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

人體運動表達嘅藝術
(由舞蹈跳轉過嚟)

跳舞粵拼tiu3 mou5 | 英文dance),做名詞嗰陣又叫舞蹈,係一類文化定義上係要跳舞嘅人用自己嘅身體(尤其係四肢)作出一連串有節奏郁動。喺絕大多數嘅現存舞種當中,跳舞用嘅節奏傳統上會係由音樂產生嘅[1]

多隻唔同嘅舞種:

啲人跳舞嘅目的可以有好多:跳舞嘅人好多時係表演者,當跳舞係種表演藝術,想用自己嘅身體郁動同音樂節奏之間嘅配合嚟娛樂觀眾同埋令觀眾覺得串舞有美感[2];不過另一方面,跳舞有陣時又會帶有藝術以外嘅文化意義,例如好多類型嘅草裙舞(Hula)喺古代嗰時係夏威夷等地嘅人嘅神聖舞-專門喺宗教場合嗰度跳、用嚟做拜神嘅作用嘅[3]

除咗文化同藝術上嘅作用之外,跳舞對健康體能都有一定嘅幫助:跳舞好多時都好要求體力,例如芭蕾舞當中嘅男舞蹈員就成日都需要做出「捧起自己舞伴」等講求肌肉力量嘅動作;事實係,醫學上嘅研究經已表明,好多類型嘅舞蹈都具有幫跳嘅人提升身體嘅平衡力同肌肉力量等嘅正面效果,所以到咗廿一世紀初,有唔少人都鍾意以跳舞嚟做嗜好[4][5]

歷史

編輯
内文:舞蹈歷史
 
賓貝特卡嘅中石器時代舞者

考古學證據話,早期的舞蹈有10,000年前喺印度馬德婭普拉德什邦賓貝特卡岩石庇護所搵到嘅畫,[6] 同埋埃及墓畫入面有跳舞嘅人,日期大約係c. 公元前3300年。有人講過,喺未有文字之前,舞蹈係用口傳同表演嘅方式,將故事一代傳一代嘅重要一環。[7]狂熱變幻意識狀態同治療儀式用舞蹈(好似而家好多原住民文化見到咁),被認為係舞蹈喺社會發展嘅另一個早期因素。[8]

 
薩珊碗上嘅舞者同樂師,伊朗

好早嘅歷史記錄裏面有提到舞蹈;希臘舞蹈合唱舞)俾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普魯塔克盧西安講過。[9] 聖經塔木德提到咗好多同舞蹈有關嘅事,裏面有超過30個唔同嘅舞蹈名詞。[10]中國古典舞蹈歷史裏面,早到新石器時代陶瓷,畫咗一班人手拖手排隊跳舞,[11] 而最早嘅「舞」字喺甲骨文度搵到。[12] 舞蹈喺盧氏春秋度有講述。[13][14] 古代中國嘅原始舞蹈同巫術、薩滿儀式有關。[15]

 
希臘蒙面同蒙頭舞者銅像,公元前3至2世紀,埃及亞歷山大

喺公元前一千年公元前嘅印度,有好多書試圖將日常生活嘅各方面規範起來。婆羅多牟尼舞論(直譯係"戲劇學嘅書")係一本早期嘅書。佢主要講戲劇,喺印度文化裏面,舞蹈係好重要嘅一環。之後,印度嘅舞蹈傳統一直延續到而家,喺文化、儀式同寶萊塢娛樂圈度仲有角色。好多其他當代舞形式都可以追溯到歷史傳統儀式民族舞蹈。[16]

音樂

編輯
内文:跳舞音樂
 
兩個女仔喺保加利亞索菲亞流行音樂演唱會度跳舞。

跳舞通常(但唔一定)會有音樂伴奏,可能會跟音樂嘅拍子一齊跳,又可能唔跟。有些舞(例如踢踏舞或者膠靴舞)會自己整出聲音嚟伴奏,代替(或者加喺)音樂上面。好多早期嘅音樂同舞蹈係一齊創作出嚟,經常一齊表演。出名嘅傳統舞同音樂配對有快步舞華爾滋探戈迪斯科莎莎舞。有些音樂類型同跳舞形式係平行情,例如巴洛克音樂巴洛克舞蹈;其他種類嘅舞蹈同音樂可能用咗同一個名,但係分開發展,例如古典音樂古典芭蕾。編舞同音樂係要互相補足,表達編舞者同舞者講述嘅一個故事。[17]

