBT】WHY THE 70S CLUBS CHANGED HONG KONG'S NIGHTLIFE EVER SINCE". MILKX. 2018-02-23.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3-10.
- ↑ "'The future is China': Billionaire from Montreal becomes vocal Beijing booster in embattled Hong Kong". National Post (加拿大英文). 喺2021-12-20搵到.
- ↑ 何雪瑩 (2015-11-12). 〈成都蘭桂坊水土不服,盛智文進軍內地受挫〉. 《端媒體》. 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03-10. 喺2019-05-02搵到.
- 視聽資料
睇埋 編輯
- 1993年蘭桂坊慘劇
- 蘭桂坊嘉年華
- 蘇豪區
- 東區蘭桂坊 - 鰂魚涌糖廠街
出面網頁 編輯
- 晚間新聞 翡翠台1993年1月1號,報導事發經過同救援情況
- 星期日檔案 翡翠台1993年1月3號,黑色元旦
- 香港旅遊發展局-蘭桂坊及SoHo荷南美食區
- 香港運輸署-中環行人環境改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