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係一個喺香港香港島北面,銅鑼灣同埋鰂魚涌中間嘅混合用途地區,行政來講係屬於東區。佢係全香港島最北嗰點,向住九龍灣[1]。北角個名來自英文,North Point,係北面嘅海角咁解。

北角

1919年,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喺北角開咗佢第二間發電廠[2]1940年代初,呢一區有一個收容國民黨軍隊嘅難民營,日佔時期嗰陣就收留加拿大戰俘。

人口史

編輯

1920年代東南亞福建巨富郭春秧開發北角,原本想起糖廠,之後糖價大跌,變咗做住宅區,就咁成為咗福建華僑嘅聚居地。之後郭春秧死咗,個仔郭雙鰲等想發展夜總會生意,啱啱上海華界又俾日本人炸到變貧民區,有大量窮人,有唔少女仔唔介意來夜總會工作,於是夜總會一間一間咁開,好似麗池夜總會同月園遊樂場及夜總會咁。嗰時世界華人最有錢嘅係福建閩南華僑,香港嘅福建華僑因為驚共產黨會好似收上海租界咁收香港,唔少都移咗民去台灣、新加坡、英美同東南亞,而家台灣、新加坡同東南亞十大富豪絕大多數都係福建閩南人。因為唔少福建人走咗,上海夜總會嘅工作人員以至上海難民湧入來搵食,重有少量上海富豪,北角因為咁俾人叫做「小上海」[1]。當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喺1950年代初版嗰陣,北角係世上人口最密嘅地區。

民國嗰時華人最有錢嘅就係福建華僑同喺香港嘅廣東人,比之後廣東、福建同再之後嘅上海、江浙一帶有錢好多,而廣東富豪就去香港,福建富豪就去台灣同東南亞。而家香港富豪多數都係廣東人,隨後係福建人,只計廣東籍嘅富豪比福建以北嘅省份總和多8倍(包括上海、北京、南京,但呢類富豪都係以寧波人為主),台灣、新加坡同東南亞更絕大多數係福建閩南人,呢啲地方都有上海移民,但佢哋財富少好多。所以北角嘅夜總會本來係服務香港人、福建華僑同珠三角特別係廣州新移民富豪嘅,點知銅鑼灣同北角嘅夜總會越開越多,都開始執笠,而且福建閩南人比較保守,唔係咁鍾意夜總會,1960年代,唔少夜總會嘅舞小姐同工作人員都搬咗去九龍或者灣仔。

中國大陸喺民國時代因為成日打仗,所以係世界上最窮嘅國家,人均GDP(ppp)一直落後於非洲,喺1950年更係落後非洲兩倍[3]。大陸大城市啲有錢佬嘅財富同香港、東南亞同英美華僑都無得比。所以喺1950年或者更早嘅抗日戰爭之前香港主要嘅移民除咗廣東省之外,大多數都係來自福建嘅華僑同福建人。而呢兩個省以外,嚟香港嘅主要係上海人而唔係相似或者重有錢嘅天津北京南京人就係咁解。香港嘅上海人多數都係夜總會嘅工作人員,其他福建以北省份同城市而喺解放前來港嘅人唔係喺大陸大富大貴嘅,就多數係同國民黨有密切關係嘅人。除咗夜總會之外,其他隨夜總會人員到港嘅上海人開咗唔少上海式嘅餐館、美容店同埋飛髮鋪去服務喺夜總會做嘅上海人。但嗰陣嘅上海亦都同傳統左派嘅革命黨好有關係,於是北角亦有啲左派支持嘅生意,好似演出粵劇新光戲院。之後東南亞政治動亂,唔少福建人回流。一啲細間賣咖啡、椰子等等嘅印尼雜貨鋪係佢哋遺留落嚟嘅其中一啲痕跡,於是北角亦都畀人叫做「小福建」[1]

北角嘅上海人同福建華僑都學咗廣東話,並且同講其他方言嘅人通婚,成為香港人嘅一部分。

而家世界各地唔少閩南富豪來香港都會喺呢區度住,唔少人喺度炒樓,資金充足,見高價先放[4]廣東話以外,喺度最多人講嘅係閩南話。而家北角有新豪宅,又有舊唐樓。因為區內寫字樓需求日益增加嘅關係,北角已經開始翻新。

地方

編輯

特點

編輯

好多閩南同鄉會都係喺北角。蘇浙公學,香港第一間用普通話嚟教書嘅學校,係由早期嘅上海移民創立嘅。北角亦都有啲講閩南話嘅基督教教會。

交通

編輯

參考

編輯
  1. 1.0 1.1 1.2 Wordie, Jason. [2002] (2002) Streets: Exploring Hong Kong Island.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ISBN 962-209-563-1
  2. [1]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regions_by_past_GDP_(PPP)_per_capita
  4. http://news.hotpot.hk/fruit/art_main.php?iss_id=20110903&sec_id=15307&art_id=15580089[失咗效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