舞種分類

編輯
 
紐約市唐人街有好多粵籍華僑;佢哋過年會喺度舞南獅。
睇埋:表演藝術

舞蹈可以按好多準則分類,例如唔同舞種編舞、用到嘅舞步、歷史時期或者發源地等嘅特性都可以用嚟將舞蹈分類[18]。喺廿一世紀初嘅藝術界,其中一條最重要嘅分類準則係將舞種分做音樂廳舞蹈參與舞蹈兩大類,前者指專業嘅舞蹈員喺個舞台上面跳俾觀眾睇嘅舞,通常係為咗達到用藝術娛樂觀眾嘅效果,例子有芭蕾舞爵士舞等,而後者指俾一大班人喺聚會嗰陣一齊跳嘅舞,睇嘅人會有機會參與,例如華爾茲等嘅社交舞原意係為咗俾人喺聚會嗰時一齊享受嘅[註 1][19]

 
民俗舞表演

相關能力

編輯

註釋

編輯
  1. 不過都有啲熱愛社交舞嘅人認真到搞比賽,跳俾評判睇。

文獻

編輯
  • (英文) Dance (PDF). The Music Center's Study Guide to the Performing Arts.

睇埋

編輯

引咗

編輯
  1. Sondra Horton Fraleigh (1987). Dance and the Lived Body: A Descriptive Aesthetic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 p. 49. "Dance is human movement created and expressed for an aesthetic purpose."
  2. Joann Kealinohomoku (1970). Copeland, Roger; Cohen, Marshall (eds.).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Ballet as a Form of Ethnic Dance (PDF). What is Dance? Readings in Theory and Criticism (1983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Nathaniel Emerson, The Myth of Pele and Hi'iaka. This book includes the original Hawaiian of the Pele and Hi'iaka myth and as such provide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language students and others.
  4. Schiffer, T., Kleinert, J., Sperlich, B., Schulte, S., & Strüder, H. K. (2009). Effects of aerobic dance and fitness programme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men and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tness, 5(2).
  5. Angioi, M., Metsios, G. S., Koutedakis, Y., & Wyon, M. A. (2009). Fitness in contemporary d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Sports Med.
  6. Mathpal, Yashodhar (1984)。貝特卡嘅史前畫 (英文)。Abhinav Publications。頁 220。ISBN 9788170171935
  7. Nathalie Comte. "歐洲,1450至1789:早期現代世界百科"。編者Jonathan Dewald。第2卷。紐約:Charles Scribner's Sons,2004年。頁94–108。
  8. Guenther, Mathias Georg. "桑族狂舞:博茨瓦納共和國干子區農場布希人嘅儀式同復興"。《西南非洲科學學會期刊》,第30卷,1975–76年。
  9. Raftis, Alkis, 希臘舞蹈世界 Finedawn, 雅典 (1987) 頁25。
  10. Kadman, Gurit (1952)。門舞蹈同佢點影響新以色列民間舞際民間音樂學會期刊4: 27–30。doi:10.2307/835838JSTOR 835838
  11. 舞者圖案嘅盆 (美國英文)。中國國家博物館。原著喺2017-08-11歸檔。喺2017-05-23搵到 馬家窯文化(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700年)嘅陶瓷
  12. Kʻo-fen, Wang (1985)。國舞蹈歷史。外文出版社。頁 7。ISBN 978-0-8351-1186-7OCLC 977028549
  13. Li, Zehou; Samei, Maija Bell (2010)。國美學傳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頁 5。ISBN 978-0-8248-3307-7OCLC 960030161
  14. Sturgeon, Donald。氏春秋文文本計劃字典 (中文)。原先內容歸檔喺2022-07-05。喺2017-05-23搵到。「原文: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15. Schafer, Edward H. (1951年6月)。代中國嘅儀式暴露佛亞洲研究期刊14 (1/2): 130–184。doi:10.2307/2718298ISSN 0073-0548JSTOR 2718298
  16. 蹈 | 印度政府文化部www.indiaculture.gov.in。原先內容歸檔喺2024-07-30。喺2024-10-24搵到
  17. 蹈同音樂嘅關係 || Dotted Music (美國英文)。原先內容歸檔喺2021-10-27。喺2021-10-27搵到
  18. Foster, Susan Leigh. (2011). Choreographing empathy : kinesthesia in performance. Routledge.
  19. Canadian National Arts Centre – Dance Forms: An Introduction.